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年俗作文(精選12篇)

年俗作文(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年俗作文(精選12篇),歡迎大家分享。

年俗作文(精選12篇)

  年俗作文1

在我的家鄉,每到年末,每家每戶都要祭神。

祭神的前一天,進行撣塵(打掃衛生)。大家一起把屋裏的每個角落打掃乾淨,桌椅、竈臺,全都拭擦一遍,寓意:把這一年的邪祟掃除,迎接新年的到來。再從街上買來雞、肉放在大鍋裏煮熟。第二天凌晨,大人們早早地起牀,穿上新衣服,梳着時尚的髮型。祖孫三代(或父子兩代)從屋裏擡出八仙桌,對着大門,寓意攔住所有的好運。

桌上擺着大塊的肉,足足有七八斤重;整隻的雞,嘴上銜着三根蔥,表示健康聰明;兩條大鯉魚,表示年年有餘。它們的擺放也很有講究:鯉魚的頭朝裏,表示餘進來,雞的頭朝外,表示大家都知道健康聰明。其它還擺有年糕、蘋果,年糕表示年年高,蘋果表示平平安安。所有的食品上面都覆蓋着一小張紅紙,寓意來年紅紅火火。聽老人們講:所有的祭神食品,不能放十種,一般都放八到九種。因爲“十”表示十全十美,而十全十美的生活也就沒有了生活追求的目標。看來祭神中也蘊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魯迅的作品《祝福》中,也有類似的祭神儀式。如果,魯迅先生能活到現在,他一定會發出感慨:爲女性的解放而歡呼。因爲,家鄉現在祭神的風俗中,男女地位相同,他們都能與祖、父輩一起祭神。當然這一風俗的改變是實行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以後纔出現的。

聽媽媽說,這種祭神的風俗在破四舊的年代曾被禁止了十多年,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的文化素養提升了,電腦也進入了農家。農民祭神不是愚昧的迷信,它是一種年文化的呈現。它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生活的希望。

過年祭神在歷史的長河中不知起源於何時,它的形式在變,但它的核心文化永遠不變,追求美好的生活是人們共同的心願。

  年俗作文2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寫福字,二十五,掃塵土,二十六,吃臘肉,二十七,燉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備壇酒,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這首童謠從明朝就已經廣爲流傳了,它讓我知道了老祖宗過年的風俗。

相傳,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每到除夕夜就來禍害人間。有位神仙教人們在門口貼紅紙、放炮仗,終於嚇跑了“年”獸。從此,每到年三十,人們就在門上貼紅對聯,燃放爆竹;家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正月初一大清早,躲避了“年”獸的人們紛紛走親訪友,道喜問好。這一風俗流傳至今。

春節的風俗從商朝開始,經過三千多年的演化,有許多有趣的風俗和禮節。我最喜歡祭竈王爺,能吃到甜甜的麥芽糖,還有喝臘八粥,收紅包。

除夕那天,媽媽親自下廚做年夜飯,滿屋子飄着雞肉的香味,還有羊肉香、炸魚香……好香啊!真是“飛涎直下三千尺,疑似神仙下人間”。

當媽媽在廚房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我也在客廳裏忙開啦——掃地,擦桌,收鞋子,倒垃圾。

這裏面可是有習俗講究的——“掃地、擦桌”是要乾乾淨淨過大年;“收鞋子”——是不能讓“舊年的邪氣”擋了“新年的財氣、福氣、喜氣、好運氣”倒垃圾——就是把舊年的晦氣、黴運全倒掉,我們全家每個人都倒了垃圾,希望全家人在新的一年裏好運連連。

還有一個重要的年俗——過年的時候,每家每戶都必須擺上包裝精美漂亮的糕點、糖果。“糖”,意味着在新的`一年裏,家裏的生活比蜜甜。

  年俗作文3

噼啪聲將我從睡夢中驚起,不等我睜開眼,睡在我身邊的小妹就好像舞獅藝人一般,頂着被子刷地站起來,似乎早有預謀。她大喊着:“過年了,過年了……”。爲本就充滿過年氣氛的家,又增添了一份色彩!我被她感染了,將枕頭一推,以示我歡心情。這一推,竟推出兩個鼓鼓囊囊的大紅包來。我迫不及待地拆開紅包,把錢掏出來,數了數,哇!足足有600元。

