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家鄉的優美散文

家鄉的優美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W 次

家鄉的優美散文1

今天回了趟家,見了些人,知道了些事感觸良多,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家鄉的優美散文

在村路口賣豬肉的還是那位張大叔,仍舊是在悠閒地用一頭綁着朔料袋的棍子驅趕着經常光顧他豬肉的蒼蠅。豬肉攤的後面是一大羣閒着的人,他們大多是在下象棋,一大羣人就這麼圍着,雙方也都有一大幫的軍師,他們時而爭得面紅耳赤,時而毫不留情地數落敗局者,時而又會有片刻的沉默。旁邊不遠處多了個熟食攤,攤主是個陌生的女人,聽說是我某個小學同學的老婆,剛新婚不久,從她那還有些紅潤的嘴脣可以看出,不久之前她也很漂亮。

馬路對面仍舊是那對十幾年如一日賣魚的夫妻,砧板上那層厚厚的青苔足夠說明了他們的工齡,這十幾年來不知有多少條魚死在了他們的刀下。魚攤的旁邊多了一間小賣店,店門前也總是有一大幫子的人,幹什麼的都有,有看電視的,有打牌的,有聊三姑六婆那些事的。在這些人羣中,有幾個我小時候的玩伴,他們大多都結了婚,有的還有了小孩,我們已經很久未謀面了,這突然一見面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就這樣幾處人多的地方便構成了這村裏最熱鬧的一隅,算得是村裏的經濟中心了吧。

物是人非,情隨事遷,當年的老年人如今已所剩無幾,中年人變成了現在的老年人,年輕人變成了現在的中年人,而當年小孩的我們則變成了現在的年輕人。我是村裏頭極爲少數的大學生之一,村裏和我同齡的或因貧困或因厭學,早年時大多選擇了輟學,而我也好不到哪裏去,現在還在畢業與失業之間掙着……

所幸的是,我比他們多了點東西吧,大概是多了份志向和思考吧,至少不會像他們很小就背上了沉重的家庭負擔,至少不會像他們那麼易於安於現狀,也至少比他們多了份想飛的情懷……

家鄉的優美散文2

或許是生在北國的緣故,我對家鄉的雪異常偏一愛一。

記得兒時,一到下雪時,我會跑到自家院落裏仰望會灰濛濛的蒼穹,看那些飄然而至的雪花飄落,她們跳着輕一盈的舞姿灑落人間,我曾伸出一雙稚一嫩的小手承接着這些天外來客,試圖看個究竟,正當我看到這些美麗的六角形雪花的時候,雪花便融化在我的掌心裏,讓我沮喪不已。儘管是短暫的欣賞,但雪花的美麗已深深地浸透在我幼小的心靈深處了。常常是冥思苦想,爲什麼雪花是六角形的,而不是五角或是八角,那麼,雪花美麗的外表又是誰人打造?我百思不得其解,因爲雪花的神奇讓我更加喜一愛一雪。

兒時故鄉的雪很大天氣也很冷,每當大雪過後,我曾建議父親不要打掃院子裏的雪,可父親總是不耐煩地說道:“不打掃雪走在雪地上會摔倒的。”想想也是,我怎麼能怪罪父親呢。那時的鄉村吃水都是沿用村裏的老井,鄉村土路上更沒有人打掃積雪,時間久了就踩出一條非常光滑的雪路來,加上挑水的人們在行走時,水桶裏的水會自覺不自覺地涌一出一水桶,灑在光滑的路面上,要不了多久,這雪路就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冰路了,可以想象父親和鄉親們就是在這樣十分光滑的路面上戰戰兢兢地挑水有多麼的艱難。然而,路面雖然光滑,不利於人們行走,但對於我們這些小孩子來說卻是難得的滑冰場所,不知道是誰發明了一種能在雪地上滑行的木板,我們叫它滑雪板,它的長短和鞋子差不多,底部用兩根很粗的鐵絲固定,前後在固定兩根半圓形狀的較細的鐵絲,穿上麻繩捆一綁在鞋子上就可以在雪路上滑行,雖然比不上滑冰刀在冰上滑行的速度,但也覺得十分好玩,藉着皎潔的月色,在狹窄的街巷裏滑行,已近深夜還不願意回家。

