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寒山寺作文示例

寒山寺作文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9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寒山寺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寒山寺作文

寒山寺作文1

記得在去年國慶,我去了寒山寺。在姑蘇城的湖裏,我坐在船上,船躺在湖裏。

遠處的山上有幾點小屋、小寺、燈火,近處的湖裏蕩着幾條小船,坐在搖晃的船上,眼裏的景色充滿詩情畫意。秋夜裏,好涼快!湖上的漁燈將我帶回了千年前的那個秋天的不眠之夜。“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我看見了張繼。

不眠的他也許是因考場失意落榜而躊躇的吧?在擁擠的人羣中,他擠破頭想看見自己是否上榜有名的情形,我想象到了。無論是誰,若如此,定將徹夜不眠,也正是湖上的那一夜成就了一個失意考生的千古絕唱。在那個秋夜既是張繼失敗之時,亦是他的成功之夜,他帶着滿懷的怨與恨寫下了楓橋夜泊。

我彷彿看見了他,看見了掩面嘆息的他,他好像就在湖上,又好像在千年之前,我坐着與張繼相似的船,就在一個湖上,就在同一個湖上,就在相似的秋夜裏,看寒山寺,賞一湖秋波秋水,這是何等神奇的事情!我似乎跨國了千年的時空,看見了夜裏失眠的張繼。

這失眠的夜對張繼來說是福是禍?是福吧?這夜成就了他在文學史上的不朽。是禍吧?他未當上達官貴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是多麼的愁!讓一個人忘記了時間,躊躇直至午夜,張繼的愁我並未體會過,但他的愁有血有肉,竟渲染了我。

月,在雲紗中時隱時現,船,在湖水中盪來盪去。我坐在牀上,船躺在湖裏,寒山寺的秋夜好美!

漁火漸漸弱了,暗了。水裏的漣漪蕩着蕩着。船靠岸邊,鳥停枝間,時光逝去,千年前的張繼化做楓橋夜泊成了永恆。

寒山寺作文2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首從我呀呀學語時,爺爺就教我誦讀。到我上學時,要求必背的古詩詞“楓橋夜泊”。早就讓我對古代的姑蘇,今天的蘇州這座城市心馳神往。

暑假中,立秋剛過,天稍稍轉涼我就來到這裏。從家中出發時的天氣宜人,到了蘇州,傍寒山寺剛入住下來,天就下起了密密細雨,淅淅瀝瀝下了一夜。爺爺說我好福氣,欣賞到江南煙雨景色。

第二天,早飯後,雨停了。空氣中瀰漫着溼潤的氣息。我帶着急盼的心境去寒山寺。寺前的楓橋依舊高拱在河上,造型獨特,拱型誇張。橋兩側面的青石磚上,長着厚厚的深墨綠色的青苔,見證歲月。不寬的河面,依然停有幾條烏蓬小船。河岸上一位老奶奶叫賣着用新鮮茉莉花串成的手環,清香怡人。媽媽,妹妹和我每人都帶了一串,質樸的美,醉人的香。就在我沉浸,回味中,傳來了寒山寺的鐘聲,清脆,乾淨,悠揚,此情此景此音太美了。循着鐘聲走進寒山寺,寺內香菸繚繞,如來佛祖端坐大殿正中,接受膜拜。我直奔鍾亭而去,想看一看,聽一聽這口口相傳千年的鐘和聲。到了近前才發現,它遠不如在寺外楓橋旁的感受,那般清脆,那般乾淨,那般悠揚。

或許這就是生活吧!

