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實用】四年級清明作文錦集六篇

【實用】四年級清明作文錦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清明作文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四年級清明作文錦集六篇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1

春是美麗之季,萬物復甦,今天媽媽便一時興起給我講起了他們小時候的事,“我們小的時候,春天的時候,每天放學呢,我們就去摘構穗,摘滿滿一兜子,回家蒸着吃,上火了就挖蒲公英泡水,我們一起去摘枸杞芽,這些可都是現在不常見的美味呢!”

媽媽說的話聽得我暈暈乎乎的,什麼是枸杞芽?什麼是構穗?這些我從未聽說過的新名詞調動了我的好奇心,“媽媽——你說的那些東西是什麼啊?”我央求般的問道,“那些東西啊,小的時候漫山遍野多得是,都是野菜,現在估計也有但是不多了。”

我一聽這話,馬上興奮起來,“現在也有?哪裏哪裏?”“嶺上就有啊。”“媽媽——我的好媽媽——帶我去嘛——好不好啦——”經過我一番軟磨硬泡,媽媽終於同意帶我去宋莊嶺上摘野菜。

一路上我都像吃了一般的活躍,一會兒趴在車窗上看看一旁金燦燦的油菜花,一會兒打開車窗,聽聽那抑揚頓挫的鳥鳴,心中那種剋制不住的喜悅讓我異常的興奮。

終於來到了宋莊嶺,一下車,媽媽就在一旁雜草叢生的土地上拽起了野草,我跑過去問:“媽,你拽這些野草幹什麼啊?”

“這哪裏是什麼野草啊,這是小蒜。”媽媽回答道,我低下頭來一聞,果然,蒜的味道撲鼻而來,不過蒜味不濃,反而還有清新的味道呢!

我開始幫媽媽一起摘小蒜,使勁兒一拔,一不小心把小蒜連根拔起,咦!這根部竟然是一個迷你蒜呢!我乾的越來越起勁兒,不一會,媽媽裝小蒜的袋子都滿了,媽媽說道:“摘得夠多了,一會啊,媽媽讓你看看枸杞。”

聽了媽媽的話,我便顛顛的跟在媽媽後面,生怕媽媽說話不算話。

不一會兒,我便看到了一片綠油油的藤條類植物,媽媽解釋說:“這就是枸杞,枸杞芽可以拌涼菜吃,清涼又降火,而且很美味呢!”

聽媽媽這麼一說,我不禁對這小小的枸杞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泛着紫光的小葉子,嫩嫩的小芽,真的像媽媽說的那樣的美味嗎?我不禁在心中打了個小小的問號,只見媽媽摘了一些,準備晚上給我弄個野菜宴!

我想看看這嶺上還有些什麼我沒講過的新鮮玩意兒,於是就跟着媽媽上嶺了,一路上路邊時不時的會看到幾朵金黃色的花兒,媽媽看着我這麼好奇,便說:“這是蒲公英,它的葉子可以泡茶喝清熱解毒,降火。”

到了半山腰的位置,我們終於看到了一排整整齊齊的構樹,構樹上結了許許多多的像毛毛蟲一樣的果實,看起來就像是一條條蟲子一樣,我厭惡的躲到一邊,媽媽見了笑着說:“這個就是構穗呢!別看他長得不怎麼美觀,蒸起來吃可是美味至極呢!”

我摘下一個構穗,捧在手中仔細端詳着,小小的橢圓形身子,有許多細細的毛,看起來灰突突的,觀看外表還真看不出來它是美味呢!

臨走的時候,我們可是滿載而歸呢,不僅僅是收穫了這麼多的美味野菜,更是收穫了見識,這些東西以前可都是聞所未聞的呢!現在終於瞭解到了它們,這難道不是此行最大的收穫嗎?

現在城裏的小孩兒,沒見識過大自然的神奇,雖然生活幸福,但是丟失了農村小孩的純真和見識廣闊,許多的`鄉下東西,我們連聽說都從未聽說過。

現在我們應該更加重視這些,抽時間多走進鄉間,多見識些鄉間知識,讓城裏孩子走進鄉間田野,來了解了解自然中的奇妙!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2

清明已經來臨了,不知怎麼每年這個時候都會下起大雨來。這正如杜牧所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這天,我們剛好去祭拜已經逝世親人。

來到昌國寺,已滿頭大汗我們望了望接下來路,只見蜿蜒曲折山路泥濘不堪,看起來很不好走啊!但想想來這裏目,我們還是鼓起信心,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哎,泥和水,水和泥路真滑呀!一不小心就可能成爲一個“泥菩薩”。經過一段時間艱難行走,終於來到了目地。

