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民俗風情作文

民俗風情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民俗風情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俗風情作文

民俗風情作文1

今天,我和媽媽還有朋友們一起來到我的外婆家——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河上鎮東山鎮。參加這裏一年一度的年糕節。

來到村內我看到好些人揹着背馬紙羅傘,媽媽說這土話叫做“背馬燈”。於是我和夥伴們打算各自挑選一個背起來。“哇”我不禁叫了出來,它好重,完全不是我能背起來的重量,我鉚足勁也只能擡起一小點,我只能靠着後面叔叔的幫助下將這馬燈完完全全背起來。

沒過多久,在媽媽的帶領下我們來到金氏家廟,因爲有人在裏面搡年糕。我扭着頭四處張望,我看見了許多搡年糕的工具,有碾子、石磨、搗臼,以及一大堆我叫不出名字的器具,讓我們大開眼界。這時一旁的師傅邀請我們去參觀如何搡年糕,只見師傅先將米粉摻水,然後放至蒸籠裏去蒸。這燒火也是有大名堂的,師傅一直在火堆旁邊仔細觀察着,時不時加把柴,又時不時地拿出幾塊木柴,減小火候。沒過多久,終於蒸好了,師傅將蒸籠中的米粉倒到搗臼之中,接下來就是重頭戲,搡年糕了!

“嘭,嘭,嘭”只聽見身旁發出十分巨大的聲響,我和小夥伴定睛一看,只見一位師傅正在用大木錘捶打着年糕,而旁邊還有一名師傅還時不時地給年糕翻翻身,彷彿它在做一個美美的按摩。

隨着時間的流逝,年糕也在一錘錘中華麗變身,變得光滑白嫩,不再是之前那個“毛頭小子”的樣子。現在的它就是一名公主!師傅可能是覺得差不多了,將年糕從搗臼中取出,順便掰下幾塊分給了我們。我摸着手中暖呼呼的年糕,小心翼翼地咬下去,美味,我的腦海中只有這麼一個詞來形容它,同時感覺心裏也暖洋洋的,很溫暖。

我們都拿着手中的年糕,奔向我們的爸爸媽媽,因爲我們想讓這份溫暖也同樣傳遞給爸爸媽媽,也讓他們嚐嚐這美味的年糕!

民俗風情作文2

離家三裏遠,別是一鄉風。”我的家鄉濰坊,也有不同的風俗。一年中,要屬春節最熱鬧了,最熱鬧的要屬準備年夜飯了。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說的就是我們吧!大年三十這天,我們都是要回農村老家的,村裏熱鬧得很,婦女們忙裏忙外清理衛生,男人們殺雞宰羊,置辦年貨。小孩子們粘着父母要這要那,新衣新帽新鞋子是一定要有的,預示着新的一年新的面貌。大人們要忙着準備年夜飯,吃的、喝的、用的,一應俱全。炸肉丸、炸魷魚、炸藕合、炸地瓜丸……整個院子裏都會聞到濃濃的香味兒,聽到熱油在鍋裏發出的“滋滋”聲,我們都會忍不住想去拿一塊嚐嚐,剛剛出鍋的肉丸外酥裏嫩,咬進嘴裏就是滿口香。

我最愛吃的就是奶奶做的年糕。我們老家幾乎家家都會在三十蒸年糕,老人說用年糕壓鍋,“年糕,年糕,年年高!”把糯米碾成糯米粉,倒在小木桶裏,軟乎乎的,有白糯米,還有黃糯米。把糯米粉揉成團,再把紅棗、豆沙擠進粉團,放進鍋裏蒸四十分鐘。“出鍋嘍”鍋蓋一掀,熱氣騰騰的年糕一個個圓滾滾地簇擁在鍋裏,濃濃的香味兒把我們小孩子饞得打轉兒!這時候姥姥會用筷子夾起一個放在小盤子裏,拿給我解饞,“小心燙哦!”好香啊!

接下來就是包水餃了,媽媽說一定要包豆腐餡的,寓意“兜福”,就是把幸福包住的意思。當然,還有我最愛吃的肉餡的。姥姥還要在水餃裏包上幾個紅棗和鋼鏰兒,誰要是吃到紅棗,就是來年“甜甜蜜蜜”,要是吃到鋼鏰兒,那就是來年“財源滾滾”,大家都想吃到,所以都搶着那些身子滾圓的水餃吃,吃到的就會和大家炫耀一下,那份兒高興勁兒甭提了!哈哈,你們吃到了嗎?

