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文冠花開五月天散文

文冠花開五月天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W 次

五一小長假在網上閒逛,偶爾發現會州拾遺羣的幾位本地歷史愛好者在談論文冠樹,說文冠樹也叫木瓜樹等等。我一時有些概念混亂,在我的印象中,木瓜就是超市裏賣的一種水果,難道我們這裏也有種植嗎?我很疑惑,繼續看下去,原來在我們這裏距離不遠的東灣鎮砂樑村乃家溝,就有兩顆樹齡已逾千年的文冠樹。聽說五一期間正是花期,羣友們相約前往去賞花觀景,我欣然應約一同前往。

文冠花開五月天散文

從平川出發,沿109線向靖遠方向駛去。初夏時節,陽光明媚,和風清朗,鄉村公路兩旁處處景色如畫,空氣中還有着一絲淡淡清香,令人心曠神怡。行至沙樑村鐵路道岔處左拐,沿一條小路向山裏駛去。蜿蜒的山路旁,一條清澈的小溪在陽光下閃閃爍爍、淙淙流淌。山間溝壑縱深,進山大約一里路,右邊一個向陽的山彎裏出現一座飛檐畫角的廟宇。廟宇依山而築,供奉的是道教始祖。大殿前蔥蔥郁郁的樹木花草,爲這座祠廟增添了無限的光彩。守廟的老人告訴我們,此地因有九條山嶺並峙若九龍騰飛,所以地名九龍山。在老人的指引下,我們遙望四周,只見條條山脈果然如巨龍在此處俯首同飲一溪水。真是深山藏古寺,曠野臥蛟龍啊!老人告訴我們,文冠古樹還在裏面的小山村。告別老人之後,我們繼續向山裏前進。

山路兩旁有幾座廢棄的古燒窯遺址,看來在古代這裏也是人煙繁盛之地。車子爬上一個長長的陡坡,又轉過一個山彎,綠樹掩映中出現一個小村子,這就是乃家臺村。村子周圍生長着許多老棗樹,正是發芽季節,一片綠意盎然。村子裏只有幾戶人家,村口有一眼清澈的山泉水,匯聚成一個小池塘。池塘裏的水波一閃一閃的,它是大山美麗的眼睛。沿着山泉水來到一個較低處的農家院落,院落北面坐落着一間廟宇,聽說是乃氏家廟。廟宇南面的院落裏,有一棵繁花如綴的滄桑大樹,這就是千年文冠古樹。農家的主人告訴我們,我們來的將將好,早則花事稍欠,晚則盛況已敗。今天實在是令人深覺運氣,終沒有辜負一場相約千年的花期。

據縣誌記載,這兩棵古樹高大的一棵樹齡至少在千年以上,而小的一棵也該有五百年的樹齡。下車細看,只見較大的一棵根基約兩米許,分三個主枝,好似三條蟠龍,彎曲向上。枝幹黑赭色,虯曲蒼勁,纏滿了歲月的皺紋,有些地方樹皮都已經開裂。光看這枝幹,好像早已枯死,但就在這樣的枝幹頂端,猛地涌出了那麼多鮮活嬌嫩的花朵。冷峻與浪漫如此完美結合,真是令人稱奇。

再走近細看,發現同一束花上花心的顏色都不一樣。枝頭是淡綠色的花苞,半開的花朵花心是白色的,初開的是綠色的,盛開的是紅色的,最盛之際是紫紅色的,真是美輪美奐。那層層疊疊的花朵散發着陣陣幽香,沁人肺腑,令人陶醉。它們在初夏和煦的微風中似一個個小喇叭,正在吹奏着千年不歇的生命之歌。老樹周圍的平地上、十幾米開外的窪地裏,長着一叢叢枝葉柔嫩的小文冠樹,就像圍繞在老爺爺膝下的兒孫們,這應該是老樹蔓延在地下的根發出來的`新芽。那些小樹在陽光照耀下,葉片翠綠而透亮,看上去年輕而充滿活力。

古樹西面豎立着一塊石碑,高約兩米,寬約一米許。石碑正面刻寫國家二級古樹保護碑,背面是一篇碑文,爲南山樵夫杜樹澤先生所撰。內容記述了此處居民和古樹的歷史,重點描述了古樹的生長環境及四季變化的景緻,還有種種奇異靈瑞現象。碑記所述,古樹“奇異通靈,美譽遠播。”相傳雍乾年間,兵卒冬日找柴禾誤砍了古樹,這天夜裏,古樹託夢乃家老爺爺,說軀傷隱痛,希望老爺爺抹泥土爲之療傷。第二天早晨,乃公前往探視,果見被砍之處紅汁滲瀝,遂以泥土敷其傷處,樹乃漸愈。時遇天牛劫,楊柳等皆被蛀而枯,可是這些害蟲去啃噬古樹,出洞就死了,其卵亦不能繼續繁殖。古樹之神奇,從這些優美的民間傳說中可見一斑。碑文最後贊曰:“夫山以仙名,水因龍靈,乃家臺子地微名著,聞達四鄉,豈非古樹之由耶?”由此可見,千年文冠樹之名貴也!

聽莊主介紹,因爲宋朝時的文官,首穿白袍,次着綠袍,再穿紅袍,最大的官才穿紫袍,文冠果花色變化正應和了當時文官官袍的晉階顏色,所以文冠樹亦名文官樹,也叫木瓜樹。在民間,文冠樹又被稱爲“降龍木”,傳說,《楊家將演義》中楊宗寶“穆柯寨三取降龍木”中的“降龍木”就是文冠木。文冠樹屬灌木類,一般叢生,生長極慢,很難成材。我想這棵古樹大概是因爲長在深山,遠離塵囂,絕少遭受各種污染,有清泉涓流哺育、晨曦幽谷呵護,所以才能夠安安靜靜地生長數千年,長成了今天的軒昂氣象吧!

坐在樹下,沐浴着五月的暖陽,聞着清新的花香,仰頭看着那樹,看着這一千年時光的縮影,思緒像一條河慢慢流淌。今月曾經照古人,恆遠的歲月裏,這棵樹下又有多少人像我這樣微微含笑、沉醉於此呢?朝代更迭,春來秋往,多少繁華轉眼間灰飛煙滅,只有這些古樹像隱士一樣默默無言、精靈一樣長盛不衰。一千年來人類世界所經歷的風雨滄桑,都被它編織進那密密層層、難以盡數的一圈圈年輪裏了。在樹的面前,人類是多麼的渺小、多麼的微不足道呀!面對一棵古樹,我們不能不爲之動容,不能不心生感動;我們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摒棄內心的虛榮,受到心靈的震撼,接受靈魂的再造……

千年古樹,人們自然而然地賦予了它很多神祕色彩。周圍十里八鄉的人們都將這棵樹奉爲“神樹”,披紅掛綵、焚香跪拜者時常有之。家裏有了難事、不順心的事,往往也到古樹下默唸祈求一番,希冀神樹保佑一切平安順利。雖然參觀膜拜者衆多,但這兩棵古樹歷經千年依然枝繁葉茂,從未被人爲故意損壞。它們是歷史的見證,超越了世俗與時空;它們所蘊含的典雅與厚重,已經不是語言所能表述。或許我們齊心協力要守衛的,不僅僅是一株具體的樹木本身,而是我們純淨的心靈、厚重的文化和每個人都不可或缺的永久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