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敬畏文字作文

敬畏文字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2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敬畏文字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敬畏文字作文

敬畏文字作文1

敬畏一詞,單從字面來看,是既要敬佩,又要畏懼。深一點的話就是從內心中發出對其事物既尊敬而不敢逾越界限反而帶有些害怕而非親切。對待文字的態度,敬畏就是最好的。

而文字是什麼?文字是人類用來交流的符號系統,是紀錄思想和事件的書寫形式。文字對於我們的重要不可置疑,敬畏文字,就是要我們對待文字要給予重視,在運用文字的時候,我們要仔細思考,絕不能出現一些文字錯誤。

敬畏文字,首先,我們對待文字要有一種認真的態度,常犯一些文字錯誤就不要說是對文字敬畏了,在寫作文時,一定要認真思考,決不能含糊,也要注意不抄襲他人作品。舉個例子:作爲暢銷書作家的郭敬明,竟是一個“錯別字大王”,被普遍認爲對語言文字缺乏敬畏之心。因爲他寫作太過隨意,對文字缺乏敬畏之心。

漢字是一種傳統文化,歷史悠久。然而,現在漢字之美越來越被忘記,“漢字之醜”卻越來越多,許多人對漢字不夠敬畏,常製造出文字笑話,這種現象在歷史劇中也常看見,確實應該改正。

敬畏文字作文2

我讀過網友的有篇文章叫着《敬畏文字》,文章確實寫得不錯。特別是文章的開頭寫得好,他開頭就寫“文字是我們人類文化中最爲偉大、最爲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我們知識的傳遞;它是我們溝通的工具;它是我們文化的代表。那麼我們究竟應不應該敬畏文字呢?”用問句將我帶入到了深深的思考着之中 。

我因爲我的語文還可以,我也很喜歡讀書,又喜歡寫讀書筆記。於是我對文字的理解要高於對其他方面的理解。

網友寫的:“記得一次月考我的作文竟一分沒得,我當時還拿着卷子找語文老師評理,說是至少要給我幾分辛苦分吧!可老師卻說道:我的這篇文章,字寫得不好不說,文中的低級漏洞極多,文章都讀不通順,一點也沒有敬畏文字。我被老師說得啞口無言,看了看自己的作文,字寫得真叫“龍飛鳳舞”,文中還又許多錯別字,如:送傘寫成了送命,鬧了天大的笑話。唉!真是丟人啊!” 這一段文字,我過去確實也出現過。鬧的笑話只是沒有送命而已!寫我們中國字確實要注意,平時丟三落四的習慣要不得。例如:我在寫“操場的入口,就寫成了操場人口”。“入和人”的筆畫一樣多就是筆畫不同而已。這不也就鬧出了笑話了嗎?同學們叫我人口好長的時間真叫人哭笑不得!

其實我也想得開,一個人怎麼不寫幾個錯字呢?然而我錯了可不能原諒自己,從小寫字一定要認真,其實寫字真得從娃娃抓起。從小養成的壞習慣,等到長大了再改恐怕就來不及了。我爺爺就是一個語文老師,他經常教育我,寫字必須從一筆一畫練起,特別是容易混淆的字一定要注意。其實也不要大驚小怪的,只不過平時寫字多留點心而已!

敬畏文字作文3

文字,是跳動的音符;文字,是敏捷的精靈;文字,是智慧的沉澱……傳承了幾千年的漢字是數代人智慧的結晶,是中華人民珍貴的寶藏!然而網絡語的流行使漢字文化變得千瘡百孔,卻少有人挺身而出,博大精深的漢字價值一貶再貶,身爲炎黃兒女的我不禁發問:“文字之精髓何在?”

