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何以高處不勝寒高考作文

何以高處不勝寒高考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4W 次

  篇一:2016高考漫畫作文

人處於世間,恰如蜉蝣渺於滄海。是選擇做一隻曳尾游魚,乘興而來,瞭然自適;還是選擇做那一躍龍門的錦鯉,追求飛黃騰達的掌聲與榮耀;這無非是“人生得意須盡歡“和“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兩種人生態度。是否大鵬就一定要一飛沖天,翔於九天之上?是否可登高處,便要永居於高,一旦拾級而下,便要爲世之不齒?

何以高處不勝寒高考作文

不知從何時起,“優秀“就像一種標籤,一旦被貼上,就難以摘下,甚至成爲一種責任。得了一百分的孩子,成績優異似乎就成了他的責任,稍有失誤,即使仍有不錯的成績,也是被譴責的對象。而曾經不及格的孩子,自然而然被貼上了“六十分萬歲”的標籤,只要剛剛及格,便會得到褒獎。這種評價標準表面上是對”超越自我便是勝利“的搖旗吶喊,但更進一步,這樣的評判是否對那些身居“高處”的人太過不公。爲何一日爲高,就要終身爲棲身高處而不懈努力?爲何“高處”就一定要“不勝寒”?

不得不承認這世上的偏見依舊存在,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等雖隨着各種政治活動和社會問題不斷被推翻,社會秩序在不斷地向公平、合理的方向發展;但我們往往會忽視,這社會對優秀者的偏見。這種偏見被“能者多勞”不斷地粉飾、放大,成爲優秀者一定要做成大事的籌碼。社會的這種期盼使得被冠以“優秀者”標籤的那類人,永遠被戴着“只能得一百分”的鐐銬,甚至稍有不慎,便被裹挾到輿論的風口浪尖,成爲衆矢之的。而這種偏見,卻恰恰容易被期待與希望粉飾,成爲高處不勝寒的元兇。

在百度搜索欄中輸入“北大學生”或是“高校學生”,僅從其搜索條中自動跳出的結果,便可以看出這社會中對於大學生羣體,尤其是高校大學生的偏見與惡意。近年來的新聞噱頭中,標題黨屢見不鮮:“北京大學學生軍訓驚現低頭族”、

“北大學生賣豬肉”、“清華畢業難找工作”、“北大博士做中學老師”、“被埋葬的北大精神”。這些新聞報道無一不點擊量數萬,成爲社會大衆輿論的話題,“北大”、“清華”被看成是“本應有所作爲的一類人”而因“賣豬肉”、“做村官”、“當老師”而被冠以沒出息、浪費資源的體現,這種想法何嘗不是社會的悲哀。這對已經形成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成人來說,可能只是人茶餘飯後的消遣,而當這種議論被尚未有判斷能力的孩子來說卻影響深遠。當有一個孩子問你“我學習有什麼用,讀完北大的不還是去賣豬肉”的問題時,社會就應該反思,這些所謂的言論究竟是一些不成功的人在自我安慰,還是說這世上所有的北大人就一定要走傳統的從官求仕路,來追求傳統意義上的成功?

社會只看到北大學生賣豬肉,卻沒有看到其公司已經做成了產業鏈,上市市值已達130億元;只看到北大博士做老師,卻沒有看到其在邊遠山區桃李芬芳,收穫人生價值;只看到了“軍訓驚現低頭族”,卻不知道大多數的學生是用讀書來打發休息時間。先放下人們所沒看見的“後半句”而言,即使這些人沒有收穫後半句,“賣豬肉”、“當老師”、“就業難”是否就應該作爲大學生失敗的標準嗎?優秀與否的確應爲社會大衆的普適價值,但這樣的標準是否太過表面、太過庸俗了呢?

