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精選小學四年級觀察作文彙編8篇

精選小學四年級觀察作文彙編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2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觀察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小學四年級觀察作文彙編8篇

小學四年級觀察作文 篇1

我家陽臺上種了一盆牽牛花,我非常喜歡它。牽牛花藤上長滿了密密麻麻的綠葉,它的葉子是心形的,在葉子和交接的地方,長着許多小花骨朵兒。這些花骨朵兒有的還是嫩綠色的小花蕾,有的含苞待放,看起來飽脹得要破裂似的。牽牛花的莖又細又長,彎彎的,上面有一層白色的小絨毛。淺綠色的莖緊緊繞着幾根小竹竿一個勁地往上爬,一直爬到了護欄上。

每到清晨,牽牛花就吹起紫色的小喇叭,“起牀啦!“起牀啦!|”它的花朵是紫紅的,像一個小喇叭,所以又叫喇叭花。到了白天花會自然合攏起來,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

牽牛花不但嬌豔美麗,還有頑強的生命力。記得有一個炎熱的夏天,我和爸媽好幾天不在家,回老家了,只見陽臺上的牽牛花有氣無力地垂下了腦袋,我連忙澆水,肯定活不成了。第二天牽牛花竟然恢復了往日的生機。我喜歡我家的牽牛花,因爲它不畏困難頑強向上的精神。

小學四年級觀察作文 篇2

今天,我和好朋友在大榕樹底下玩,無意之中發現了一隻小螞蟻正在覓食。於是,我和好朋友就仔細觀察這隻小螞蟻。它長有一對細長的觸角,有六條壯而有力的腿,還長着像一把老虎鉗子一樣的嘴巴。

小螞蟻總愛用觸角互相對對碰,這是爲什麼呢?我一直感到迷惑不解。這時一場激烈的搏鬥映入我們的眼瞼。一條奄奄一息的蚯蚓與這隻比它小數倍的小螞蟻打起來了。小螞蟻被扭動的蚯蚓扔了出去,這時候,小螞蟻去尋找另外的同伴,並和其它的小螞蟻一一碰碰觸角,不一會兒,竟然招引來許多的小螞蟻來幫忙。噢!現在我明白了,觸角可以用來傳遞信息。

一隻只小螞蟻用它們鉗子一樣的嘴巴去咬蚯蚓,有的咬蚯蚓的頭,有的咬蚯蚓的身體,有的夾住蚯蚓的環帶,雖然它們一次次被扭動的蚯蚓扔了出去,但它們依然不放棄,一直與蚯蚓搏鬥。最後蚯蚓抵擋不住螞蟻們的頑強進攻,終於被制服了。一隻只螞蟻用它們那力大無比的腿和鉗口,拖着蚯蚓唱着勝利的歌兒向洞穴走去。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小螞蟻用觸角碰一碰就可以互相勾通傳遞信息。同時也知道了螞蟻這個團體有團結、友誼和不怕吃苦的精神。作爲三年級的小學生,就應該學習螞蟻這種寶貴的精神。

觀察蝸牛

我仔細觀察了草叢裏的蝸牛,發現它有一對觸角(蝸牛有兩對觸角,要仔細觀察呀),我用手指一碰,觸角就縮進腦袋裏。當它發現沒有危險時,才緩緩的伸開,警惕地向四周望了望,再繼續幹它們要乾的事。那蝸牛是怎麼運動的呢?我仔細觀察,看見蝸牛是用殼底下的一隻腳運動。我查閱了資料,知道了這隻腳叫作腹足。

蝸牛愛吃白菜、蘿蔔等種種蔬菜的葉子,我拿着白菜葉子來喂蝸牛,可是它一下子鑽到殼裏去了,怎麼辦呢?我用木棒輕輕敲了幾下蝸牛的殼,可它就是不出來。我就把蝸牛放進水裏,不一會兒,蝸牛就把頭伸出來了,我把它從水中取出來,咦?蝸牛像昆蟲一樣長着一對觸角呀,那麼說,蝸牛也可能是昆蟲嘍。但是,昆蟲都有很多腳啊,一隻腳的也算是昆蟲嗎?我問爸爸,爸爸也不知道。於是,我們上網查了查,原來,昆蟲的特徵是有觸角,身體分爲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對足,大多數昆蟲有翅膀。這樣的話,蝸牛就不是昆蟲了。我們又查,原來蝸牛是軟體動物。

