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精選四年級清明作文300字集錦六篇

精選四年級清明作文300字集錦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6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清明作文300字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四年級清明作文300字集錦六篇

四年級清明作文300字 篇1

今天是清明節,我跟爸爸還有叔叔回家給爺爺上墳。不一夥兒就回到了老家。

我隨爸爸跟叔叔來到一塊麥地裏,綠油油的麥地裏有一個大土包,我知道這就是爺爺安睡的地方,因爲爲爺爺去世的時候我來過這裏,我知道爺爺就安葬在土包下邊,爸爸跟叔叔跪在爺爺墳前,拿出一些水果放在墳頭,然後拿出紙跟一摞紙錢放在墳前,點燃了幾根香。爸爸讓我也跪下,一起在爺爺墳前燒了紙跟紙錢,然後對着爺爺的墳拜了三拜,我說,爺爺,我們來看您了!

祭拜完爺爺,回到家裏,媽媽給我們包的餃子,我一邊吃一邊聽媽媽給我講我小時候的故事,我小時候爺爺很疼愛我,經常給我買好東西吃,還買好多的玩具給我玩。爺爺給我買過玩具飛機,還有望遠鏡。他希望我長大後當一名軍事專家。

然而就在三年前,爺爺得了重病去世了,我都不知道爺爺去了哪裏,因爲我這時還小!後來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漸漸開始懂事了,才知道慈祥的爺爺永遠的離我遠去了!我暗暗的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後決不辜負爺爺對我的期望!

清明節是一個懷念親人的節日,明年的清明節我還會去看望我親愛的爺爺!

四年級清明作文300字 篇2

清明節,我們懷着無比中敬的心情,乘車來到襄陽羊牯山烈士陵園,進行“先烈遺志永繼承”的掃墓活動。

羊牯山寧靜、肅穆。從山腳到山頂,有一條由一塊塊方石鋪成的通道,兩邊的蒼松翠柏昂首挺,鬱鬱蔥蔥,象徵着革命烈士的精神萬古長青。

沉着寬寬的通道 ,我們等上了山頂,只見山頂上高高地矗立着一座紀念塔,有十幾米高。“革命烈士紀念塔”七個金色打字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看到這裏,我彷彿親眼看到了解放軍叔叔攻打襄陽城的激烈場面… …

集合聲打斷了我的沉思,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默默地排好隊,向革命烈士默哀。我低下頭,看着胸前的紅領巾,想:紅領巾是革命烈士的鮮血染紅的,有多少先烈爲了我們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啊。我一定要像你們一樣熱愛自己的祖國,長大了用自己的本領把祖國建設得像花園一樣美麗。

最後,我把自己親手做的小白花紮在了周圍的松樹上,啊!烈士們,你們的心靈就像這朵小白花一樣純潔,你們的靈魂就送樹一樣永遠常青。

四年級清明作文300字 篇3

清明節就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古代的時候,清明節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而非節日,清明節的前一天就是寒食節,那才就是真正的節日。而作爲節氣的.清明節,卻晚了一天,可就是他卻意味着春天的到來。

清明時,氣溫升高,正就是春耕純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的說法。

寫到那裏有人會問掃墓的習俗呢?—掃墓的習俗出此刻漢代,然而最初的清明節僅僅只有踏青的習俗,清明代表的就是踏青的最好季節。

掃墓的出現就是因爲漢朝的皇帝經常在清明節時祭拜祖先,所以老百姓們也開始在這一時節掃墓了。唐朝時,皇帝在這一節日裏還發過禁令,‘禁止在清明節就是掃墓和踏青一齊進行。’因爲很多人在掃墓時哭哭啼啼,踏青時有嘻嘻哈哈,朝廷覺得不嚴肅所以才發佈的。

可就是實際上,然而古故人們把清明這個節氣看作生命轉化的節氣,因爲它意味着過去一年的結束和新的一年的開始,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交匯。

此刻的清明節,它不僅僅僅就是人們祖先和緬懷先人的節日,然而也就是中華民族之人認祖歸宗的紐帶,更就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維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四年級清明作文300字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這天,我們全家回老家掃墓,我的老家在山區,這裏有連綿不斷的山峯,有碧綠的田野,有一望無際的樹林,而我想要做的就是回老家爬山。

到老家之後,我跟爸爸媽媽便開始上山,走到半山腰上,媽媽發現了一種植物——白蒿。媽媽告訴我,這是一種藥材,又名茵陳,吃了對人們的肝臟有好處,於是,我跟爸爸媽媽便一邊上山,一邊採茵陳。剛開始的時候,我跟爸爸不認識這種植物,總是把其它的蒿類也挖了下來,漸漸的,我認識了這種植物,於是我跟爸爸比賽,看誰挖的多,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到了山頂,媽媽一看時間,哇!已快到中午了,我們便趕快下山,我們還是邊下山邊採白蒿,突然,我踢翻了一塊石頭,這塊石頭下面,竟然藏着一隻蠍子!我嚇的撒腿就跑,跑了好遠才停了下來,真是有驚無險呀!

回到家後,媽媽把採回來的白蒿做了蒸菜給我們吃,我吃着用勞動換來的食物,心裏甭提有多高興了。我跟媽媽約好,明年的清明節,我們還要回老家去爬山!

四年級清明作文300字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這一天,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渲染了迷濛黯然的氣氛,給人帶來憂愁和悲傷。我和爸爸媽媽因爲思念家鄉,便一起到美麗的鄉村踏青。

一路上,春景明朗絢麗,生機盎然。讓我們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奏的山村,千里大地花紅柳綠,鶯歌燕舞,鬱鬱蔥蔥的樹林綠遍了山陵和原野稻田裏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輝,呈現出一片白色。山間到處鳴響着鳥兒歡快清脆的叫聲,濛濛的細雨如煙似雲,輕輕地飄灑着,這真是“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啊!我們欣賞着美景,興致勃勃地前進着。這時,兩個天真爛漫的孩子映入了我們的眼簾,他們在路邊追逐打鬧,在和煦的東風中放起了風箏。“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我吟誦詩句,這兩個活潑的孩子給美好的春天平添了幾分生機。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我們走進農家的花園,美麗的景色讓我們驚歎。小路兩旁開滿了鮮花,壓得花枝都彎下了腰。遊戲的蝴蝶在花叢中時來時往,盤旋飛舞,依戀着不願離去。自由自在的黃鶯在樹上發出嬌柔的鳴叫,聲音是那麼和諧動聽,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

四年級清明作文300字 篇6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墓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日和掃墓的曰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以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在1935年被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遣產名錄。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習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由於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爲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因此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能增進健康,而且能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類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我真期待清明節的到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