能夠拿到滿分是一種能力,而不是一種束縛,可以拿來證明自我,而不應被用來框定未來。這世上對高處者有過多的期待,表面上是重視,內裏則是被粉飾的偏見和傷害。

人生本就是拾級而上的,期待高者的再登高峯本是無可厚非。但人們卻常常忘記路上那溝溝壑壑與岔路叢生。究竟走什麼道路纔算成功,卻難成定論。說不定一味地爬高,走到末了成一處懸崖;而高者恰逢其時地下了幾重臺閣,也可能見到看到不爲人知的美景。你可能爲他停在半山腰而止不住惋惜,卻不知他已閱盡賞心樂事,獲取人間千言。

高處本應花緊簇,高處何以不勝寒。

但求社會重抖擻,不拘一格待人才。(1472字)

作者感悟:

能夠參加這次“海峽兩岸大學生高考作文競寫活動”,我的內心是十分複雜的。寫作的過程中甚至比當年自己高考時還要謹慎。一是因爲自己的名字前寫上了”北京大學中文系“這樣的定語,就如同我作文中內容所寫的一樣,這種聚光燈效應使我遲遲不敢下筆,自知自己水平有限,無論寫成什麼樣的文章都難以代表中文系;另外大學生的身份也使自己反覆思考自己的寫作立場。究竟還是寫高中時候那傳統的八股應試文,還是像個大學生不限字數,徜徉開去。最後還是選擇了這樣一個比較規範的文體,來帶入這樣一個主題,即社會上對所謂的”優秀羣體“不應有過分的評判,應有理解之寬容。不同的社會道路選擇本就無可厚非,

而現在人們對於優秀的評價過於苛刻,使得高處愈加不勝寒。這本就是一種社會輿論的捆綁,是不適合當今人才發展的。

只有強者,纔會被求全責備 唐維(清華大學)

這個世界真不公平。我猜這個考了98分的孩子一定會這樣想。

拿了61分竟會備受讚揚,考了98分卻要挨一個巴掌?這世上怎會有這樣毫無道理的咄咄怪事?

可是這世上這樣的怪事還真不少。生活中似乎總有這樣的例子,好人一時糊塗,便要一生背上道德污點;惡人良心發現,卻莫名被頌爲人性之光。這個世界彷彿得了一種懷疑的怪病,專顧着求全責備,顛倒黑白,好像把所有好的說成了壞的,沒本事的說成了有本事的才滿意似的。

我們究竟是了爲什麼,纔會對一些人如此寬容,卻對另一羣人如此嚴苛呢? 曾經有一個段子流行一時:當四川人對一個人失望的時候,他會說什麼呢?他會說,算了,鴛鴦鍋就鴛鴦鍋吧。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的父母對你失望的時候,他們又會說什麼呢?

“挺好的,挺好的,至少,你已經及格了。”

所謂美石當攻玉,朽木不可雕。沒有希望,恐怕也就不會有失望了。倘若你把及格當作追求的目標,那61分的確夠好;可如果你把100分當做自己的志向,那98分也無法令人滿足。我們之所以對98分的孩子嚴苛,是因爲他還有可能成爲強者;對61分的孩子寬容,卻是因爲他太弱,以至於失去了成爲強者的資格。

從55分進步到61分,得到的不是讚譽,而是人們對一事無成者的憐憫。從100分退步到98分,收穫的不是責備,而是人們對功業未竟者的惋惜。讚譽與讚譽,批評與批評,在這裏,是截然不同的。

這世界上沒有人會執着地要求一個只考了六十分的人再多考兩分——他本來就是個弱者,及格就好了,何必斤斤計較,求全責備。但所有人都會期待着,那個考到了九十八分的人可以更進一步,日臻完滿,進而登上神壇。所以弱者得到的,永遠是“及格就好”的寬慰,而強者承受的,卻是“爲何沒能更進一步”的指責。

強者生來就是要被批評,被詆譭的。因爲他們比任何人都要接近真理,所以不得不承受凡人殷切的期望;因爲他們比任何人都要接近至善,所以不得不忍受世人灼熱的目光。他們要忍受着世人的苛刻與不解,才能在通向真理與至善的道路上前進小小的一步,而這一切只因爲,他們是強者。

這個世界其實非常公平,那些尖酸的批判與苛刻的指責,其實是對強者最好的讚賞。只有一個人立於世界之巔,纔有可能被人指指點點,而那些水坑裏的蛆蟲,的確活得怡然,可是又有誰會關心他們的命運呢?

