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關於端午節的抒情散文

關於端午節的抒情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1W 次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到那天,人們整天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裏。下面是本站小編蒐集的關於端午節的抒情散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於端午節的抒情散文

  【關於端午節的抒情散文1】

糉子這兩個字,每每想起,下意識裏總是排斥它和屈原和汨『MI』羅江扯上關係的。香香軟軟的糉子,和令人愛戴尊崇的愛國詩人,聯繫到一起譜寫的不是愛的歡歌而是一種充斥着滿腔無奈的悲涼,也許這就是我牴觸情緒的源頭。

猶憶起,兒時的端午,是比較隆重的,那節日氛圍是早早地就渲染出來了的。

剛進農曆五月初,大家就忙着去買糯米,打葦葉,跟別人打聽或者自己踩點,弄清楚哪一處的蘆葦蕩比較茂盛,哪一簇沒有被掃蕩過。葦葉要選寬大鮮嫩的,無蟲眼無裂縫,無蛛絲纏繞的爲上佳,事先備好刀剪,籮筐,約好日期地點,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就出發了。

那時小,也是沒有意識到自己貪大貪多而自顧自折斷了一根根長勢正好的蘆葦,而主人家也會在這幾日集中守護。倒不是吝嗇那幾片葦葉,還是允你採的,甚至就伴在你旁邊陪你採摘,知道不是主人有那閒情逸致,他是怕這一撥又一撥的猴孩兒,不知道護着點長勢正好的蘆葦,折斷了一根就是錢啊,主人再不積極點,所到之處必定是慘不忍睹的,所以,每每遇到屢教不改的主,主人真的會黑了一張臉趕你出去的。

即便這樣,也是無人計較的,換一片無人看顧的蘆葦蕩,繼續我行我素,被鋒利的葦葉邊拉傷了手指,身上落滿了老樹上掉落的雜質,被不知道的漂浮物整的渾身發癢都抵消不了採葦葉玩耍的興奮。

葦葉採回去後,先修整,清洗,再用大鍋開水滾過,把乾枯的稻草浸水泡軟作爲捆糉子的紮帶。接下來就是選米泡米了,一般都是用比較大號的盆子接一些清潤的地下水浸泡,那是用機器鑽了好幾十米的地下水,清洌,甘甜,無污染。多少糯米浸多少水,多長時間正好可以起包,印像中都是憑感覺來的,因爲從來也沒見老人去稱米、量水,也沒見定點、計時,可每一次都搭配的恰到好處,專門去問過奶奶,也問過老媽,她們都是笑而不答。

糯米是家鄉特產長形的顆粒,口感香醇厚重,但若論軟糯可能要拉下南方雨水豐沛的地方一大截,也是源於土質的關係,我們家鄉地處國家東部偏南,多數沙質土地,土壤不蓄水,雨水是一直往深處滲透的,所以不適合種植水稻,還有一種就是粘土地,粘土蓄水但是不透氣,種植的水稻就是我們經常食用的那種,粗糙,乾癟,口感差,價錢還不便宜,這都是源於特殊的土質造成的。

糉子內餡的料,多以自己的口味調製,蜜棗,花生,紅小豆,鹹蛋黃,蠟肉,鮮肉,火腿丁等等,是麻辣甜香,各味俱全,而我們在幫家長打下手的同時,自己創新了一種純白米不放餡料用一片葦葉包裹地扁扁的三角形小糉子,恰好可以一口吞,出鍋蘸上細碎的綿白糖,那滋味真叫一個好,甚至蓋過了老媽最拿手的碩大四角形鮮肉蛋黃糉子,當然,這些都是奶奶到了另一個世界後的事情了,在此之前是沒有這條件的。

還有最經典的一款就是商販沿街叫賣的竹筒糉子,內填五色江米、棗、花生、黑芝麻等,竹筒是青色的細條嫩竹做成的,內外打磨光滑,對半劈開,留一半做底,用葦葉或者荷葉封口,蒸好後整齊的擺在乾淨的木桶裏,覆上用來保溫的白色小棉包。有人來買,賣家會幫你打開竹筒調好你想要的口味,堆在一個精緻的白磁盤內,就那麼站在川流不息的大街上大塊朵頤也不會有人大驚小怪。竹筒糉子顏色悅目,口感鬆散綿軟,帶着葦葉、竹葉混合的清香味,與那單純葦葉包裹的糉子有着截然不同的風味。

還記得那賣主是一位外地老大媽,每天的黃昏時分她就會操着一口她們家鄉的方言拖長音調喊:“艾,暖米,熱糉子啦----”其實她喊的是糯米,咬字不清的喊聲反而成了她的獨家招牌。

其實說到底還是她糉子做的地道,選料考究,後也漸漸躋身小鎮四大小吃之一,麻葉蠶豆瓣,胖子燒餅,和“劉家的胡辣湯,他們在同類小吃中味道遙遙領先。當然,在如今花樣翻新的各式甜點小吃裏是絕對不值一提的,但是當年帶給我們卻是十分的口腹滿足,如今條件好了,卻鮮有我們特別期待、迫不及待想品嚐一種食物的衝動了,也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吧。

那蒸騰着熱氣的竹筒糉子,哪被落日拉長的身影,哪一聲聲拗口的“艾,暖米,熱糉子啦----”定格溫暖了我們整個童年記憶。

  【關於端午節的抒情散文2】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爲五月節、艾節、夏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爲了壓邪。

以前在我們新疆,端午節並沒有引起人們太大的重視。這兩年,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端午節定爲了國家法定節假日,過端午也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說起端午節,對於我來說,印象最深的莫過於糉子。

