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我最喜歡的古詩作文

我最喜歡的古詩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8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爲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後仍按古式創作的詩。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最喜歡的古詩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最喜歡的古詩作文

我最喜歡的古詩作文1

古詩有很多種,如節約糧食類、送別類、景色類等等。我最喜歡惜時類的詩句。

小時候,爸爸給我買了一本《唐詩三百首》的書,剛剛拿到新書時,心裏美滋滋的,高興得不知道從何看起。我閉上雙眼,口中唸叨“1、2、3,停!”我把手插進書中,睜開眼睛,翻開書一看,唉,不認識呢。嗯,沒關係,請教我的家庭老師——爸爸吧。爸爸抱起我,放在他的膝蓋上,細心地教我。我也聽得似懂非懂,不過我一會就會背這首詩了,樂得爸爸直誇我聰明,我高興得心花怒放。

至今我依然能滾瓜爛熟背誦這首詩: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只是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漸漸懂得了詩句的教育意義:小時候不努力學習,長大了就會白白地悲傷。

因此,我越來越喜歡這首詩了。

很多事情說來容易做起來難,何況我還是個貪玩的小屁孩呢?

每次放假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視機,津津有味地看起來,把學習拋到九霄雲外。有時有小朋友來找我玩,我也會毫不猶豫地去玩得汗流浹背。直到媽媽看到怕我感冒,忙拿着一塊乾毛巾爲我擦汗,邊語重心長地說:“女兒呀,只知道玩,什麼時候做作業呢?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呀。你爸爸小時候不努力唸書,現在天天后悔都晚了。你要知道這世上可沒有後悔藥吃……”

“行了,行了,‘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都成爸爸的口頭禪了。我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我極不耐煩地打斷了媽媽的話。

回到自己的小房間,靜下心來想想媽媽的話,不由得臉紅了——是應該好好完成學習任務才能去玩呀。我拿手出作業本,認認真真地做,做完了作業,讓媽媽檢查合格了纔出去玩,也不用再聽媽媽的嘮叨了。

現在,我用一張白紙工工整整地寫上“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把它貼在我的書桌前,每當我想出去玩時,一擡頭,看見它,便不去玩了。

我最喜歡的古詩作文2

自從我上學以來,已經學過了不計其數的古詩。許多人,都喜歡用詩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志向、思念親人及同友人離別之意。有《靜夜思》、《回鄉偶書》等等。在我讀過的詩篇中,我最喜歡的是孟郊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詩中,作者體現了慈愛、樸素、偉大的母愛。

現在的我們,對於母親的關愛,認爲是理所應當的,無法體會母親的用心良苦,甚至有時還對母親大吼大叫。但作爲母親的她們,仍然默默的關心,愛護自己的孩子。她們對孩子所做的一切,無怨無悔。

回想自己生病的時候,媽媽整宿沒睡,倒水給我喝,守在牀邊,寸步不離,在母愛的呵護下,病好得很快。當醒後看到媽媽整宿沒睡守在牀邊的時候,感動得落淚。

回想自己考是沒考好的時候,媽媽給予的.並不是責罵,而是給我分析錯的題目,教我正確解答的方法。當手裏捧着考得不錯的成績單時,她笑了,笑的很欣慰,也笑得比我還開心。

回想這些年的點點滴滴,媽媽每天都在陪伴我成長。不管什麼天氣,她都總是牽着我的手走;不管什麼情況,她總是在受挫折後才教給我一切;不管多深的夜,她總是陪我度過。......

曾經,怨恨過媽媽,爲什麼那麼殘忍,爲何不在泥濘中抱我前行?爲什麼不在挫折前教我應對?爲什麼那麼執着,不在寂靜中勸我放棄而不去休息......

現在,我不再怨恨媽媽,而是感激她。她從不抱我前行,是因爲她要我學會面對坎坷;從不在受挫折前教我應對,是要我體味人生;從不叫我放棄,是要在無言中教我持之以恆的道理。

媽媽,謝謝您!感謝您教會了我許多;感謝您,這幾年來每一天都在陪伴我成長......

我最喜歡的古詩作文3

在這六年的小學時光裏,我學到了很多古詩。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學的那首《草》。

"草。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多好的一首詩啊!雖然沒有優美的詞語,但它語言簡練,蘊含道理及其豐富。

說實話,我之前並不喜歡草,而是討厭。在姥姥家的櫻桃樹下,雜草叢生,以至於我摘櫻桃都受到阻礙。野草吸取了櫻桃樹本應吸收的營養,不但讓長出來的櫻桃又小又酸,而自己卻越長越旺。

但我學了《草》這首古詩後,我一改對草的厭惡,轉變成了喜歡。

想像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奔跑。跑累了,一下倒在鬆軟的草地上。聞着青草淡淡優雅的芳香。正陶醉其中,但卻發現青草早上鉤的露珠頑皮的把你的衣服沾溼。來不及生氣,擡頭看看那綠油油,延續到天地交界處的草地,你卻又不由得滿心歡喜。但草不但給我了物質享受,還滋潤了我的心靈。

總有不幸的時候。不懂事的孩童不小心把這草點燃了。可是沒過幾分鐘,火焰慢慢熄滅了。因爲草太多了,多得讓火感到膽怯,敗下了。燒黑的草在抽噎,可是它卻下定決心,重新生長。待到第二年春天,我們又看到綠油油的草安然無恙。這便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我想:我們是不是要向草學習呢?雖然失手過,可是沒有失去過對勝利的渴望。在自己心中重新燃起希望之火,然後努力向前奔跑。最後在浮雲繚繞的山頂觀看着美麗的景色。招招手,高聲吶喊:"我--成--功--了--!"

