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描繪月色的優美散文

描繪月色的優美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7W 次

  篇一、描繪月色的優美散文

曉風新月,一眼動人的嬌羞,一杯淡酒,一抹不染塵埃的清幽,月光柔和的灑在的窗上,寂寂成秋。月影不似濃豔的傾城女子,她更像是待嫁閨中的芳華少女,優雅,清麗,好似一抹清香,飄於天邊,又似近在咫尺。

描繪月色的優美散文

那一縷輕柔的月光,濾過了世間的浮華紛撓,多少過客隨雲煙散盡,清溪流至水窮處,坐看風起雲涌時。我們天涯輾轉,浮華宜至,窮極一生求索心靈的寧靜卻是難得。晚深夜靜,枕一襲芳香,悟一種境意,偷得片刻安然,靜聽心博的聲音,有涯之生不知已是向日,站在心靈頂層俯瞰山山水水,此刻竟有“浮雲過眼瞬息盡,自緣身於最高巔”的豪情。

想必是月色的優雅沉靜打動了我,勾起心裏壓抑持久的情懷,山高影琛,月色夾雜着一絲幽青淡淡的灑在身上,窗外朦朧的月色下點點燈火悄然閃亮,驀然回首,已近黎明,燈火闌珊處,墨然深寂。

  篇二、描繪月色的優美散文

昨日入伏,屈指就要邁入秋的門檻。

進入秋,一季的繁茂就要漸漸隱退,偶爾可看到一片葉子的飄落。嫵媚的月色也漸次有些清冷,灑在心頭,再現了一潭憂傷的記憶。曾經的月色亦如今夜,然而,曾留下憂傷的月光距今已很遙遠了。

年中秋剛過,樓前的梧桐葉不時的飄落,發出噠噠的落地聲。我帶領全區新聞宣傳戰線一行,前往南戴河舉辦新聞講習班。就下榻在區裏的賓館,與海岸近在咫尺,隔窗遙望,那一片片小舟由遠而近,大約是滿載而歸。有的漸行漸遠,也許滿載豐碩的期待。你只要不怕潮溼打開窗,就會聽到陣陣悠悠的濤聲,瞬間洗刷掉了一路的風塵。

短暫的休整,匆匆開班,晚間除少量作業,都可自由活動。中秋剛過的月,雖然稍稍來遲,然而依舊那樣的豐腴,那樣的嫵媚。

一出賓館的大門就進入海岸,你會被海月相融的意境所陶醉。讓你不知身處天宮還是大海。中秋過後的海岸,海風有些微涼。低頭望明月,海上的月格外的嫵媚,嫵媚得足以讓你戀惜;海上的月格外的清麗,清麗的足以讓人心碎。夜色稍稍濃郁,海月便渾然一體,此時你再去賞月下的海,竟然是那麼的深情,深情的使生命多了許多血肉。你再去賞海上的月,竟然那樣溫柔,溫柔的讓你飽含熱淚。此刻,你的.靈魂,月下的海,海上的月早已交融在一起,成就了心靈深處的曠世之美。那種美,美就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了。正如我在講習班上所調侃:你只要領略了海上的月,月下的海,你就領略了深情和溫柔的極致。

走過了一段海灘,不禁回回首,那一串串深深的腳窩裏,無不灑滿了霜一般的月色。此時,置身於明月與大海懷抱的人也許都會這樣想:天有陰晴,月有圓缺。滾滾海水,日日東去。人,都不要把得到與失去,順境與逆境看的太重,看重了豈不大喜大悲,熬煎了清澈的心靈,白了我們僅有的黑髮麼!