數了紅票子,媽媽又給我拿了一雙紅襪子。我剛想問媽媽爲什麼要穿紅襪子,媽媽似乎早就看出了我的心思,說:“今年你過本命年,穿上紅襪子辟邪!”“哪有那麼懸乎?”“你穿上就是了。”我突然發現,襪子的底部有一個黃色的小人兒,在他旁邊寫着“踩小人”,這個我懂,是把小人踩在腳下,不讓他傷害你。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到了傍晚,我們一家穿上新衣去往姥爺家。剛到姥爺家就看見有好幾輛車停在家門口。估計都是串門的。媽媽家姊妹四個,壓歲錢自然少不了。

大人們在包餃子,孩子們想幫忙,卻被大人攔下,原因是:我們太鬧騰,雖說是包餃子,只怕到最後把自己當成餡包成餃子了。

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了,一大家子人圍坐在桌前,等待着餃子上桌。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上了桌,我們這羣孩子都站起身來。眼睛尋找着鼓鼓的餃子。因爲那種鼓鼓的餃子裏可能有錢。我精心挑選了一個,一咬,覺得裏面有一個硬梆梆的東西,用紙撿出來,是一個亮閃閃的一角硬幣,雖只有一角,但也是一個好的寓意。

吃了年夜飯,成了我們小孩兒最興奮的時刻。說幾句吉言,就能換來兩三百塊錢,真值!

在現代化的時代,電子產品、網絡替代了我們生活中的許多,但是,我們祖國的傳統風俗在我們心中永遠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年俗作文4

每個地方過年時都有自己過年的習俗,我的老家呀不例外呢!雖然和其他地方差不多,但我很喜歡。

我們有一個有趣的習俗呢:我們在除夕要吃團圓飯,大魚大肉的。但大年初一時只能吃素的。我曾多次問過媽媽;"爲什麼?""爲什麼?"媽媽就只會回答說:”我怎麼知道爲什麼,就是傳下來的咯!“我們還有好多習俗呢,等我來一一跟你說吧!

我們過年時會做一件每個地方都會做的事情——放煙花。我們放的可不是一般的煙花呢!而是專門定做的煙花,在過年的前幾天,我們會到叔公家裏訂煙花,讓叔公在煙花上刻字,因爲傳說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以前,老天爺每天要幹很多事情,直到新年纔可以休息,但新年要有新年願望吧!要是老天爺聽不見我們的新年願望,那該怎麼實現呢?於是,人們想出了一個辦法,用煙花吵醒老天爺。但吵醒又有什麼用呢?老天爺又不知道我們的新年願望。人們又想出了一個辦法——在煙花上刻字,這樣老天爺就會看見了。“雖然定做的煙花放上去的時候跟其他煙花沒有什麼人區別,但是啊,聽說願望是朝上的,只有老天爺才能看見。還與歐一種說法叫做,給別人看到自己的願望,就不靈了呢!怎麼樣,是不是很有趣啊!

我們啊,過新年時還要吃自己做的年糕,因爲年糕寓意着”黏高“,聽說只要小朋友吃了年糕就會在新的一年裏越長越高呢!每次過年,我最想吃的就是年糕了,香香的,甜甜的,可好吃了呢。在老家,有許多小朋友,每次與小夥伴們一起吃年糕時,我就有一種莫名的興奮感。也許是因爲年糕太好吃了吧!

在我們老家,剛結婚的夫婦要吃一種名叫”桂紫“的紫色饅頭。(”桂紫“是我們那邊自己取的名字。)還要邊吃邊看煙花呢!而且放煙花還要在早上放,你們也許想問,早上放做什麼,早上纔不好看呢,晚上纔好看。其實你錯了,因爲做的這些只有四個字來形容”早生貴子“(”早升桂紫“)。怎麼樣,是不是別有一番風趣呀!

我們過年還有貼對聯的習俗呢!在老家,要讓家裏最有文采的老人來寫,寫完後,要自己加上裝飾,裝飾一般都是由兒童來畫的。當然我也不例外,每一次畫畫的時候,我都會興奮地手抖,總是畫不好,可是大人還在那裏一直說:”畫的真好啊,畫的真棒啊!”。大人們覺得好看,我到一點不覺得,我覺得我畫的醜不拉幾的。跟怪物一樣。雖然不停地失敗,但我還是很喜歡貼對聯的習俗呢!