幾場大雪過後,山川原野一派潔白,小村後面的小河早已被大雪填充的滿滿的,這成了我們玩耍的樂園,相約村裏的小夥伴帶上雪橇在河牀上滑行。有時也到距村東只有幾百米的小山頭玩耍,不顧沒膝深的積雪登上頂峯,俯瞰故鄉小村的模樣,此時,往日深褐色的茅草房頂、農家院落的石牆、柞樹籬笆、畜禽的圈舍、柴草垛都被厚厚的積雪覆蓋着,特別是農家院落裏的杏樹、李子樹、櫻桃樹、各種沙果樹、村前村後的榆樹、楊樹都掛滿了雪花,我們被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家鄉的優美散文3

一年中,八月十五的月亮格外受寵,它連着故鄉,連着親情,揹負着炎黃子孫最美好的團圓情結。

我喜歡月,可城裏的污濁空氣和夜晚的燈火輝煌,黯淡了月亮的光輝,它像蒙了一層面紗,清冷孤傲,彷彿和我有着遙遙的距離,不能相親。

臨近八月十五,忽然想念起家鄉的月亮來。它總是清澈地掛在樹梢、坐在房檐,在我們擡眼即望見的地方,皎潔而清美。

小時候我們最喜歡有月的夜晚。只要有月亮,我們就有了晚上在外面瘋玩的理由。幾個小夥伴一起在月光中跳房子、跳皮筋、瘋跑,玩得不亦樂乎。

老家沒有院牆,月光肆意潑灑眷顧。有月的夜晚,屋裏不用點燈,月光從糊着棉紙的格子木窗透進來,綿綿的、柔柔的。我有時會把木窗子支起來,望着月亮發呆;它彎彎的時候,那缺的部分藏在了哪裏?它滿滿的時候,裏面真的有一座宮殿嗎?夏夜,蟋蟀的歌唱趁着月光涌進我的小屋,我聽着聽着就睡着了;冬夜,從窗縫裏望見一兩隻野貓在月光裏伸着懶腰遊蕩。

家鄉的月最美,特別是中秋的月亮,你若見過它升起的一剎那,必是最難以忘懷的情景。它先偷偷露出半張臉,帶着黃色的光暈,再悠然地慢慢升起來,最後一輪躍出,清光瞬間滿懷。它離我那麼近,我很想伸出手摸摸它,看它是不是光滑的、涼涼的,像中秋的夜那樣清涼?河渠邊挖野菜的我說,月亮是從水裏生出來的,不然沒那麼幹淨;在田裏拔草的三丫說,它就是從地裏生出來的,你看,月亮裏還長着一棵樹呢。

等它冉冉升至中天,變成一個白玉盤,究竟它是從地裏還是水裏出來,我不再琢磨。奶奶在院子正中擺了供桌,放上幾個小盤子,有奶奶做的酥皮紅豆沙月餅、有咧着嘴笑的紅石榴、紫溜溜的葡萄、幾瓣西瓜,這都是平日裏不能暢意吃的好東西,特別是月餅,讓我們垂涎欲滴。奶奶只顧拜月,並不理我們,她拜的是嫦娥仙子還是月光菩薩,我們卻一點兒也不感興趣。奶奶拜完了笑着說,誰要是能看見桂花樹下嫦娥的玉兔,就讓誰多吃半個月餅。我們遙遠地盯住它,一分一秒都不想錯過,有時候竟真的看見月亮裏有什麼在動,揉揉眼再看,又不見了。

解了饞,我的教師爸爸有時候會給我們念兩句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家鄉的月亮當然是最明亮的,這毋庸置疑。哦,原來月亮是從山上生出來的,我好似找到了答案,迫不及待地想立刻去告訴三丫。

後來,去了一所離家較遠的學校唸書,每逢月夜,我都會想起老家的那個月亮;也曾出門,到異地旅遊、探親,離家百里千里,這時候家鄉變得廣義起來,不止我的老家,甚至我後來居住的小城,每個地方所見的月亮在回憶裏竟都是美的。

國學大師季羨林說:“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故鄉的月亮。”是啊,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最美的月亮,月是故鄉明,月是家鄉美,我什麼時候,才能在家鄉的月色裏,再沉醉一回。

家鄉的優美散文4

如果不是一位老者,告訴我他的一個香港親戚要來我們縣投資,興致勃勃地將他細心整理的圖片資料給我看,我並沒意識到我的家鄉有着這樣美麗如畫的山山水水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些我司空見慣的景物,開發的和還未開發的,都是我們作爲家鄉人的一員,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寶貴財產。