大家一起吃着豐盛的年夜飯,一邊看着春節晚會,聽着外面熱鬧的鞭炮聲,看着燦爛的煙花,美好的一年開始了!

不同的風俗,一樣的心情,幸福的笑容盪漾在每個人的臉上,心裏……

民俗風情作文3

最近,董老師讓我們自己來學習第二組課文並用視頻的方式來講給同學們聽讓同學們也學會這些知識。

董老師把第二組課文分成幾個大板塊讓我們選擇一方面進行研究,我們組選擇的是節日這一個大板塊,我們上網找到了一個基本上沒有人知道的藥王節,這個節日是壯族人的節日,我們組是從藥王節的習俗、淵源、簡介和日期這四個方面來進行研究。

通過這個研究,我不但瞭解到了藥王節的習俗、淵源、簡介和藥王節的日期,更是體會到了小組一起合作、一起學習的不易,但是我們畢竟還是瞭解到了許多的知識,這一點是值得鼓勵的,但是物無全美,因爲在拍視頻的過程中,要不就是組員不在家,要不就是自己有時間但是組內別的組員要上課,或者是別人都有時間但就是自己沒時間,要不就是組員都在場但是麥克風又壞掉了或者是沒有麥克風了。因爲如果少了一個人,那錄音就不能錄了。

直到現在,我還把董老師所說過的話銘記於心:“聽老師講課,你會得到百分之三十的知識,但是如果你給別人講課,你就會得到百分之九十的知識。”就像現在,我們小組自己在錄視頻、學習知識,但別的組也是一樣的,等到我們或別的組的人把視頻發到網上,別的組的人看着我們視頻、做着我們習題,就可以學到關於藥王節的知識,而我們看着他們的視頻、做着他們的習題,我們就可以獲得許多知識,這應該就是董老師的意思吧。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許多的挫折,比如,小組合作的太晚了,回家被父母罵……,但是,我們會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學會知識,學會合作和學會反思。

民俗風情作文4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美麗的家鄉——江山,除了春節貼春聯、守歲及一些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些獨特的民俗風情呢。

最獨特的當然是“麻餈節”,又稱老佛節,已沿襲了上百年了,據說當時人們爲了慶祝當年豐收並期盼來年有個好收成,家家戶戶都要宴請親朋好友來家做客吃麻餈,那場景比過年還熱鬧。

每年的冬至就是我們家鄉的麻餈節。到了那天,奶奶早早起牀,把前一天洗乾淨的浸泡了一天一夜的糯米濾幹、蒸熟,倒入一個石臼裏。然後二叔上場了,只見他倆腳分開站立,二叔高高揚起巨大的木質錘子,用力敲打着石臼裏的糯米糰,奶奶則在二叔舉起錘子砸下去的那間隙,把手往水裏一浸,迅速而靈活地揉一下糯米糰。我看着心癢癢,趁着二叔休息空隙,抓起錘子也想試試,可誰知我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錘子卻絲毫不動,怪不得二叔在這麼冷的天,還額頭上冒着汗呢。到了中午,家裏的客人都到了,大人們一邊喝着小酒,一邊話着家常,小孩則歡快地搶着美味菜餚。不一會兒,孩子的打鬧聲與大人的.划拳聲融在了一起,堂屋裏顯得愈發熱鬧了,這也寓意着這家子來年會有更好的運氣。

“六月廿四賀村墟”也是我們家鄉的獨特民俗。一到那天,來自四鄰八鄉的村民早早來了,在不足幾百米的道路兩旁擺放着各式各樣琳琅滿目的商品,攤前小販的叫賣聲、吆喝聲此起彼伏。農村人淳樸,只要你砍的價格不低於成本,他們都樂意成交。小孩子對這樣的交易不大感興趣,他們喜歡前往那些特色美味的小吃攤前品嚐美食。油炸豆腐的香味早就沁入鼻間,被烤得焦黃的紅薯整齊地擺在鐵架上,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剝開了皮,伴着騰騰熱氣大吃起來。