紅彤彤的對聯、喜豔豔的門神、熱騰騰的團圓飯、樂融融的全家福……。象徵着:“新的一年又來啦!”

  年俗作文5

紅彤彤的對聯、喜豔豔的門神、熱騰騰的團圓飯、樂融融的全家福……人們剛剛度過了十年一遇的冰天雪地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天的到來。春天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重要的一天,還蘊涵着許多中華民族悠久的古老文化。

春節有許多年俗:日、貼春聯、貼年畫、剪窗花、放炮竹……其中“福”字爲什麼要倒着貼,裏面有蘊涵着什麼故事?帶着疑問,我跑去問奶奶,奶奶告訴我:倒貼“福”的習俗來源於清代恭新王府。一到春節前夕,大管家爲了討恭親王的歡心,就寫了許多個“福”字叫人貼在庫房和王府的大門上,有一個家人因爲不識字,誤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爲此,恭親王很惱火,大管家解釋說:“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現在,大福真的到(倒)了,表示吉慶之兆。”恭親王聽了之後心想:吉語說千遍,金銀增萬貫。所以,他十分高興,就重賞了大管家和他的家人。事後,倒“福”字的習俗就由達官府第入各家的老百姓。

所以,倒貼“福”字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聽完奶奶的講述之後,我才知道年俗也很有趣!

  年俗作文6

“恭喜發財,紅包拿來。”每當人們把這句話掛在嘴上,預示着新年又來了。十二月中旬新年的準備活動便如火如荼的開始了??

首先最大的活動便是殺過年豬。雖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豬肉仍是除夕餐桌上的比例最大的菜色。臘肉也是家家戶戶必做。豬血丸子更是我們邵陽的一大特色。這些原料都在養了大半年的豬身上。每年除夕之前,屠戶都是最忙的,每家每戶都需要他們的幫忙。一般在這天我們都會請親戚朋友一起吃飯,一起在過年之前熱鬧熱鬧。小時候最喜歡這樣到親戚家輪流吃飯了,氣氛熱烈,開開心心的。

新年除了年夜飯,另一個重頭戲便是拜年。我們的大年初一是不能到處拜年的,另一個便是這天不要花錢。據說是初一花錢,這一年就很難進財了。對於小朋友來說,拜年就意味着存錢罐又多了壓歲錢,只希望親戚朋友們來的更“猛烈”些吧!我們那兒有些地方對拜年的親戚都會有回禮。比如扯一根紅布條再加上蘋果。紅布條寓意着這年紅紅火火,蘋果則是平安的“代言人”。

除了這些年俗,介紹一個我們邵陽的特色菜—豬血丸子。顧名思義,豬血丸子是用豬血、豆腐、碎豬肉揉成丸子,隨後用炭火烘乾。別看它黑黝黝的,味道可好了。除了臘

肉,這也是家家必備。

隨着年齡的增長,過年的習俗並未改變,卻總覺得年味兒越來越淡。環境並未改變,只是身邊的人少了,隨之心態也變了吧。

  年俗作文7

我的家鄉在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今年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到闊別了三年的家鄉過年,家鄉那邊過年有什麼習俗呢?讓我給你一一介紹吧。

每到年二十八和年二十九,家家戶戶都要自己動手做年糕和餅。年糕和餅都是用糯米粉做的,只不過年糕沒有餡料,而餅的餡料就豐富多了,有芝麻、花生、椰絲和白糖,味道香甜可口,媽媽告訴我預示着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年糕呢寓意着大家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到了年三十早上,家家戶戶都要殺雞拜神。中午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飯後開始貼春聯貼門神,紅紅的春聯真好看。我發現家裏還擺着一把帶葉子的紅蘿蔔,問了爸爸才明白原來是象徵着日子紅紅火火。晚飯後小孩子洗澡換上新衣服,大人給小孩子發壓歲錢,小孩子放煙花,大大家聊天,一直等到十二點整,家家戶戶鞭炮齊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在鞭炮聲中,迎來了大年初一。早飯吃素,然後到鄰居家串門。大年初二到初七走親戚拜年。最熱鬧的要數元宵後的正月十七遊神活動,當天連外出的人都會趕回來參加。“神靈”由小夥子用轎子擡着挨家挨戶依次巡遊,每到一家所有人都要出來拜,求神靈保佑全家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這就是我家鄉的過年習俗。同學們,你們家鄉過年有什麼習俗,來和我分享交流吧。