遠不說舉世聞名的,遠不說風景秀麗、魚兒蝦兒多如牛毛的國家花兩個億建設的王家廠水庫;遠不說仙女洞、天供山、古城牆,遠不說享有美譽的“南方吐魯番”葡萄園,就說我們附近這幾個村沒開發過的幾個原始景點吧。

塗河村王仙洞。這個洞自然天成,共有三層,從外面你能看到上下兩個洞口,小學六年級我們班組織同學去過。裏面石筍林立、泉水丁冬,因爲洞裏天黑,只能邊照着手電邊躊躇前行,而我那時又怕回聲,最怕同學在洞裏使勁裝鬼叫,一層走了一半又折了回來,膽大的同學也只走完第一層。聽附近的村民說,這個洞一直蜿蜒向上,因爲純天然,裏面積水很多,故很少有人真正全部走過。

雙泉居委會馬塔寺。這是一塊歷史的印跡,據說是抗日戰爭時留下的。小學時因爲學校修葺,故安排我們臨時在農校就讀,每天放學,我們都會經過水電站,看到下面的空地上一塊雜亂而清晰的馬蹄印。當時年少無知,便很奇怪,怎麼有這麼多的腳印啊?這些印子是怎麼弄上去的啊?馬蹄印完全沒有規則,現在看着這些深深的印子,你能想象,那些愛家鄉愛國的熱血志士,同敵人進行了一場怎樣的保衛戰!

段家村古楓樹。這棵樹要三個人才能合抱,經歷了上百年的時間,由於風霜的侵襲,樹的中心已經空了,樹頭形成了一個大洞。更爲奇妙的是,鑽進這個洞裏,你在樹裏往上望,能一眼望到天,這棵樹是我們村的象徵,一說古楓樹無人不曉。村民都說這是棵靈樹,逢年過節都要在這裏拜一拜,祈禱平安。

家鄉不僅山美水美,有許多自然天成的美觀,礦產資源也非常豐富,盛產煙煤、頁炭,而且家鄉的人,更美!這裏,出生過唐代詩人李羣玉,紅軍軍長遊端軒,還有爲國家航天彈載計算機設計與研製領域作出了重大貢獻的沈緒榜,中國工程院院士雷志棟,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作言等等知名人士,在這塊人傑地靈的土地上,可謂人才輩出,羣星璀璨。

家鄉的優美散文5

記憶中,家鄉就是稀疏的幾座泥房,孤伶伶地立在樹木密佈的中央。

我已經從那裏出來有些年了,只是每年清明的時候,纔回去看一眼。村裏只有李爺爺居住了,年輕的人大多像我爸一樣,耐不住艱苦的環境,搬到了縣城。

回去時偶爾碰見李爺爺,會上去勸說幾句:“李爺爺,這裏環境太差了,沒有電,取水還有穿過一片樹林,您爲什麼不搬出去呀!”

李爺爺可能很久沒有見到其他人了,見到我,笑呵呵的,渾濁的雙眸裏好像折射着淚光。那雙起滿老繭的手,活像枯樹皮,輕輕地撫摸我的頭:“這裏是我的根,人老了總是要落葉歸根的。”

“落葉歸根”,對於小時候的我,有些難以理解,直到現在,我才懂得它的意義,那是一個戀鄉老人精神的歸宿啊!

或許我在這個破落的村子生活的時間太短,所以體會不到李爺爺對村子的感情。他生活了幾十年,辛勤了幾十年,艱苦了幾十年,是習慣了吧,像魚和水一樣,魚習慣在水中,離開了水就會死去。

最近幾年回去都沒有遇到李爺爺,直到去年纔有見到了他。他更瘦了,臉也更老了,背更彎了,頭髮更少了,整個人更憔悴了。我見到他的那一剎那,心裏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以前他喜歡摸我的頭,現在我比他高出了一大截,他需要仰視我,而且還要擡起彎垂的腰。

“李爺爺,這裏環境太差了,沒有電,取水還要穿過一片樹林,您爲什麼不搬出去呀!”同樣的問題,回答終於變了。

“呵呵,下輩子吧!”李爺爺依舊笑呵呵地,但是沒有了以前開心的感覺。他拍了兩下我的腰,徑直地走了。

我感覺有些不對勁,李爺爺不說,我也不好去問。

直到去年的八月,爸爸突然跟我說李爺爺去世了,我才懂得李爺爺那番話的意思。原來他已經知道知道自己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

而今春天又到了,霏霏細雨紛紛而至,滋養着家鄉土地上的植物。那棵爺爺最愛的龍眼樹又吐了新芽。李爺爺常常摸着它跟我說:“這龍眼樹啊!它發芽、開花、結果都是這片地給的輝煌,當它枯死了,相信不會難過的,因爲它能夠被埋葬再生它、育它的這片土地上!”