敬畏文字,體現了一個人爲人處世的姿態;敬畏文字,需要對文字嚴肅恭敬的態度。

“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的這名詩這所以流傳至今,並不是靈感突發所得,而是經過成百上千遍的反覆推敲,淘汰了“吹”“過”等詞,最終篩選出了“綠”字。王安石的成功絕非偶然,正是對文字嚴謹的態度,他的成就超越了詩句本身,滲透到了文字的內涵中。

敬畏文字,是學者責任意識的體現。

郭沫若乃一代文學大師,對於每一個出現眼前的字都極其嚴格,一次話劇表演,劇本中一句“你是個無能的文者”映入他眼中,經過反覆斟酌,他認爲這句話並沒很好體現出演員的憤怒和對文者的無能痛斥,改成了“你這個無能的文者”。僅一字之差,後者便讓人物形象深刻於觀衆心中,也讓郭沫若得到“一字之師”的美稱,他力求自身的典範,成功詮釋了敬畏文字的真諦。

敬畏文字,是世人謙遜品格的折射。

莫泊桑從小投師於福樓拜門下學習,每日嚴格遵照老師要求,仔細描摹所觀之景、所聞之事。他第一次拜訪老師時,老師要求他觀察馬,他就每天站在家門口,全神貫注地觀察過往的馬匹,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境界,因此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寫了一些文章,他也因爲這些作品得到老師的賞識,莫泊桑勤懇謙遜,終修成一代宗師,敬畏文字,使他得到神來之筆,寫出影響世界的名著。

敬畏文字,使中華文化傳承至今。敬,是對文字的尊重與佩服;畏,是內心的感動與震懾。尊敬文字的同時,文字也能讓人的思想更加清晰,讓人的心靈更加潔淨。讓我們懷着敬畏之心與文字同行,共同書寫美好的明天。

敬畏文字作文4

漫步於長江之濱,俯瞰千年不變的潺潺流水;泛舟於長江之上,品讀悠長依舊的書香文字。文字的美韻,不是讓人玩弄於掌中,而需要我們對其保持敬畏。唯有敬畏文字,才能體味到文字的真諦。

我們要敬畏文字,因爲她歷史悠久,記載了古人的思想精華,對後人也有深遠的啓示。從小時候的睡前故事,再到後來的《一千零一夜》我們學到了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墨子的《公輸》一文,告訴了我們勇敢、實力、身體力行纔是硬道理;孟子的《魚我所欲也》告訴我們要以道義爲本,生活中要有所取捨;孔子的《論語》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正直大度的人;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告訴了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道理;歐o亨利的小說《熱愛生命》告訴了我做人需要具備堅忍不拔的意志……總之,文字中蘊含了許多大道理,她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所以,我們理應對文字保有敬畏的態度。

我們要敬畏文字,因爲品讀文字有如與名人交談,讓你身臨其境地體會當時心情,而對文字的隨意,只會讓她如過眼煙雲般消散。

在《新月集》中,泰戈爾帶着我們來到了豐收的季節,看着夕陽像吝嗇的財主一般隱匿着最後一點金黃;"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中,我驀然回首被帶上了西樓,望如鉤的月,卻無言。有些人在文字的寶庫中"破門而入",毫無顧忌地任由一行行文字飄然飛過眼前,然後什麼都沒有留下,就翩然離去。這難道不是對文字的不敬嗎?敬畏文字,就如同敬畏名人一樣神聖而莊重,唯有那些敬畏文字的人,才能真正與名人交流,體味當時的心境,讓人受益匪淺。

有的明星認爲只要自己有錢有地位了,就可以不用敬畏文字,他們顯然沒有意識文字的神聖。假若人們能體會到陶淵明和李白他們當年爲了追求文字的魅力,敬畏文字時放棄功名利祿的心情,還有誰會不在意文字,還有誰會不敬畏文字呢?

敬畏文字,回味文字帶給我們的神韻,讓文字帶着我們的思想,飛向無邊的遠方。

敬畏文字作文5

我們鍾情於日本富士山櫻花的浪漫,卻忘記了中國香山紅葉的火熱;我們歎服於亞馬遜河能成就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卻忘記了中國黃河孕育了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我們熱衷於國外的各種語言,卻忘記了熔鑄了上下五千年輝煌文明史的——中國的文字。

我一直相信文字是有生命的,平凡如我者應該對它心存一種敬畏,遺憾的是,漢字正在被淡化,甚至身不由己地墮落。近些年來,字跡潦草、錯別字百出中國學生書寫漢字的普遍現狀;甚至網絡、國內許多圖書報刊等出版物,在使用語言文字方面的諸多亂象比比皆是。隨便拿起一本書,行文上不分“的”“地”“得”的錯誤氾濫;對文字不求甚解而濫用;有意歪曲文字本意,用標新立異來賺人眼球等,不一而足,令人爲文化被戲謔而感到悲哀。