自然界裏藏着無窮的奧祕,以後我還要多多觀察

觀察小狗

我家有一條小狗,是奶奶昨天從菜市場買回來的。它全身的毛都是灰色的,所以我給它取名叫“灰灰”。灰灰有一個毛茸茸的大腦袋,一雙大耳朵總是柔順地耷拉着,可是一聽到什麼響動,馬上就豎了起來,寶石一樣的眼睛,閃閃發光,溼漉漉的小鼻子總是到處嗅個不停,圓乎乎的嘴巴好可愛。

灰灰很有表演天賦。它一看人多,就來勁了,馬上開始了表演:兩隻前爪擡起,像人一樣站着,還搖搖晃晃動向前走,可剛走幾步,就像嬰兒一樣摔倒了,逗得我們

哈哈大笑。灰灰擡起頭,用詢問道眼光看着我,還不時地搖着小尾巴,好像在問“怎麼樣,我的表演不錯吧?”

灰灰真可愛,我喜歡灰灰

小學四年級觀察作文 篇3

今年春天,我在一樓的平臺上開始種絲瓜了。我和媽媽先拿來六根細長的竹竿固定在花盆裏,在花盆裏種上絲瓜種子,再澆上水、施上肥,從那時起,我就天天盼着什麼時候開花結果。

夏天,絲瓜藤就開始沿着六根竹竿開始往上爬了,一開始絲瓜藤很細很小,漸漸地瓜藤一根變兩根、兩根變四根,一直爬滿絲瓜架,到後來就長成了綠油油、密密麻麻的一片,絲瓜的葉子像一朵開了一半的小野花,不過它可比小野花大多了,差不多跟半個足球一般大。那葉子初夏是翠綠色的,到了夏末,葉子就變成深綠的了,絲瓜花還散發着淡淡的香味,炎炎夏日裏,在絲瓜架下乘涼還別有一番風味呢!

以前我只知道絲瓜藤會往上爬,可不知道它怎樣爬,最近我注意了,原來絲瓜的嫩藤向上長嫩葉的同時在各嫩葉的葉柄處都長出了長長的細須,在細須頭部又分出了兩三根更細的細須,這兩三根細須碰到任何它能所纏繞的東西,它就一圈一圈緊緊地繞住,把嫩葉往上拉一把,使它緊緊的纏繞住竹竿,絲瓜藤就這樣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我們家的絲瓜成熟了,是淡綠色的,媽媽摘下來後去了皮把它清炒,還做了湯,美味極了。

每天放學路過絲瓜架,我還要停步觀察一陣子,看看絲瓜又長大了多少,葉子有沒有變黃?有時還能聽到鄰居誇我們家的絲瓜,我心裏比吃了蜜還甜呢!

小學四年級觀察作文 篇4

剛開學的時候,龔老師發給我們一個科學袋,裏面有一包蠶寶寶的卵,我可以養蠶寶寶了,心裏無比的高興。

蠶的卵只有半顆芝麻粒那麼大,小得快看不清了,它們是灰黑色的,形狀有點橢圓,我每天都去觀察它們。

一天,我在燈光下發現有些卵已經半透明瞭,似乎隱約能看出小蠶的形了,小蠶即將現身了,我好興奮!過了幾天,我的小蠶破殼而出,我趕緊找了一個小紙盒,給它們安了一個家,然後摘來桑葉,將它擦乾淨,用毛筆輕輕地將蟻蠶刷到已剪好條狀的桑葉上。剛破殼的蟻蠶,是赤黑色的,頭部發亮,像螞蟻一樣,身體的.長度大約有2毫米左右 。第二天,我發現桑葉上留下了幾個小小的印跡,哦,原來這是它們吃過的地方。蟻蠶拉的糞便又多又小,像在紙上畫了一個個黑點一樣。我經常把它們的糞便和吃剩的殘葉小心翼翼清理乾淨,爲它們保持一個清潔的“房間”。