寒山寺作文3

十月三日,踏歌而行。我們一家三口來蘇州城喝喜酒。喜宴在傍晚舉行,如今卻纔上午,於是我們決定去趟寒山寺。絢爛溫暖的陽光絲絲縷縷地飄灑而下,如九霄之上仙人揮下的點點金雨,細細碎碎地化在青松、梧桐的葉尖上,消逝於人潮、車流間,融在風雨滄桑的寒山寺頂。我擡首仰天,天空如一片遙不可及的碧湖,本是安靜清澈,卻因幾方流雲的灑脫飄浮,一行大雁的自在飛行,剎那波光瀲灩,漣漪頓生。天高雲淡,碧空如洗,似是蒼天爲紅塵衆生今日繁華歡愉而欣然。今日,果然是喜日。

賣票的姐姐瞅一眼流水般綿綿不絕的人隊,不露半分疲色,睜着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麻利地點錢、數票,嘴裏也跟着唸叨錢數。她偶爾得空,便抿一口茶水,朝隊列露一抹微笑。她一笑,眼睛便彎成兩道漂亮的月牙兒,露出一對深深的梨渦,如秋日清風,撫慰了人心內的躁動。那微笑,即使我在人頭攢動的隊裏,也看得分明,只覺得勝過千言萬語。那微笑,分明是對排隊的人的尊重。屋裏屋外,日頭裏陰涼處,因那一笑,使人頓覺也沒什麼不同。

前頭的老大爺從洗得發白的外套口袋掏出卷縐乎乎的紙幣,還帶着油膩。賣票姐姐卻也沒說什麼,依舊用一雙明亮剔透的眸子看着大爺,繼而輕輕一笑,爽快地撕票收錢,再輕柔小心地遞票給大爺。那雙手白皙修長,指骨分明,與大爺的黝黑粗糙的“爪子”片刻交接,居然給人自然融洽的感覺。大爺領了門票,嘿嘿笑着轉身離開。姐姐也不停留目光,態度溫和、行事果斷地繼續處理眼前的一條人龍。可他們之前片刻交接的眼神卻叫我陷入了深思。我想,在那樣的眼神裏,醜陋的無鹽與嬌美的西施是一樣的,貧窮的布衣與衣飾華貴的王侯是一樣的。那樣的眸光中,不論身份、容貌,給予的尊重皆是一樣的。我心底一笑,到底是青磚白牆的蘇州古城蘊育了這樣純樸的心靈,還是有人在虛華名利中棄了本心?人人愛那春風得意、錦上添花,卻稀有人雪中送炭,更有甚者雪上加霜。他們忘了與人尊重。其實無論那人或貧或貴,都是現今情形與外殼,何必輕蔑他人,做那狠毒殘忍、懦弱心虛的小人。坦蕩平視吧,讓我們尊重他人。

當然,也並非所有人都值得敬重。我眼前忽的飄過母親昔年舊事。站臺前,那年七歲的我與她在等車。兩個常年混跡車站邊的“殘疾“乞丐滿身髒污地爬來了。其中一人拖着黑黑粗粗的麻花辮,見了母親就抱其大腿,聲如破鑼地哭求討錢,我們卻冷然不動。幾個中途轉車的陌生人不熟此地,看不過,就不忍地掏硬幣。也有人怒視一眼母親,心底罵起狠絕無情。我暗瞄母親,母親面色發青,脣色發白,卻始終不爲所動。後來,乞丐眼見收夠了錢,憤憤一瞪眼,嘀咕着走了。母親這才告訴我,對於這些人,她怎麼都不會給錢的。我到今日才明白母親當年的話。這種人,他們自己首先拋棄了自尊,又怎讓別人敬他尊他憐憫他?或者說,不給他錢,纔是對他人格的尊重與維護。真的沒了手,還有腳!這世間殘疾人多得是!卻也有人傲立世間,綻其風華,驚豔世人。那失臂的達人劉偉便是一雙腳奏傾世一曲;那癱瘓的舞者便是用一雙手舞盡天下。人有自尊,方能贏得他人的'尊重。那抱人大腿,號啕痛哭的姑娘,已經放棄了她的尊嚴,又叫人怎麼尊重她?

