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小小往事

小小往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1W 次
小小往事


  30多年前,我剛參加工作時,單位在郊外,雖然交通不方便,但是環境好,綠樹成蔭,風清水淨。那個時候家裏沒有電腦、電視、空調,到了夏季天熱的時候,晚飯後大家都要到戶外乘涼。我們都在單位院外住,距大門口只有幾十米,晚飯後,便都到大門口一起乘涼聊天,因爲門口有盞路燈。
  夏天裏昆蟲多,而昆蟲有趨光的習性,所以燈下就聚集了好多飛來的昆蟲。一天,我們突然看到來了一隻小動物,是隻刺蝟。開始它走走停停,有點害怕。我們也看着它,大家都沒動,不知它要幹什麼。突然,他咬住了一隻蟲子,回頭就跑了,我們這才恍然大悟。
  在我的記憶裏,刺蝟和黃鼠狼一樣,是偷東西吃的“賊”黃鼠狼偷雞,刺蝟也偷雞。刺蝟偷雞不偷大雞,只偷小雞,這比偷大雞更可氣。因爲黃鼠狼偷一隻大雞,就會多日不再偷了,而刺蝟偷小雞,次數要多得多。它不光偷小雞,還偷棗偷瓜。這刺蝟偷棗偷瓜的招數,既讓你可氣,又讓你好笑。可氣地是它專門偷紅透的沒有病害的好棗,瓜也是偷熟透的最香甜的好瓜。好笑的是它偷的方法有趣。比如它偷棗,就先爬到樹上,把棗一顆顆咬下來,然後從樹上下來。下來的方法實在好笑,跟上的時候完全不同,不是順着樹幹爬下來,而是身子一團,滾落到地下,比上樹快多了。到了樹下再把落到樹下的棗,一顆顆叼到一起,在上邊一滾,那些棗就都被它身上的硬刺扎住了,之後便馱着勝利品跑走了,也很好笑。偷瓜,只是把瓜咬個洞,喝裏邊的瓜汁,一夜要咬破數個瓜,這些被咬壞的瓜很快經會爛掉了。所以大家都把刺蝟看成跟黃鼠狼一樣的壞傢伙。
  其實這也是我們人類象冤枉黃鼠狼那樣冤枉了刺蝟。黃鼠狼只是偶爾偷次雞,他的主要食物是老鼠並非是雞,它不是我們人類的敵人是朋友。刺蝟也是這樣的,它的主要食物是有害的昆蟲,而不是小雞、棗和瓜,也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從那時起,我改變了對刺蝟是看法。
  只要是無雨的夜晚,刺蝟每天晚上都要來,而且越來多了,它們是來吃昆蟲的。
  大家知道它們來吃蟲子,也沒有人再打再驅趕了,它們的膽子也越來越大了,不僅不跑了,還敢跑到我們近前來吃蟲子。有一次,一隻刺蝟咬住了一隻金龜子,又正在我腳邊,我便用腳碰了它一下,它立刻縮成一團。這是刺蝟自衛的高招。可是它咬住的那隻金龜子還露在外面半個。我突發奇想,想搶奪它嘴裏的金龜子,可我把金龜子弄爛了,它咬在嘴裏的那部分也沒鬆口,大家看我沒戰勝刺蝟,一邊笑我鬥不過刺蝟,一邊去搶奪別的刺蝟口裏的蟲子,而結果都是一樣的,大家也誰也不笑誰了,還覺得有趣,增添了不少笑聲。
  自從知道刺蝟吃昆蟲了,我不僅改變了對刺蝟的看法,還改正了一大錯誤。我的老家在農村,小的時候,捉到刺蝟,就用黃泥把它糊住,然後便放在火中燒,等把黃泥燒乾了,刺蝟也被燒熟了,再把外面的黃泥敲掉,那刺蝟身上的刺也被粘掉了,露出裏面的白肉,很象豬肉的白肉膘,但它不是脂肪,是肉,味道比豬肉要鮮美的多。