在這一點上,我們真的應該取法古代。傳說中,是倉頡發明了漢字,而惜字宮正是供奉他的廟宇。世人由對倉頡心存感念而衍生出愛惜文字、敬重字紙的風俗習慣。古人曰:“敬字如敬聖,惜字如惜金。”很多地方都建有一種類似亭或塔的爐體,以焚化廢棄的字紙。“廢墨收經史,遺文著漢唐。”可以看得出古人對文字是多麼的敬畏與虔誠。

每每讀到周國平、林清玄的文章我都從心底裏蔓生出一股敬畏之情,我想,這恰恰是源於他們對文學的由衷熱愛,是源於他們對周遭的體察入微,更是源於他們對文字的字斟句酌心存敬畏。

對文字產生敬畏之情,就是必須要有古人的“推敲”的精神。有人說:字如其人,文如其人。此話不假——一個敬畏文字、對使用文字抱以認真嚴謹態度的人,往往是方正審慎的,對待學問、事業、人生往往是精益求精的。我們不一定要如古代文人那樣“語不驚人死不休”,但一定要如古人做文章一樣認真嚴謹,字斟句酌。

羅素曾說過:看清這個世界,然後愛他。對文字產生敬畏之情,就必須從心底裏熱愛我們的國家。有些人嘴上說着愛國,卻連寫對漢字寫好漢字這種最基本、最起碼的事都做不到,何談愛國?只有從心裏愛這個國家,在乎這個國家的人,纔會真正地敬畏文字。

作爲一句中國人,我們應爲我們的光輝璀璨的華夏文明而自豪,爲橫平豎直的中國漢字而驕傲,我們從點滴做起,一筆一劃地寫好我們的漢字,一點一滴地端正我們寫字的態度,從心底裏熱愛我中華,從心底裏敬畏我文字。

敬畏文字作文6

“春風又綠江南岸”,“綠”字描繪出一幅春景;“大漠孤煙直”,“直”字勾勒出一派雄渾;“大江東去,浪淘盡”,“淘”字揮灑出一股豪邁,所有的文字都是如此,獨霸一方,不容小覷,我們需要敬畏文字。

文字,是思想的外衣,是一個人修養的體現。敬畏文字,便是敬畏這個人的美德懿行。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鐵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讓我不由自主地敬畏這一片丹心。林清玄,“在紅塵中擁有獨處的心,在獨處中擁有紅塵的懷抱”,讓我情不自禁地敬畏這漫漫禪意。,“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讓我發自內心地敬畏這股子韌勁闖勁。文字,足以見得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敬畏一個人,就得敬畏他那高潔、富有靈魂的文字。敬畏文字吧,敬畏每一個德藝雙馨的才俊!

文字是一個國家的咽喉,敬畏文字,便是敬畏一個國家的文化。《最後一課》的硝煙仍然在腦海中彌散,它讓我明晰,要想扼殺一個國家,就得先消滅它的文字。誠然,如同英語之於美國,法語之於法國,漢語之於中國,任何一個大國都有它獨特的文字,國家的文化源於文字,國家的歷史由文字承載,國家的人民賴文字以生存。如果國家沒有了文字,那不是便如無根的柳絮終無着落嗎?空軀殼而已!這樣的國家能在世界版圖上生存多久?所以,讓我們敬畏文字,敬畏我們祖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復興之日可計日而待!

文字,是一個時代的命脈,敬畏文字,便是敬畏一個時代的文明。聽,是唐朝在狂傲地笑,“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看,是如月的宋朝高踞在夜空,“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瞧,是晉朝的衣袂在歷史的長風中飄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時代的碎片被文字粘合,光彩熠熠地照亮着古往今來的路。古代的泣血詩篇,當代的鴻篇鉅著,文字穿行其中,讓時代文明的堡壘永遠佇立在那裏。其字何爛爛,其文何煌煌,浩瀚如煙海,博大似汪洋。