我住過紫金山腳下。每每清晨入山,山腰便有悽悽二胡聲幽咽而下,山腳有布衣擺新鮮瓜果、山花野味叫賣,更有人從山間撿拾遊客丟棄的飲料瓶賣錢度日。他們的活法已是千種百樣,一山便能給人如此多種生機、希望,又何況泱泱中華?想來那飽經風霜的老大爺過得也不富裕,可是他選了個豔陽天,花自己的血汗錢,上寒山寺,看景拜佛,那麼理所當然,自在歡愉,怎麼不叫人尊重敬佩?也不奇怪那賣票姐姐鄭重而輕柔的一遞了!

我買好三張票,衝那姐姐燦爛一笑。爲了她的善心,也爲了這豔陽好天。回首望去,人如潮水。一株青松如華蓋般撐起一方天地,遠望像仙雲朵朵,周遭暈一圈靈秀的青光,自在飄渺。清風拂過,古樹們沙沙作響,如聽仙樂,醉人入夢。我頓覺腳步輕鬆,微笑着走向樹下等候的父母……

寒山寺作文4

今天,爸爸開車帶我們全家去蘇州遊玩。一路上我們無比興奮。

到了蘇州第一站是寒山寺,天空下起了漂泊大雨,聽媽媽說:“這場雷陣雨就像我們的臉蛋,說下就下,說停就停。”話音剛落,果真就停了,可真有意思啊!雨停了,樹木成陰,空氣清晰。我看到了許多的遊客在觀賞寒山寺的美景,有的遊客不時從包裏掏出相機,沒走多久就聽見“咔嚓,咔嚓”的拍照聲。

聽導遊介紹,寒山寺在蘇州城西閭門外的楓橋鎮,建於六朝時期的樑代天監年間,距現在已經有1400多年了,原名“妙利普明塔”。傳說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來此主持,改名爲寒山寺。

寒山寺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門朝西開,這是爲什麼呢?導遊說:“一是爲了和西方印度的佛祖心心相印;二是京杭運河在寒山寺的西面,爲了皇親國戚從京杭大運河坐船來寺裏燒香上下船方便;三是爲了防止發生火災時取京杭大運河的河水滅火方便。”

來到寺裏遠遠就能聽到鐘聲,導遊說:“聽到鐘聲的人能一生平安吉祥。”我特別高興。接着我們登上了大雄寶殿,看到了錯落有致的古代建築,奇怪的是房頂上有很多錢幣,於是我也把一元錢扔到了另一個房頂上,媽媽說:“我長大了能發大財。”我樂得笑開了花。

離開時讓我想起了唐代張繼寫的一首詩《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寒山寺作文5

“月落烏啼滿天飛,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成爲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是唐代詩人張繼的千年絕唱使寒山寺中外聞名。可做爲蘇州人的我卻一直沒來過。

今天我終於來到了寒山寺,圓了自己的一個夢。

漫步在寺院裏,爸爸告訴我,寒山寺始建於南北朝時期,原來叫“妙利普明塔院,”

唐代有一個高僧名叫寒寺,這個寒寺高僧還寫過一首有趣的詩—《杳杳寒山道》,每句都是AABCD式的,讀起很順口!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啾啾常有鳥,寂寞更無人。淅淅風吹雨,紛紛雪積身。朝朝不見日,歲歲不如春。

寒山寺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那一口大大的鐘,這口大鐘可不是一般的鐘,它可以稱得上是宇宙最大佛鐘了。高有8米,重量是108噸,鐘上還刻有7萬字的經文。鐘聲渾後悠揚非常好聽。

寒山寺雖然不大,但綠樹掩映、古意盎然,走在寒山寺裏,總是能想起張繼,想起他寫的《楓橋夜泊》的魅力啊。明代詩人高啓的一首詩寫出了我的心聲—“畫橋一白映江城,詩裏楓橋獨有名。幾度經過憶張繼,烏啼月落又鐘聲。”

