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流逝的記憶-做蛋餃散文

流逝的記憶-做蛋餃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今日午時,放棄了部分午休小憩的時間,如老牛吞麥的速度,看了一遍梁實秋先生的《雅舍談吃》,如此看書,想來真是褻瀆。這本書一直想看,得緣一見,禁不得齒頰留香,大動食指。竟想起了幼時幫父母做蛋餃的景緻……

流逝的記憶-做蛋餃散文

幼時家中雖不甚貧寒,可蛋餃這一類的奢侈品也是非過年時節不可得的。記得大約一進入臘月,父母就已經開始陸陸續續的準備年菜了。肉類好像倒不是特別的緊缺,可雞蛋卻是要提早積累的。母親絮叨着,要做蛋餃的啊,雞蛋可不能不夠的哦。看見有鄉下農民賣雞蛋換錢,母親總是挑好的,八個十個的買回家來,儲存在廚房的米缸裏,據說可保證雞蛋的新鮮,這條經驗未經考據,也不知是否確實,反正現在人家的雞蛋總是會呆在冰箱裏的了。

遠在異鄉的大哥總會在過年前幾天回來。初見大哥,總是很羞澀,不敢開口,一定要到第二天,纔會拉着大哥的衣角,告訴他,今年他愛吃的蛋餃是由我獨當來製作,無比自豪的希望能夠得到類似刮刮鼻子的獎賞。大哥一回來,父親就宣佈,可以做蛋餃了。

在大別山區,冬天非常陰冷,做蛋餃其實是一個很大的享受。母親攪拌好肉餡,打散了滿滿一臉盆雞蛋,將生好的爐子移入看電視的房間,塞給我一把銅勺,一小塊肉皮,蹬蹬蹬蹬,準備工作就緒,大廚繫好母親的圍裙,閃亮登場了。偷瞧了一眼大哥,他正半倚在牀頭,看着我笑。我,臉一紅,吐了一下舌頭,正襟危坐,像模像樣的開始做蛋餃了。

做蛋餃時爐火不必過旺,母親總會封好爐門,這樣也省得房間裏具是煤氣。我左手拿着小勺,首先用肉皮均勻的塗抹一下內壁,以免雞蛋粘在上面,難以成型。挺喜歡肉皮被炙烤的吱吱聲。當目測小勺內壁已塗滿了油脂,就可以放雞蛋了。這個可是一個關鍵步驟,過多過少都會影響蛋餃的質量。但做開始幾個的時候,總是不順,不是雞蛋放的過多包不進肉餡兒就是太少一包就破。我舉起小勺敲着爐壁漲紅着小臉發脾氣,一直嘻嘻看着我笑的.大哥捏捏我的臉,示意將包壞的雞蛋皮直接塞進他的嘴裏,嘻嘻,這倒是個好主意,免得被母親看見我失敗的作品罵我浪費。可是,一大盆雞蛋都被大哥吃掉,做不成蛋餃,怎麼辦?

越發的,我仔細起來,吸取了上幾回的經驗。還是先加熱小勺,抹上肉皮,舀入一調羹雞蛋,慢慢轉動小勺,將雞蛋均勻的貼在勺壁,略微成型後將小勺移開爐口,以免雞蛋皮煎老發硬。用筷子挑起一些肉餡兒,由少至多,以包住蛋皮不露餡爲宜,然後,仍將小勺移至爐口加熱,用筷子慢慢的一點一點封口。最終,一個蛋餃終於成功出爐。我得意的笑着望大哥,大哥一直在盯着我的動作,見我望他,故意做出一副苦相,彷彿意欲貪吃一個雞蛋皮的願望落空,我更加哈哈大笑起來。

整個下午,我和大哥一直守在溫暖的爐旁,輪換着做好了一大盆蛋餃,相互交談嬉笑着。大哥在我十歲的時候離家求學工作,一直離多聚少。那一年做蛋餃,是我們兄妹最相近的時候。現在想起,也很是懷念。

晚上的雞湯中,加入了我和大哥共同製作的蛋餃。濃白的湯中,金黃色的蛋餃翻滾嬉戲着,加上翠綠的菠菜,有色有香有味。一家人團團圍坐,很是開心。我,是更開心……

現在過年,蛋餃都是在超市買取。口味先不去說他,其中的意思就較以往必定是大大的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