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雅與俗散文隨筆

雅與俗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2W 次

雅與俗散文隨筆1

文化藝術,行爲舉止自古以來皆有雅、俗之稱,然而何者爲雅,何者爲俗?

雅與俗散文隨筆

雅者,多以優雅、高雅爲注。但凡雅者,必脫於平民,高於平民。路人皆知的,不能稱之爲雅。

俗者,多以通俗、庸俗爲注。但凡俗者必流傳於民間,活躍於平民,不能登堂入室。入得朝堂,爲皇親王胄所傳揚的不能稱之爲俗。

與古至今,似乎雅和俗勢同水火,不能相容。有雅俗共賞的反倒成了不倫不類,模糊了雅俗的界限。然而,這個界限應該劃到什麼位置上,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當年俞伯牙舟中撫琴《高山流水》,有鍾子期相交而成知音。鍾子期死後,俞伯牙在墳前撫琴相吊,見衆人以琴聲爲取樂之具,不解音律,而慨嘆:“子期不在對誰彈,”摔琴而去。於是,《高山流水》成爲千古傳誦的雅曲。這“曲高和寡“似乎成了劃分雅與俗的一條定律。

古代文人以“吟詩作對“爲雅,因爲平民讀書者甚少,只是達官貴人、王公大臣纔能有此一好,《紅樓夢》中大觀園的詞男曲女們的吟風唱月正說明這一點,劉姥姥的酒令因出於白丁之口,便俗得不能再俗了。

今天稱之爲高雅的大型音樂會、高爾夫球運動也因平民不敢望其項背而稱爲“雅”的活動;小瀋陽一夜躥紅因其爲百姓津津樂道而被某大學教授冠之“俗”的名號,似乎自古有之的鐵律,至今不變。

於是乎,白居易的詩歌白髮婆婆能懂,該爲雅爲俗?柳永的詞作號稱“有水之處皆歌柳詞”,該爲雅爲俗?流行音樂如風似潮席捲全球,該爲雅爲俗?相聲小品老少皆宜,該爲雅爲俗?

放下爭論吧!雅、俗的等級劃分本身就是等級森嚴社會的產物,在人人趨於平等的今天,再用等級的眼光劃分文化藝術,顯然不合時宜。

雅與俗散文隨筆2

不得不承認,我是個俗人,不會像《紅樓夢》裏清高孤絕的'妙玉那樣“茶品梅花雪”,也不會像高雅脫俗的黛玉那樣“冷月葬花魂”,她們都是不染塵埃的凡間仙子。

我是在人間煙火中長大的,從不對明月抒情,也不爲花謝傷懷。不過,我這樣一個俗人,卻慢慢有了一些雅趣。其實,俗和雅不是對立體,完全可以在一個人的身上完美統一。

我喜歡養花,陽臺上滿滿的,都是我養的花。我澆花的時候,感覺自己徜徉花間,沾染了不少馨香之氣,整個人都雅了許多。我會細數花兒開了多少,笑着對它們說:“一朵兩朵三四朵,此花落盡彼花開。四時有花來相伴,芳菲無盡不寂寞。”

我喜歡朗誦,把喜歡的詩歌、散文,聲情並茂地讀出來,再配上適合的音樂,簡直是一種極富藝術性的創作。在朗誦的過程中,我接觸到很多輕音樂,漸漸愛上了聽輕音樂。我聽雅尼的《夜鶯》,聽班得瑞的《寂靜山林》。輕音樂婉轉優美曼妙,能讓人心沉靜下來。我有些矯情地聽音樂,好像俗人不俗了。的確是這樣呢,心不俗了,人就不俗了。

儘管第二天,我還會一頭扎進俗世的煙火中忙忙碌碌,過着凡俗平庸的日子,但有一點點雅趣,能夠讓我始終保持心靈的潔淨。

忽然覺得,俗人有雅趣,不會俗得沒了格調品位,也不會雅得不食人間煙火,實在是人生的最佳境界。我們誰不是這樣呢?俗人一個,不自命清高,也不自以爲是,接地氣地活着,同時又優雅、詩意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