像這樣的民俗,在我的家鄉還有很多。比如鄉下趕集、鳳林的南塢三月三……你們有機會一定要來我美麗的家鄉領略這些獨特的民俗風情。

民俗風情作文5

在本次的民俗風情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的小組——德瑪西亞小組和我的本身收穫了許多的東西,不過當然也有一些不足。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講講我收穫了什麼,又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我們體會了當老師的感覺,還知道了其實當老師也不輕鬆,我們當老師的時候得不停地修改PPT,視頻等一些東西,因爲我們要把最好的東西都交給學生們。

我們學會了小組的合作,在這次民俗風情綜合實踐活動之後,我們終於明白瞭如果齊心協力就可以完成,就比如我們錄製的那一個視頻,我們每個人都要發言,每個人都得思考怎樣回答一些的問題。就如前人所說過的一句話“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不過雖然收穫很多,但是我們需要反思的一些問題也許多許多:

在有的時候,我們的組的成員們會因爲各種分歧而辯論起來,甚至可能吵起來。就比如我們先前的組長——夏語晨同學因爲某些原因,辭去了組長這個職位。但一個小組可不能沒有小組長,一個沒有小組長的小組,就是羣龍無首,就是一羣螞蟻沒有蟻王,就是植物沒有了陽光。所以我們必須必須選出來一個小組長來率領我們走向光明,於是我們組的人舉行了一次公投來選舉出我們的組長,我們一致把票投給了曹易航同學,因爲我們認爲他有能力擔任我們的組長,而他卻極度地抗拒,不願意當組長,於是董老師任命了胡湘如作爲組長,不過我們還是會時不時的吵架,這就是我們不足的地方。

不過如果大家都學會包容別人,退一步的話,大家也許就不會吵架了,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

這就是我們此次的民俗風情綜合實踐活動的一些收穫以及一些不足的地方。

民俗風情作文6

在茫茫得得大草原上,響徹着蒙古族男兒得聲音。這就是蒙古族得一年一度得那達慕大會。

“那達慕”是蒙古語,“慕”是蒙語得譯音,意爲“娛樂、遊戲”,以表示豐收得喜悅之情。是蒙古族人民喜愛得一種傳統體育活動形式。每年六月初四開始。“那達慕”有着久遠得歷史。據銘刻在石崖上得《成吉思汗石文》記載,那達慕起源於蒙古汗國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舉爲蒙古大汗時,他爲了檢閱自己得,每年7~8月間舉行“大忽力革臺”,將各個部落得首領召集在一起,爲表示團結友誼和祈慶豐收。起初只舉行射箭、賽馬或摔跤得某一項比賽。到元、明時,射箭、摔跤比賽結合一起,成爲固定形式。後來蒙古族人亦簡稱此三項運動爲那達慕。

摔跤是蒙古族特別喜愛得一種體育活動,也是那達慕上必不可少得比賽項目。蒙古語稱摔跤爲“博克巴依勒德呼”,稱摔跤手爲“博克慶”。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最引人注目得是,摔跤手得皮坎肩得中央部分飾有精美得圖案,圖案呈龍形、鳥形、花蔓形、怪獸形,給人以古樸莊重之感。

射箭是那達慕最早得活動內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爲許多不同得部落,他們得經濟生活大體可分爲遊牧經濟和狩獵經濟兩種。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以後,雖然狩獵經濟得部落逐漸轉向了遊牧經濟,但狩獵時期長年積累下得拉弓射箭得本領卻保留了下來,以防外敵侵略和野獸襲擊畜羣。射箭比賽得規則是三輪九箭,以中靶箭數得多少定前三名。

那達慕大會一般舉辦7至9天,蒙古族得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歡樂之中。

民俗風情作文7

1. 情節波折性較強,於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讀者的注意。

2. 情節變化不落於俗套,偶有懸念驟生,波瀾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發展過程體現了作者的創新構思。

3. 情節發展較平緩,缺乏一定的起落性。

4. 情節變化平淡無奇,缺乏新意。

5. 情節平直,毫無懸念,平鋪直敘似記流水賬。

6. 過程詳細,結尾卻簡略不全。結構不合理,給人以虎頭蛇尾之感。

7. 構思不合常理,內容漏洞百出,不能反映生活的真實。

8. 情節大起大落,轉換太快,不夠連貫自然。

9. 比喻生動形象貼切,本體與喻體形神相似,文章的趣味性與說服力都大大增強了。

10. 適當地運用對比比較等手法,通過事物相互間的懸殊與差異,有力地佐證文章的中心。

11. 不失時機地運用排比的手法,從多方面說明事物的特徵,既增強語勢,又給讀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2. 巧妙地運用擬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備了人的行爲特徵人的思想情感,使之從側面體現文中主人公的心靈歷程。