我撫摸着這棵乾枯的龍眼樹,它的心被蟲吃空了,嫩芽也搖搖欲墜。

可能這是它最後一個春天吧。

一陣風起,我彷彿聽見,樹笑了……

家鄉的優美散文6

說真的,我不會喝酒,也不愛喝酒。家裏有一瓶正宗的紅葡萄酒,我只輕抿一小口,喉嚨就像着了火似的疼,胃裏也翻江倒海地鬧騰。但是對於家鄉的糯米酒,我卻是喜愛至極。

客家糯米酒香醇甘甜,風味濃郁,溫潤可口如謙謙君子一般。上等的糯米酒色澤鮮亮,香味四溢,喝下去更是令人回味無窮,齒頰留香。我曾見過奶奶親手製作糯米酒。奶奶可是村子裏出了名的制酒好手,她釀製的米酒香甜而不失酒味,濃郁而不顯酸澀,恰到好處。奶奶的性格也如同這酒般純樸寬厚。她釀的酒總會把村子裏的男女老幼都吸引過來。有別家的婦女來討教釀酒的祕訣,她總是樂呵呵不厭其煩地手把手傳授“祕訣”,從來都不會祕而不宣。小時候,我曾偷偷地問奶奶“祕訣”何在,她笑笑,拍着我的小腦袋說:“這釀酒啊,是要用心的。”看着我撓着腦袋似懂非懂的神情,奶奶又神祕地笑了。以前還是五六歲的時候就住在鄉下奶奶家,每逢過節喜慶,奶奶都要釀酒,糯米酒香飄幾裏,這時就有了跟我差不多年紀的小屁孩兒過來討酒喝。有的小孩子倚在門邊,偷偷地向裏張望着,口水吧嗒吧嗒地流了一地。稍大膽些的,說話像喝了蜂蜜,捧着小碗跟在奶奶身旁忙前忙後,就爲了那一小碗的糯米酒。還有的來討好我,往往一顆劣質水果糖就能使我高興半天,心甘情願地舀了一碗一碗的酒來做交換。奶奶也樂意看到這場景,因此每次釀酒都釀得多多的分給同村的老人小孩。大家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拎幾張板凳在門前找個地方坐下,一邊品酒一邊聊些雞零狗碎的小事,大家都樂在其中,“但願長醉不復醒”。不論是多甜的酒,是酒三五杯下肚總會醉。我往往就是其中的一隻小醉貓,醉了酒,兩頰泛着紅暈,嘴裏還說着胡話。這時,總會有一雙溫暖有力的大手託着我把我送上小牀。我甜甜地睡了,嘴巴卻咂着,說着夢話:“好酒,好酒……”後來據奶奶的話,我的睡相難看死了,還留了一枕頭的口水。現在每每聽到奶奶這樣說,我還是摟着她的脖子撒嬌般嗔怪道:“還不是你嘛!把酒做得那麼香……”

如今,每當我行走在燈紅酒綠、觥籌交錯的城市街道上,我的心時常被莫名地牽動,同時生出萬分愁悵,有種悵然若失之感。是的,這裏並不缺酒,也再也不會有同村男女老幼都趕集似的圍坐一起品酒的光景,但有什麼東西好像缺失了,在心裏空了一處。我突然開始明白奶奶“用心釀酒”的話中玄機了。用心,用一顆無私、純樸、樂於奉獻而又不圖回報的心來釀酒,來待人接物處世,這就是奶奶釀酒的“祕訣”。

我已好久沒有喝到奶奶親手釀製的帶着家鄉味道的糯米酒了,我也好久沒有見過家鄉了。

我想念家鄉的糯米酒。

我想回家。

家鄉的優美散文7

我冒着冬寒,回到離別20年的家鄉。在我的記憶裏,家鄉總是窮困。我就是在16歲時,因爲父母無法再有錢送我讀初中了,我就離開家鄉到外地打工謀生。無依無靠,單身流浪,輾轉好幾個省城,從武漢到福建後又到深圳,吃了好多苦頭,纔在一個鞋廠找到比較穩定的工作。雖然每月才2400元工資,可是比起我那在家種地的父母來說,應該是強多了。