寒山寺作文6

清明小長假,爸爸媽媽帶我和外婆一起去蘇州遊玩,到了蘇州第一站就是寒山寺,就像古詩裏說的:“清明時節雨紛紛”,正巧清明那天下雨,寒山寺更是充滿了清新幽靜的感覺。

我們首先來到了寒山寺,在山門之前有一道像屏障一樣的照牆,上面刻着“寒山寺”三個大字,許多遊客在這三個大字前合影留戀。繞過照牆,前面便是寺門,穿過寺門,進入前院,頓時覺得莊重肅穆,正面爲大雄寶殿,很多遊客前來上香,終日香菸繚繞。穿過大雄寶殿就是寒山寺的鐘樓,.在鐘樓裏陳列着寒山寺的古鐘。

寒山寺大門後面就是著名的景點—楓橋夜泊處,這不禁讓我想起一首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就是唐代詩人張繼寫的《楓橋夜泊》,夜泊處就是張繼停船休息的地方,古樸的小橋映襯着江南水鄉的美麗景色,煙雨中別有一番味道。最後我們乘着小船遊覽京杭大運河,導遊給我們講解了京杭大運河的歷史介紹,一邊聽着導遊的講解,一邊欣賞着河邊楊柳垂岸的美麗風景,河的兩岸一排排白牆青瓦的古建築錯落有致,爸爸說這就是蘇州園林的代表建築,小船在河上自由穿行感覺就像在畫中游一般。

這次旅行我非常開心,不僅欣賞到了心中嚮往的美景,也瞭解到了每個景點的歷史和由來,讓我大開眼界的同時還學習到了知識,更讓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寒山寺作文7

今天,我早上一起牀就看見奶奶和媽媽在準備香燭。於是我便過去問她們:“你們這是要幹什麼呀?”她們異口同聲地說:“我們今天要去寒山寺燒香,正在準備呢。”

吃完飯,我們一家就出發了。來到寒山寺門口,我發現旁邊有一條河,於是問媽媽:“《楓橋夜泊》這首詩是不是就說的是這兒呀?”媽媽說:“應該是吧,到寒山寺你就想起古詩來了,值得表揚。”說着我們便檢票進寒山寺了。

一進門便看見四大金剛守在前殿,穿過前殿進入大院,正前方是大殿,兩邊各有一個偏殿。大殿的左右兩側各豎立着幾根紅色的柱子,大概有我一抱粗,比我稍微高一點,奇怪的是頂端竟然點着火。再仔細一看原來那是紅色的大蜡燭。這是我見過的最大的蠟燭,頗爲壯觀。奶奶和媽媽開始點蠟燭上香了,於是我也學着她們的樣子點了上了香燭。

然後我們進了大殿,大殿正中應該是如來佛祖,兩個偏殿分別是觀音菩薩和500羅漢。她們的旁邊還有許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菩薩。大家都一一拜過,爲新的一年有好運而祈禱。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500羅漢了。粗看之下都差不多,每個一都盤腿而坐,全身金色。但細看之下你會發現他們無論是姿勢還是表情都各不相同。有的慈眉善目在微笑,有的嘴巴打開哈哈大笑,還有的一臉正義像是正在降妖伏魔……在這裏還有個數羅漢的遊戲。就是找出一個和你最有眼緣的羅漢作爲第一個,然後按順序往後數,數到與你年齡相同的那尊羅漢,據說他就是你今年的幸運羅漢,你可以將他的開光金卡求回去保佑你。

我們遊玩了一遍,最後我和爸爸還每人去敲了三下鍾,奶奶說:“寒山寺敲鐘也是祈福的一種,願我們今年全家健康,平平安安,願周豪今年學習更上一層樓。”我也許下了這一美好願望。

寒山寺作文8

寒山,古寺。

我同好友來時,是個午後,陽光溫軟慵懶。曳曳竹林掩映中,灰黃的土牆,暗沉的紅瓦,檐牙高啄的,那是古寺雲霧。

前有云一閣,後是雲霧禪寺。禪寺前,雕刻着不知名古紋的黑色香爐升騰着嫋嫋煙霧,兩邊各排紅燭狹長的黃焰顫抖在風中,任憑燭臺落滿蠟淚。黑木的鏤門,紅漆的圓柱前,清秀的小和尚着灰袍坐在階上,溫慈的老和尚着黃衫立在柱旁。靜看燦黃陽光中浮塵滌盪。