  年俗作文8

空氣中洋溢着新年的味道,新年帶來歡聚,歡聚帶來笑語。我家鄉是城固,我雖是在城固長大,但是我對家鄉城固的春節卻並不陌生。

陝西省過年分大年小年,農曆12月24日是小年,除夕是大年。在除夕夜大人會給小孩紅包,表示吉祥如意。但是,城固與江西的分量大有不同。在城固,紅包大多數爲5元或者10元。在江西,一個紅包最少有12元,最多有幾百元,最常見的是102元。整錢加零錢,表示年年有餘。

在除夕,大家會吃葷菜,雞鴨豬魚等。但是,在大年初一,大家要吃齋飯,不吃肉。在城固,凡是春節,大家通常有肉有菜,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家鄉正月初一,不能洗頭,不能洗衣服,不能掃地,因爲人們認爲一洗就會把財氣洗去,一掃就會把財氣掃去。

還記得年初一,我穿着一身紅彤彤的新衣服去奶奶家拜年。“奶奶!新年快樂!”一進門我便大喊。屋裏十分整齊,乾淨。奶奶迎聲而來,看見我們,十分高興,說:“好!真乖!”奶奶臉上的皺紋舒展

開來,就像一朵美麗的菊花。奶奶穿着一件已經掉色的紅大衣,黑色的長褲,潔白的牙齒十分顯眼,我只是想:奶奶是不是沒錢?“給!”奶奶從兜裏掏出一個紅包給我。媽媽連忙說:“不用了!媽!”“沒事!給孩子的!”最終,父母未能阻止到“威力強大”的奶奶。我大喜:“謝謝奶奶!”奶奶也很高興。外面的爆竹聲不斷響起,像是春節的笑聲。

  年俗作文9

在農村過年的年俗真多,今天是大年30,從早上開始我就跟着大叔爺爺享受着一個個有趣的年俗,祭祖、貼對聯、窗花、掃墓,最有趣的是半夜的跺灰墩了。

聽外公說,在老家年30的晚上新春鐘聲即將敲響的時候,要在家裏家外的各個地方跺灰墩。灰墩其實就是一個粗布口袋裏裝着石灰,布袋兩邊各有一根繩子,只要拎着繩子把布袋往地上一敲,地上就會有一個圓圓的石灰印子,這就是灰墩了。我很好奇爲什麼要跺灰墩呢?大叔爺爺告訴我,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在年三十半夜,有一個妖怪要從每家每戶路過,這個妖怪是從來不走回頭路的,凡是走過的地方就不會再去了。

大家爲了辟邪,就在自己家裏家外跺上一個一個的灰墩,妖怪的視力不好,看到灰墩就以爲是自己走路的腳印,這個地方就不會再去了。所以,這個風俗就一隻流傳了下來。聽了大叔爺爺的話,我突然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本書上的故事,每年30晚上會有一個叫“夕”的妖怪出來興風作浪,大叔爺爺講的妖怪是不是就是“夕”呢……大叔爺爺就要跺灰墩了,我爭着要親自體會一下跺灰墩。在大叔爺爺的“指揮”下,我開始跺灰墩,一陣“噗…噗…”的聲響以後,太太家的院子裏、房門前就佈滿了一個又一個灰墩,就連上樓的樓梯上,也排着整齊的灰墩……

後來外婆告訴我,其實世界上並沒有鬼怪,但是任何年俗都是大家對新的一年美好的祝願……

  年俗作文10

舊的一年即將過去,我們將迎來2021年。我們這裏的年俗有包餛飩、做糰子、年夜飯貼春聯等等。

你看,一早外婆和奶奶就在廚房中準備包糰子和包餛飩的材料,餡料有蘿蔔絲肉和豆沙餡、青菜肉餡的。終於我們開始包餛飩了,我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青菜肉餡,把餡放在皮子中間,皮子再對摺一個再繞一下,用手指沾些水在皮子上,把上面的兩個角粘在一起,這樣一個餛飩就包好了,經過大家的齊心協力,餛飩很快包好了。中午的時候,我們就用自己的勞動成果——餛飩,下了一大鍋大家齊分享,我盛了一大碗,便開始狼吞虎嚥起來,哇,真是美味極了!