開始幾年,我不能離開廠,因爲打工的人太多,一離開別人就會佔據我的崗位。因此我只是每年給父母寫幾封信,寄回一點錢支持他們的生活。直到20xx年,老闆看我很踏實,又久經考驗,才提拔我當上業務經理,工資每月5800元。這次是聞聽父親得病住進醫院,才請假一個月回家鄉的。的確,我也很想回家鄉看看。

在顛簸的車船上,我很留心聽取同行乘客們的談話,從他們的談話中可以瞭解到許多信息,特別是關於家鄉的……

在從武漢到利川的火車上,我聽到許多人在談論家鄉利川市和團堡鎮的變化。聽起來很是吸引人的。

有的說利川城市建設快,好幾個特色小區,還有巍峨的東方城,時代花園,有30層高的大樓房。有的說。現在交通很方便,村村通水泥路,車子也多,交通方便得很。有的說,石龍寺成爲團堡著名景點,還有人爲他編書。有的說:團堡鎮也多有鉅商投資,修建了宜影和培風小區,連古老的大甕坑也建成了花園。家家戶戶都是自來水,還評上省級衛生集鎮……

我聽到這些,很是振奮。家鄉真的變好了。我這個遊子也該回到家鄉來創業了。我一邊聽一邊想着。

可是當我踏上走向家的路的時候,心情卻開始漸漸悲涼起來。那天我到達團堡集鎮,正是逢集,時間是早上7點50分,趕場的人不少,大都是背菜賣和挑擔賣山藥的人。車子橫七豎八的堵在十字路口,行人扁着身子也走不過去。石龍橋上,一輛大車裝滿垃圾停在路當中,幾個環衛工人揮動大鏟,使勁的剷起發臭的垃圾往車上裝,不時還把零星垃圾撒在趕集人的身上!怎麼沒人來管理車輛,清出垃圾爲何要在人多的時候?我心裏嘀咕着。

正在這時,橋頭供銷社門口突然喧鬧和爭吵起來!原來是一個城管員和一個小車司機發生拉扯。城管員說他亂停車,司機說他是來上班的職工,車停在自家單位門口不算違法。結果那城管員還打了那個人幾下……引得衆人圍觀。

那邊,一個買菜的貴婦人與一個鄉村賣青菜的老男人討價還價,爲1角錢爭得面紅耳赤……唉!看來家鄉還是很不富裕。

我沒有理會這些,因爲我要急着回家。我準備搭上通往家的長安車,我怕遇到黑車,就選車上寫着“村村通客運”的車坐。我到家不過2公里路,可是司機卻要收費8元。我說:我是短途,可以少點不?司機把嘴巴一歪,說:“長短一樣,你要坐就給錢!”哪臉色簡直像閻王殿的判官。我不坐了,開步向家走。那司機還在拉客,其實車上已經9個人了。超載了還不走,真是……這哪是運客,分明是“宰客”。

路上看到的確有幾處新修的樓房,有的好裝飾的很華麗。

可就沒有看到居住的人。問及行路人,才知道是空房子,主人攢錢修成房子後,一家人又都打工去了。好多家一去幾年也沒有回來,新房子的四周已經是雜草叢生了。正在這時,一羣野狗從房子裏竄出來,嚇得我急忙讓道!新樓房咋的成爲狗窩了!

不到半小時,我就到了家門。心情更是淒涼。原來的石牆依舊破爛,泥塊脫落。父親躺在牀上,母親在土竈前點燃柴火給父親熬藥。我喊了一聲媽,眼淚就潸然流下。30年了,我的家還是這樣的貧困……

我到父親面前,把買回的藥給他服下。接着與他談話,才知道,我家依舊是老樣子,沒有自來水,也沒有彩電,點燈點15瓦的,很昏暗,還時常遭遇停電,惱火!父親憤憤的說。父親說:他和母親累死累活種地種菜種包穀,年收入不到20xx元,有時連用電的錢就交不起,更沒得錢去看病。父親講着這些,臉上顯得很是頹唐。人老了,多病!沒得辦法!父親嘆息着!不要緊,兒子眼前還很好,我們家會好起來的。我安慰着父親。說要送他到城裏醫院去檢查病,

母親給我做了一碗素面條。也講着這些年代的辛酸,我不斷掉淚,感到沒有盡到兒子的責任。可是我不去打工又有何辦法,守在家裏還不是一樣的受窮!

