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寫景散文

寫景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5W 次

1、桂林紀行

寫景散文

桂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遊覽區,從桂林到楊朔遊覽灕江,就像欣賞一百六十六公里長的巨幅錦繡畫卷,奇秀的山峯拔地而起,晶瑩的流水碧波迴環,正像導遊所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每當回憶起美麗的桂林山水來,我總是思緒起伏,感慨萬千,心中有一種特別的情感在涌動,因爲我與桂林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就從第一次走進桂林開始吧。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葉,那時,我就從書本上、電視上或者道聽途說,在頭腦的潛意識中形成了一個朦朦朧朧美麗的“桂林”,正是帶着這種模糊、嚮往的心緒,隨部隊赴廣西執行戰備任務,多次途徑桂林,似乎靈動的桂林山水撲進了我的眼簾,印進了我的腦海,我這纔對桂林山水有了全新的感覺、質的昇華,使桂林山水在頭腦中揭開了模糊的雲霧,真正置身於秀山美水間,不過,因部隊任務特殊,每次到達桂林,都是匆匆而過,只欣賞了桂林山水的“外表之美”,在潛意識中形成一個美麗“輪廓”,而真正領略桂林山水的豐富內涵是在2002年,我有幸參加了在桂林舉辦的新聞報道培訓班,使桂林山水在我的腦海裏由淺到深,由表及裏地在層層加深,我真正感悟出了桂林山水的內在之美和靈性。這時,我才驚歎大自然竟如此之美,從而對“桂林山水甲天下”深信不疑,也明白了歷代多少文人墨客爲什麼都盛讚桂林山水之美,因情所致,我也不由地拿起筆來頌揚桂林之秀美。

2002年7月,我們來自全國各地的寫作同行到廣西南寧集結後,直奔桂林。臨行前,我們都帶着一個美好的願望,要身臨桂林山水之境,用相機拍攝出大自然的美麗瞬間,用文字來讚美桂林山水的靈性,折射出一個完美的桂林山水,並用大自然的現實生活來激發豐富的想象力,再現一個美麗、真實的桂林。桂林山水很奇特,超然於從未到過桂林人的想象,行車途中導遊就欣然告訴我們,桂林山水以山青、水秀、洞奇被稱爲“桂林三絕”。“三絕”和諧共溶,構成了一幅幅絕妙的山水畫,真是人間仙景,無景不成桂林,整個桂林處處是景,一步一景,我慢慢觀察,在思維中慢慢回味,確實如此,桂林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山連着水,水連着洞,山中有洞,洞中有水,站在山上望水或行在水中看山,雄、奇、險、秀、幽盡在其中,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我們一行先遊覽了獨秀峯,這座山峯平地而起,巍巍壯觀,集奇、秀、險於一身,遠望秀麗多姿,近看氣勢雄偉,登上獨秀峯山頂,似有衆山皆在腳下之感,站在山頂極目遠眺,居高臨下,桂林山水盡收眼底,這裏可拍照的景色實在太多,幾個同行在這裏不停地“咔嚓、咔嚓”,扳動着快門,美麗的景色增添了情趣和韻味,定格的瞬間又增添了藝術的享受,我也用相機把獨秀峯的一葉與象山的風韻拉到了一個畫面,簡直是美奐美倫。

從獨秀峯上盤旋而下,不覺就到了象山,也叫象鼻山,如其說是遊覽道不如說是遠看,漫步走在象山的對面,平心靜氣,拋卻一切雜念,這樣才能真正欣賞到大自然的美景,我那時觸景生情,悠然而生出無限的遐想,此時的象山,彷彿一頭巨象矗立江中,把南來北往的客人視爲“熟客”,只管盡情悠閒地飲水,盡情地展現着大象的雄姿。

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象山,一行乘車遊覽灕江。一到灕江,我們簡直就驚呆了,這真是桂林山水中的絕唱,就是歷代著名畫家,傾盡手中的畫筆,也畫不出真正灕江山水之秀美,它在萬座峯巒懷抱之中,清水環繞山巒,山巒浮於清水,引領着遊客盡情地享受,時而美麗如畫,羣峯競姿,時而朦朧若詩,約隱約現,遺憾的是,我們遊灕江的時候,天公不作美,隱天蔽日,這樣不過拍照受到影響,不影響觀景,江上煙波浩渺,一會兒,雲霧漫山環繞,一會兒,雲霧消散,青峯倒影在江中,在江中,還時而觀看到民族歌舞,時而可聽到對面傳來美麗的民歌聲,還有穿着五顏六色的黎族姑娘,悠閒地划着小船,盪悠悠,盪悠悠,停在了灕江美景構圖的最佳位置,又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景色迷人,人更增色,山、水、人、船的美麗組合,好一幅秀麗的山水風景畫,勝似水墨桂林,立在船中暢遊中,朋友中不知誰說了一句“船在江上走,人在畫中游”,更引起了我的聯想,彷彿置身於一個世外樂園之中,我迅速舉起相機,把美景留下,到了大約一半遊程,我發現左測的一座山峯,就象古代一名大將,身披盔甲,騎着戰馬,所向披靡,我立即把它拍成照片,說給朋友聽,似乎深有同感。此時,假若一人划着小船獨覽此景,想到哪裏都遂願,那將更勝一籌。

