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歲月如歌優秀散文

歲月如歌優秀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5W 次

暮然回首,從瀋陽師範大學碩士畢業已經整整兩年多了,時光如白駒過隙,匆匆太匆匆。回顧在大學讀研的那段日子,至今難以忘懷,導師季紅真先生給我的教導記憶猶新。

歲月如歌優秀散文

2006年考入瀋陽師範大學的時候,當時根本不知道導師在文學界幾乎是家喻戶曉的著名文學評論家。因爲師大文學院裏的一些碩導相繼被一些同專業的同學選了,於是有些心急。碰巧那時我的師妹馬芳芳(在吉林大學文學院讀博士),還沒有確定導師的人選,和我一樣着急。於是我們倆一起去找季老師,後來才知道在我們倆之前,似乎已經有幾個本專業的同學找過她了。而最終老師選中了我們兩個多半是我們倆本科都是中文系畢業生,基礎還算是雄厚吧!

這就陰差陽錯地進入了師範大學文化與文學研究所,成爲她的學生,然而最初其實還是不知道導師的影響力。直到在讀研一的時候,碰巧導師讓我和同門的師姐和師妹整理他從北京帶來的書籍。當時沒有多想,再說當時同門就我一個男生,誠然是主力了。於是我們一邊整理那些古典、現當代,外國一些學術著作。當然我們會一邊整理一邊在翻翻那些文學作品和學術專著,卻生生地給我嚇了一跳。原來這些書大都不是她自己買的,絕大多數是簽着名字的希望指正的著名作家和評論家。畢竟我當時讀現當代文學,加上自己刻苦幾乎對學術界的名人都是知曉的,才知道她的名氣是非同尋常的。當然也有幸後來接觸文化與文學研究所所長和副所長的著名文學評論家孟繁華老師和賀紹俊老師。

還有一次是在研二時的一個寒假,我照例去她的辦公室看她。(每次我們都要回家之間跟她道別的)當時我問她有什麼事情需要去做的,她說馬上到新年了,想給幾個熟人郵寄賀卡,希望我去買幾張。當時我記得好像元旦已經過了幾日,估計賀年卡不太好買。但是爲了老師的心願,整整跑遍了整個沈北大學城的商店,纔買了不到三十張賀卡。她讓我在辦公室坐着歇一下,然後自己寫好了祝福語,很快就寫好了交給我。我一路小跑趕往郵局,當時也是出於好奇想關注跟她通信的學術人士。那一真的知道老師的學術造詣了,多是北大的一些名人,這些多是與她是上下屆師弟師妹,師兄師姐,包括吉林大學的劉中樹、張富貴和北京大學的一些名人,像錢理羣、溫儒敏、洪子誠、孟悅、戴錦華等,當然還有她的碩士導師謝冕先生。

如果說以上兩點是我讀書時的感性認識,對她的印象是聽吉林大學畢業的的外國語學院碩導王賀英老師瞭解到的。那時外國語學院的王老師給我們上課的時候提到了我的導師在吉林大學讀書的情形,才知道當時她當時是在吉林大學中文系讀本科的時候就小有名氣了,據說那時國內有文學界“四大小旦”她位列其中(還有陳建功、韓少功、王小妮)。王老師跟我說,當年季老師是以吉林大學大三優等生的身份報考北京大學謝冕先生碩士的,足以看出她的實力絕非一般了。不過她談到此事,始終有些自謙,說是自己的'幸運罷了。還有就是來我們瀋陽師範大學來我們講學的專家的評價和口碑,包括北京大學孔慶東教授在內的一些專家對她的評價很高,也讓我們做學生的替她感到高興。

跟老師在一起的受益,其實頗多的,然而印象頗爲深刻的是治學嚴謹的大家風範。包括在入學時候的開的二百多部學術專著,由於我比較聽話,當時至少讀了四分之三,可以說對於我學術能力提高影響極深。其實,我自己的個人閱讀能力主要形成於本科和碩士期間,大學四年閱讀的各類文學作品(包括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影視)按照保守估計也能到達近四百多部,加上碩士期間讀的理論專著近一百五十部,實際上本碩期間閱讀量已經達到近六百餘部。當然寫碩士畢業論文時,她在我的身上浪費的時間和精力也頗多,寫論文要求挖掘新意,不炒冷飯是她的原則,當然也增加了我們寫論文時候的壓力和難度,現在回想起來收穫更大。

另外一次是跟她去北京訪學的一次經歷,在研二下學期的時候,爲了我的師姐具磬寫畢業論文的一次出行。那次我們在北京待了一週的時間,見了三位國內著名作家,包括莫言、凌力和徐小斌,其實按照她的意思我們還有跟陳染、林白等“私人化寫作”作家會面,據說有些私事,後來會面便取消了。不可否認,在和三位作家的會面,給師姐、我和師妹的收穫是頗多的,畢竟這些名作家,一般人是很難有機會見上一面的。

其實,當時報考研究生時,本身知道瀋陽師範大學的名氣只算一般,好歹中文還是一本。當時由於已經從事教書工作,時間精力也是有限,所以當時徘徊在遼寧大學、遼寧師範大學、瀋陽師範大學三所院校之間,後來還是報考了瀋陽師範大學,慶幸成爲了季老師的學生,對於我的人生成長一筆不可多得財富和收穫。在2009年6月,我的學術論文被評爲瀋陽師範大學2009屆碩士研究生優秀學術成果,並參加畢業生優秀成果展。此外,我參加2009年南開大學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報考南開大學博導喬以鋼的博士,當時與我競爭的都是山東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等名校的碩士研究生,而我則以初試第二的成績進入複試(當時報考的碩士生近60餘人),當時比第一的僅差一分(第一的227分,我226分)未能順利讀博士,一方面證明了我當時在學校學習夯實專業基礎知識和實力,當然更離不開季老師的敦敦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