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高考作文如何寫好點睛之筆

高考作文如何寫好點睛之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9W 次

傳說樑朝畫師張僧繇畫龍,一經點睛,龍便騰空飛去。作文也有似於此,學會“點睛”,便能“點活”作文,使文章神采飛揚。

高考作文如何寫好點睛之筆

那麼,如何寫好點睛之筆呢?

  1.以娓娓的敘述暗示

20 1 3年江蘇高考優秀作文《我心中的蝶》: “小小的蠟燭,讓蝴蝶退到山洞深處。可是,同宿舍的你知道嗎,你父親的小小舉動,讓我心中的蝶,向愛的深處飛去。”小作者以娓娓的敘述含蓄地表現了自己的心理活動:面對同舍生之父貧寒,其貌不揚,“我”對他有“一絲鄙薄和蔑視”,飯後回宿舍,發現“自己的牀鋪被收拾得整整齊齊……我深深地低下了頭……”以此開頭,引人入勝;以此結尾,前後呼應,深化主題,給人以無窮的回味。

  2.以典型的描寫凸顯

2013年湖南高考滿分作文《宿命》: “夜幕下的斷崖,依稀可見幾顆星星,這勇敢的靈魂花,此時此刻,開得到處都是。”這裏描寫的環境“斷崖”,是“我”——一隻豬聽從內心的呼喚,逃出了潮溼污臭的豬圈,戰勝了自己的宿命而獲得的。這“夜幕下的斷崖”,“涼爽的清風”迎面而來, “依稀可見幾顆星星”——勇敢的靈魂花,開得到處都是。優美的意境呈現了有信念、有追求才有勝利、有自由的道理。

  3.以酣暢的抒情點明

2013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再見童年》:“走了一趟,兜兜轉轉。你果真像海鷗一樣飛走了,去尋找一個能容得下你的島嶼。童年以肉眼看不見的速度迅速地枯萎了。從小,在我們玩捉迷藏的遊戲時,你就開始說你的夢想,你說總有一天你要離開這裏,讓所有人對你刮目相看。你直視前方,像是在眺望一片煙霧迷濛的海洋。”開篇緊扣文題,以無法遏制的激情盡抒內心感受,那美好的童年記憶如洶涌的波濤噴薄而出,打動人心!

  4.以簡明的議論揭示

2013年江蘇高考優秀作文《尋找適宜的環境》: “是啊,人應該如洞中的蝶,當外界環境侵擾時,尋找適宜的環境,才能守住自己的本真。”這是“我”由古鎮聞名的祖傳手藝——“箍桶”的過去與現在的變化得到的啓示。這手藝需要在“安靜優美的環境裏……心無旁鶩地……日益精進”。而“高跟鞋和涼傘踏進了古鎮的寧靜中……一石激起幹層浪。工匠們再無心做工了……只有老人在安靜的環境裏琢磨着他的手藝……”這一議論,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哲理——切莫在新時代開放的大潮中失去了“本真”!

  5.以貼切的比喻深化

2013年江蘇高考優秀作文《想讓你陪我到地老天荒》: “宇宙洪荒,生命的畫卷無限延長,我想我會攜起你的手,一直走到時間的盡頭,在這畫卷上留下令人欣羨的痕跡——人與自然相伴到地老天荒!”以“在這畫卷上留下令人欣羨的痕跡”比喻“人與自然相伴到地老天荒”,生動形象:“我”——人類,在利益的驅動下,讓大自然一天天惡化,滿含“憤怒和淚光”……而醒悟後,決心進行補償, “坐在你的背上,一起飛向天堂。”主旨深刻,極具藝術魅力。

  6.以恰當的象徵展現

2013年江蘇高考滿分作文《蝶舞青春》:“有人說,蝴蝶飛不過滄海。可你告訴我,那是因爲它不知道海的那邊有等待。於是我相信有彼岸,彼岸有花開,花開在夢想的土壤上,但我需要飛越一片海。”小作者抓住“蝶飛”追逐夢想的“花開”,巧妙地賦予其象徵意義: “我需要飛越一片海”,海的“彼岸有花開,花開在夢想的'土壤上”“我在象牙塔裏翩然起舞,也汲取力量,準備踏上另一段征程。高考那片海已讓我不再害怕……青春仍在繼續,我仍會努力前行。蝶舞青春,舞出我們的精彩人生!”以象徵點題,寫出了“我”沐浴風雨、陽光、海浪,經受磨礪,堅強成長的慷慨與豪邁。

  7.以合理的聯想勾連

201 3年江蘇高考滿分作文《蠟燭的告白》: “無端的指責只會阻止文明的進步,土地沙化了,森林砍伐了,物種滅絕了,指責能扭轉局面嗎?有時間發牢騷,不如多種一些樹,退耕還林,保護珍稀動物,讓有意義的行動取代口頭正義,重建被破壞的環境,讓蝴蝶再飛回來。”小作者以“蠟燭”的身份,訴說了人類對“我”的很多指責,訴說了“我”的“冤屈”,指責人類需要“反思”……進而聯想到土地沙化、森林砍伐、物種滅絕,聯想到退耕還林、保護動物……豐富了文章主旨。

  8.以強烈的對比強調

2013年湖南高考滿分作文《紙梯》:“你曾經跟我說過,你不是大官,也不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你不能像別人的父親那樣當個鐵梯子讓孩子越爬越高。你只是一個紙梯,紙梯什麼也做不了。我說,謝謝紙梯,讓我比別人堅強、比別人完美。我願意帶着紙梯一路向前。”把別人的父親與自己的父親進行對比,一個“鐵梯”,一個“紙梯”;把“我”與別人進行對比,“我”比別人更堅強更完美。鮮明的對比,突出了“紙梯”——父親的不凡、勤勞、堅韌、強大!

在寫作中,要多多運用在文章的關鍵處以精闢的話語點活文眼的寫作方法,以深化主題,或是揭示某種哲理、表達某種深厚的思想,文章常因有了這樣的點睛之筆而顯得不同凡響、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