能忍受多少詆譭,就能承受多少讚美。寬慰的話語其實比尖酸的批評更加難忍,平庸地死去其實比力戰而亡更需要勇氣。偉大永遠伴隨着挑剔與嚴苛,也正是這些痛苦使得偉大變得更加偉大。

不要成爲一個畏懼痛苦的人,要成爲一個畏懼平庸的人;不要成爲一個渴望鮮花的人,要成爲一個渴望偉大的人。

因爲,有缺憾的戰士依舊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依舊是蒼蠅。

教師點評:

漫畫的意義,在於激發人的思想,讓人看到人性之深邃。看圖作文,便是要將透於紙背的“力”抒寫出來。唐維同學此文,完滿地實現了這一寫作目標。 文章將畫面中左右兩片背後的代碼進行了破譯,一脣一掌的表象近似,所蘊藏的恰是社會中強者與弱者從付出、成就、貢獻、地位、身份及回報的一系列的差異,是“美石當攻玉,朽木不可雕”的河水井水之別,是神壇與平地、戰士與蒼蠅的天壤懸隔。文章的標題,已然深刻地印證了魯迅那句千古名言“橫眉冷對千夫指”!

高處不勝寒

人們常說“百尺竿頭、更近一步”,但這一步往往比之前的九十九步更難。但旁觀者往往不知其中奧義,照例理所當然地去期待更完美的表現。這就是高處不勝寒的悲哀。

因此,我們習慣性地對強者更加苛責,卻對弱者報以寬容。我們只看到強者停滯不前甚至稍顯退步,就忽視了他爲夯實之前的積澱做出的努力;卻爲弱者的點滴進步而歡呼雀躍。

想起劉翔兩次因傷病退出奧運會,隨之而來便是國人的猜疑、斥責、怒罵甚至誹謗,他們不能接受“亞洲飛人”就這麼錯失了爲國爭光的機會。但劉翔本不應該受到這樣的待遇,他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時就已經獲得了奧運會冠軍,創造了前無古人的驚喜成績,實現了無數優秀運動員無法實現的夢想,這本身就值得掌聲和喝彩。但在退賽之後,劉翔的所有成績似乎都被抹殺了,人們只願意分享他獲得金牌的喜悅,卻從未在意他與傷病做的艱苦鬥爭。這就是強者的悲哀,被記住的永遠是失敗,哪怕之前的成績再圓滿,也被選擇性的遺忘了。

金庸小說中擁有天下第一劍法的劍客名叫獨孤求敗,其他劍客都被湮沒在其光芒之下。楊過之於他,只是蠻橫任性的無知兒童;令狐沖之於他,如同落魄悲情的市井之徒。獨孤求敗,已經沒有對手,但求一敗,無敵而又寂寞。金庸筆下的這個劍客不正是一種隱喻麼,他的劍道已然是其人生境界,是寂寞虛無,不通人情的。這種無敵的境界正是“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傲視天下,身畔無人,人生再無樂趣可言、再無目標可尋。這種境界,何其孤冷又何其悲傷,人真正到達完美的極致,也就遠離了俗世的貪嗔喜樂。所以,完美是一種非人的境界,也就是說,凡人永遠不可能達到不敗的頂峯。這是隱喻,更是忠告。對完美過分苛責,只會墜入虛無。

龍泉寺的存在也許是高處不勝寒走向極端的例子。龍泉寺的“高知僧人”讓其成爲“清華北大分校”,法師班底有清華大學博士、北航教授、中科院博士等。柳智宇就是其中一個,與無數學霸一樣,他通過數學競賽走進了北大,但他最後走進了龍泉寺。從小在一羣高智商的孩子中長大,是天子驕子中更優秀的個體,在與分數的鬥爭中獲得更美好的前程。但他也忍不住困惑,他十幾年來幾近左右

