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抒情散文:回憶冬天的竹林

抒情散文:回憶冬天的竹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在寒冷的冬天,在蕭條的冬天,在衆生靈打盹的冬天,竹林是家鄉重要的收入來源,也是餐桌的佳味。作爲90後吃苦的歲月比不了兄背、父輩,相對幸福的一代。記憶中竹林發生過很多趣事,追憶竹林我們在哪裏勞動過、失憶過、享受過和收穫過。

抒情散文:回憶冬天的竹林

勞動的竹林很辛苦。每逢冬筍大年,就是我們在竹林尋覓冬筍的時候。大概十二三歲我就開始挖冬筍了,那時只是爲了好玩,對挖筍掙收還沒有很深的認識。在叔叔家的竹林地,一家三代人同行,孫輩的我們只是打醬油的,也沒有對我們抱多大的希望,只希望我們挖到一兩個,不要空手而歸。

初次觸到挖筍的鋤頭,心裏充滿各種幻想,嘴裏發出豪言壯語,記得說過要挖到四斤重的筍王,話語除了引起嘲笑,沒有別的功能。鼓勵和激勵固然可以助推人的前進,但從激將和磨礪中成長的人更堅毅、更自強、更獨立。在走向竹林深處的時候,我幻想過各種挖到筍的情景,或鋤頭落地竹筍顯現,或搬開石頭竹筍露頭,或火眼金睛瞄準下鋤收穫串串珍珠,事實證明一切空穴來風的幻想都不會變成現實。

竹林很浩瀚,鋤頭不好下,竹筍也不好找。看到長輩們在一番掘土後,串串的竹筍刺激着我的神經,不知道他們有什麼樣的魔力可以在複雜的竹林裏找到下鋤之地,並且下鋤不放空手,能夠挖到大大小小的竹筍無數。看了高手的表演,在長輩們的催促聲裏,我也動鋤頭試試手氣,一干小小的付出沒有尋覓到任何筍的影蹤,在精疲力竭之時放棄是無奈的選擇,即使不甘心也得放棄,我放棄了,但放棄的是近在咫尺的`收穫。在我停下的時候,沒有安慰,有的是催促聲,催促我繼續挖下去,只是已經放棄的心沒有在挖的衝動了。而我只能目睹後來者輕鬆在我選着的地塊裏創造奇蹟。沒有一顆堅持的心不會有收穫的,這是一堂用體膚勞動換來的生動的課。

我在現場受教後,稍作了休整發起了第二場戰役,這場戰役我打了很久,可以說是持久戰。我非常努力,非常期待這場能打破記錄,迎來人生的第一隻筍,我堅信即將發生,但我怎麼努力的挖掘就是沒有竹筍露頭。這次換來的是你應該放棄的批評聲,因爲你選錯,這裏是不會有筍,在用掉最後一點吃奶力的時候,我癱趟在地上,仰望着楠竹竹稍和比竹林更高的天空。我會空手而歸嗎?我內心反問自己,各種美妙的幻想已經不可以實現。

我握着鋤頭四肢發軟,垂頭喪氣豈在竹林中晃盪,沒有目標,肉體的乏力還可以忍受,理想的難以實現讓我喪失了鬥志。看到別人滿滿的收穫,與自己就要空空而歸,內心最後的虛榮讓我逼我最後發力,只是不知如何選着。我回憶起父輩們曾經有關挖筍的對話,在揣摩一番後,自己選了一塊幾顆葉子濃郁的毛竹,附近下鋤,一番挖掘後竹根找到了順根挖去,幾個胖小夥顯露在我的眼前,壓抑已久的心情需要釋放,我高聲呼叫,叫聲傳到了雲霄,換來了呼呼的風響,也迴盪在山谷,把我的歡叫複述。生活已經透露給你不盡的信息,只是你忘了去發掘。

挖筍是相體力勞動,飢餓會定時來襲擊你的身體,肚子會鬧革命。挖筍的歲月常常在竹林野地裏,生活做飯,享受自然的氣息,在粒粒飯香裏都浸透着竹林的芬芳,入口的都是世上的佳餚。

又是一個大雪封山的冬季,我如約來到這片熟悉的竹林,這是我高考前最後一次挖冬筍。那些年家裏的花費大,只好自己動手掙點零用錢。爲了多挖幾個冬筍,我們都是自帶食物,在林間用餐。有幾次我們把炊具和油鹽米菜帶到竹林,用清涼的山泉烹飪出竹林美食。在林間的午餐,我們總是像消滅敵人一樣,次次全殲,不會有半粒飯留下來。在林中午餐的我一餐的飯量是如今我一天的飯量,吃完還會舔舔嘴角,回味咀嚼的滋味。而今,我還會時時回憶起這番場景,浮現的美食還會讓我生津,彷彿還在享受這滿溢的幸福。

野炊自然回味無窮,但桌上用冬筍製作的佳餚,堪稱山林中美味的極品。冬筍入菜既是菜也是具有調料的功能。在山溝溝人們數帶積累,總結了很多冬筍的吃法,也都是美味佳餚。當然,冬筍是一種富貴菜,以前人們享用的不多。而記憶最深是那種簡單卻顯得質樸的做法就是鮮冬筍切片和鮮蘿蔔切片一起下鍋,加肥肉片或者丁,燉出的湯汁鮮白不膩,味濃順口。其中的乾貨粘上點辣椒,人的食慾會陡然上升,就算吃撐了也不捨得放下手中的筷子。

吃上口口的竹林飯菜,疲憊一天的農人該抱着枕頭酣睡了,由於挖筍的強勞動和美味的竹林飯菜,一夜的睡覺顯得格外的香。叔叔曾經說:一覺睡到大天亮是一種享受,而幹活累了就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上一晚,這是質樸農民的話,這是一種簡單的幸福,不捨求榮華富貴,只要睡得踏實睡得香。

故鄉冬天的竹林,有我寫不盡的回憶,就不一一細說。但竹林的記憶卻時刻相伴與我,在回味裏找那份快樂,以及它帶給我的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