初見文字,猶若頂天立地的巨擘。

細瞧文字,亦是跳動在祖國山河的心臟。

品味文字,更是那翩翩起舞在時代裏的精靈。

敬畏文字,用認真的態度學習文字,用嚴謹的態度使用文字,用虔誠的心膜拜文字,我們前進的腳步纔會堅實,腳下的路纔會無限延伸。

這是人類,國家,乃至時代前進的道路。

敬畏文字作文7

當人們越來越多地運用網絡文字時,你是否還記得文字本身所具有的魅力?當火星文在青年人中越來越流行時,你是否還記得文字本身所具有的學問?當名人作家開始淡忘中國文字的功能時,你是否還記得文字本身所具有的交際廣泛性?敬畏文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傳承她的美麗的民族文化。

敬畏文字,因爲它承載着民族獨特文化的魅力。無論是中文英語或是法語,它都凝結了民族獨特的文化特徵。王羲之從小是一個貪睡的孩子,爲此他經常受到先生的批評,但他敬畏文字,從此他克服了貪睡的毛病並跟隨先生認真學習書法,最終他的書法使中國的漢字走向世界,直到現在王羲之的字都被日本韓國的書法家讚歎。古今中外無數先哲無不用他們的事蹟告訴我們,唯敬畏文字,才能成就理想;唯敬畏文字,才能走向世界。

敬畏文字,因爲文字中包含着無窮的深奧學問。據史記載,有一次和坤和紀曉嵐在一起喝茶,突然,來了一隻狗。和坤說:“是狼(侍郎)是狗?”紀曉嵐說:“尾垂是狼,上豎(尚書)是狗也。”如此風趣的對話說明文字充滿着幽默,充滿着學問,充滿着智慧。我相信,具有深厚底蘊的中國文字絕不會輸給當今的那些網絡語言和方言俚語。

敬畏文字,因爲文字具有廣泛的交際性。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有文字,例如每年春晚中都有一個固定節目那就是對對聯;還如幾年前訪問中國時,曾經引用過孟子“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爲間不用,則茅塞之矣”的話來開始自己的演講,訪問名校時都曾留下過“仰望星空,腳踏實地”這類廣爲流傳的佳話。這些都說明文字具有廣泛的交際性。

走近文字,熱愛文字,以文字爲豪,才能尊重文字,最終上升到敬畏文字的高度。“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瞧這方塊之中,蘊含着多麼豐富的內涵;穿越時空,正是這一筆一畫在傳承着美麗的民族文化。

敬畏文字作文8

最耐用的建築材料是什麼?是文字。是方方正正、色澤古樸、音律和諧的漢字。

曾登岳陽樓,觀覽洞庭水,可惜既沒有找到去國還鄉般的.懷古幽情,也沒尋到寵辱皆忘的超然之感。也是,歷經千載日升日落,那水已不是宋朝的水,那樓也不是當年的樓,秦磚漢瓦,唐亭宋榭,都經不住風雨的侵蝕。無奈,回到家,重讀《岳陽樓記》,纔將慘遭破壞的心境一點點修繕。

據說,岳陽樓始建於唐。孟浩然、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李商隱等大師都曾用文字爲其裝飾,使岳陽樓陡然增色。直到北宋范仲淹,才把它經營得至善至美。

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范仲淹總是一以貫之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可見,其宏大的胸襟抱負。

宋仁宗慶曆六年,范仲淹因“慶曆新政”變法失敗而遭遇罷黜,正在河南鄧州戍邊,忽然接到朋友滕子京的書信,滕君謫守巴陵郡,請他爲重新修竣的岳陽樓作記。九月十五日晚,涼風微歇,圓月高棲,忙完公事的范仲淹將《洞庭晚秋圖》懸掛於書房北壁,回顧童年對洞庭的印象,勾連多半生的仕途境遇,不禁浮想聯翩,文思泉涌。他以銜遠山吞長江的豪邁氣度,以春和景明的美妙文筆,以古人之德行,營建了他心中的岳陽樓,其文情之茂盛,氣勢之磅礴,哲理之精明,堪稱絕筆。

“至若春和景明……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兩歲喪父,家境貧寒,“食不給,至於糜粥繼之”,因此他一生崇尚節儉,就連不能果腹的文字都捨不得多用,題記高聳入雲的岳陽樓,也僅用了三百多個字,惜墨如金。正是這字字珠璣,再造了岳陽樓的精神骨質,使其成爲一坐流芳百世的古建築。