手互博的競賽人生是爲了什麼,雖然在外人看來,他是如此春風得意、前途無量。最終他在佛教中找到了久違的寧靜,覺得那是自我修養的正道。曾經學校和父母都對他寄以最殷切的希望,他也沒有辜負衆人的期待,也許有困難也許有失敗,他最後做到了。但沒有人能解釋做到的意義是什麼,也沒有人真正給予他關懷——除去分數和前程外對個體的關懷。

然而現實往往要我們學會在最慘烈的優勝劣汰的社會系統中成長。人們眼中看到的是強者,甚至期待看到強者越來越強。沒有理所當然的成功,但多的是理所當然的看客。

黑塞的《悉達多》曾這樣講述一個青年人尋找世界真理、生命真理、自我真理的故事:“世界並非是不完美的,或是正處在一條緩慢通向完美的路上學會愛這個世界,不再拿它與某個我所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與一種我憑空臆想的完美相比,而是聽其自然,愛它,樂意從屬於它。”希望高處不止是孤獨和寒意,而多一點關懷理解;希望高處不止是競爭與殘酷,而多一點沉思的空間;希望高處的人也能有機會欣賞沿途的星光璀璨,做一個自由的人,心不爲形役,形也不爲心勞。

教師點評:

這篇文章從“高處”的不自由入筆,深入探討了人生的兩難處境,很有哲理性。文章的材料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現實,卻看到了其中大衆心理的乖繆,進而尋找出“高處不勝寒”的社會原因,將問題推進到更深層的人類精神症狀,有犀利的現實批判性。

期待 鍾熒(浙江大學)

一年級開學日,揹着書包的懵懂孩子們蹦跳着走進教室時,還不知站在學校大門口揮手的父母,有着怎樣熱切的期待目光。隨着年月見長,那些粘附在他們身上的期待日漸沉重,在每次考試和評比中一點點顯露出來。相對公平而嚴厲的規則促生了比較,在簡單的學生時代裏,滿足這一期待,似乎悄悄成爲了浮誇口號下真正的目標。

這樣看來,漫畫中場景的出現似乎也變得現實而理所當然:考過滿分的孩子固然可以得到表揚,但當他身上的期待值已經被默認成爲一百分後,最微小的失誤也會被看作恥辱;反之,如果一個孩子始終徘徊在及格線之下,那麼他偶然的一次超常發揮,便會贏得獎勵和讚賞。

可惜,無論是賞是罰,對兩個孩子而言,都只是一個悲劇。因爲被期待綁架了的奮鬥,與好奇和智慧都毫無關係。人們一邊呼籲着素質教育,一邊讓孩子活在被期望的環境裏:他們一邊爲了維護自己在別人目光中的地位而拼命,一邊又被固定在某一種層次的期望之中——被期望着成爲英雄與被期望着成爲乞丐一樣可悲。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從小擅長作文的三毛,在題目爲“我的理想”的課上第一次受到老師嚴厲的責罰——她的理想是成爲一名拾荒者。路邊的雜物對於童

  篇二:2016年高考全國一卷漫畫作文:

媽媽:

你送我到學校門口,我順着人流走進考場,沒有回望,我能夠想象你眼神裏複雜的情緒,我想我還是走得淡定一點吧。

可是眼前的漫畫卻讓我思緒翻滾。

一個孩子第一次考試100分,臉上一個吻印,第二次考

了98分,臉上一個掌痕;另一個孩子第一次考試55分,臉上一個掌痕,第二次考試61分,臉上一個吻印。

我想的是,第三次呢?第四次呢?只要分數有波動,孩子的待遇就有波動。按通常意義,第一個小孩是優生吧,第二個算是很普通的學生吧,可是全都生活在被分數控制的世界裏,悲喜交替,無處可逃。

我有些不安,媽媽,那個對孩子又打又親的人是誰呢?她可能是你嗎?她正是你對吧?求學十二年,你沒少親我,也沒少罵我,有時甚至“啪啪啪”!你引用我老師的話說我“要成爲優質的做題機器”,可是我的老師總會接着說“更要成爲優質的人”啊。