這裏鳥叫聲聲,空氣新鮮。來到墳前,只見叔叔把準備好食物拿了出來,把筷子擺好,接着拿出並點燃蠟燭、香和紙錢,然後再在墳前一個接一個地跪拜。輪到我時,不知怎麼忽然想起了奶奶在世時一幕幕情景,眼角空間被淚水佔滿了,此刻我才明白什麼是失去後才懂得珍惜……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3

4月1日,是星期五,下午有兩節綜合實踐課,每一課都是那麼的有趣。

哇!這次的綜合實踐真是讓人意想不到,居然是做清明糰子。“當——!當——!當——!”,上課鈴響了,同學們飛速跑到自己的位子坐下,等待許老師進來講話。許老師進來了,給我們看了一個五班同學的清明糰子的製作方法,不算簡單也不算難,看完以後,我們滿懷期待地來到了學校食堂,這裏,所有的工具都放好了等着我們,家長也參與其中。開始做清明糰子了,張辰浩爺爺先把麪粉和艾草團攪在一起,拌啊拌,揉成球體,再用大拇指按個洞,放豆沙或鹹菜肉絲筍,再捏好,這樣,一個清明糰子就做好了。我一連做了好幾個,蒸好了,就能吃了。終於,一股熱騰騰的香氣撲鼻而來,我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真好吃!這是我吃過最美味的清明糰子了。

這次綜合實踐讓我記憶深刻,受益匪淺,真是難忘的一天啊!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4

今天是清明節,我過得很高興。

在回老家做清明的路上,我看到春雨,行人,酒家,不由得想起杜牧寫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心裏覺得這首詩寫得實在是太形象、太貼切了。

剛到老家,我就發現家鄉的景象變化真大呀!路變得又寬又平,像一塊黑色的綢帶;街道兩旁種有一排排綠油油的樹木,可愛的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好像在給咱們說:“歡迎回來!你看,咱們家鄉的變化很大喲!”新建起了一座座高大的樓房;田裏種滿了碧綠的農作物,田邊還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野花,家鄉的變化真是令人留戀往返啊!

到了目的地,咱們先從塑料袋裏拿出香紙蠟燭等祭拜用品;然後砍了幾根竹子,把砂紙穿進去後插到了墓頂上;接着擺好雞、豬頭、米酒等貢品,再點燃蠟燭和香,之後,每個人都拿着香朝着墓碑拜三下;拜完後,咱們就插香,燒紙錢、紙衣服、紙鞋。想不到,祭拜的過程那麼麻煩,不過也挺有意思的。

清明節過得真有意義,不僅知道清明的重要,還知道清明的習俗呢。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5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媽媽早早地來到了外婆家,準備包清明餜。

來到廚房,外婆已經做好了麪糰,這個麪糰白白的、大大的,可有彈性了。只見外婆從麪糰中取出適量的麪糰,揉成一個個乒乓球大小的“白球”,再把“白球”壓成餅狀。可是這個“小白球”好像在逗我似的,非常有彈性,壓下去又彈上來,我使出了九年二虎之力才壓扁。然後再用勺子舀出適量的菜,放在麪糰中間,最後抓住麪糰的兩邊像包餃子一樣往中間合,變成一個增大版的“餃子”,誘人極了,真想把它給吃了。

外婆把青明餜放進鍋裏煎,不一會兒,一股香噴噴的味道從廚房裏飄出來,饞得我直流口水。外波把一個個金黃的青明餜端出來時,我們立刻撲上去狼吞虎嚥的吃起來,那味道簡直是“天下第一美食”,好吃得不得了。

這個清明節過得真有意義!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6

星期六,我們全家去老家爲祖先掃墓。

到了祖墳所在的山坡上的時候,我就拿起掃把,將祖墳周圍的落葉等垃圾掃得乾乾淨淨。接着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細細地擦着墓碑。經過一番有力地擦拭之後,祖先的墓碑祖先的墓碑新的一樣一塵不染,光亮如新。沒多久,祖墳就被我們掃好了,我們祭拜後,便走回老家吃午飯。

吃完香噴噴的午飯之後,我躺在牀上,心中不由得想到:清明節是個祭拜祖先的節日,是我們大家應做的,掃墓的我們要表揚,想來卻不能夠來的也要給予表揚。但是從來沒有想過掃墓的人應受到批評與譴責!大家有沒有想過,祖先功勞有多大?祖先爲我們留下了土地,讓我們有地蓋房,有地耕種……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祖先,就沒有我們,祖先的功勞不可沒啊!而現在有些人到了清明節,卻絲毫沒有掃墓的想法,將已經過世的祖先冷落一旁,任憑野草長滿墳墓。這樣的人難道不應該受到人們的譴責嗎?

又是一個清明節,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