吃過早餐,我打掃完房子,準備到村裏去隨便走走。也好了解一下其他人家的情況

周羮巴是最近的鄰居,他的父親往年當生產隊長。我在他的門前看到他。肥胖的身軀,滿臉的樁樁鬍鬚,他正在往車子裏裝菜,一身的泥土。在我的記憶裏,周羮巴是個聰明愛說話的男子。我給上前給他道個問好。他呵呵的幾聲憨笑。問我是哪裏來的,接着就繼續裝菜。再沒有與我說話。“怎麼如此麻木?”我離開他家,順路向一家煙囪冒煙的人戶走去。

遇上遇到小時的同學冉高爾,他還是很健談,說起周羮巴。冉高爾告訴我,他整天就知道抓錢,到處佔地種菜,到城裏集鎮上賣菜。還會開農用車,一年收入不少於5萬。但是出了錢,其他誰也不認得!啊,原來如此,怪不得連鄰居也不認識!

“嘟嘟”的一陣汽笛狂叫,一輛長安車叢身邊飛過。冉高爾罵道:“這條路上,狗日地司機就是逞狂!”他的罵聲剛停,就從在另一條機耕路上傳來“轟隆”一聲巨響,我放眼一望,一輛滿載水泥磚的拖拉機栽倒在路邊的水溝裏。冉高爾說:這條路30年了,還是攔路,到處水坑,經常翻車出事。鄰近的村都硬化了路,就咱們村幾十年沒有動靜!

聽着這些話,我覺得家鄉變化太小太慢了。但是我沒有辦法來爲家鄉擺脫貧困。只好聽天由命了。

冉高爾到一家工地幹活去了。他家也是負擔沉重,兩個孩子上學,每天要接送10裏多路,每年要各項開支2萬多元,他不做也是沒法生活的……哎!我和我的同學都這麼命苦!

那個冒煙的農家,是開豆腐店的。據說生意還很好。我走過去。看到一個漂亮的媳婦正在壓豆腐。這些年輕人,我根本是認不得的,當然她們也認不得我。所以我就主動向前打個招呼:“老闆,生意好啊!”她女子擡起頭,泛紅的臉蛋很有色彩。“好,你稱豆腐啊!要幾斤?”我說:“你的豆腐好,我就稱三五斤吧!”他說:“當然好,人們都叫我豆腐西施!”

我進屋一看。豆腐很白淨,還冒熱氣。就稱上五斤。遞給她15元錢。她說:“不要這多,只要2元1斤!”她還給我5元錢,微笑着去包豆腐去了。

我提着豆腐回家,在路上遇到幺叔。談起稱豆腐的事,他說,那個做豆腐的人家就是過去的村會計家。他的兒子叫任兵。這一說,我記起來了。幺叔說:那個女子是他的兒子媳婦,是在浙江打工帶回來的,去年開設豆腐店。

我回到家裏,把豆腐遞給母親。不料母親說:“你不該去稱她的豆腐,盡是水分。”果然,母親將豆腐拿開,膠紙口袋裏又半袋水。母親一稱,剛好1.2斤。原來是水貨,我還說她做生意公道呢!哪知又這些手段。

我再也無心去村裏轉悠了。我和父母商定,明天一早送父親去看病。

經市醫院確診,我父親只是傷寒,要慢慢醫治。我買好三個月的藥,讓父親在家慢慢調養。我還要繼續去打工,爲父親掙藥費和家庭的生活費等

在去我打工的路上,總是浮現周羮巴那麻木的臉,那豆腐西施奸猾的熱情,還有冉高爾的那些談話,更是難忘那司機翻車的場面……

家鄉啊!幾時才能富裕和文明起來!

