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過小年散文隨筆

過小年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4W 次

農曆臘月二十三爲民間的小年,在我的家鄉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舊廟鎮有好多關於過小年的習俗

過小年散文隨筆

過小年首要的工作是祭竈。

祭竈在我國影響很大、流傳極廣。早些年家家竈間都設有"竈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爲"司命菩薩"或"竈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竈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竈火,被作爲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竈王龕大都設在竈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竈王爺的神像。沒有竈王龕的人家,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竈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竈神的地位。兩旁貼“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竈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竈王爺便要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竈神的儀式稱爲"送竈"或"辭竈"。玉皇大帝根據竈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竈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竈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

送竈,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竈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竈壁神龕中的竈王爺敬香,並供上用糖和麪做成的供品等。用加糖的供品供奉竈王爺,是讓他老人家嘴甜。有的人家還將糖塗在竈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人們用糖塗完竈王爺的嘴後,便將神像揭下,連同用紙紮的紙馬和草料供品一起點火焚燒了,敬語稱謂竈王爺昇天。此時一家人圍着火叩頭,邊燒邊禱告:又到二十三,敬送竈君上西天。有壯馬,有草料,一路順風平安到。供的供品甜又甜,請對玉皇進好言。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竈與過年有着密切的關係。因爲,在一週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竈王爺便帶着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竈王爺被認爲是爲天上諸神引路的。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昇天,只有竈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爲"接神",對竈王爺來說叫做"接竈"。接竈一般在除夕,儀式很簡單,只是到時換上新神像,在竈龕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據說,古代有一戶姓張的人家,兄弟倆,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畫師。哥哥拿手的活是盤鍋臺,東街請,西坊邀,都誇獎他壘竈手藝高。年長月久出了名,方圓百里都尊稱他爲"張竈王"。說來張竈王也怪,不管到誰家壘竈,如遇別人家有糾紛,他愛管閒事。遇上吵鬧的媳婦他要勸,遇上兇婆婆他也要說,好像是個老長輩。以後,左鄰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張竈王整整活了七十歲,當時人們常講:人活七十古來稀。壽終正寢時正好是臘月二十三日深夜。張竈王一去世,張家可亂了套,原來張竈王是一家之主,家裏事都聽他吩咐,現在大哥離開人間,弟弟只會詩書繪畫,雖已花甲,但從未管過家務。幾房兒侄媳婦都吵着要分家,畫師被攪得無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臉。有天,他終於想出個好點子。就在臘月二十三日,張竈王亡故一週年的祭日深夜,畫師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說是大哥顯靈了。他將兒侄媳婦全家老小引到廚房,只見黑漆漆的竈壁上,飄動着的燭光,若隱若現顯出張竈王和他已故妻子的容貌,家人都驚呆了。畫師說:"我夢見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爲九天東廚司命竈王府君。你們平素好吃懶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鬧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們在鬧分家,很氣惱,準備上天稟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來懲罰你們。"兒子媳婦、侄兒媳們聽了這番話後,驚恐不已,立即跪地連連磕頭,忙取來張竈王平日愛吃的甜食供在竈上,懇求竈王爺饒恕。從此後經常吵鬧的叔伯兄弟和媳婦們再也不敢撒潑,全家平安相處,老少安寧度日。這事被街坊鄰居知道後,一傳十,十傳百,都趕來張家打探虛實。其實,臘月二十三日夜竈壁上的竈王,是畫師預先繪製的。他是假借大哥顯靈來鎮嚇兒侄媳婦,不料此法果真靈驗。後來當鄉親們來找畫師探聽情況時,他只得假戲真做,把畫好的竈王像分送給鄰舍。如些一來,廣爲流傳,家家戶戶的竈房都貼上了竈王像。歲月流逝,就形成了臘月二十三給竈王爺上供、祈求閤家平安的習俗。祭竈風俗越流傳越廣。

相傳竈神專管人間廚房煙火,每年臘月二十三上天向玉皇大帝回報人間的生活情況。在這一天晚上,家裏的女人把廚房裏的鍋臺、竈堂打掃洗刷得乾乾淨淨,在竈頭上點徹夜不滅的燈,把糖、果、瓜子等食品盛於盤中,爲竈神餞行。

過了臘月二十三,炊煙裊裊,整個家鄉被濃濃的香味薰染得芳香四溢。

如今的家鄉臘月,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開始有了新的變化,鄉親們的思想觀念都在潛移默化中在轉變,給家鄉臘月注入了鮮活內容。鄉親們玩起了秧歌,耍起了獅子,打起了太平鼓,舞起了長龍,踩起來高蹺,跑起了旱船,唱起了秧歌曲,把臘月的每天扭得紅紅火火,熱鬧非凡。家鄉的文化體育活動有聲有色,家鄉的臘月有無限的樂趣與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