陌生的面孔,許是許久不來的緣故,我倒莫名驚訝原來寺裏也有和尚,這訝異也只是默默按捺在心中。覺着以“和尚”相稱失了尊重,帶有幾分輕佻,又不知如何稱呼。旁的阿姨喚的是師父小師父,我卻又覺得平添彆扭,乾脆乖乖閉口不言。

直到問起,我才知原來這小師父竟只比我大上一歲而已。眼神飛快地掠過小師父,掠過他剃去毛髮的頭,幾分悵然。他不過比我大上一歲而已。

好友喜愛交友,小師父也不是我以爲的木訥羞澀,他們倒極快地交談上了。小師父講的是他入寺前的生活。小師父從灰袍裏掏出手機,給我們看他以前拍的照片。人羣環繞的賽場上,那時還留着利落短髮的他擺出帥氣有力的出拳動作,眉眼彎彎,笑容陽光,自信開朗——那是他一次柔道比賽後留下的照片。

“那個時候沒想到現在會上山的啊。”小師父說道,表情並無變化,臉上依舊帶着燦然大方的笑意,我卻覺得他這語氣裏有失落。

照片裏,他一身白色柔道服神采奕奕,如今一身灰袍空蕩更顯得身量消瘦。

照片一張張翻過,最後停在一張合照上,兩排同齡人的少年穿着統一的白色柔道服,腰間瀟灑地繫着同色衣帶。他指着這張照片輕聲說,這是曾經他們隊的隊員。他說這話時,眉目舒展,眼角眉梢都帶着淡淡歡欣,我猜他是想起曾經賽場上訓練場上的生活了。

小師父對寺裏的生活倒談得極少。我只有大致猜想。偶爾擺弄擺弄手機,不常有下山的機會,誦誦佛經,打掃打掃寺裏,平平淡淡地過着。但這只是我的臆想,事實怎樣,還要問罷才知。

但不過是極短暫的一次偶然遇見罷了。後來空閒再去禪寺,沒再見到。

我偶然問起好友,是否還記得那個小師父,她似是淡然地微笑,說,畢竟他的生活和我們不一樣。

我想,塵世間,人羣來來往往,庸庸碌碌也罷,沒有哪兩個人的生活會一樣。但相同的是難以捉摸的戲劇性。我們永遠不知下一瞬會發生什麼,茫然也罷無措也罷,唯一能做的便是珍惜現在,把握現在了。

前些天借了本釋戒嗔的《戒嗔的白粥館》。小和尚戒嗔由於家裏窮被送上山,開始的日子每天打掃了寺裏後便彷彿無事可做了,戒嗔便坐在階上,安靜地看樹上偶爾飄落的葉子,那時他是茫然的。釋戒嗔是個神祕且智慧的和尚,他通過小和尚戒嗔的生活所見,那些施主的經歷和苦惱,講述禪意的故事,戒嗔也從而掌握這種生活方式。他告訴我生活的禪意要從生活本身中找。

我常追問自己是否找到,也常想那位小師父的經歷怎樣,想他現在如何。

而想起最多的是那樣一個場景。

那天下午,那位老師父並未開口講一句話,他自始至終只是立在紅漆圓柱旁,含笑注視着我們和小師父。直到我們離去,他卻開口了。他從容地低聲誦起一段佛經。我是知曉的,那段叫做《大悲咒》。我不知他爲何唱這首,也不知爲何這時唱。也許興起而歌,也許有什麼別的也許。

而我唯獨知道,當我和好友慢慢走出禪寺,聽那誦聲盤旋在禪寺上空之時,彷彿有朵白蓮,悄綻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