13. 能夠選擇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題材,事件的代表性較強。

14. 選材新穎獨特,不附平庸,一掃迂俗之氣,令人耳目一新。

15. 雖述平常事,但分析透徹合理,理性挖掘較深,凸現了事件的本質。

16. 事件雖小,但反映出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17. 從多方面多角度選材,充分體現了人物的個性特徵,人物形象豐滿。

18. 選材過於通俗,不具一定的代表性,老題材老思想,平淡無奇。

19. 雖然選擇了生活中具有一定敘寫價值的事件,但由於分析不透徹,挖掘不深,事件潛含的道理未能深刻地體現。

民俗風情作文8

說起咱家鄉的習俗,那可是三日三夜也說不完。就拿春節來說吧!

春節,就是每年的第一日,家鄉人叫大年初一。大年初一這天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裏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讓人們感覺到歡愉和吉利。

春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吃餃子。爲驅邪惡、求吉利,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餘,飯後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在年年有餘。一旦煮爛餃子,不可說“破了”,要改說“掙(賺)了”。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吃餃子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春節的餃子裏多包有錢、棗、栗子等。吃到紅棗,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幹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長命百歲;吃到錢,就能發財。不管誰吃到其中的哪一種,大家都衷心地祝賀。如果小孩吃到了錢,家長更是十分高興,認爲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要賞錢,以示祝賀。

春節還有拜年的習俗,大家互相拜年,舊時拜年要磕頭,現在一般只是問好。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還有用手機發短信拜年、打電話拜年。美好祝福:吉祥、平安、發財、健康之類的讓人們開心的話!

我覺得家鄉的這些習俗蘊含了一個千古不變的含義:希望辛苦了一年的人們能開心的好好休息幾日,調整好心情,再準備開始下一年的奮鬥。人們都希望過上幸福、平安的好生活!

民俗風情作文9

十一假期,我跟隨父母一起遊覽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的“黃縣人家民俗博物館”。

黃縣歷史悠久,是中國最早的縣治單位之一,因明洪武二十一年修建的龍口墩而得名“龍口”。龍口市位於膠東半島西北部,渤海灣南畔,東與蓬萊市毗鄰,南與棲霞市、招遠市接壤,西、北瀕渤海,隔海與天津、大連相望。

黃縣人家,位於黃水河溼地公園“記憶龍口”遊覽活動區內,建築面積5727.4平方米,由7個代表“老黃縣”不同文化特色的清代仿古式建築院落組成。沿街而行,你會看到一組濃縮“老黃縣”特色的民俗文化、傳統餐飲、商業作坊、古戲樓演藝等文化體驗景點。館內人物塑像栩栩如生,新穎的聲光電展示空間充分反映了萊夷先民的生活習俗和風土人情。一件件老物件,勾起人們塵封已久的回憶。紡車、火坑、老式收音機……讓上了年紀的老人倍感親切,他們說彷彿又回到了兒時。最引人注目的要數東羔遺址出土大汶口文化的夾砂紅陶鳥形器陶鼎、國家三級文物清代的賬本、民國時期的黃縣地契等鎮館之寶。其中黃縣窗染花、黃縣民居雕刻技藝、徐福傳說、黃縣布老虎製作等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最令我稱奇的就是那些色彩鮮豔,人物造型各異的麪塑了。麪塑,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麪人。相傳古 代祭天地、敬鬼神時,人們用白麪做出動物、瓜果、蔬菜等樣式的蒸饃作爲供品,並在其上刷上各種面色,稱之爲“花供”。後來逐漸形成習俗,逢年過節、婚喪嫁娶以及其它喜慶時日,都要捏製麪塑以示慶祝。以糯米麪爲主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有鯉魚跳龍門、龍鳳呈祥等,真是令我歎爲觀止。

一天的遊覽結束了,使我有一種穿越過去,意猶未盡的感覺。“黃縣人家民俗博物館”已經成爲展示龍口悠久民俗文化的對外窗口和愛國主義教育陣地。看了我的文章你是不是也想來看一看。

“黃縣人家民俗博物館”,也在歡迎你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