中秋的海岸遊人稀少,海風忽有絲絲涼意。人的思緒也彷彿月光和海灘一樣的深情和柔軟,不羈的流瀉在潮水剛剛退去的海灘上,然後,會習慣的理理思緒,理出一條五彩繽紛的小徑,然後去慢慢的憧憬。

然後,你也可由於夜色太過濃郁,不受夜色的涼意,在回家的路上,萌生一絲絲憂傷。人生易老月難老,月月有月,而歲歲滄桑。有時,霜一般的月色,會讓原本熟悉的事物變得那樣陌生。大約是在很久前的一個夜,傳來老父親病重的消息,那時通訊和交通遠沒有現在這樣的便利。匆匆驅車趕到生我養我的莊子,一切竟然那樣的生疏和別樣,一樣的月色卻那樣的清冷。真是“中天明月光,村莊滿是霜”。

村後的青山,眼前的沃野,村邊的牛棚,全脫胎於霜的世界。我踩着灑在地上的清輝,匆匆趕到生命垂危的老父親的炕前,此刻的月色清冷得竟讓我不知所措。

送別了老父親,我常常感嘆:故鄉的月光,有着霜一般的清輝,總會勾起人生的哀傷。這哀傷,總會帶你去親歷一段無奈的生離死別。於是,你會真切地感知到疼痛,懂得了哭泣,學會了珍惜。等你從霜一般的月光走出,面對和煦的陽光時,纔有了一絲有苦澀相伴的燦爛,讓你整理思緒,把該撿的撿起,把該丟的丟棄,讓心房漸漸的平和,漸漸的安靜。

往昔不見今時月,今月依舊攜往昔。曾經的月,你也許依舊恬淡。我期待着再一次置身於中秋的大海,與你一起品味那一段月光下的旖旎,讓日漸老去的生命在月色的浸染下,多一分清幽,少一分喧囂。

  篇三、描繪月色的優美散文

水鄉的小巷十分奇特,前門一條鵝卵石子路,將水上人家緊密相連;後門卻是層層石階通向潺潺流水的河灣。一座彎如半月的石拱橋迎接着南來北往的行人。小巷的房屋多半是木結構的單層建築,沒有地基,幾根結實而粗壯的木樁,深深地紮在水中,遠遠看去,好象排列整齊的空中樓閣。

這些人家前門總是關的,只有後窗透露出濃郁的生活氣息,河面上飄來只只小船,憑那熟悉的吆喝,主人就能準確判斷出誰是賣米的,誰是賣菜的,甚至賣什麼小吃的也能分辨得一清二楚。這不,她將繫着長繩的籃子從窗口系下來,馬上被船家接住,不須講話,就將需要的用品或吃食放進竹籃,然後再吊上去。

特別是到了晚上,後門石階上傳來節奏鮮明的捶衣聲,鬆一陣緊一陣,清脆的聲音傳得很遠很遠,象花香的氣息,瀰漫在月光朦朧的水巷之中,活脫脫的一幅陳逸飛的《潯陽夜色圖》。婉約的木樓雕花窗戶映出金色光暈,隱約可見幾位身著古裝的少女,懷抱琵琶在彈奏一曲《春江花月夜》,清淡的樂曲烘托出素雅的氛圍,正如月光斜射在墨藍的星空一般,是那樣的靜謐,那樣的和諧。

我無意闖入這條幽深的小巷,與燈紅酒綠的鬧市迥然形成強烈的對比,清幽立即將喧譁驅逐,顯出一派幽靜與古樸的本色。小巷最多的是黑與白的反差,老牆灰瓦色調黯黑,石橋駁岸略顯蒼白。然而轉瞬之間,全被升起的月光打破,開始房屋樓臺與屋脊有了淡淡的輪廓,繼而水巷的水面泛起一層猶如鏡面似的亮光。此刻,月亮早已掛在柳林的梢頭——原來是月殼的清輝,把這些景色勾勒出一幅獨特的韻致,月色裏的水巷立刻變得清晰而生動起來,幻化出一種全新的意境。

如今,隨着城市的發展,許多東西都在變,惟獨這小巷月色依舊。只要你耐得住寂寞,經得起等待,月色就能從你身處的小巷升起,還你一個本色依然的水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