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說明文作文 > 一篇說明文的結構圖

一篇說明文的結構圖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相信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特別是其中的說明文,更是常見,根據說明對象的不同,說明文可分爲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兩大類。那麼應當如何寫這類型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篇說明文的結構圖,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篇說明文的結構圖

綠色塑料

①塑料問世後,即被人們廣泛地應用到了幾乎所有的領域。但是,在塑料應用極大地促進工農業生產發展,豐富和改善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同時,也帶來嚴重的“白色污染”問題。塑料不會自行“腐爛”,如果塑料薄膜長期存在於田間,不僅妨礙耕作,而且破壞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對農作物生長造成不利影響。發達國家對使用後的塑料曾採用過掩埋、焚燒和回收利用等方法進行處理,但都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爲此,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中外許多科學家爲解決“白色污染”問題,紛紛投身於“綠色塑料”——可降解塑料的研製。

②所謂“綠色塑料”,並不是指綠顏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夠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會污染環境的塑料。具體地說,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內具有與普通塑料製品同樣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後能迅速自行降解,與自然環境同化的一類聚合物。因爲它對保護環境具有重大意義,所以被稱爲“綠色塑料”。

③“綠色塑料”的品種很多,這裏只介紹光降解型塑料、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和轉基因型塑料四種。

④光降解型塑料是在聚合物中添加少量光敏劑生產出來的塑料。我國科學家從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對光降解型塑料的研製。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和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製的光敏劑及其光降解聚乙烯地膜,早在1995年就通過了技術鑑定,並在推廣中證明這一技術已經成熟。光降解聚乙烯地膜在光照下,可分解成4×4平方釐米的碎片,即使以後不再分解長期存在於土壤中,也不會給土壤物化性能帶來影響,對土壤養分造成破壞。

⑤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纖維素、木質素等天然物質,用化學方法制成的塑料。比如,日本工業技術研究院利用農作物下腳料,如豆秸等製成的可降解農用地膜就是其中的一種。這種天然高分子塑料地膜具有極好的透明度和伸展性,埋在土中只需數日,即可被微生物分解爲二氧化碳和水,不會污染環境。

⑥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種叫真核產礆性細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產出生化聚酯,再經進一步加工生產出的生物塑料。德國格丁根大學的微生物學家通過對一種細菌的特定基因隔離,使植物細胞內部生成聚酯,再利用這種聚酯製成植物型生化塑料。這種塑料在細菌作用下也可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但不污染環境,而且還可用做肥料迴歸大自然。

⑦轉基因型塑料是由美國密執安州立大學教授索姆維爾等人研製的。他們利用生物工程技術,從一種叫做營養佳良產礆桿菌的土壤細菌中分離出生產塑料的基因,然後把這一基因轉移到一種遺傳結構墒單的油菜子屬植物中,培育出一種適宜種植的名叫多羥丁酸的塑料植物。這種植物的葉、稈、根都能長出多羥丁酸顆粒塑料,用這種顆粒製成的塑料可以完全被降解。受索姆維爾研究的啓發,美國密茨根大學的生物學家則乾脆將這種塑料基因直接植入土豆和玉米之中,在人工控制下生長出不含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不久,人們就可以像種植莊稼那樣大面積種植和收穫塑料了。

⑧目前,可降解型塑料大多還處在研究或試產階段,距大規模推廣使用還有一段時間,但科學家卓有成效的研究已經爲人們展現出光明的前景。我們堅信,隨着研究的加速進展,綠色環保塑料的新時代一定會很快到來。

(06年青島市中考題)

