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黑板的作文

黑板的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8W 次

黑板的作文1

大家好,我是福山外國語小學401班的“主角”——黑板。我的任務就是爲老師向同學們傳授知識提供場所。

黑板的作文

有一天中午一點半,我正在睡覺。只聽“譁”的一聲,我一看,原來是同學們用擊水器在擠水,一股水向我旁邊的一位小同學射來,小同學敏捷地躲過。不好,這注水射向我了,我也想躲開,可身子太大,還是被他們打中。接着,他們又用手中的“武器”來射我,我的臉上、身上到處都是溼漉漉的。“咳、咳”,我都感冒了。老師可怎麼寫字呢?我想走,可又想起老師,於是我就硬着頭皮留下來了。多謝老師爲我抓住了幾個同學。可老師一走,同學們又開始鬧起來。“哎,真是沒辦法!”我長嘆一聲說。

晚上,我坐在教室裏,回憶着白天的事情,不禁大哭起來:“我這樣對你們,你們居然恩將仇報,你們什麼時候才能成爲懂事的好孩子呀!

黑板的作文2

教室的正前方,一塊黑亮亮的,明晃晃的 黑板。

我要等鳳鳳掃完地一起回家,待在班上閒着也是閒着,看了看顯眼的黑板,發現了幾處沒有及時清理的烏垢,嗯,有事情做了!

我從來沒有這麼細緻地觀察過黑板擦,相信同學們也沒有在意過。黑板擦上覆蓋着幾層灰,很清楚,當然是粉筆灰。粉筆灰擦在手中十分乾燥很不舒服。它的毛刷處,每一根都是那麼筆直,輕輕一碰,無數個小精靈便躍了出來,消失在這平靜的講臺上,沒有人找的到它們。

我拿着黑板擦在擦動着黑板,像畫彩虹一樣。小精靈們又從刷子間飛出,在空氣中不停地飛舞,展示着它們美妙的人生。

黑板的作文3

今天,我們學校進行大掃除,有的同學掃地,有的同學排桌椅,有的同學拖地……我的任擦黑板。

我先用黑板擦擦較矮的地方,不一會兒我就擦好了。較高的地方我踮起了腳尖都擦不着我不服氣的說:“我纔不信我夠不着呢!”於是我便猛地跳起來擦,終於擦到了。我像一隻小兔子一樣,一蹦一跳的擦着黑板,粉筆灰像雪花一樣落了下來,落到我的身上,落到我的手上,沒一會兒,我的手就變成了白手。只剩下最高的地方沒擦了,我深呼一口氣,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夠着最高處。我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我把一個椅子搬過來,然後我小心翼翼的站了上去繼續擦。過了一會兒,黑板就擦好了,但黑板不是很乾淨,於是我又拿起了幹抹布到洗手間去沖洗擰乾,我用抹布把黑板槽和剛剛站過的椅子認真擦乾淨。我終於把黑板擦好了,黑板被我擦的綠油油的,彷彿是新買來的。

看着一塵不染、乾乾淨淨的黑板,我心裏美滋滋的。

黑板的作文4

下個星期要編新黑板報了,侯老師讓我們八個人下午放學後留在教室裏把後面的黑板擦乾淨。

於是,我們幾個下了課之後立刻去提水,洗抹布,使勁地搓、搓,再搓。的確,這樣擦,範圍是比較大的,不過,那些水粉顏料可不容易擦,頑固得佷,不用力,就連一個小點兒也擦不掉。不一會兒,往黑板上遠眺過去,真會讓人覺得太“漂亮”了!一些地方濃,一些地方淡,一些地方一片一片,一些地方五彩斑斕,總之四個字“亂七八糟”。再往抹布上瞧,真令人作嘔,什麼顏色都有,紅、紫、黃、白、緑……最多的是淺灰和紫紅,就連洗抹布的水也變成了這種顏色,手上髒了還能洗,可抹布髒了,可就洗不掉了,幾個同學洗着洗着,不知什麼時候,飄來一首《嘻唰唰》幾位同學叫他別唱了,結果,他邊上的人也唱了起來,有人還說,這是給他們“BUFF“,引得有人笑了好一陣子。最後,我們拿着清潔球颳了一陣子,完全乾淨後,我們帶着滿意的笑容離開了。

