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精選四年級清明作文集合8篇

精選四年級清明作文集合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4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清明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四年級清明作文集合8篇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1

今天我一早就起牀了,因爲,奶奶說今天要帶我們去上墳,我很期待!

早晨7點我和大家一起出發,路上我看見許多許多的人,我問媽媽:“今天怎麼這麼多人啊?”媽媽說:“今天天氣很好,正好又是星期六,所以很多人都來上墳,就是爲了表達對先人的敬意和懷念。”我似懂非懂的跟着媽媽他們走了好遠,終於看見前面有座小山,奶奶說:“就在上面了,你們小心點。”我爬上山,看見了我們要上的墳。墳的'旁邊有許多小竹子,奶奶他們在清理小竹子,我也加入了他們的隊伍和他們一起清理,一會兒我覺得我的手有點疼,一看,我的手破了,還流了一點血,媽媽說:“沒事,男子漢大丈夫,這點小傷不算什麼對嗎?”我說:“對,這點小傷沒問題。”我們繼續清理小竹子,一會兒,奶奶就讓我們去磕頭,我一共磕了六個次,因爲我爺爺沒來上墳,他們就說讓我多磕幾個頭,說是以表敬意。燒完錢,磕完頭,我們就下山了,我在下山的時候還摔了一跤,把我的褲子也給摔破了,雖然是這樣,但我還是很開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媽媽說這首詩就反映了清明時節的自然環境和淒涼哀怨的氣氛。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2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一家人要去老家祭祖。

隨着兩旁的大樹向後退去,我們奔馳在鄉村柏油馬路上,遠遠地,一座高大雄偉的建築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父親說:“這是老家祭祖的祠堂,叫養浩堂。”我們來到祠堂門前,完全是北京的建築風格,雕樑畫棟,巍峨壯觀。

吃完午飯,我們來到祠堂祭祖,這個建築分三部分,處處金碧輝煌,壯觀極了。擡頭仰望,“養浩堂”三個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跨過高高的門檻進入第一進房子,房子正中是一座屏障,雕刻着象徵着君子的梅蘭竹菊。我們從右側進入,越過臺階,穿過庭院,來到第二進。四面潔白如新的牆壁上掛着“孟氏祖訓”和“孟氏族譜”。祖訓共16條,告誡我們孟氏子孫做人的'道理,瞭解到先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大胸襟。我也知道了我是“亞聖”孟子的第77代子孫,深感自豪。

我們來到第三間房子,正中間供奉着兩位祖先的坐像,他們慈眉善目笑容可掬,俯視着我們。我也學着大人的樣子,恭敬地跪拜了祖先。

走出祠堂,周邊鳥語花香,油菜花金燦燦的一片,路邊的野花一簇簇地擁在一起,綠油油的蠶豆隨風搖擺,小河清澈見底,河邊的柳樹也探出了翠綠的小腦袋。美麗極了!想想我們的祖先從山東遷徙到泰州,當時沒有交通工具,他們扶老攜幼,一路顛簸,還有許多行李,頂多坐牛車馬車而已。再看看現在,我們一家人從泰州到老家五十幾公里,短短的四十分鐘就到了,就是從山東到這頂多幾個小時,我們的祖先多麼的不容易啊!所以作爲後人我們更要感恩先祖,銘記祖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到清明節,人們都會吟誦杜牧的這首詩。今天又是清明節,媽媽帶我來到湖西烈士陵園瞻仰烈士墓。

伴隨着淅淅瀝瀝的小雨,我們踏上烈士陵園的臺階,感到雨後的空氣是如此的清新。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烈士紀念塔。只見高高的'紀念碑上寫着“湖西革命烈士紀念塔”幾個紅色的大字,碑身四周是一些文人墨客的題詞和一些英雄事蹟。看着看着,我似乎進入這樣一個場景:紅軍面對兇惡殘暴的敵人勇往直前,一點也不退縮……

我們踏着溼漉漉的柏油小路,又來到了烈士紀念堂。管理員給我們講了許多英雄事蹟,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有三位軍分區司令員先後在魯西南大地爲抗擊日寇流盡了最後一滴血:他們是“鐵軍將才”朱程,“隻身斷後”徐秋,“身先士卒”徐翼。

聽完英雄的事蹟我很感動,正是無數革命先烈流血流汗,保家衛國,纔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健康成長,長大了貢獻自己的力量,報效國家。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天就是一年裏那個悲傷的節日‘清明’,今天的眼淚猶如下雨一樣,不停的流,心情不禁難過了起來。

今天我會老家祭奠那以去世的親人,當我們來到他們的墳墓面前,總會帶上一些菊花放在墳碑上,再帶上一些他們喜歡吃的食物。我小的時候一直以爲這不是什麼重要的事,直到現在我才明白,這是每年不可缺少的一件事。站到太爺爺的墳墓面前,我並沒有哭出來,而是冷靜的.站在那裏,但心裏其實很難過。一直到家人把香點着,我纔回過神來和家人給太爺爺磕頭。

晚上,我們回到家以後,沒有一個人說話,接着,媽媽慢悠悠的走進房間,父親低着頭,讓人看不到他的表情,也安靜的回去了。只有我一個人坐在沙發上,我一聲不響的走到陽臺,看着夜空,慢慢的回憶那些已去世的親人們,因爲人們都說:“人去世會變成天空中的一顆星星,我也想看一看我的親人會是哪一顆星星。”我不知不覺得流下了眼淚。