1、通讀全文,說說文章圍繞“綠色塑料”說明了什麼內容。

說明了研製綠色塑料的原因、綠色塑料的特點及種類。

解析

本題既考查考生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又考查考生語言的概括能力。解答這樣的試題,首先要逐段地概括文章的內容,篩選出文章的主要信息:第①段由“白色污染”引出“綠色塑料”的研製成爲中外科學家關注的問題;第②段說明什麼是“綠色塑料”;第③段介紹“綠色塑料”的品種;第④—⑦段具體介紹光降解型塑料、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和轉基因型塑料;第⑧段總結全文,指出綠色塑料的發展前景。“篩選信息”是獲取信息的第一步,“整合信息”是獲取信息的第二步,根據題目的要求,經“篩選”之後,去粗取精,再綜合、歸納、概括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答案。

2、文中畫線句子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作用是用具體事實說明“白色污染”難以根除。

解析

本題考查具體說明方法的作用。回答的要點是:使用表明該說明方法作用的詞語,再結合說明的具體內容表述即可。如舉例子的作用是:“通俗、具體”+具體說明內容。

3、閱讀第②段文字,根據自己的理解,給“綠色塑料”下一個定義。

綠色塑料是指在一定期限內具有與普通塑料製品同樣的功效,而在完成功效後,能夠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會污染環境的塑料。

解析

下定義的方法是:用肯定的`判斷句,即:……是……;合理歸類,就是要明確要下定義的對象是屬於哪一類的;最後找到它能區別於其它事物的特徵,添加到類別前,組成一句通順的句子。

4、仔細閱讀第⑤、⑥段文字,說說“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和“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有什麼異同。

相同:最終都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會污染環境。

不同: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纖維素、木質素等天然物質,用化學方法制成的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種叫真核產礆性細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產出生化聚酯,再經進一步加工生產出的生物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還可用做肥料迴歸大自然。

解析

本題考查對說明內容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首先,要從整體上把握這兩段的內容,明確這兩段都是從製作方法、特點來介紹這兩種綠色塑料的,然後再比較它們的異同。

5、請你結合本文有關知識,向一位正在使用普通塑料袋的人宣傳“綠色”塑料袋的特點及使用意義,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使用普通塑料袋的危害;“綠色”塑料袋的特點;使用“綠色”塑料袋的意義;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

解析

此類題目爲開放性試題,充分體現了新課改精神,它巧妙地將文段內容遷移擴展,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這樣的試題提醒我們平時要注意關注生活,拓展視野。回答此題時只要緊扣題幹要求,把握住中心點,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結合實際,合理地進行聯想,語言表達清楚,語句通順即可。

2、瞭解說明順序,理清文章結構

說明文的說明順序有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時間順序具體地可分爲從古至今、由中到外等,一般都能從文章中找出標誌性的表時間的詞語。這種順序一般用於人物的生平介紹、科學觀察記錄、說明事物或事理髮生、發展或製作過程一類的說明文。

介紹某個建築物,往往用空間順序,空間順序又可分爲:由上到下、從左向右、由外到內、由中心到四周、或以參觀者的行蹤進行說明等。

說明事理的文章常採用邏輯順序,邏輯順序常按事物內在的規律,由現象到本質,先概括後具體,先主要後次要、由一般到個別、由結果到原因等。有時一篇文章,可能兼用幾種說明順序。

說明文的結構主要有:並列式、總分式(包括總——分——總式、總——分式、分——總式)等。

3、辨析並理解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初中階段常見的說明方法有下定義、分類別、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畫圖表等。說明方法的運用目的在於更好地表述說明內容,因此,辨析說明方法應從文章說明的內容出發,進而理解說明方法的作用。

常見說明方法的標記:

(1)下定義:……是……,這就是……,叫……。

(2)分類別:有幾類(種),一種是……,另一種是……。

(3)舉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

(4)打比方:像、是、當作

(5)作比較:而,比……,和……兩種東西比

(6)列數字:數詞(概數、確數)

(7)引言論:引用(標記是引號)

常見說明方法的作用:

共同的作用是說明事物的特徵,但各自有不同的特點:如打比方:形象生動;列數字:準確;舉例子、作比較:通俗、具體;引言論:印證;分類別:條理清楚。

說明文的分類與考點

說明文是以說明爲主要表達方式,對事物、事理、程序進行介紹、解說的一種文體。說明文的分類:按照不同的標準,說明文可分不同的類別:

