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我讀李存修老師的《行走大運河》散文

我讀李存修老師的《行走大運河》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9W 次

最近,因爲機緣湊巧,偶得李存修老師親手贈送他的大作,《行走大運河》。

我讀李存修老師的《行走大運河》散文

早在去年秋天,初次認識李存修老師,知道他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譯協理事,中國“十大當代徐霞客”是一回事;知道他從事外事旅遊工作四十餘年,考察世界六十餘國,走遍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發表了四百多萬字的作品,出版了二十七部旅遊文化專注是一回事;知道他年近七旬,依然以軒昂之姿,徒步走完大運河,也是另外一回事;僅是知道而已,如同看一則新聞,看過了,知道了,僅此而已,心中並無太多感慨和欽慕。

那一天在家門口,出乎意料之外的,忽然再次見到李存修老師,心中的激動和欣喜,不言而喻。更得李老師親手贈送此書,那是喜出望外,如獲至寶啊!

短暫的相聚,親切而愉悅,近在眼前,那如親人般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敦厚長者,哪裏像是一位大名鼎鼎,學富五車的名人呢,倒更像是一位朝夕相處的鄰家大爺般,讓你不由自主地,從心底油然而生出一股親近之情。

待李老師一行人離開之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散發着淡淡油墨香味的紙張,是一頭紮了進去。廢寢忘食地,就如同跟在李老師身後,踩着他走過的腳印,一步一步的,與他一同走完大運河全程。

我沒有李老師的神來之筆,也沒有身臨其境地,真正走過大運河的每一段,所以,我沒記住大運河的每一段起點和終點,也沒記住大運河沿途所經過的每一個重要港口和城鎮的名字。我記住的,只是一位年邁的老人,精神矍鑠,氣宇軒昂的,“憑着對陌生世界的渴望和好奇”,孜孜不倦的,行走在自己喜愛的旅途上。

或許是因爲和李老師有過兩面之緣的緣故吧,讀完全書,我並沒有覺得,我所認識的李老師,是一位多麼高不可攀的偉大名人。相反,我從字裏行間看到的,就如同我印象中的李老師一樣,只是一位質樸無華,善良慈祥的鄰家大爺。

他學識淵博,見多識廣,一路跋山涉水,是苦中作樂,吟古誦今,出口成章。但是,在我眼中,更加引人入勝的,不是他那些記敘大運河珍貴詳細資料的文字,而是他在行走大運河時,那信手拈來,如行雲流水般,直抒胸臆的坦蕩情懷。

“曲水流觴過蘭亭”,你有印象嗎?《蘭亭集序》中所述,“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帶左右。”如此美景,應該是賞心悅目,過目難忘吧?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吧,那條有着一千七百多年曆史的溪流,經歷了數不勝數的世事滄桑,到了李老師眼中,也僅是條“蛇形”的小溪曲折蜿蜒而已。

因爲小溪長僅七十八米,寬僅零點八米,只是大半步的距離,“用不着擔心會掉進水裏去。”這位身材高大魁梧,年近七旬的老人,卻因感情所使,如同一個貪玩的孩童般,在這條小溪上“步過來,步過去,輕鬆而隨意。”非但如此,他還順着彎曲的小溪,上下走過幾個來回,讓靜流無聲的小溪,將他“帶入永久和歷史”……

這一刻,如果你恰好在旁邊,將這一幅生動有趣的畫面拾入眼簾,你會想到,這會是大名鼎鼎的李存修老師,童心未泯,正在興致勃勃地做着這些孩子氣的舉動嗎?我想,你不會想到,也沒有人會想到,只有你從他的文字中看到了,纔不得不信以爲真。

這幅用細膩的文字勾勒出來的動態畫面,形神兼備,趣味橫生,是不是應該擬作“返老還童?”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南唐後主李煜一闋蕩氣迴腸,悲情悽切的《虞美人》,被人從古吟誦至今,在李老師的.筆下,我居然才知道,這個詞牌名,居然來自一個美人的名稱——虞姬。

霸王別姬的故事,流傳千古,家喻戶曉,衆所周知。那份英雄末路,兒女情長的纏綿悱惻,也曾令無數人潸然淚下,扼腕長嘆。長嘆那段生不逢時,情深意重的美麗愛情,最終如流星隕落般,劃過暗沉前,只能留下一抹悽豔的亮色,告訴世人,它曾經來過,也燦爛過。

就如同此時此刻,那個站在安徽省靈璧縣虞姬墓園裏,啃着兩個燒餅,聽着杜鵑鳥悽聲哀啼的老人,遲遲不肯邁開離去的步伐。

是觸景傷情,感同身受嗎?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異地他鄉,孤身一人,獨自站在墓園裏,與早已作別千古的霸王和虞姬,默默無聲的,進行着一場跨越時空的情感交流。

項羽輸了天下,留給世人一段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悽美愛情故事,也留給世人一段寧死不屈,曠世古今的英雄悲歌……

“歷史的勝負,不過是兩敗俱傷的殘酷遊戲”。就如同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不見今時月,今人見證了歷史上的成王敗寇,歷史,卻已不能再以真實還原現實,留給世人的,除了震顫心靈的寶貴精神財富,還有無窮無盡的遐想和遺憾……

一如此時此刻,站在虞姬墓前,透過那些“無字的墓碑”,探尋着那些“藏匿在歲月的縫隙之中”的,那一場慘烈戰爭的遺蹟的李存修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