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2016關於白鹿原讀後感

2016關於白鹿原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祕史,《白鹿原》記述了一個時代的底層變遷,並深刻的影響民族的內在機理。下面是小編收集的2016關於白鹿原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2016關於白鹿原讀後感

  【2016關於白鹿原讀後感1】

“爲人師表,傳道授業解惑。當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吾等責無旁貸,本應著書立論,大聲疾呼,以正世風。竟然是白日裏遊山玩水,飲酒作樂,夜間尋花問柳,醉死夢生……”這是朱先生出場時說的一段話,現在聽來仍振聾發聵。

“踏破青山千萬重,仰天池上水溶溶。橫空大氣排山去,砥柱人間是此峯。”這是朱先生在南方講學受挫時,回到華山作的一首《七絕》,大氣磅礴卻也難免憂愁孤憤。

“倚勢恃強壓對方,打鬥訴訟兩敗傷。爲富思仁兼重義,謙讓一步寬十丈,”這是朱先生對白鹿原上白鹿兩大戶起爭端時的諄諄勸勉,回味悠長。

在整本書中,我最感興趣就是朱先生了,對於他,我想套用那句著名的對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的評價:“只能用兩個詞來形容他:‘一是聖徒,指這個人;二是先知。’”他畢生精力投注在白鹿原這片蒼茫大地上,除罌粟,教學生,救災民,作鄉約,寫縣誌……他每一步行爲,都擲地有聲。

書中,朱先生很多行爲都的確是很行爲藝術,如晴天穿雨靴暗示村民天氣,勸退清軍總督時自帶糧袋傳達民生多艱,以及那句膾炙人口的“房是招牌地是累,攢下銀錢催命鬼”……這些事,讓他終究被奉爲聖人。而白嘉軒的那句“犯人門絕對信服聖人而又不真心實意實行,這並不是聖人的悲劇,而是凡人永遠成不了聖人的緣故”,讓朱先生更加高貴而神祕。

朱先生代表着民族的內嵌的價值觀,是封建時代完美人格的體現。禮樂射御書數加風水天文與耕織,他的確算是那個時代的全才了吧?

  【2016關於白鹿原讀後感2】

《白鹿原》是作家陳忠實一大力作,作品氣勢博大,浩浩蕩蕩,用最濃重的筆墨,最淳樸的風情,大筆一揮,甩出陝北一幕又一幕時代的剪影,那嘶吼的秦腔,急雨般密集的鼓聲,帶着陝北特有的風沙,在這部浩瀚厚實的鉅作中不止不息,颳起一連串震撼心靈的颶風。

故事圍繞白鹿村中兩大家族分支,白家和鹿家展開,細膩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具有濃厚的真實感和史詩般的厚重感。作品極其龐大,人物形象飽滿,在這裏不能一言道盡,只能選取其中最感興趣的情節和人物來寫。

在白鹿原這部作品中,最喜歡的是田小娥這個角色,田小娥本是一位年老的武狀元的姨太太,後與到武狀元家“熬活”的年輕小夥黑娃私奔,回到白鹿原,但因與黑娃之間的關係被揭露,並不受到白鹿原的百姓的歡迎,更不被允許進入家族祠堂與黑娃成親,最後只得搬到村子邊緣破敗的黃土窯內生活。或許許多人會認爲田小娥放蕩,無恥,不守婦節,但我讀出的,卻是對愛情的執着,對自由的嚮往,讀出的是堅強,勇敢,無畏。本是秀才的女兒的她,不得已地嫁給了一個毫無情調的糟老頭子,委委屈屈地做了姨太太。縱他有萬貫家財,縱他有赫赫威名,卻依舊不能撫慰她對於一份真正的愛情的渴望。秀才的女兒,想必也是識文斷字,內心有着花前月下的浪漫情懷的,想必在閨中待嫁時也是讀過“願得一心人,百首不相離”,“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的,想必也是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可現實的殘酷卻狠狠地摧殘了她對愛情的渴求,對一份轟轟烈烈的感情的期盼,當她遇到年輕氣盛,孔武有力的黑娃時,怎麼能不動心,怎麼能不沉迷?

隨着感情的逐漸升溫,兩人便萌發了私奔的念頭,一個女人,敢爲愛情捨棄富貴,敢爲愛情捨棄清白,敢爲愛情放棄眼前的一切,我們還能再過多地要求她什麼呢?這份勇氣,這份無畏,這份如飛蛾撲火般壯烈的舉動,就值得所有人讚許。田小娥,小娥,或許作者在爲她取名時,別有深意,愛情是一團火,一團跳躍的熱烈的誘人的火,引得她奮不顧身,引得她不計後果,義無反顧地撲向那團燒人心智醉生夢死的豔紅。

在黃土窯安定下來後,兩人安安分分地過起了小日子,砍柴挑水掃地餵雞縫補拾綴,兩人的生活平淡卻充實,或許他們在心底還在偷偷地做着夢,就這麼本本分分地過日子吧,說不定哪一天族長會接受他們,白鹿原會容納他們,他們最終也能深深地紮根在這片土地上。如果不是造化弄人,如果不是時事動亂,這樣平靜的日子可能會無限期地延長下去,可人生活在時代中,就不得已地要受時代的擺控,誰也沒有說不的權利,誰也沒有拒絕的藉口,就這麼被時代拖着,拉着,走向不可知的路口,這也體現了人在浩瀚博大的時代中的渺小,人的渺小,無助,彷徨,也反應着生命的脆弱性。

黑娃離開了,小娥還在村邊破敗的黃土窯中生活,年輕的獨居女人,即使堅強地擋得住明槍,也擋不住四面八方射來的暗箭,瘋子啞巴的日夜侵擾,鹿子霖的無恥與猥褻,黑娃的杳無音訊,獨居的空虛與思念,種種都讓這個本想要過好平淡日子的女人慌了陣腳,沒了依靠,漸漸地走向沉淪,漸漸地把世俗流言清白堅貞拋在了腦後,漸漸地無法自拔。那是一種百無聊賴的空虛,那是一種對現實無語的妥協。她選擇了屈服,屈服於無路可走,屈服於人性本能,屈服於慾望的世界。

我感到悲哀,她沒有選擇,卻要揹負罵名,現實讓她臣服於腳下,卻還要諷刺她水性楊花,無恥失尊。田小娥的命運,註定是一個悲劇,她的勇敢,叛逆,無畏,無不在抵抗着封建,頑固,保守的勢力,但她個人的力量終歸太過薄弱,無法與巨大的勢力抗衡,便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選擇放棄自我,終於滑落萬丈深淵。

田小娥的命運令人唏噓不已,同時,《白鹿原》刻畫人物之豐富細膩飽滿也令人讚歎無比,田小娥這個角色成功了,《白鹿原》也成功了。一部作品能夠引起人們內心深處的震撼與共鳴,就是一部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