可是媽媽,你似乎簡單了些,在陪伴我的路上,你的眼裏似乎只有我的分數了,彷彿那就是我整個人的價值體現。是的我從小就會讀書,就會考試,就是你昂首挺立笑傲江湖的“資本”;是的我知道好成績的意義,它會讓我更受寵愛和欣賞,它會讓你更有成就和尊嚴,它會改寫我們家的處境和命運,它會讓我更便捷地獲得人世間物質和精神的享受……諸如此類。可是長大後目睹你因此而生的悲喜,我常常覺得是那麼遙遠。你呢?你有沒有發現我越來越長的睫毛下,有更多的委屈?有沒有發現我越走越快的腳步裏,有更多的趔趄?你可知道,我會夜半,無言獨上西樓,看月色如鉤?你可知道,我會斷鴻聲裏,欄杆拍遍,嘆“無人會,登臨意”?

有時候竟至怒髮衝冠,仰天長嘯?甚或“長太息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你一直告訴我你愛我如命,所以我聽話,我聽你的話,不問他事,不貪享樂,不玩手機,不打排球,不彈我好的吉他,不看我愛的武俠……我力求考得高一點再高一點,可是卷面有難有易,精神有奮有頹,也有失誤比別人考得低的時候,還有命運捉弄人的時候。記得初二下學期期中考數學,120分我考了86分,回家後告訴你你臉色立變,不只是你,我爸他讓我跪下思過,我不跪他一個巴掌甩過來,我一下趴到地上,那夜我跪了兩個小時,可是第二天老師告訴你說少加了我30分,加上我還是全年級第一,回到家你一把摟過我親了又親,可是我的小小的心冰冰涼涼。媽媽,我無法承受,這是我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你知道嗎?

我曾試着與你們溝通可是無效,我羨慕我的同桌李某某,他成績平平可是說起父母卻眉飛色舞,我更羨慕那些書裏知道的大師和他們的孩子。魯迅讓他的兒子周海嬰“完全的解放”,“順其自然,極力不多給他打擊,甚或不拂逆他的喜愛”;梁啓超對他的女兒說“未能立進大學有什麼要緊”說“天下事儘自己力量去做便是天下第一等人物”;樑培寬追憶父親梁漱溟時說父親的教育是“信任且開放式的”,有一次他考了59分,他拿着補考通知書給父親看,父親只一眼就還給兒子,那意思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這些小孩受了信任與激勵,後來都有了出息。媽媽,你可知道我羨慕他們?

三個月前,百日誓師之後,一天下午放學,學校廣播裏傳來朴樹的歌:“當你仍然還在幻想/你的明天,它會好嗎?還是更爛/對我而言,是另一天/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只想永遠地離開/我曾經墮入無邊黑暗,想掙扎無法自拔/我曾經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絕望着渴望着,也哭也笑也平凡着……”我越走越慢,走到校門口突然淚奔,那天我索性在湖邊哭得昏天黑地像一個英雄,哭完我安靜地回到教室晚自習。媽媽,這是你不知道的。

有人抨擊當代中國教育,說是天才教育,而所謂天才教育結果多半不是把一個普通資質的人培養成了天才,而是把他扭曲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畸形兒。我自問我尚不是畸形兒,媽媽,我爲此感到慶幸,可是令我不安的是,我一樣被卷在了這樣的教育裏了,我不知道的是我的明天,它會好嗎?我們的明天,它會好嗎?

媽媽,我仍然願意考一個高一點的分數,用它來回報你。不過,明天之後,不管我考了多少分,你和爸爸都能高高興興地慶祝我高中畢業了,好嗎?