黑板的作文5

我們班的黑板是塊老黑板了,我們每天上課都要和它打招呼,一整天都面對着它。

黑板大約4米長,l米寬,四周由木片圍成,中間有磁性,可以廠用磁鐵把教學陶表掛在上面,雖然現在我們學校每個班都安裝了電腦和投影儀,但我們的課堂教學還是離不開黑板。

老師每天在它身上寫的字不下一千個,它始終直立着身子,不言不語。老師站在黑板前給我們授課,我們一邊認真聽講,一邊注視着黑板上的板書,所以說我們對它的感情可深了。值日生爲它“洗臉”時,它還會對着我們微笑呢。

它不像操場上的桂花樹,一開花就香飄十里;也不像我們的獎狀,一得到就貼出來炫耀。它總是默默地奉獻,毫無怨言。每次大掃除,我們班同學都對它關愛有加,擦了一遍又一遍,彷彿總也洗不夠。直到巫老師叫同學們不要再擦黑板了,同學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黑板去幹別的事。

雖然電腦有用,但也不可能24小時開着。所以,我還是熱愛着給我知識和力量的沉默的黑板。

黑板的作文6

“五一”過後,我們教室的黑板煥然一新,同學們不約而同地發出了讚歎聲。

我們的新黑板有三塊小黑板組成,每塊小黑板長1.6米,高1.2米,那麼整塊黑板的長度就有4.8米了。新黑板不僅長,而且中間那塊黑板還是活動的,能向左邊拉開呢。

老師把中間的小黑板拉開後,頓時讓我們傻眼了。一個大電腦竟在黑板後面藏着。它的屏幕像鏡子一樣光亮,足有60寸之大。老師打開電腦,輕輕用手摸了一下屏幕,誰知竟打開了一個網頁,哇,還是觸屏的呢。

這個電腦更神奇的是,還和我們的“電子書包”相通呢。我愛這神奇的黑板,更愛我們美麗的學校。

黑板的作文7

現在,每天上課我見到老師上完課,就都是粉筆字,一擦全是灰,而且一不小心會把不該擦得都擦掉,於是我想能不能發明一種神奇的黑板呢?我發明的而這種黑板白如白紙,這是怎麼回事?

那是因爲我發明的黑板是採用黑色得粉筆來寫的,這樣第一是給人就像在紙上寫字一樣。第二社會了不讓低年級同學其反射說:“怎麼用呢麼窮的顏色來寫字啊!”這個黑板的左下角有兩個按鈕,一百一黑。黑按鈕一按,一些要擦掉的粉筆字就自動消失了,原來,只要一按黑按鈕黑板上的黑微粒就會自動把粉塵吸進去,經過處理,就又是一支新的.粉筆了。那個白按鈕則是用來轉換顏色的,一按白按鈕,老師面前就會出先一個選擇框,點一個顏色,手中的粉筆就會轉換成別的顏色,是不是很神奇!

我長大後,當一個科學家,發明這種黑板和粉筆“叮鈴鈴鈴”上課鈴,把我從夢中喚醒!

黑板的作文8

嘿!大家好,我是同學們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夥伴——黑板。

我有一副奇特的長相,外形又扁又長,厚度雖不過幾釐米,但腰圍卻已有好幾米了。我的周圍有一圈銀色的邊框,遠遠望去,爲我一身黑衣添上了美麗的裙邊。身子中間有兩塊可移動的墨綠色板,最底下是突出的金色托盤,給散落的粉筆灰寶寶提供了舒適的家。

不知是誰在幾年前讓我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工作崗位”——教室。現在,每一個教室都少不了我。嘿嘿,我的功勞可大了!老師們只要拿起我的“搭檔”粉筆小弟,在那兩塊板上寫,就像在紙上寫一樣。不一會兒,個個漂亮的粉筆字就“出爐”啦!老師們再也不用爲上課重要的筆記寫在哪兒而操心了。我還是個“天然保存夾”呢!在上面的字,哪怕幾個月都不會自動消失。除非黑板擦大哥前來助陣,經過一場激烈的“營地保衛戰”,最後,無懸念的,黑板擦方勝,哪怕最調皮的字也只好乖乖投降了。

雖然許多同學關心我,愛護我,每次都讓我一塵不染,但是也有的夥伴把我那整潔的板搞得黑乎乎的,在那美麗的金色邊框上刻出了一道道痕跡,疼得我有苦叫不出。同學們,我給你們提供了很多的幫助,你們也要幫幫我呀!