  從此,我再也不吃刺蝟了,因爲它是我們的朋友。
  趣抓蟬
  由於我們住得周圍樹多,到了夏季蟬鳴貫耳,吵得大家都睡不好午覺。倘若一隻兩隻趕走就是了,可是許多,樹上都有,又有許多樹,從這棵一趕,它就飛到那棵上,從那棵一趕,它又飛到這棵上,大家都無可奈何。
  一天晚飯後,我帶着3歲的女兒散步,走到一棵樹下,看到一隻剛鑽出土的知了猴兒正往樹上爬,就是蟬的幼蟲。我是農村長大的,小時候在村裏時,常抓這東西,是覺得好玩,因爲它很快就會羽化成蟬,如果是雄蟬,還會鳴叫,於是便抓住了這隻知了猴兒給女兒看。女兒開始有些膽怯,我便把它帶到家裏,放在盒子裏,第二天就成了蟬,還是隻雄蟬,會發出叫聲,女兒高興起來了。爲了防止它飛走,我把蟬翼剪掉了一些,女兒愛不釋手,端着蟬盒在門口玩看。忽然,給我養的雞看到了,一口給銜走吃掉了。女兒哭了,我知道怎麼回聲事後,答應再給她抓,女兒才止住了哭。到了傍晚,我又帶着女兒抓回了3只,女兒又高興了。
  那時候我還不知道蟬蟲是美味,從來沒有吃過,可是雞吃了女兒的蟬,讓我想到,何不抓來餵雞呢,還可節省飼料,說幹經幹。再到傍晚的時候我就去抓,直到看不清東西了,才抓到10來只。我家裏養着5只雞,遠遠不夠吃,不免有點失望。
  怎麼才能抓到的蟬呢?幼蟲不會抓得,成蟲都會飛,很難抓到,蟬都很機警。忽然,我想到,蟬和其他昆蟲一樣,也是有趨光性的,何不利用光來抓蟬呢。如果可行,我相信一定能抓到會飛的蟬。有了這個想法,我就付諸了實施,到了傍晚天完全黑下來的時候,便在樹下點了一堆火,在旁邊等着蟬飛來,可等了老半天,火都快熄滅了,也沒有蟬飛來,我有些失望起急,便對着身邊的樹踹了兩腳,樹震動了兩下,忽然樹上的蟬便撲棱棱鳴飛着下來了,紛紛落到了火堆邊,有的還撲進火裏。我喜出望外,趕緊抓,一下子就抓到10多隻。我成功了,我又加了一把柴,火又旺了,我又去踹別的樹,就又有許多蟬鳴飛着落到火堆邊,很快我就抓到了幾十只蟬,帶的盒子都裝滿了,沉甸甸的,我得勝回家。第二天,這些蟬,我家的5至雞整整吃了一天。
  就這樣,幾乎每天晚上我都換一個地方去抓蟬,每天都會抓到滿滿一盒。我家的雞產蛋率大爲提高,有的雞竟能4天產5個蛋。蛋的質量也大大提高,蛋黃都是紅紅的,汪着油,吃起來更是香美。我在那兒住了10年,5年抓蟬,當然有的鄰居也加入了進來。
  抓蟬餵雞,我自己是直接受益者,除了這,還有兩大受益方。一是夏季的環境安靜了。辦公、聽課、午睡都不受吵鬧地蟬鳴干擾了。二是除了害。蟬是害蟲,幼蟲在地下生活,有3年以上的生長期,以吸食樹木根液成長,鑽出地面羽化成蟬後,也是吸食樹枝裏的汁液,影響樹木生長。
  調到市內工作後,家也搬進了市區,住了樓房,不養雞了也不抓蟬了,結束了那種趣味生活。10多年後,領導派我到那兒學習,正值夏季,卻聽不到蟬鳴,我有點奇怪,問還沒離開的老同事。老同事笑了,說,都讓你給抓得“斷子絕孫”了,哪裏還有蟬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