1、依據說明對象與說明目的的不同,把說明文分爲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兩大類。但是,有時在一篇說明文中,介紹事物與闡釋事理往往是交錯使用的。

2、根據說明語言的不同特色,表達方式的使用情況的不同,把說明文分爲平實的說明文和生動的說明文兩種。生動的說明文又叫文藝性說明文。

中考說明文閱讀主要考查考生從文中準確獲取信息的能力,設題主要圍繞準確認讀、準確理解、準確篩選來考慮。

考點:

1、文章說明的對象和內容。這是對說明文的整體把握,但需要同學們注意的是說明對象和說明內容的區別。說明對象是文章說明的是什麼事物或事理,而說明內容往往是這個事物的具體特徵或事理的具體內容,所以同學們在做題時要注意審題。

2、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考查。近年來,考查的重心逐漸由對說明方法本身的辨析轉移到以對說明方法的作用的理解爲主。

3、說明文的順序。說明文的順序主要有三類: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4、說明文的結構。說明文的結構:說明文常用的結構模式有兩種:

總分式:包括總—分、分—總、總—分—總等,事物說明文多用總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並列方式安排。

遞進式:事理說明文多用遞進式結構,一層一層地剖析事理

5、說明文的語言。準確、簡潔是說明文語言的主要特點。一般來說,以說明事物爲主的說明文,重在抓住事物的特點,用簡明的語言平實地加以說明。而科學小品,講究趣味性、文藝性,需要做必要的生動、形象的說明。

6、另外,近年來中考說明文的內容更關心環境保護、高科技或身邊的人文環境。題型由主觀題占主導地位,其中開放性試題已佔一席之地,並有擴大的趨勢。對說明文的考查還出現了"開放性"試題,所謂"開放"是指解題思路和試題答案的多元化,只要言之成理就行,以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精神。在訓練理解能力的同時,訓練表達能力,對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個符號或一個詞語來完成,要寫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話。

說明文的解題方法

1、如何找準說明對象

方法一:看題目,不少題目都表示說明的對象。如《中國石拱橋》。

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說明文往往運用這種句子來突出所要說明的事物和特徵。

反之,如果要求爲說明文加一個題目,也可以用說明對象作爲題目。

2、怎樣概括說明對象的特點

,從每段(或每層)中抓住關鍵詞語加以整理。一般情況下,文段的開頭(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結尾(或各段最後一句)往往說明了對象的特點。在說明的內容和對象中,有時會涉及到諸多方面的內容,爲什麼又不對某些內容加以說明?爲了扣住說明的中心,使文章更簡潔,中心更突出,所以就會把聯繫不緊和無關的內容省掉。

3、如何從文中提取有關信息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評價建議”中說:“評價瀏覽能力,重在考查能否從閱讀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並將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列入“精讀的評價”要求中。信息的處理是說明文閱讀的常見考點之一。而且對文章說明對象及特徵的把握,對說明中心的概括,以及對說明順序的梳理都是對文本中言語信息的獲取、篩選、概括、加工的過程。因此,在解答這些問題時,要做到:①從文本中準確而迅速地捕捉、篩選、提取出所需要的言語信息;②合理地整理、組合信息,概括其要點;③能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

4、如何分析說明順序

認清說明對象,分析說明順序。說明對象的特點決定了說明順序的選擇。有些事物內部構造比較複雜,通常按空間順序說明。介紹事物各個階段的特點或製作過程,往往採用時間順序。介紹抽象事理或事物,多數採用邏輯順序,通常採用總分、主次、層進等方式,從現象到本質、從簡單到複雜、從原因到結果、從概述到具體地揭示事物的特徵。

把握語言標誌,“讀”出說明順序。例如,時間順序多用表時間變化的詞語,空間順序多用表方位的詞語,邏輯順序多用表邏輯層次的關聯詞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