遊覽了灕江,我們便乘興遊覽蘆笛巖、七星巖,這是桂林兩個著名的巖洞,此前,我從未遊覽過巖洞,我們一行沿着臺階登上了離地26米多高的蘆笛巖,我立刻被洞中迷人的景色驚呆了,這簡直就是一個天造地設的龐大藝術宮殿,令我更吃驚的是,這樣大的巖洞是怎樣形成的,裏面巨大的岩石是怎樣運走的,我懷着探迷者的心態逐一遊覽,巖洞彷彿神工鬼斧雕琢而成,在這裏,聽潺潺泉水,覽洞中秀色,洞內石筍、石柱、石幔、石乳、石花密集成林,各類沉積形態變化萬千,怪石林立,琳琅滿目,擬人狀物,惟妙惟肖,有“高山瀑布”、“水晶宮”等迷人的景色,在“花果山”一側,隱約看到了西遊記中躺在這裏睡覺偷懶的“豬八戒”,另一旁有手握金箍棒的“孫悟空”,還約隱約現地看到“唐僧”和“沙僧”,洞中幾根數百米高、形態各異、五顏六色的石柱頂天立地,沿着石階緩緩而上,一個天然“大廳”不由映入眼簾,頓時油然而生出一種在這裏聚會的感覺,有一種神奇之感。步行遊覽之後,我們便十人一組,乘船遊覽巖洞,更有情趣,更增一種驚險、神祕、悠閒之感,美不勝收,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領略到洞中的美妙勝景,美中不足的是,洞中光線太暗,如此美麗的景色無法拍出理想的照片,最美的景點都被個人承包了,自己設燈光拍照贏利,而有煞風景,我們只好把美麗的巖洞留在自己的記憶裏,遊覽七星巖與蘆笛巖有點相似,沒留下什麼特別的印象。

我們還遊覽了疊彩山、伏波山等,衆山疊嶂連綿、姿態萬千,一路飽覽勝景,我們收穫多多,不虛此行,桂林山水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裏。

2、旅行,最美的遇見

收拾簡單的行李,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週末旅行。揹着包,我們踏上火車去南昌動物園。下了火車有點遠,車饒了幾條街,終於到達地點,映入眼簾的是平躺的牛木樁,雕刻着紅色字體“南昌動物園”,心中不免有點興奮。

因爲不是黃金週,人不是很多,進入動物園,一羣白鴿在覓食,看着小孩開心地在餵食物,我也歡喜地買了兩小包的幹玉米,蹲了下來,放在右手心裏等着白鴿飛過來,一下子大部分的白鴿爭先恐後地吃我手中的玉米幹,我滿臉的笑容:“快看,白鴿多可愛啊!趕快幫我拍張照片吧!”我撫摸着可愛的白鴿,滿滿的幸福。過了一陣子,你忽然對我說:“前面還有很多的動物,走吧!”回頭了看了一眼一羣潔白的白鴿,依依不捨的朝前走去......

鬱鬱蔥蔥的植物,綠色的指引,聽到了人們的歡笑聲,原來猴子在騎車表演。一路上,我們看到了不同種類的動物,有老虎,袋鼠,鹿,白鶴,大象等。在寬敞的草坪,建立一座高大寬敞的房子,草坪中間柱子上也掛着枝幹,沒有了葉子。第一次我遠遠的看到了生長在非洲的長頸鹿,不僅驚呼:“好高啊!快來看啊!”我跑到了長頸鹿最近的草坪,它大概有5米高,長着一對明亮的大眼睛,長長的脖子,身上有美麗的花紋,我站在它對面顯得非常的渺小。

隔着護欄,它望着另一邊的長頸鹿,我帶着暖暖的笑容,高高的揮着手,興奮地喊道:“嗨!長頸鹿,我在這!”它微微地轉過身,用陌生的眼神看了看我,然後往前走了幾步,把兩條瘦長的腿形成八字形,有點吃力,頭慢慢的彎下,吃腳下的草,部分草含在嘴裏。附近的長頸鹿走來了,它餵給了最愛的長頸鹿吃,這畫面我立刻拍了下來,多麼甜蜜的一刻,動物之間的愛情也可以這麼的唯美,動情。