黑板的作文9

每當我看見老師拿着笨重的粉筆擦費力地在黑板上擦除筆跡時,我的心裏就感覺很難受。於是,我發明了一種“吸粉筆末的黑板”。

這種黑板的外形,跟普通的黑板差不多,方方正正,墨綠色的寫字板邊鑲着純白的花樣邊框,不同的是,這種黑板的邊框上還裝着一些顏色各異的按鈕。

別小看了這些按鈕,按鈕的功能可大了呢。這種黑板的使用方法稍微有些複雜:在早上時先倒進一些廢水,上課時,老師按下紅色按鈕,它會把老師想的東西顯示在黑板上,這樣老師就不用爲抄題而浪費寶貴的時間了。等同學們抄完時,只需按下綠色按鈕,水就立刻從幾個設在暗處的水柱孔噴出來,將黑板上的字擦去。你肯定會問我:“噴水完了以後,黑板是溼漉漉的,十分潮,怎樣才能顯示字跡呢?”沒關係,按下黃色的按鈕,黑板上的水會自動揮發,使黑板變得乾燥。到時候,理所當然就能顯示字跡了。可是水噴出後就變得髒了。那其它的灰塵掉進去就越來越髒。這更加不用擔心了,下課時,按下藍色按鈕,它會流到另一邊進行分解,再流回水箱,這樣就可以循環使用了。

怎麼樣,我發明的“吸粉筆末的黑板”,用處大吧?

黑板的作文10

黑板?再熟悉不過的字眼,我們身邊的夥伴,在黑板上有我們給學生的疑惑解答,在黑板上有孩子的回憶……然而今天我看了來自伊朗的電影《黑板》,我的內心異常沉悶。全片以一種彷彿超越現實的景象將我們拉入了另一個神奇的境界。當知識遇上生存,一切都會成爲一紙空白,當安逸生活遇上影片中的逃亡,一切都已枉然。

一開始,我以爲這是關於老師的故事,因爲他們揹着一塊塊的黑板在尋找學生,爲了躲避飛機的轟炸,而又不得不把黑板塗成了黃板,以隨時能夠倚山躲在黑板而逃避飛機的轟炸,儘管整個電影中沒有飛機的影子,只有轟鳴聲,還有隨之而四散的烏鴉和那極爲難聽的烏鴉叫喊聲。老師在尋找學生,他們以爲知識可以讓人可以讀書、看報,瞭解外面的世界,可以尋找好的工作,然而在生存面前,這些顯得如多麼的蒼白無力,或者說,是多麼的奢侈。在尋找學生的同時,他們也是在求生存,只是爲了一點點麪包片,爲了一口水…… 影片中,黑板也在不斷變換着功能。從擔架到晾衣架,從傳授的平臺到自我認爲的保護屏,黑板被賦予了太多背後的意義,黑板所傳達的精神是一種不被宣揚的沉默。 黑板,也只是一個符號。

“我們是騾子,我們總是在逃亡,你怎麼可能期望我們會讀書?讀書的話,你必須停下,但我們永遠不能停止奔走……”這是一個孩子平靜的分析,這是一個孩子嗚咽的講訴,背上的負擔太悲傷,以至於我們失去了讀書的可能。不是不想了解文化,不是不願看清世界,不是想被欺瞞,不是想被壓迫,但是我們已過早陷入了泥污,腳上沉重的泥土告訴我們——我們已失去機會。伊朗,伊拉克。我們被這個國家的名字壓得喘不過氣,我們擔驚受怕,我們一直在逃亡,我們是政治決策下的犧牲品,永無天日。 年邁的老人“什麼都沒有”,也不想要知識。

可悲!沒有知識的可悲!這是看完這部電影給我留下的印象。教師的可悲,孩子的可悲,人們的可悲。也許有了知識孩子們就不會當騾子,也許有了知識教師就不會爲了生計而奔波,也許有了知識人們就不會因看不懂信而在無期地等待自己關在監獄的孩子,不會在戰爭中的轟鳴聲中,跪着前行。影片的結局無疑是一個悲劇,孩子們的遭遇令人嘆息。影片對戰爭的殘酷性的無聲控訴,戰爭剝奪了孩子們的生命,剝奪了孩子們受教育的權利。黑板在影片中是一個道具,但不管它怎麼變,有一點是始終不變的,在任何時候它都是老師手中的教具,始終不泄地向人們傳授着知識。我想,黑板也是明天的希望所在,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