家鄉的優美散文8

到過了許多地方,看過許多的山山水水,觀賞過許多的花花草草,在我心中都是過眼雲煙,更象一片雲彩在心頭一閃而過。只有家鄉的那處風景始終掛念在心頭,永遠與你夢裏相依。

我的家鄉座落在贛北湖畔的一個小山村,四周青山環繞,一條小河曲曲折折地通向山外,小河兩岸稻黍遍野,瓜果飄香。但我更愛家鄉的春天,那紅的,黃的,綠的,點綴着山裏的溝溝壠壠,象披上了節日的盛裝展示着多彩的風姿。

生於斯,長於斯的山民們無暇顧及身邊的花紅柳綠,或許看慣了熟悉的地方,心中也就多了一分平淡,在食不果腹的年代唯一在乎的是春中那耕種繁忙的`景象和期待秋天那一場豐收的盛宴。

家鄉的春天是美的,無論是大自然賦予的石榴花,還是農民播種的紫雲英,油菜花等如花的海洋在紅土地上花浪滾滾,綿延起伏。

家鄉的優美散文9

夢裏縈繞總想起家鄉的國槐,想起我與國槐之間發生的故事......

國槐在我們那裏又叫笨槐,與刺槐相比,它不僅生長緩慢,而且花期晚,一般到每年的五、六月份纔開花,從整體顏色上看,它顯得深沉黯淡樸實無華。國槐儘管個頭不是很高,但壽命很長,可以與松柏、棗樹相媲美,所以在農村的房前屋後、路旁溝畔種植國槐成了農家人的首選。

春天來了細雨如絲,家鄉的國槐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抽出嶄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幾隻不知名的鳥兒在林間歡快地唱歌……夏天,國槐長得鬱鬱蔥蔥,密密層層,茂密的枝葉彷彿是撐開的綠色大傘。村中的老人圍坐在樹下的石凳上,一邊品嚐着濃濃的香茶,一邊談笑風聲啦着家常,樹蔭下涼風習習,大家感到愜意溫馨。夏天也是國槐開花的時節,淡綠的槐花,猶如翡翠雕琢般晶瑩滴翠,一簇挨着一簇,帶着溼潤的露水,點綴在墨綠的樹葉之間,顯得格外美麗。入秋後,槐花開始凋謝,一陣秋雨過後,砸落一地白花,等它漸漸落完以後,便會長出一條條豆角一樣的果實。深秋時節,國槐樹的葉子變黃了,秋風吹來樹葉紛紛落下,彷彿是一隻只金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冬天,雪花在空中飛舞,光禿禿的國槐樹上,積滿了厚厚的白雪,猶如一位高貴的公主,頭戴銀冠身穿潔白的紗裙,陽光一照銀光閃閃顯得格外迷人。

國槐最吸引我的地方,莫過於它被稱爲槐米的花蕾。據資料介紹,槐米是一種中藥材,可治邪熱和痔瘻、心痛目赤、腹瀉、便血,祛皮膚風熱,還治咽喉腫痛、吐血、鼻出血、血崩等症。家庭防暑,可把炒熟的槐米放暖水瓶裏浸泡,隨喝隨倒,極其方便;如若作湯送田間地頭,供幹活的人們暢飲,可用大鍋加水煮熟,飲後不但消暑降溫,還能防止夏令時節疾病的發生。在每年的六、七月份,國槐上結滿了一簇簇的黃米大小的綠色的花蕾。兒時的我找根竹竿,在哥哥的幫助下,在細的一頭綁上一隻粗鐵絲彎成的鉤子,雄赳赳氣昂昂來到了國槐林中。望着滿樹盛開的國槐花,我伸出杆子小心翼翼地勾住花蕾簇,用手向一個方向擰動竹竿,把花蕾枝擰斷,夠到身邊。我每擰一枝都是極其小心,生怕多擰下一段枝葉,給國槐造成更大傷害,生怕影響它的生長,更怕來年它不再結密實的槐米。記得房前屋後的六棵國槐樹,都被我掃蕩一遍,但是我並不貪婪,我只擰了較低的老樹枝上的花蕾,頂端的嫩枝,我看着它們欣欣向榮地樣子,實在不捨得傷害。

當我將擰下的花蕾從樹枝上捋下來,均勻地灑在塑料布上,等它慢慢晾乾。大約三四天後,花蕾開始變得很乾燥了,用手一搓就碎成粉末,這時才成了真正的槐米。在母親的幫助下,用細火把它放進砂鍋裏,不斷來回攪動,把它炒成黃褐色,加白糖或蜂蜜攪拌均勻,取出放進瓶裏,就成爲名副其實的槐米茶了。飲用時,掬一小撮放進茶壺,開水沖泡一個時辰,倒出來就是黃色透明的茶湯,未及品嚐早有一股異香撲鼻而來,令人心醉神往。慢慢品起來,它比西湖龍井茶更有鮮美之氣,比高級茉莉花茶更香濃,比鐵觀音的味道更綿厚而悠長,連飲幾杯,會感到滿足而舒適,清爽而快慰。槐米茶雖未上茶經,是確實我們魯中地區地地道道的土特產,清閒時節,當您輕啜慢抿地細細品來,清雅可口,似有微微清涼之意自心頭散遍全身。夏天常喝,清毒驅熱,使人不會出現中暑病症。