此時,與范仲淹同遭貶謫的六一居士正在滁州把酒臨風,創作歷久彌香的《醉翁亭記》。兩個命運相近的人,幾乎同時用方塊漢字構築了千年不朽的樓亭。

有着唯美主義和復古傾向的建築史學大師樑思成先生,談到傳統營造法則時說,在欣賞一國文學前,首先要學會那一國的文字、文法結構以及內涵素養。這話,更像是說給國文建築者的,包括堆文砌字的泥瓦小工。

敬畏精妙的文字,猶如敬畏一座難以逾越的精神大廈。

敬畏文字作文9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題記

中國漢字歷經千年演變,萬古長青,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久彌新。由此觀之,我們應當敬畏文字。敬畏文字,便是傳承傳統文化。

在日本,每年都會有最美漢字的評選活動,今年當選的便是“夢”字。而在漢字的發源地——中國,卻從未有過類似活動,當今國人對文字的態度便可見一斑。古有賈島“推敲”之美談,今卻有故宮“捍撼”不分之笑話。故宮,作爲我國最高級別的文物機構,卻會犯如此低級語言運用錯誤,着實令人深思。

一位俄羅斯作家曾深情地說過:“那飽含自由,激情,生命力的俄羅斯文字,我是多麼的深愛你!”這位作家與之前的日本民衆一起體現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敬畏,更體現了對傳統文化與熱愛祖國的一腔熱血,愛國情。

行走於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衣衣不捨”,“默默無蚊”,“蘭球”,在許多同學的隨筆中也不乏錯別字的蹤跡。在青年作家韓寒的作品也有錯字。爲什麼一個傳統文化之邦,四大文明古國的國民會“依衣”不分,“撼捍”不明,“蚊聞”不清,“蘭籃”不楚!

那是因爲人們在金錢狂潮中紛紛將視野縮小到物質財富這一個小點上了,一切爲利益服務,從而無人再關注自己的精神財富了。當人們享受一些不當得來的物質財富,如從“依衣”,“蘭籃”,“蚊聞”得來的,人們自己手中的傳統文化厚土便一層一層的流失,從另一方面看,這些錯誤的根源亦始於社會浮躁之風氣。人們心中的功名利祿是抽象的,倒頭來亦是虛幻的。人們將物質財富抽象爲金錢,又將錢轉化爲銀行存摺單上的“0”,可有些人卻不知道作爲我們精神財富寄託的那些傳統文化纔是一個人財富單上的“1”!

作爲當今青少年的我們應拿出“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氣魄,發現並制止不敬畏文字丟失傳統文化的行爲。學會規範用語,學會敬畏文字,擔起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

敬畏文字,傳承傳統文化,發揚人類文明,我當先。

敬畏文字作文10

錯別字在現在的生活中可是無處不在,在大街上隨便走走,到處可見到一些餐館,但有的餐館是人來人往,一些人在冬天得出汗,但有的餐館卻不一樣,進出的人則少之可憐,在夏天也不會因爲工作而流汗。這全是因爲他們的店名,有的把字弄錯了幾個,有沒有一點美感。不只是餐館是這樣,還有很多行業也是這樣,不信你看看。

有三個理髮店,一個叫“胖子理髮店”,一個叫“滿意理髮店”,另一個直接叫“理髮”。自然是“滿意理髮店”人多,畢竟寫了滿意二字,理髮後就要滿意才行,這使現在追求時髦的人很感興趣,這全要靠文化,文化低的肯定不會想出一個比文化高的人妙的店名,文化高的人自然不會打錯字。

畢竟是文化高好啊!但是有的人認爲現在有電腦,可以用來查出一個好名字,再用電腦打也來。

電腦上看到一則報道,在一個地方,有6個姓傅的教師但他們的教師名冊和教師證上卻打成了“付老師”;還有一個副食店,他用電腦打出店名,卻打成了“付食店”。我查到的這兩則報道,都是在講電腦打出來的字也會有出錯的時候。

我們每當發現自己的某個證件有錯別字時,都應改正,以免在一些場合上與別人交涉時,被人嘲笑。

生活中的錯別字雖然很多,但是我們一定要改正,否則再這樣下去的話,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就會在我們這代人手中斷送。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學好語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