《草》,這首古詩教會我了好多。

我最喜歡的古詩作文4

幻想是詩人的翅膀。想要寫出一首好詩,就需要奇思妙想,前人寫的詩,後人當然也要去欣賞,我最喜歡的一首古詩就是描寫楚霸王項羽的《題烏江亭》。

《題烏江亭》是由唐朝杜牧寫的一首詩,詩是這樣寫的:“勝敗兵家是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每一首詩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這首詩中描寫了項羽統率諸侯聯軍滅掉秦朝之後,楚、漢相爭,歷時五年。楚霸王項羽自恃勇武,居功自誇,殘暴不仁,喪失民心。結果垓下一戰,全軍覆沒。項羽捨命廝殺,連斬漢將,衝出一條血路。突圍到烏江邊時,身邊只剩下二十幾名騎兵。烏江亭長撐來一隻小船接應項羽。他對項羽說:"江東雖小,也有千里之闊,幾十萬人口之衆,可以重建基業,再度稱雄。請趕快上船過江。"項羽苦笑道:"想當初我帶領八千江東子弟兵渡江西進,馳騁天下。而今一敗塗地,衆人無一同歸。即使江東父老同情我,我又有何面目去見他們呢!"他一口咬定"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將坐騎烏騅馬送給亭長,命令二十餘人一齊下馬,徒步與追來的漢兵決一死戰,最後用劍自殺。他至死仍然把失敗推諉於天命。

後人在項羽自刎處建一亭子,名叫烏江亭。到了唐朝,詩人杜牧遊覽這長江北岸的烏江浦,憑弔古戰場,感慨不已。他覺得勝敗乃兵家常事,大丈夫不應以失敗爲恥。如果項羽回江東集結人才俊傑,也許能夠再返中原逐鹿。

這首詩中,楚霸王項羽因把戰敗爲恥,最後自殺,杜牧在詩中感慨道:“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詩,因爲它告訴我當你失敗的時候,並不代表你終生失敗,只要努力,就一定還有希望。

我最喜歡的古詩作文5

詩,簡潔而又美麗的一種表達方式。古人們用其敘情,將它當做自己人生的一大樂事,用其緬懷逝者,用其把握當今,用其暢想未來。時常吟誦詩歌,增加自己的書卷之氣,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而我,在衆多古詩中,愛上了韋應物的這一首《淮上喜會樑川故人》:

江漢曾爲客,相逢每醉還。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何因北歸去,淮上對秋山。

大意約爲:我們曾經客居江漢,常常來往;每次與您相聚,總要喝醉而還。象浮雲般漂泊,我們闊別之後;時光如流水,不覺得已經十年。今日相逢友情依舊,歡笑依然;只是頭髮稀疏,雙鬢也已斑斑。您問我:爲什麼至今不回故里?因爲淮水邊的秋山,還可依戀!

“爲什麼,我會喜歡上這麼一首詩?”我曾問自己。愛它優美的字句,愛它抒發的情感,想必這就是我的答案。人生能有多少個十年?一眨眼過去了,過往的記憶還在心底裏,人也在這裏,但許多東西都隨着時間變遷了。這是大自然的規律,無法打破的拘束。人的一生實在是有太多應該留念的東西了,爲此,每一個人都可能付出了很多。人們總是想從過往的快樂中得到慰藉,但又不得不感嘆於時間的蹉跎。久別重逢的故人,讓自己感受到了欣喜,但這僅僅只是暫時的。那又何嘗不是一種悲喜交加的複雜心境呢?這種繁複的情緒深深地打動了我。

一生有太多情感等着被髮掘,喜歡這一首詩,想起詩人與故人暢快淋漓地飲酒,對過往的懷念,人生不就是在千萬的情感中度過的嗎?

我最喜歡的古詩作文6

母愛不僅是無私的,更是偉大的!母愛如水,清澈見底;母愛如雪,乾淨純潔;母愛如雨,滋潤着我們那兒幼小的生命;母愛如火,轟轟烈烈;母愛如風,輕輕撫摸着我們的臉頰;母愛如冰,帶給我們的,是把炎熱都趕走的涼爽......不錯,在著名詩人"孟郊"的詩裏,這些都是母愛所能夠表達的......

詩人孟郊寫的《遊子吟》,則是我最最喜歡的一首古詩。它具有童話般的語言,和讓人感動着的詩句。讀到這首詩,我心裏就不由自主的感嘆:慈祥的老母親手中捏着穿着線的針。她正在爲即將遠遊的孩子趕製新的衣裳。孩子快走時,老母親正在加快趕衣服的速度,可是又擔心孩子此去難得迴歸。誰能說這像小草的那點孝心,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孟曉是漢族人,身爲詩人的他,出生於公元751年,逝世於公元814年;代表作最爲突出的就是這首表達母親無私愛的詩--《遊子吟》。他死後,留下的作品並不多,因爲一首《遊子吟》成名。這是他逝世後留下的"重要寶藏"......

遙望遠方,我情不自禁地想到點什麼:英氣勃發的兒子坐在簡陋的茅房字裏面讀書。在屋子的另一邊,滿頭銀髮的老母親,正埋着頭、弓着背,在一盞若隱若現的油燈下,正爲即將遠行的兒子縫補着衣服。那密密麻麻、細心縫補的每一針,都包含着老母親那對兒子無比深沉無私的愛;每一線,都代表老母親對兒子真摯的情。這濃濃的母愛,全部都傾注在這情似如海,大如天的母愛裏。而我們作爲兒女的,又怎麼能報答的了他們無私的愛呢?這不正所謂,"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

母愛偉大!讓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改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