沒過幾天,小蠶長得好快,大概有五六毫米左右了。我發現小蠶吃桑葉的巧門,我把桑葉剪成條狀,它們就尋找每條葉子的邊緣下口,把葉子吃成一塊塊的缺口。又過了幾天,我的蠶又長大了,有幾條蠶都長到一釐米左右了,頭部也變白了,還鼓鼓的,渾身是肉,可愛極了。現在小蠶吃桑葉的胃口越來越大了,原來喂蠶時,要把桑葉剪成一條條的,現在不用剪了,直接一放,蠶就會自己爬上去吃了。它們成天的吃呀吃,長得特別的快,太棒了,我的蠶寶寶可大了,可長了,足有兩釐米多長了。現在蠶寶寶的頭由黑亮亮的,變成灰黑色,長得特別健康。

又過了幾天,發現有些蠶寶寶一動也不動,桑葉也不吃,像快要死了一樣,我好擔心,爸爸對我說:“你不要擔心,這是蠶寶寶快要蛻皮,它們又要長大了”。第二天,我發現它們果真蛻掉了一件米黃色的舊衣服,換上了一件乳白色的新衣服,它們又長大了許多,大的約有四釐米長了,小的也有三釐米左右。

蠶寶寶經過幾次蛻皮,變得白白胖胖的,像一條毛毛蟲。之後它找到了一個地角落,準備在那裏吐絲,吐完絲後,結成了一個橢圓形的繭。又過了十來天,繭裏的蛹“咬”破繭,就變成了美麗的蠶蛾。蠶蛾的形狀像蝴蝶,全身披着白色鱗毛,兩對翅較小。蠶蛾的頭部呈小球狀,長有鼓起的複眼和觸角;胸部長有一對胸足及兩對翅,。雌蛾體大,爬動慢;雄蛾體小,爬動較快,翅膀飛快地振動,尋找着配偶。經過交尾3~4小時後,雌蛾就產下了蠶卵,不久之後就死去了。

我想蠶寶寶真早個好寶寶,它把絲吐盡了,留給了我們,自己卻不默默地死去,真是“春蠶到死絲方盡”,我們要學習它們的這種精神。

小學四年級觀察作文 篇5

我家有許多植物,其中我最喜歡的植物是蘆薈。細長的枝葉嬌嫩蒼翠,周邊還有許多尖尖的刺,如果你伸手去摸,一不小心就會被刺疼。

蘆薈喜歡潮溼的環境,假如長期在太陽下生活或者缺少水分,它的枝葉就會耷拉着腦袋,像沒有精神的士兵,甚至枯死。因此我們每隔一到兩週就要給它澆水,是它長得更加生機勃勃。蘆薈有很多用途。它可以淨化空氣,除去房間的臭味。當你皮膚出血的時候,只要用蘆薈的液體輕輕的塗上去,就會立刻止血。它還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護膚品。

我越來越喜歡蘆薈了!

小學四年級觀察作文 篇6

今天,風和日麗,我和爺爺去種黃豆。

到了田裏,我問爺爺:“黃豆怎麼種?”爺爺說:“我來教你。” 他先用鋤頭把地挖鬆,我也跟着開始挖了起來,不一會兒我們便把土挖鬆了。爺爺又從三輪車上拿來一包黃豆,用手把黃豆灑在鬆好的土裏,我見了,趕緊過去幫忙,突然,爺爺停下來,彎下腰,把一些黃豆撿起來放到黃豆比較少的地方,我正納悶呢,爺爺說:“黃豆擠成一堆,太擠了,苗很難長出來。 ”我聽了,這才恍然大悟,和爺爺一起撿起豆子來。剛撿完豆,我已經被太陽曬得汗流浹背了,可黃豆還沒有種完呢,我只好繼續和爺爺一起種。過了一會兒,我們應該把黃豆埋起來了,我纔剛把土往豆子上蓋了一點,可是爺爺乾淨利落,一下子就把整排豆給埋好了,還把撐塑料膜的竹片支架插好了,又把塑料膜給蓋好了,真不愧是老農民啊!

