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我傾聽,用與生俱來的共鳴器散文

我傾聽,用與生俱來的共鳴器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6W 次

歌聲總是無處不在的,比如現在就像水草一樣在波浪中自由的舞蹈,這不是我聽見的音樂,而是我閱讀到的音樂。我離開船舷,閱讀手心的這一本小冊子《棋語人生》,此刻的音樂,就像是我在品讀了一首精美的古典詩歌之後那種餘香的感覺,可是,這也不是我正在聽着的音樂,而是我體味到的音樂。

我傾聽,用與生俱來的共鳴器散文

隨着歌聲穿越心靈的不是那些歌詞,而是音樂本身——那種來自心靈的旋律。而音樂憑藉特別的方式給予我們喜悅或悲慼或陶醉或震撼。我們在聲音的高低、起伏、快慢、鬆緊、強弱、極弱、極遠和貼近中彷彿被溫柔的巧手按摩得服服帖帖……所以,彷彿那種醉酒狀的暈乎乎而自醒,忘形於飄飄然之後的狀態——我感覺,這就是音樂。

我十分欣賞阿炳的二泉映月,朗朗的鋼琴曲……前天,我聽了央視的“藝術人生”欄目關於薩頂頂的音樂專輯,並且欣賞了她獨創的“自語”,很有共鳴。這種共鳴,甚至和音樂無關。

是的,聽着音樂寫作成爲我的一種習慣,而音樂本身,我從來都不在意的是什麼歌詞或者什麼曲牌,我只注意音樂本身給予我的情緒和靈感。這種靈感讓我聯想到許多的許多。棋子在跌落在楸枰上的聲音,空蕩蕩的器物的嘴脣迴盪的和聲,來自大自然的的最質樸最親切的風聲,小提琴悠揚的旋律,二胡絲線發出的顫音……其實只要用心傾聽,不僅僅有大地的呻吟和海浪的咆哮,更有自己激盪的脈動和戀人心鼓般的怒放。

自語,不僅僅指的是職業歌手的“自語”,那是一種藝術的表現方式,也不應該是她的首創。所謂自語,就是她用近乎無意義的隨性哼唱來表達自己情緒的一種職業演唱模式而已。是的,這種集合了舞臺的效果、服飾和特色、搖滾與藏歌特色的音樂,這神祕的舶來的音樂處理方式也是通過她內在的溝通之後,從而傳遞出一種心與心之間純粹音樂的演出效果。所以這種演唱方式更被稱爲“與神交流的語言”。而她,僅僅是一個共鳴器的精靈。所以,專業人士稱讚她的音樂,或者以爲她的歌聲使薩頂頂的音樂跨越了文化和語言的障礙。換句話說也就是歌聲從本質上不需要歌詞。

我要的音樂只有特定的旋律,對!特定的旋律。比如很俗氣的很流行的通俗音樂。而這流行音樂,換句話說通俗歌曲的曲調往往是很快餐的.模式讓當代人很現實的也很短暫的滿足,對,很現實的。所以,我們與其是在說歌唱,不如說是在傾訴,將情緒借用恰如其分的旋律哼唱出來。儘管流行音樂很快被另外的情緒,節奏、方式改變,可是我們唯一沒有改變的是對音樂的熱愛。

剛出生的嬰兒會放聲大哭,那就是對新生的第一聲歌唱,儘管,我們理屈詞窮的以爲嬰兒們是在哭泣,可是我們卻有更多的理由相信,那是他們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一種宣言,這種歌,很健康,是唱給這個世界的喜悅的“歡樂頌”。這種歌聲往往和淚水一起掛在他幼稚單純真實的臉上,沒有掩飾,也不會做作,歌又心生大抵由此而來。

相對而言,孱弱的老人在垂危之際往往只會睜大眼睛,驚恐或者留戀的方式,雖然他們往往會費盡僅有的力氣呼喊,可是那漸弱而至無音的聲音。這種歌,只有最親最親的親人,纔會聽懂他最後的呻吟。是對即將消失的昨天的休止符,是緩緩打開的另外一個T型臺。這是用一種無聲的方式留戀我們曾經走過的路、經過的風雨:我們甚至只能從他蠕動的嘴脣纔可以破譯他的彌留的密碼——那是對有憾的人生和永恆未來的叮囑,而滿是滄桑的丘壑層層疊疊的油畫般雕塑在他的臉上,宛若漸漸收場的音樂舞會因爲眼神的光彩漸漸暗淡散去的空寂……

不論我們採用什麼方式,我們總是有這個美好的趨向,那就是用適合我們情緒的曲調,歌唱我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於是,後來,我們發明了更多的器樂來豐富我們的歌唱的體系,而最好的音腔和共鳴器,理所當然,還是我們的歌喉。

船舷之外,波光粼粼的江面正在波浪的起伏中彷彿在彈奏他自己的歌,而歌聲就這樣被盪漾開來,一直抵達彼岸,聽見這種歌聲的必定是匆匆的江風和飄蕩的雲霧。也只有如此心境纔會真正感受到音樂的本質。音樂總是無處不在的,而聽着必須有心的共鳴器,而不僅僅是耳的接收器。

美妙的歌喉,採用什麼方式,使用何種器樂、選擇什麼唱法、採用什麼歌詞其實真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充分的理由歌唱。而經典的音樂一定來自心靈的共振。我們不是爲了音樂而瘋狂,也不是因爲瘋狂而對音樂有種特別的偏愛,而是因爲音樂靈魂的和絃本身是和我們的心緒總是合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