您永遠的女兒:~

2016年6月7日於考場

  篇三:2016年高考作文漫畫又活火了

湖北卷作文題中有四幅漫畫,第一組兩幅圖是一個孩子考了100分,家長給了一個吻,一個孩子考了55分,家長給了一巴掌;第二組兩幅圖是考了100分的孩子考了98分,家長給了一巴掌,而考了55分的孩子升到61分,家長給了一個吻。考生需自選角度,寫一篇不少於八百字的文章。

在武漢中學考點考試的徐同學考完後整體感覺良好,“作文題應該說並不難,漫畫意思很容易理解,但要寫出深度拿高分還是有點難度。其他題目題型也相對有些變化,但這些創新讓人感覺挺很有意思的,總體上來說,語文考試發揮得還不錯!”旁邊的李同學也自信滿滿地說,“我覺得我的語文能考120分。

2016年高考語文科目剛剛結束,全國有26個省份採用全國卷。適用於安徽、廣東、河北等省份的全國卷1的語文作文題目,引起廣泛熱議。漫畫標明“據夏明作品改動”,作者爲安徽蕪湖漫畫家夏明,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上了這位漫畫家,聽他講述高考作文題漫畫創作背後的故事。

創作靈感:和同事閒聊

作爲高考全國卷作文題漫畫的原作者,夏明也是剛剛從網上得知,自己的`作品被高考命題組選用了,至於具體改動,還沒有看到高考語文卷的夏明很無奈地告訴記者,尚不清楚有哪些改動。這幅漫畫作品是自己在幾年前創作的,和同事聊天時,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給了夏明靈感,於是他提起畫筆,創作了這幅漫畫。

談創作意圖

全國卷1的作文題目爲看圖說話,圖片形式爲一幅漫畫。漫畫內容表現爲:第一個孩子第一次考100分,第二次考98分被家長打了一耳光;第二個孩子第一次不及格,第二次考了61分被表揚了。

題目要求考生以此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具體要求爲:結合材料的內容的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夏明告訴記者,自己創作這幅漫畫作品,是爲了倡導在教育的道路上,要正確地引導孩子。鼓勵和批評只是形式,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量身打造”教育方案。

談創作:只是業餘愛好 前幾年的全國高考作文題目,都沒有出現過這類漫畫作文題目,大都是任務驅動型的作文題目。因此今年的看圖說話形式,讓不少考生喊難。一時間,圍繞高考作文的話題熱度飆升,網友表示,夏明,無數考生今天在找你!

夏明告訴記者,漫畫創作只是自己的業餘愛好,本職是單位的技術人員。自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夏明就開始了漫畫創作。儘管是業餘愛好,已有大量作品被報刊採用。搜尋以往夏明的漫畫作品,主要關注社會熱點較多,並且頗具批判性和趣味性。

  篇四:京華學校2016高考漫畫類材料作文審題

【寫作指導】

漫畫式材料是材料作文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形式,

何爲漫畫

漫畫是一種具有諷刺性或幽默性的繪畫。漫畫歌頌真善美,抨擊假醜惡,是鍼砭時弊的銳利思想武器。 著名漫畫理論家方成說:“漫畫也是一種語言形式,漫畫就是畫思想。”漫畫就是在簡單的構圖中承載着。

漫畫既然屬於材料作文之列,那麼在審題立意方面還要遵循材料作文的基本規律。但漫畫式作文畢竟不同於文字閱讀,它有自身的特點,因此審題立意時要遵循其規律特點:

1、掌握分析漫畫的方法。

特別是細節內容,進而推斷出發生的事件、時間、地點等,千萬不能遺漏了畫面中的文字和標題。 ②人的認識規律是依序而行的,觀察畫面也要按照恰當的順序,或由上而下,或由左而右,或由裏而外,或由前而後,或與上面完全相反。

2、要看文字,文字有交代背景,比如時間、地點、環境等作用,包括讀懂漫畫標題,說明性文字或人物語言。

從中概括內容,揭示主旨。單一畫面根據內容找關係,即畫面內部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關係,找出它們之間的某種聯繫,從中分析主旨,提煉中心。多幅畫面要做比較,看變化,把握事物的變化趨勢。