每年都有清明節,每年都有不同的悲傷,這悲傷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在思念中我明白了,燕子能飛回來,小草也有復甦之時,可失去的親人卻再也不會回來了。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5

今天是4月5日,是中國傳統節日——-傳統清明節的第二天。早上,我很早就被叫醒了,因爲今天,我們全家人一起回老家掃墓。

今天的天氣真好,沒有下雨,還出了太陽呢。掃墓要去的地方多了,太奶奶太爺爺太叔叔,哎呀我都弄不清楚,而且有的地方遠着呢,但是不管有多遠,我們每一個點都去了。

一路上我問這問那,伯伯叔叔們說我小不懂事,說什麼: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過我知道我看不見疼我的爺爺了,他永遠不會回來了““““““我對爺爺的印象不是很深,因爲爺爺在我未滿週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我聽爸爸媽媽說爺爺很疼我,每當其他同學提起爺爺對自己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

來到爺爺的墳墓前,伯伯叔叔們開始除雜草,他們很快就把墳墓上的雜草給鋤了,不一會,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乾乾淨淨的墳墓。我麻利地從袋子裏取出紙花紙帶,灑在了爺爺的.墳墓上,大人也在墳墓前擺上圓鼓鼓的雞蛋、香噴噴的肉……我們把香點着,雙手舉起香排成一行向爺爺祭拜。隨後,我們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

傳統清明節是緬懷去世的親人的節日,每年我們都會回老家掃墓,是啊,沒有先人哪有後者。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6

啊,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人們都趕着去祭拜自己死去的親戚和朋友,有的人買菊花和美酒;有的買紙錢和香和燭。可就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清明節就是怎麼來的,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就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然而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就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而且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爲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爲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爲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着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爲“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爲清明節。

關於清明節的傳說就是多種多樣的,就是說不完的,然而今天就講到這裏吧!從去年開始,清明節被列爲國家法定節日,便於人們有的時間去祭奠親人。清明節真就是來之不易啊!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7

國慶節期間,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河南省開封市的清明上河園玩。

一開始,我感到很疑惑,爲什麼要叫“清明上河園”,而不叫其它的名字呢?經過上網一查才知道,原來,“清明上河園”是根據“清明上河圖”中的建築分佈和樣子建造的,來到這裏,就像來到了一個真實版的“清明上河圖”一樣,所以叫“清明上河園”。

剛進“清明上河園”的大門,一個幾十米長的石雕清明上河圖呈現在我們的眼前,這個石雕十分精美,就連每個人的表情也能看的一清二楚;石雕的旁邊分別有兩座花壇,花壇中間各有兩隻用花做成的大象,大象的'樣子栩栩如生,好像在迎接我們呢。再往裏走去,一位老爺爺在拿着一些薑糖,首先,他把薑糖滾成一個圓形,然後揪出一條長管子,往裏面吹氣,一邊吹氣一邊捏越來越鼓的薑糖,最後,薑糖變成了一個兔子形狀,真是太神奇了!

在“清明上河園”中,有許多節目,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鬥雞”了。“鬥雞”比賽一共有三隻雞,比賽在一個縮小的拳擊臺上舉行,第一回合開始了,首先是一號雞對戰二號雞,這兩隻雞都很厲害,但還是二號雞厲害,經過了生死拼搏,終於把一號雞打下了臺,然後是二號雞對戰三號雞,可能是由於上一場比賽,二號雞體力大減,最終只好敗下陣來。

“清明上河園”的表演真好看,以後有機會我還要去“清明上河園”玩。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8

4月5日就是清明節了,安慶這個地方週末就開始到處都在放炮竹了,大家以各種方式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懷念。今天,也是我的小姨逝去一年多的日子,我的小姨,用她堅強的生命走完了她的一生,她對我們的愛是至親至淳的。每每想起小姨曾對我的無比疼愛,我的'心情就很沉重,在我成功時,是小姨發自內心在爲我高興,在我小時候,是小姨用她無私的愛在疼愛着我們,待我們,在她的心中,我們是最親最親的人。今天又想起這些,可是,小姨不在人世了,我內心是懊悔的,在小姨彌留的日子的,我沒有打電話去安慰她,在她病重期間,我沒有盡我的一切努力去做一個晚輩該做的事情,或許,在小姨心中,侄兒有些變質了,忘記她了。可是我沒有,我絕對沒有,但現在,這種心情更與何人說呢?

今天,我通過給小姨父100塊錢,委託他去小姨的墳前燒些錢紙,放放炮竹的方式來寄託我對小姨無盡的思念。本來是想請媽媽幫我了結這樁心願的,但媽媽說,她不想去,看見墳心裏就難受,所以,我委託小姨父去了。或許,以任何方式都無法言盡我對小姨的魁對,生前沒有報答,死後有何意義呢?我知道,是不能的,但,我還是要這樣做,對小姨來說沒有任何實質意義。但可以告訴活着的大家,她待的侄兒沒有枉至。侄兒心裏依然想念着可親可敬小姨。

在小姨去逝時,我曾寫了一首詩,今天又想起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