每年端午節的前一個星期,爸媽就要爲即將到來的端午節忙碌起來。因爲每年都要包兩種口味的糉子,甜的紅豆蜜棗糉,鹹的肉糉,所以爸媽早早的就開始了準備工作,買糯米、買蜜棗、買紅豆、買肉、買葦葉……,然後就是泡米、泡紅豆、醃肉、煮葦葉,等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就進入到了包糉子的環節。

包糉子那可是個技術活,看爸媽包的很快、很輕鬆,再加上爸媽讓我們小孩子也學着包,小朋友們都不禁躍躍欲試起來。一上手才知道,這個活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一會兒米放多了,一會兒蜜棗忘放了,一會兒葦葉爛了……,搞得人手忙腳亂、渾身冒汗,到那時我才體會到了爸媽的不易。糉子包好了,就該煮糉子了。這也是一個功夫活,一般都是在端午節的前一天就開始了,甜、鹹糉子要分兩鍋煮,人要在旁邊守着,看着火,看着鍋裏的水,一鍋要煮四、五個小時。這樣第二天端午節的早上,就有一鍋香噴噴的糉子等着你了。

糉葉飄香的時候,就是回家的時候,品味糉子味道,就是在品味家的味道。趁着端午節的到來,再回趟家吧,再看看我們那年邁的爹孃。

  【關於端午節的抒情散文3】

時光如水,流逝的太快,不經意的一個轉身,已流走了大好的青春年華。猛然間擡頭看到桌邊的日曆,才知又是一年端午時節,糉香縈繞、思緒飄香,遙遠的畫面慢慢浮現,一幕一幕……

端午節在一年衆多節日中也是一個很重要很特別的節日,它的特別在於這一天吃的是各種各樣口味的糉子而不是其他,這一天每家每戶都會變着花樣的做出各種花樣的糉子,讓孩子們吃的.盡興,享受其中。

端午節的習俗來源於楚國一個叫屈原的詩人,他滿懷豪情壯志,卻無以報效國家,鬱鬱寡歡中爲後人留下《離騷》,便乘一葉扁舟,踏着西陵峽的滾滾波濤,抱恨投入沽羅江。當地百姓聞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不見屈原屍體,百姓怕河裏魚蝦吃掉他的身體,紛紛拿來家中米團投入江中,後來就演變成了5月5吃糉子,賽龍舟以此紀念屈原。

我生在新疆,長在兵團,這裏無江,因此不存在龍舟。只是每年的這一天家裏都會煮上一大鍋熱氣騰騰的糉子,從早晨吃到晚上,算下來估計吃的得有20個。

年少時,總是很盼望節日,端午也不例外,總是在節前的一週就開始盼望了,催促着父母準備包糉子的原料,一般情況都是父親去魚池邊,渠道旁拔蘆葦葉子,而母親負責購買糯米、紅棗、蜜棗、豬肉、紅豆、葡萄乾、花生米等原料,而我跟家中的姐們則是負責吃的。

我的家鄉是一個水位很高的團場,連隊周邊的渠道、泉子、都積滿了水。一到春天,渠道里、泉眼邊都會長滿蘆葦,綠油油的像一道道綠色的屏障。每到端午時節,正值蘆葦生長旺季,葉片肥而大,就好像爲端午節做準備似的,這時候連隊的大人孩子也會相約一起尋着最茂盛的蘆葦蕩去採葉子,一般情況都會採一尿素袋子,用不完的用開水燙過晾乾,放起來隨時待用。

我是一個非常熱衷於做這些事的人,大中午的騎着自行車來到蘆葦密集的水渠邊,一頭扎進密不透風的蘆葦蕩身手利索的尋着最大的葉子迅速扯下,一片兩片直到堆積的左手實在拿不下才紮成一把放入袋中。汗留下來將額前的短髮侵溼都疼不出手抹一把,這份興奮和熱情是難以言語的。

回到家父親總是勞動的那一個,他動作不快,總是慢慢悠悠的將蘆葦葉子交叉成三角在放點米、幾個葡萄乾、一顆蜜棗、幾顆紅豆,然後很認真的捲成棱錐形,反正四個角都被他的手捏的平平整整的才取一根線繩將它五花大綁,扔進盆中。我學着他的樣子試過很多回,每次都是扁扁的像個漏嘴的小沙包,樣子醜及了。無奈呀,我的手在父親的教導下始終沒有創造出奇蹟。

長大成家後每年的端午節依然只能從父母那裏掠奪一些糉子來吃,我就想什麼時候自己可以學會包呢,終於有這樣一個機會我的同事家包糉子,我跑過去苦苦的學了一個上午,她交的包法簡單快捷,不需用線繩,也不需用草藤捆,只是把第三片蘆葦葉子將包出造型的糉子順着四個角的方向纏一遍最後用一根大針穿住蘆葦尖穿過糉子即可,當我成功的學會後竟然興奮的跑去父母家將這一年要包的糉子一個人包了大半天,真是腰痠背疼啊,不過當我看着自己包的糉子在大鍋裏冒着騰騰熱氣的時候,心裏還是相當有成就感的。

從那次之後,包糉子,煮糉子的日子在也沒有了,因爲離開了故鄉來到了烏市,這邊沒有蘆葦,大家都是買着吃,我也只能如此了,少了拔葉子、包糉子的環節,吃糉子的時候難免少了點什麼,不過糉子的香味依然會讓我一邊吃的津津有味,一邊回味那些曾經快樂的日子,依然很甜美,依然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