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老家不能沒有房屋散文

老家不能沒有房屋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4W 次

故鄉是我出生的地方,房屋是我心中不落的太陽。故鄉的山水,哺育了我生命的絲絲縷縷;老家的房屋,收藏了我成長的點點滴滴。故鄉在,鄉村的風景就會念念不忘,傾情暮年的煙火就不會成爲無源之水;老家在,鄉土的記憶就會記憶猶新,續寫夕陽的生活就不會成爲無米之炊!

老家不能沒有房屋散文

老家是我放飛夢想的地方。夢想猶如我生命途中的一枚風箏,無論飄揚多高,出行多久,“風箏”始終在房屋的視線範圍內飄移。啓蒙時代,風箏漂泊的腳步,將我帶到了百米之外的九賢小學,那裏有我朗朗的書聲。少年時代,風箏流離的足跡,將我延伸到了十里之外的萬安中學,那裏有我六年寒窗苦讀的剪影。就業時代,風箏漫遊的旅程,將我帶到了千里之外的都市,那裏有我事業打拼堅實的足跡。

置身都市之初,我用辛勤的汗水與青春熱血,很快在異鄉撐起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爾後,又在城市廣廈千萬間安得了一蝸居。蝸居雖小,也足可以遮風擋雨。閒暇時節,在家裏可以獨享暢遊網海的一方愜意,或坐於書房內開啓電腦聆聽時尚歌曲;或側趟於沙發上平握手機閱讀江山網站美文。蝸居不夠奢侈,但飄泊的人生之舟總算有了停泊的港灣。工作之餘,可以卸下滿身的疲憊,或與親人敘敘家常,或與老鄉講講親切耳熟的家鄉話。然而,置身在天長日久的都市歲月中,除了領略打拼的艱難和人情的冷曖外,飽償更多的卻是“獨在異鄉爲異客”的孤獨。越長大越戀老家,出外久了,內心時常惦記着回家的日子。是啊,從小到大,農村二十多年的親情、友情早已溶入血液,植入骨髓,並不因爲我在城裏有了一蝸居就能輕易淡去、沙漠化、甚至灰飛煙滅!

事業有成之後,同我一起外出的夥伴們,又相繼在家裏有了又大又漂亮的獨家獨院的新房子。雖然無人居住,可老家及毗鄰鄉村蓋新房的數量還是有增無減。對此,不同年齡段的人有了不同的聲音,年齡小的人在說,這是在唱空城計;年齡大的人則講,這是未雨綢繆如斯……

夜深人靜時,我倚在陽臺的前面眺望故鄉,思緒宛如天空月亮散發出銀灰色的清輝,“傾瀉”在老家那幢快要坍塌的房子上。老屋坍塌了,我是不能原址再建,不能重建房屋的後果,意味着永久性的失去鄉村立腳之地,這跟村莊嫁給出的女人有什麼區別?一次閒聊中,她說:我喜歡鄉下,可是嫁了,老家的房子好像沒有我的份,感覺還是男的纔可以去根據地,女的想老家思故鄉又如何,最多隻能多回幾次家,用勤奮的腳步去親近去丈量這片熱土。婆家、孃家都把你當外人,從結婚那天起,女人們就沒有這個權利了……

房屋是一抹思緒,一直縈繞在我心頭。老家不能沒有房屋,不論在哪裏謀生、在何處打拼,只要老家的房子還在,我就多了一個選項,我就有了一條退路。如果,老家的房子沒了,就成了無腳的風,就成了無根的草,思家之心無處安放,戀鄉之情無處寄託。

老家是維繫情誼的紐帶。現在很多人搬進了城裏,但是親情友情是不能隨人一起搬走的。只要老家房屋還在,無論多忙,就會抽時間回去看看,回家的路就不會被生鏽的時間之刀切斷。常回去走走,就會感到這個家是完整的,與村民的離散聚合是融洽的。如果房子沒了,腳步生疏了,觀念忘了,家也散了,親情友情也淡了,那是用多少錢都無法交易回來的。

老家是聯絡感情的場所,是村民傾心交流的平臺。住在鄉村每天都是信息發佈會,住在城裏,鄰居是誰你可能都不知道!消息閉塞到會讓你瞠目結舌。父親離開故鄉居住好多年了。那年,他返回村莊喝喜酒,當村民說起縣城發生一起感情糾紛引發的血案始末,問及父親,想從他身上探聽到更多更詳細的說法。然而,身居縣城的父親卻一臉茫然,因爲,他身居鬧市區,縱使人羣擁擠到密不透風的狀態,那又如何,照樣沒有一個可以與之傾心交談的熟人,身邊的消息依然閉塞,還沒有遠在鄉村人暢通。農村就好了,想去誰家就去誰家,腳步近了,來往密切了,鄰里關係就會相處得融洽。空閒時分,不用整天一腦袋紮在空調屋裏。老屋後面,那條枝繁葉茂的大樟樹樹兜,滿是樹根隆起,盤根錯節的樹根,宛如龍爪朝着周邊延伸,以無法撼動的力量向着縱深土壤挺進,一如老屋紮根在我靈魂深的寫照一樣。拱起的樹根,是就地取材的天然板凳,夏天納涼,或閒暇無聊之時,村裏總三五個人坐在樹根上,圍集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聊着農村耕作的日常瑣碎,聊着村民生活的柴米油鹽,聊着村民出外務工的點點滴滴,聊着新農村建設居住環境日新月異的美好未來……

