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觀百團大戰觀後感400字

觀百團大戰觀後感4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5W 次

  篇一

觀百團大戰觀後感400字

近日,上海市氣象科學研究所組織青年團員觀看了電影《百團大戰》。

影片以我國抗戰史上重要的一場戰役百團大戰爲故事情節,影片一開始就以張自忠將軍的死代表着抗日又一次失利爲引子,爲後面發起百團大戰埋下了伏筆。我最爲感動的情節有兩處:一處是在對抗敵軍的裝甲列車時,我軍拼命攻擊,卻不起任何效果。一個一個的士兵到下了,就在千鈞一髮的時候,姚尚武想出了一個辦法,用敵軍有運兵車和裝甲列車相撞。姚尚武和梁山成功搶奪到了無人的運兵列車,向敵人的裝甲車撞去,可卻發現兩輛火車不在一條道上。於是,一場拆道岔的爭奪戰就此開始,你爭我搶之下,始終沒有結果。眼看時間愈發緊迫,可八路軍遲遲未能扳下道岔,就在兩輛火車擦肩而過前的一瞬間,一營長一躍而上扳下道岔,兩輛火車終於相撞,姚尚武和梁山也成功跳車。可一營長卻被敵人射殺,他的屍體跪在死人堆上,手裏緊緊握着扳道岔杆,八路軍戰士的必勝精神,爲國捐軀的一腔熱血,使我內心受到極大的觸動。第二個是臨近結尾的關家堖之戰,八路軍勢如劈竹,可卻在關家堖主峯受到了極大的阻礙,上去的戰士成批的倒下,就連毀滅敵方裝甲列車的梁山也在此犧牲。後來八路軍攻克了關家堖,彭德懷將軍踏着數以萬計的屍體登上主峯時我才真正體會到“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心酸和八路軍捨生取勝的精神。歷史看似已經過去,但它卻徹底融在我們生活的國家和社會血液裏。歷史需要被銘記,尤其是抗戰。這段用無數民族英雄生命換來來之不易的歷史,百團大戰的信念與精神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裏

  篇二

今天,我們全班同學在老師的倡導下,看了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週年爲題材的8部電影。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由寧國強爲主演的《百團大戰》,這部電影以精緻的畫面,演員們精湛的演藝和感人的情節,給觀衆帶來了地場視覺和精神上的盛宴,令我感觸良深。

電影講述了日本軍隊在1939年冬以來,集中了分散在長城、華北、東北的部分軍隊,以鐵路、公路等交通線爲依託,實行“以鐵路爲柱,公路爲鏈,據點爲鎖”的“囚籠政策”,藉此控制並逐漸縮小抗日力量。1940年,八路軍在華北地區使用105個團的兵力,向日軍佔領的交通線和據點發動大規模進攻,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囚籠政策”、“治安肅正”、“以戰養戰”等陰謀計劃。

“戰爭是殘酷的,戰爭是要流血犧牲的。”曾經,這句話對我而言只是口號,現在,這句話對我而言是憤慨,是惋惜,是警告,是珍惜。

當年,日本侵略者對姚家村施行“殺光、燒光、搶光“三光政策。當影片的鏡頭跳轉到一個房間,正對着一名產婦,日本侵略者將房門緊閉,活活燒死了屋內的幾個婦女和剛出生的孩子,他們的慘無人道刺痛了我。我深刻意識到:戰爭來臨時,連戰場外無辜的老弱婦孺也沒能躲過侵略者的迫害,殘酷不分地點。

在娘子關車站,爲了利用火車撞毀日軍裝甲車,必須到扳道岔處將兩車軌道連在一起,戰士們爭先恐後去完成任務,有的甚至還沒衝到扳道岔處就已犧牲,但沒人退縮,最後,一個八路軍戰士身中數彈仍拼盡僅剩的一點力氣壓倒扳道岔,火車撞飛裝甲車,取得勝利。但地上高高堆起的屍山在警示後人,爲了取得勝利付出的代價有多麼沉重。戰爭是要流血犧牲的,即使是執行一個小小的任務,無論勝負。

在關家堖戰役中,日軍佔據易守難攻的有利地形,瘋狂掃射並用飛機狂轟濫炸,阻止八路軍進攻。關家堖地方狹小,八路軍進攻的兵力密集而無處躲藏,且當時我軍的武器裝備遠遠落後於日軍,軍隊傷亡慘重。在這種情況下,衝鋒向前的戰士用自己的肉體消耗敵軍火力,爲後面的戰士爭取進攻機會。大無畏犧牲精神固然值得稱道,但那滿山遍野躺着的烈士也在用獻血揭示着一個冰冷的真相:戰場上,生命太脆弱,很多寶貴生命的結局,只能從冰冷的傷亡數字中得知。

觀影結束,我久久不能平靜。抗日戰爭史是中國人民的血淚史,中華民族的屈辱史,那段歷史將永遠被銘記,我爲祖國所經歷的那段歷史痛心更被先烈們奮起反抗,不屈不撓的精神折服。現在的我們是幸運的,居安思危。時刻牢記:落後就要捱打,只有自身強大,才能避免本國淪爲戰場。只有堅決維護和平,才能讓其他國家的生靈也免遭戰火洗劫。今天國家的和平是先輩們用生命鑄就,唯有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