接下來,我們開始包糰子了,青團是綠苣頭和糯米粉製作而成的,裏面是豆沙餡的,這是我最喜歡的。而白團子則是用青菜肉餡和蘿蔔絲肉餡包的。下午糰子開始上鍋蒸了,它們一個個被放進蒸鍋裏,經過二十分鐘的蒸制,變成了表皮亮晶晶的美味,出鍋後,我又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個青團,哇,好燙!

再說一下吃年夜飯貼春聯吧,大年夜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我們在一起高高興興地吃起了香噴噴的飯菜,大家在餐桌上舉杯分享。吃完年夜飯,開始貼春聯了,我們先把去年的撕掉,然後用雙面膠把新的貼在門上,這時感覺門面就煥然一新了。

吃完飯我們還能再放放煙花和炮竹,五顏六色的煙花在天空綻放,照亮了整個天空,整個城中籠罩在這快樂的氛圍之中,最後欣賞春節聯歡晚會。

  年俗作文11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賀大家新年好……”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新年老人悄然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快要過年了,大人們忙得不可開交。媽媽忙着準備年夜飯,爸爸在貼春聯,奶奶在貼“福”字……

其實,無論是寫春聯,還是貼春聯;無論是做年夜飯,還是逛廟會,這些用各種方式辭舊迎新,都是我國特有的習俗,俗稱“年俗”。

今天,我就來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喜歡的年俗——寫春聯吧!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它有上下兩聯,還有橫批。傳統春聯是用毛筆書寫在紅紙上。有吉祥辟邪的意思。每逢春節,不論是城裏,還是鄉下,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聯掛在門上,以增加節日氣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自從我小學一年級開始學書法起,每年春節,寫春聯就成了我的必修課。

在書寫春聯的過程中,我也加深了對“春聯”的理解——給不同的人送不同的春聯。

例如,我給外婆外公送了這樣一幅春聯,“雨順風調馬壯人歡,月圓花好鳥飛魚躍”,橫批是“新春祥和”。祝他們健康、長壽;給姑奶奶寫的是“平安富貴財源進,如意吉祥事業興”橫批“興旺發達”。希望她們事業有成,財源滾滾。

我一筆一筆認真的寫,讓春聯上的每一筆都帶着我的祝福、我的歡樂、我的感激,貼在親人的新年大門上……

  年俗作文12

東北人過年講究熱鬧、喜慶,年俗也特別多。

過年吃餃子是很多地方的年俗。可在東北,過年吃餃子和別的地方比起來,更加講究。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一起守歲,辭舊迎新,自然一定是要吃餃子的。這次吃餃子,必定在一兩個餃子裏包上銅錢(現在一般以硬幣代替了),誰吃到有銅錢的餃子,即使崩到牙齒,也必定非常開心。因爲吃到包有銅錢的餃子就代表了在新的一年裏會有好運。年初五也會吃餃子,這個在東北俗稱“破五”。吃的時候講究把把餃子咬破,寓意是將不吉利的事情都破壞掉。

過年期間,好多地方都能吃到餃子,但是凍梨就不是一般的地方能夠吃到的。在年夜飯後吃上個凍梨算是東北比較獨特的一種習俗了。因爲冬天東北特別寒冷,水果在自然狀態下都會凍住,一些水果被凍過之後比原來更好吃,比如凍梨。通常在年夜飯後我們都會吃凍梨。凍梨吃起來清甜,不僅解渴,還能解油膩。尤其是那些喝多了酒的老少爺們,吃起凍梨來,更是沒個夠。吃吧,如果你喜歡絕對會讓你吃到吃不動爲止,誰讓俺們東北是個天然冰箱呢?

可別以爲俺們東北人的年俗只和吃有關,我們的講究還多着呢。正月不剪頭就是其中之一。在東北,據說如果誰在正月裏剪頭髮會“克”(指對某人不利,一種迷信的說法)到自己的舅舅,所以東北人都不會在正月裏剪頭髮。幾乎所有的理髮店在正月裏都是關門休息的。

東北過年的傳統還有很多,有興趣的話,就來親眼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