3、寫作形式可以有記敘、說明、議論等方式,一定要審清題意,明確要求,選準角度。

其中要注意通過聯想想象把漫畫內容故事化、情節化,把畫面中的內容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如側重說明,則要明確要素之間的方位關係,如上下、左右、內外等,通過分析來概括主旨。往往漫畫的主旨就是作文的主旨。

4、漫畫說明類文章:宜實,傳其形,重方位交代。

漫畫描寫議論類文章:宜虛,傳其神,抓主旨,可以有想像。但要把握一點:分析畫面,摸清繪畫者的1

的。

二、【漫畫賞析】

1.真假包公

①說明:這幅漫畫的標題是《真假包公》。這是兩張包公臉譜。左邊的臉譜,額上一彎月,象徵着司法光明磊落,可與日月同輝,一臉正氣。右邊的臉譜,額上有一“$”字,此包公的頭腦已被金錢佔領,一臉的貪像。

②主旨:《真假包公》這幅漫畫具有鍼砭時弊的寓意。包公,是公平、正義的象徵;是懲處和打擊邪惡的化身。可是,傳統和時代經濟產生了碰撞,變得官不像官,商不像商!如果包公都出現了真假的問題,如果包公也將頭上的印信,換成金錢的符號,那麼在司法領域,公平、正義將是一句空話。金錢對一些意志不堅定的司法人員,對那些貪慾難以滿足的人是具有誘惑力的。經濟時代依然有些司法人員不是依法辦事,而是依錢辦事。司法的黑暗是最大的黑暗。

2.《這下面沒水,再換個地方挖挖》。

2

張新華 《這下面沒水,再換個地方挖挖》

3.1996年全國高考作文題

3

在《給六指做整形手術》這幅漫畫中,畫的是一隻手,這隻手中間的四個手指頭下方,還有一個發育不完全的第六指向上翹起。

在《截錯了》這幅漫畫中,左邊是一個被截了右腿的病人躺在牀上,他左手拿着一張“左腿截肢”的病歷單,右手指着未被截肢的左腳,正下責問右邊的醫生。那位醫生正在脫手套,他吃驚地望着病人,醫生後面是一位護士小姐,她正在填寫什麼,也吃驚地望着那位病人。

4.2007年全國Ⅰ卷《摔了一跤》

閱讀圖畫材料《摔了一跤》,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4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的含意及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解讀:從《摔了一跤》整個畫面看.一個少年踩到西瓜皮摔倒在地上,家庭、學校、社會三方同時圍了上來,都說“出事了吧!',三方充滿了關切之意,但面部表情有所不同,家庭似撫愛。學校似在責備,社會似有微笑。那麼這個圖畫在告訴我們什麼呢家長、學校、社會爲什麼同聲呼叫“出事了吧”因爲孩子“摔了一跤”。孩子爲什麼摔跤因爲他踩上了“西瓜皮”。是什麼是一切“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和文化垃圾)。而如果再深入一層,“西瓜皮”則可被視爲“一切能夠上的一切具體的實物;無形的,如坎坷、挫折、困難、問題等所有意識形態方面的事物。在徹底理解了這塊“西瓜皮”的基礎上。對《摔了一跤》的內涵,我們就不難領悟了。

從哪個角度來寫上述畫意呢

①從孩子的角度,考慮自己的成長道路應該怎樣走,自己需要怎樣的教育。

②是從家庭、學校、社會三方考慮在孩子遇到挫折時如何對待。

③摔跤的原因是西瓜皮,家庭、學校、社會爲什麼事先沒發現如果發現了爲什麼不清理等孩子摔跤了再來喊“出事了”有什麼意義

5.2008年江西卷《助鼠爲患》

閱讀下面的文字與漫畫,按要求作文。

2007年,洞庭湖大水導致20

億隻田鼠大遷徙,所過之處農田一片狼籍。專家認爲,田鼠爲害之烈,原因之一是人類熱衷於吃野味,致使田鼠的天敵(蛇、貓頭鷹、黃鼠狼等)數量急劇下降。

根據上述材料,請你爲田鼠或田鼠的天敵代擬一封給人類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