雖然我被天上火辣辣的太陽曬得大汗淋漓、口乾舌燥,可是看着自己種的黃豆,想着秋天就要長出飽滿而又新鮮的豆莢掛滿了豆藤,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小學四年級觀察作文 篇7

今天,我在家附近捉了兩隻蝸牛,把它們放在飼養盆中,準備仔細觀察。

蝸牛的背上揹着一個殼,殼的上面有一圈一圈的紋路。我捉的兩隻蝸牛紋路都是順時針旋轉的,那麼,所有的蝸牛都是這樣的嗎?我上網查了一下,終於弄明白了:蝸牛的殼大部分都是順時針旋轉的,逆時針的十分稀有。蝸牛頭上長着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長觸角頂端長着兩隻烏溜溜的眼睛,只有芝麻那麼大。它的嘴巴雖然只有針尖大小,可裏面卻有一萬多顆牙齒,是不是很神奇?

蝸牛喜歡吃什麼呢?吃肉,吃米飯,吃菜葉?我把這三樣食物放在蝸牛跟前,看它們到底會選擇哪種食物。兩隻蝸牛從殼裏探出頭來,伸了伸懶腰,徑直向菜葉爬去,狼吞虎嚥地吃起來。難道它們不吃肉?我把菜葉拿走,把肉放在它們面前。誰知,它們理也不理,縮進殼裏睡大覺了。

蝸牛還喜歡玩“裝死”遊戲。其中“汝兒”(蝸牛的小名)可比“糖糖”(另一隻蝸牛的小名)裝得逼真多了!放學後,我發現“汝兒”把頭縮進殼裏,一動不動,真像死了一樣。這時候,我便使出我的“殺手鐗”——把它放進水裏,水裏的“汝兒”連忙伸出腦袋透氣。

動物世界真神奇!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祕吧!

小學四年級觀察作文 篇8

今天是星期五,我們學校早早地就放學了。

一回到家,把書包放在椅子上,我便打開電視,看到一則科學小故事:說螞蟻從高空掉下來也不會死。我看了以後半信半疑,我想我們人從高空掉下來一定會摔死的,螞蟻有神奇的力量使它摔不死的嗎?於是,我走出房門,來到屋外,想去抓幾隻螞蟻來做實驗。

很快我就找到了幾隻螞蟻,站起來挺直身子,把手高高舉過頭頂,然後將手一鬆,迅速蹲下身去觀察螞蟻的情況。呀!真的,這隻螞蟻落到地上不但沒事,反而一骨碌爬起來,象沒事兒似的一步一步地往前爬。我又把它抓起,心想:也許是我個子太矮,還不夠高……我連忙跑進屋,搬出一把椅子,自己站到上面,再讓螞蟻從高處落下,我想這一次螞蟻肯定要粉身碎骨了。我跳下椅子一看,它果然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啊!真的摔死了!看來螞蟻從一定的高度摔下來還是會被摔死的。不過隨即我又爲這隻螞蟻感到惋惜,畢竟它也是一條生命啊!就這樣葬送在我的手裏,我真不該拿這隻螞蟻做實驗。突然,奇蹟出現了,螞蟻的身子好象動了一下,過了一會兒,它又往前爬了起來,爬得還挺快呢,也許是怕我再把它拿來做實驗吧。我輕聲對它說:“螞蟻呀螞蟻,你不用害怕,我不會再拿你做實驗了。”

走回屋,剛纔的節目還沒結束,我立刻興致勃勃地接着看下去:原來螞蟻摔不死的原因是,螞蟻從高空落下來的時候,它的六條腿都張開,減慢了身體下落的速度,就好象人利用降落傘一樣,螞蟻真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