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讀紅柯散文隨筆

讀紅柯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他是翱翔于山頂的雄鷹,是越過草原跨向崑崙山的奔馬,他是古時的夸父,是夜間唱歌的神鳥,是藏躲在太陽深處的火焰,然而他還尚未用心中的火光徹底照亮這個罪孽深重的人間時,卻一頭栽倒在了大地的裂縫間。

讀紅柯散文隨筆

從此,他躺下的這塊土地上,必然會生長出許許多多生命力旺盛的植物來,它們將是他的化身,是他在另一個世間的存在,他的血液必將會永恆地滋潤這塊土地,當然,他也會守護着它們,陪伴着它們,一旦發現其間長出惡劣骯髒的東西來,他將在第一時間內將其連根拔掉、斬草除根。

他儘管是帶着無限的遺憾走的,但他卻比常人和衆多小說家多出一塊高貴的土地。這或許是一個小說家最爲聖潔的歸宿。就像一顆星辰,烏雲雖能在某些時分將其遮住,卻絲毫不能掩蓋它那耀眼炙熱的光芒。

此人是誰?便是紅柯。

生活中的紅柯我並不瞭解,紅柯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我通過反覆閱讀他的《崑崙山上一棵草》《刺玫》《扎刀令》這三部中短篇小說集後而建立起來的。我僅僅熟悉了小說家紅柯的面目,但我覺得作爲小說家的紅柯更接近他的心靈和靈魂。

他或許是那匹在沙塵暴中掙扎的白馬(《打羔》),或許是經常將槐蟲吃進肚中的懷成(《槐蟲》),或許是苦苦尋找美麗的詩人(《再來一次春天》),或許是飛舞在土塬上的白天鵝(《病房》),或許是刻在崑崙上的生命之根(《崑崙山上一棵草》),或許是那聖潔的新疆少女(《霍爾果斯》),或許是騎着毛驢抵抗死亡的老人(《騎着毛驢上天堂》),也或許是那個因喝泉水而懷上大地的孩子的男人(《廖天地》)。

當我一篇一篇進入紅柯的小說世界時,我吃驚地發現,紅柯本身就是屬於大自然間的一株植物,小說家的他正是用自己的體驗和獨特的觀察力去營造出一個聖潔的世界。

毫無疑問,紅柯的靈魂是容不下污濁的,他筆下的幾乎每一個人物都化作爲世間的聖靈,比如白馬、綠草、荒漠、太陽、雪山等,顯然它們是通神的,它們懂得神靈的語言,它們嚮往純潔與美麗,也正因如此,它們的靈魂裏才鑲嵌上了一層深深的失落感和憂鬱感,這種感覺本身就源於心靈的困頓。對美的追求,是紅柯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許多人在說他小說題材的特殊,但我並不覺得這是紅柯的最大特點,因爲任何偉大的題材,一旦經過時間的淘洗,都會被風乾。

在我看來,紅柯的最大特點在於追求聖潔卻不能抵達聖潔的痛苦感,他審視每一個普通的人物,他試圖讓他們替他越過天山,抵達聖潔,他深知,世間本是苦澀的,甚至是乏味的,唯一能消解苦痛、乏味、單調、無聊的途徑便是給他們賦予生命的`活力和原始的激情。

紅柯是複雜的,他有着托爾斯泰式的遼闊,也有着福樓拜式的精緻,亦有着張承志式的心靈流露,他的語言龐雜繁密,像機關槍一樣掃射,讓人應接不暇,但絲毫卻不會產生疲憊的感覺,僅就這一點,就足以讓人欽佩。

有人責難紅柯的小說顯得囉嗦,但我要在這裏反問:托爾斯泰囉嗦嗎?陀思妥耶夫斯基囉嗦嗎?巴爾扎克囉嗦嗎?某種程度上講,囉嗦恰恰凸顯了社會的複雜與廣袤。

任何偉大的小說都有瑕疵,因爲小說本身就是小說家的一種偏見,如果失去了偏見和獨特性,小說就會讓人生疑。

紅柯的複雜還表現在小說敘述上,他在不破壞故事的基礎上,讓人物直接與心靈、泉水、死神、天鵝、少女對話,這些東西完全是現代小說的特點,另一方面,他去寫那些古老的神話傳說,包括已經遺失的情感、青春和物件,他這是在試圖打破傳統與現代的界限嗎?

難以想象當代小說家裏若沒有紅柯將會是怎樣的一個風貌,在出現信仰危機、人性逐漸敗落的時代背景下,紅柯卻身穿聖潔的雪衣,從天山深處緩緩走來,他用自己乾淨的靈魂擦拭筆下的每一個人物,好讓他們攜帶着草原深處的泉水,去淨化衆人的心靈。

一個小說家的價值,取決於他自身的獨特性和那顆永恆的心靈,與衆多平庸的小說家相比,紅柯是幸運的,他自始至終,都在努力保持住這兩樣對小說家來說無比珍貴的東西。如今,他人儘管走了,但他的小說卻永遠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