家鄉人偏愛國槐,還因爲我們當地人是山西永樂移民大槐樹的後裔,因爲槐樹寄託着鄉人的故園情結。“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這首民諺始終悠悠地唱響在大槐樹後裔子民的心中。他們走到哪裏,這首歌就唱響在哪裏。它的子孫們從一個地方遷到另一個地方,但都象槐樹一樣認真的活着,活的有骨氣,活的有價值。

國槐的生命力是頑強的。一年四季,她紮根於貧瘠的土壤,汲取着生命繁衍生息的的血脈,經歷着風吹雨打,嚴寒酷暑,卻從不曾向惡劣的生存環境低頭,總是璨然笑對藍天,默默上演着生命的天路歷程,演繹着屬於自身的那一份精彩。她從未苛求更多的水、陽光和空氣,也不須施肥澆水,它的生長開花結果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他們無情的攀折它的嫩枝,採摘她含苞欲放的槐米,從不必稍存愧疚或感激。最後只剩下褐色的光禿禿的枝幹直指蒼穹寂然無語,剖白着自己的一片冰心。來年夏日,沐風滯雨、飽經滄桑和坎坷的老槐樹又會在夏陽的熾烈裏綻放生命的粒粒花苞,釋放生命的縷縷幽香。

我愛國槐,更愛像國槐一樣樸實無華頑強不屈奉獻自己笑對生活的父老鄉親們!

家鄉的優美散文10

在我兒時的記憶當中,現在還能夠隱約記得,跟着母親挎着半櫞子地瓜幹去村東頭的供銷社換酒,招待來看我的姥爺的情景。其中有諸多細節記不太清了,只是印象深刻的知道這酒是離我家大遠遠使勁往東走一個叫諸城的地方自己釀造的。只是身爲我這一輩的老大,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嬌慣,所以很小就知道了諸城白酒的味道。

大概是剛上小學的光景。家裏來客人,這跑腿買酒的活,理所當然的就歸我了。那時候諸城白酒是普通玻璃瓶裝的,。一般都是散買,很少成捆拿,也是害怕會買到“初脖酒瓶”,等賣酒瓶子的時候要不上價。

有一次學校安排我家管老師飯,因爲跑腿掙了跑腿費而歡天喜地拎兩瓶酒回來,往地上放的時候,“噹啷”其中一瓶因爲碰撞,弄了個底兒掉,被父親罵了幾句。來吃飯的老師打了圓場,免去了捱揍的危險。看來這“人歡無好事”的確是多少年來前人的總結。

初中時,就住校了。對酒的記憶就沒有那麼多了,只是每個禮拜回家時,偶爾陪爺爺偷偷喝一兩盅。爺爺做小買賣,就是那種類似於貨郎的那種,一把來一把去,掙個零花錢還是蠻富餘的,所以酒餚還是不錯的,我最愛的就是烤豬肺,還有爺爺那喋喋不休的生意經。不知道是由於基因的緣故,還是打小對白酒的浸染,小時候還真的不知道喝醉了是什麼樣的感覺。

上高二的時候,同學幾個一起醉過一次。不知怎的,非常迷戀那種暈暈乎乎的感覺。最不好受之處,便是慷慨激昂以酒量充英雄,最後翻江倒海,吐得一塌糊塗。

參加工作,知道了有個“禁酒令”。工作期間是不能碰的,下班之後,青年們免不了搭夥夥胡吃海喝一番,但是白酒喝的少了,一般都是啤酒,再高了興了,白酒加啤酒。有人說一個人不喝酒,我不管那些,偶爾會在閒暇之餘,自己一個人喝酒,去飯店炒上兩個硬菜,喝上一瓶半斤裝的“小作坊”正好微醺。

漸漸地,酒局增多也就得以品嚐過很多不同地方的酒,更有一些喝不來的洋酒。仔細甄別下來,還是家鄉的酒好喝!這酒裏面不僅有濃濃的家鄉的味道!更有我從小到大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