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六娭毑散文

六娭毑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4W 次

岳母家住在河西窯坡山,一棟“筒子樓”的二樓。一樓有位鄰居,大家都叫她六娭毑,大眼睛,厚嘴脣,高鼻樑,寬臉龐,黑裏透紅的皮膚略顯幾分粗糙,微微發胖的身材格外結實穩健,走起路來三步並作兩步,像一陣風似的,風風火火,猴急狗急。在長沙土生土長的她,儼然一派北方女性粗獷、豪爽,卻也有幾分異常。

六娭毑散文

六娭毑早年喪夫,拉扯着幾個兒女,辛苦了一輩子。現在兒女均已成家,且個個生活條件不錯,但她卻拒絕了兒女們的安排,一個人繼續住在既窄又矮還暗的老房子裏,經常披一頭看不到半點柔軟和一絲光亮的齊耳短髮,穿一身洗得青不青藍不藍不見底色發了白的平布衣褲,趿一雙剪去後跟幫子且髒兮兮的塑料涼鞋,過着清清淡淡、平平實實的簡樸日子。她待人和氣,人緣極好,碰見熟人老遠就打招呼,也喜歡樓上樓下、左鄰右舍的串串門子,嘮嘮家常,終日笑聲不斷,好像永遠也沒有煩惱和憂愁似的。

我因爲上岳母家,經常與六娭毑照面,但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除了叫一聲“六娭毑”問一聲好以外,並沒有太多接觸,對她的瞭解也就甚少。

一次難忘的相遇,不,準確地說,是一次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她的熱情相助、雪中送炭,使我對她有了深切的認識,併產生了刻骨銘心的敬意。

那一年,元宵剛過,春雨綿綿,寒意依然,人們還陶醉和沉浸於新春佳節歡樂之中的時候,我的兒子要降臨人世了。挺着大肚子的妻子突然發作,疼痛難忍。慌亂之中,沒有一點經驗的我,急忙中攙扶着她就近去了嶽麓山下的一家醫院。沒料到這家醫院病牀爆滿,醫生說:“我們現在沒空牀,你們到別處去吧!”我不知所措,一下子像掉進了深淵谷底。我仍不甘心,找這個,求那個,結果熱臉碰冷臉,得到的都是冷漠無情的拒絕。妻子已經實在撐不住了,聽着她一聲聲揪心的呻吟,我像一隻熱鍋上的螞蟻,焦灼萬分!

正在上下奔忙求助無果的爲難之中,六娭毑出現了。她因感冒來這裏看病,見此情景,二話沒說,急匆匆找到醫院一個熟人借來一副擔架,對我說:“快!快點!我來幫你,我們一起將你愛人擡到山那邊武警三六六醫院去!”六娭毑這麼大年紀了,又有病在身,這麼重的擔架,我怎麼好意思要她來擡?“來不及了!快走!”她見我猶豫着,不容分說地早已把擔架帶套上了肩。

就這樣,我與六娭毑一高一矮,一前一後,頂着寒風,冒着細雨,擡着妻子往三六六醫院跑。

這段路雖然不長,但經過一段馬路以後,還要爬一段山,坡陡人重,路溼腳滑,心急步促,體力消耗很大,開始還起着跑步,慢慢地只能拖着步子往前挪了。我們走一段歇一下,歇一下再走一段,一步一步,一段一段,艱難地向前邁進。走着走着,腰痛了,腿痠了,上氣不接下氣,汗水如雨般地直往下淌。鬆不得呀!我咬緊牙關,挺起身子,堅持着不讓擔架從肩頭上滑下來。

好漫長的路程啊!短短的三里路,我們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竟走了半個多小時。汗水從身上冒出,雨水從頭頂落下,模糊了眼睛,溼透了衣裳,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汗水。到了山上的'醫院門口,我已經汗流浹背,精疲力竭,身子骨像散了架似的。一個年輕力壯的大小夥子都累得如此,實在不敢想象,年過半百的六娭毑是怎樣挺過來的。唯有一種解釋,那就是美德中的意志、精神下的力量!

看着氣喘吁吁,被汗水和雨水溼透了全身且抱病在身的六娭毑,我滿腔愧疚,萬分感動,眼睛裏閃着淚花,一時間竟找不出合適的言詞來表達對她的感激之情。

在三六六醫院醫生和護士的熱情接洽和精心護理下,兒子呱呱落地,妻子平安無事,我也幸福地當上了父親……

時間一晃就是二十多年了,兒子長高長大長成人了,岳母已不在人世,從漣源調回長沙的妻兄住進了“筒子樓”。偶爾去一趟窯坡山,只見一切如舊,地方還是那個地方,樓房還是那棟樓房,鄰居也還是那些鄰居。六娭毑仍然住在樓下老地方沒動,頭髮白了幾縷,皺紋多了幾道,人蒼老了幾分,還是着一身褪色的衣服,趿一雙灰舊的布鞋,這家串串,那家遛遛,整天樂呵呵笑哈哈的,像開心果一樣,無拘無束,無憂無慮,那份實在那份忠厚那份親近那份熱情無時不在,依然不減……