旅途中的風景在我們的前行的路上不斷變換,看到長頸鹿溫馨的畫面,相濡以沫,彼此疼惜,成爲我最美好也是最難忘的風景線,告訴我們怎樣去愛一個人。旅行,可以讓人忘記煩惱,旅行,不在乎你們走多遠,而是陪在你身邊的人懂你,一直疼愛着你,那麼人生的風景裏就不會再孤單。

3、良鄉

早聽說“良鄉”是個好地方。因爲學習培訓有幸來北京師範大學分校區---位於良鄉的京疆學院,耳聞目睹了良鄉的繁榮與美麗。

良鄉鎮位於北京西南20公里,是首都的西南門戶。自秦朝建縣以來,因“人物俱良”而得名,是“首都西南郊明珠”,自古就是商賈雲集之地。

良鄉底蘊厚重。良鄉積澱了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融,形成了健康向上、和諧文明、淳樸熱情的良鄉精神。除了衆多歷史文物古蹟,還新建了昊天廣場、太平莊文化廣場等現代化的文化體育場所,多彩的文化活動,傳遞着文明的火種,愉悅着羣衆的身心。

良鄉風景優美。昊天塔(多寶佛塔):位於房山區良鄉東北1公里燎石崗上。相傳建於隋朝,現存塔是遼代建築,爲五層樓閣空心式,磚木結構。郊勞臺:位於良鄉大南關村,俗稱接將臺。是清乾隆皇帝郊迎犒賞出征凱旋將士舉行盛典之所。1860年雖遭英法聯軍燒燬,僅存御碑亭的內外各八根漢白玉八棱石柱框架和御碑,仍巍然屹立了140多年。樂毅墓:與郊勞臺隔京廣鐵路東西相望,是戰國時代名將樂毅的墓地。三國時諸葛亮曾自比管仲、樂毅,因樂毅號望諸君,所以樂毅墓名望諸君墓。

良鄉人淳樸善良。遠離家鄉,異地求知,儘管學習、生活條件不錯,可心裏總是酸溜溜、沉甸甸的。想家人、親戚、朋友、同事。

週六同行者結伴出校遊玩。我因來過北京看過幾個景點故而沒有同行。一人從圖書館出來,獨自在寬闊的校園裏散步,心裏更是空落落的。

“妹子,是這次來學習的吧?”一位在校園打掃落葉的清潔工大姐笑呵呵地和我打招呼。

“是啊,來我幫你”。我走過去雙手撐開碩大的魚皮袋子,和她一起裝起落葉。

“出門在外,一切都不方便。你們住5號樓吧,你看那是綜合樓、那是藝術樓,那兒是科技樓,你們學習都在這三個地方......”大姐像個內行的校導,“餐廳在那,三樓是回族食堂。我今年54了,兩個孩子打工掙錢,家就在附近的村裏,你有空我帶你去我家裏玩玩......”大姐滔滔不絕足有六七分鐘。

我被大姐的熱情所打動,心裏頓覺暖呼呼的。仔細打量,一雙粗糙的雙手,圓圓的臉盤,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歲月剝蝕,刻在臉上的道道褶子足以證明她是一個勤勞、能幹之人。

週日上午,我又碰見她在樹下掃葉子。不時用搭在脖子上的圍巾擦着流淌的汗水,灰色的外衣仍在袋子旁邊。我悄悄地走進餐廳,買了十幾個熱乎乎的包子遞給她。

“妹子,這可使不得,你們發的錢是有數的......”她一個勁地推讓。

“吃吧,大姐。”我硬是塞到她的手裏。

“我吃過了,你們快吃吧,別涼了,肉餡的,是一個來學習的妹子買的”她提着包子跑到周圍四個同伴面前,挑好的遞給她們。那四個女人嚷嚷着、推讓着,我靜靜站着,默默地看着她做人做事。

這時一個拉三輪車的老漢過來,她迎上去,把最後的三個包子連同塑料袋子放到車前的小袋子裏,自己又去把裝滿樹葉的袋子往三輪車上扛。

我分明看着她一嘴包子也沒有償。

我慢慢地走向住室,一路想着,嘆着。

在餐廳,餐飲人員笑容可掬,耐心給帶着方言的學員解釋。飯後,忙着爲一些忘記自送餐具的學員收拾碗筷.......

走出餐廳,我回味着、感嘆着。

良鄉,像一團團燃燒的火焰、一輪輪滾燙的太陽,爲人們發着光和熱。

良鄉,我不會忘記。

良鄉的人,我一直記得。

不是故鄉的良鄉,我一直一直都會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