老家可以用來休閒。老屋外面,可以盡興觀光,放目遠望,眼界無比開闊,田野一望無際。視野兩邊,是綿延的羣山,綠樹掩映。視野前方,是鱗次櫛比的房屋,呈現出新農村建設的最美風貌。老屋院內,有一個很大的葡萄架,棚下置有椅子和園桌,早上與老友喝喝早茶,中午躺在椅上微微休憩,下午同鄰里打個小牌。冬天沒事院內曬曬太陽。老屋東邊有大量的閒地,閒時就去那裏侍弄瓜果,園內種點小菜。人不能總是靜止,適當運動也是身體健康的一大要素,每天拿出一點時間,用於筋骨舒展,這樣既可以鍛鍊身體,又能彌補綠色餐桌上的自給自足,何樂而不爲。活動夠了,就回到老屋去,與老伴喝點小酒,一茶一飯,一菜一粥,如此甚好。說實話,對我們這代從農村走出去的人來說,外面的房子只是個住所,老家的房子纔是真正的家!

老家可以用來度假,鄉村自有一方愜意。這裏有它獨特的生活氣息,這裏水質甘甜,空氣清新,環境優雅,一年四季有醉人的風景:春天有爭奇鬥豔的野花,夏天有碧波盪漾的湖水,秋天有草木凋零的原野,冬天有垂釣曖陽的河牀。村東那條河牀彎曲、碧水長流的小河,春來水草豐盛,冬至鯽魚深藏,不深不淺的水域內,可以盡情拋杆垂釣,延伸兒時曾經樂此不疲的垂釣夢。小時候,我常常跟着大人去釣魚,那棵樟樹斜身子倒向水域中的位置,就是爺爺最愛光顧的釣點,那裏,曾無數次上演過爺孫二代人的故事。那次跑魚摔跤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心想下酒有紅燒,急忙站起喜彎腰。不慎腳滑身仰翻,孫笑魚跑重放漂。”爺爺當時念起這首詩時常會在我耳邊憶起。

老家可以用來養生,養生離不開農家菜,身體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是合理善食。這裏的'食菜,都是自己園子裏套種的,地不多,卻什麼都有,常吃的青菜、蘿蔔、茄子、韭菜、豆角、西紅柿、南瓜……不施化肥,不打農藥,沒有污染的綠色環保蔬菜,隨吃隨摘,無須放入冰箱保鮮,也不用擔心因存放時間長而導致營養流失;這裏的魚是自己水塘裏野生的,這裏的雞、鴨是自己房前屋後散養的,不用豬飼料餵養的塘魚與家禽,現煮現宰,原汁原味,取材放心,吃着安心,不用考慮激素與瘦肉精。

老家自有一片溫情,寵物是人類的朋友。當孤獨襲身親人不在身邊時,寵物是情感缺失陪伴的最好依託。寵物在家想養就養,不爲飼養數量所限,不爲證件許可所拘,老屋左邊那片豐盈的地上,有的是院子和地皮讓它們撒歡,也不用擔心擾民傷民。小動物們都想跑就跑,不用鐵鏈拴着脖頸,它們整天自由歡脫,我去哪裏,它跟着我去哪裏,寸步不離左右,熱忱待我有加,我嘴吐“嘖…嘖…”之聲,它便使勁晃動着柔軟的腰身示好;我伸出手撐攤開,它便躍起前腳與我握手,高翹上揚的尾巴急速左右搖擺,唯恐搖出的頻率不快而怠慢了我。

老家可以用來養老。在早期村民安度晚年的傳統觀念裏,農村養老的最大困惑之一,就是年老病多就醫不便。如今,鄉村看病難的問題已不再問題的問題了,在鄉村醫療設施有了長點足進步的同時,農村居住人也可以與城裏居住人共享城鎮醫療。隨着國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私駕車也早已進入了千家萬戶。新農村建設的重大舉措緊鑼密鼓實施後,老家居住環境得致了極大改善,城鄉之間的水泥現澆道路也暢通了,通往城市的公交車也配備了,更爲自主快捷的交通工具是,私駕車可以在城鄉之間的網狀公路上長驅直入行駛。鄉村沒有車流,沒有路堵,沒有尾氣,道路出行不用擔心危險。無須等到退休年齡,只要不爲紅塵所羈絆,我就立即回到村裏去,回到那片樸實的土地上,建一座房子,納一院春風,賞一片夜景。

無論功成名就與否,老屋都將呼喚主人歸去,磚頭中收藏了我稚嫩的嚮往,瓦礫裏揉進了我不變的牽伴。這裏有我半世拔不走的根,有我一生忘不了的情。在我固執的心裏,唯有親近了鄉村的土地,生命之體纔沒有懸空狀,唯有觸摸了老屋的脈搏,內心之念纔有腳踏實地之感。老家的房子,明察是一棟建築物體,暗究是一縷思鄉的載體。日子在流逝,隨着年齡的無限膨脹,骨子裏戀家的情感波濤愈益瀲灩,遇到節假日,總會不自覺地想起那個忽近忽遠忽冷忽熱的“家”,想起昔日在家熱熱鬧鬧的氛圍。在那裏,沒有高樓大廈,沒有人流如織,沒有豪華影院,沒有暢通網絡。有的是清晰的空氣,有的是沁人心脾的花香,有的是蟬鳴鳥叫,有的是淳樸民風民情與無瑕的往來……

故鄉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盞燈,她點亮了我前進的方向,點亮了我落葉歸根的通途,而房屋,卻是這盞油燈必不能少的燃燒物。如果沒有了房屋,油燈將無法點亮,歸途的屏障將無法穿越,新農村建設的巨大成果將不能惠及更多的人羣。所以,一定要在老家留套房,這是農村兒女生活的需要,也是新農村建設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