餛飩店裏的感動

我有一個習慣,每個星期天清晨,都要步行半個多小時,專程到三王街雙燕樓,花上五塊錢,吃一碗餛飩,一則早上車輛少,空氣好,是散步走路的好時機,二則那餛飩價廉物美、別具風味,吸引了我。既鍛鍊了身體,又品嚐了美味,可謂一舉兩得,物質精神雙豐收。因此,不是出差或者是遇上特殊情況,我都風雨無阻,從不間斷。

又是一個星期天,陽光和煦,風輕雲淡,早早起牀,伸伸手,彎彎腰,踢踢腿,吸一口清新空氣,晃晃悠悠走出機關院子。

長沙,古老、文明而又美麗。我沿着鱗次櫛比、錯落有致的樓房商鋪,踏着方格彩磚鋪就的人行道,盡情吸吮着路旁玉蘭樹上飄送的花香,上城南路,經天心閣,到南門口,順着步行街,折入太平街,轉進三王街,徑直來到雙燕樓。

店子裏,整整齊齊,清清爽爽,給人一種舒適、愜意的感覺。靠門口右側牆上掛着一個燈箱,紅底白字密密麻麻載明着餛飩的種類和價格,酸辣呀,三鮮呀,蝦仁呀,腰花呀,雲耳肉片呀,香菇菜心呀,等等,各種餛飩一目瞭然,盡在其上,任顧客隨意挑選。廳堂中間,有條不紊擺放着七八張長方形小桌、三十幾條漆木靠背方椅,桌子上高高矮矮的小杯、小壺、小瓶子、小罐子,分別裝一些鹽、味精、辣椒、醬油之類的調味品,方便顧客根據各自的口味和喜好自由選用。店堂裏,早有人光顧,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是與我一樣對這裏情有獨鍾癖愛有加的老食客,或是慕名而來嘗一次鮮享一回口福的新主顧,三三兩兩,或安坐等候,有說有笑,或無聲無息,埋頭饕餮。服務的大姐、小妹和師傅們,和藹可親,笑容可掬,服務周到,熱情似火,讓人有一種溫馨、愜意、賓至如歸的感覺。我付了賬,要了份鮮肉餛飩,將籌碼遞給一位跑堂的大姐,找一空位坐了下來……

這時,從門口進來一男一女,看樣子年齡均不過三十,兩人一左一右,牽一五六歲小孩,像是三口之家。這時,店子裏已滿堂顧客,少有虛位,他們進來後,站在過道中打量,見我所坐之處的側旁和對面有兩空位,走了過來。

“請問,這裏有人嗎?”明知是空座,見我在旁,那年輕女子還是先問後坐,輕聲細語,彬彬有禮。跟後的男子也不失風度地衝我點點頭,笑了笑。

我心頭一熱,被他們的行爲舉止所感染,“沒有人,你們坐吧!”投桃報李,我順手把凳子拉正一下,友好地示意他們坐下。

三個人,兩個位子,男人站着,女人、小孩分別坐在我的對面、旁側。孩子天性好動,加上高興,坐在凳子上,一點也不安分,手舞足蹈,又拍又踢,一隻腳竟踹到我的膝蓋上來了。我微微笑了笑,下意識地拍了拍褲上的灰塵。

女人見了,急得不行,趕忙起身,拉住了孩子活動不止的雙腳,哄勸起孩子來:“崽崽聽話,不要亂動,看你踹着伯伯了!”

聽媽媽一說,孩子停止了動作,轉過頭來,瞪着一雙大眼,直直地望着我。我生怕驚嚇了他,微微一笑,輕聲細語,“不要緊的,伯伯沒有怪你。”

“還不趕快叫伯伯,對伯伯說聲對不起!”幾乎是在同一時刻,男人、女人都向兒子發出了指令。

“伯伯,對不起!”稚聲稚氣,怯生生的。

一股熱流一下子從我的腳底直衝頭頂,暖遍了全身!多麼純真、可愛的孩子!我長期在外,很少見到有如此通情達理、文明禮貌禮待別人的。有這樣的父母影響和教育,這孩子日後定會崇尚真善美,嫉憤假醜惡,明瞭世事,寬以待人,融合社會,長大成材的。

“謝謝!”聽一聲孩子道歉,別提我有多高興了。我情不自禁,伸手向前,握了握那又嫩又軟的小手,打心裏頭十分喜歡這孩子,也非常讚賞孩子的父母親。

餛飩上來了,爲了早點讓出座位,我顧不得熱湯燙口,狼吞虎嚥、三扒兩口,很快就把它消滅個一乾二淨,趕快起身,離座而去。

“伯伯再見!”甜甜的、脆脆的,那童聲竟從身後追了上來。

我止住了腳步,轉過身來,微笑着,向他們擺了擺手,“再見!”

我頭一回在吃過餛飩以後,忘情得不知餛飩的滋味,但我卻有生以來,第一次在一位幼小、天真、活潑的孩童面前,接受了一次最生動最深刻人生意義上的教育,品味到、體會到了人與人之間,不論是男人與女人、大人與孩子、生人與熟人,應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真誠,多一份愛心。若如此,世界將是何等的和諧、美好,我們的生活將充滿陽光、絢麗多彩!

出得門來,一陣涼風吹過,好甜,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