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我愛馮小剛導演散文

我愛馮小剛導演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1W 次

2018年雖然剛過去了三個月,但在看電影方面,我最後悔的事兒就已經可以確定了:我沒有去電影院買票看《芳華》

我愛馮小剛導演散文

《芳華》在院線上映時,我看到不少負面的評論,又想到免費看盜版是爲數不多的大福利之一,心裏猶豫。後來決定去看時,影片已經下線了。等到過年後,從網上看到這部電影,我非常後悔。這是近十年來,我心目中最好的,也是最打動我的國產電影

我認爲整部電影的完成度已經很高了,藝術性和思想性俱佳。現在回想那些對《芳華》的批評,覺得很多很可笑。 有些是因爲無知,有些是因爲偏見。有些是爲了吸引眼球,搏出位,抖機靈。有些是不夠寬容,站着說話不腰疼。

《芳華》當然是可以批評的,也是有可批評之處的,但請認真批評

比如有人說,馮小剛,你爲什麼不去拍七十年代那些還在受苦受難的人,而去拍一羣在文工團裏吃香喝辣閒得沒事撕逼的幹部子弟? 馮小剛七十年代就是在軍隊文工團度過的,當的是美工。他就熟悉這樣的生活,他就表現這樣的生活。你讓他拍別的,他不懂,也拍不了。一個藝術家總有自己擅長的題材和領域,也有自己的創作自由,這是無可指責的。

另外,你也不能指望一部電影完成對一個時代的全部呈現。你可以自己去拍一部表現七十年代底層人民生活的電影啊!

也有人說,《芳華》就是馮小剛的一個春夢,就是他的《致青春》《小時代》。《小時代》爛透了,我不想多說。《芳華》就是馮小剛的《致青春》,是他對青春的一次回望,一次緬懷,不可以嗎?《紅樓夢》不就是曹雪芹的一個春夢,不就是他的《致青春》和《芳華》嗎??

緊接着就有人說《芳華》就是意淫,全無反思和批判。這我就真是搞不懂了,您跟我看的是同一部電影嗎?同樣是春夢,《芳華》也和《紅樓夢》一樣,充滿了對往日生活的反思和批判

劉峯和何小萍的悲劇正是全片最大的批判

何小萍一去文工團就受到排擠,固然有其性格的原因,但最根本的,還是她出身不好,受父親是右派的連累。電影不正正表現了,文工團就像大觀園,裏面也處處充滿傾軋和不公嗎?不也正表現了一個以出身來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時代的不公嗎??

劉峯天性善良,愛做好事,被樹爲標兵。但他一旦被體制架起來,利用,他就不能犯錯誤。一旦犯錯,就是所謂的“觸摸事件”,就會受到甚至比一般人更嚴厲的'懲處。昔日的戰友和領導也沒一個人站出來替他說話求情,除了何小萍。這不正說明,那個時代,過高的道德標準的荒謬和體制的冷酷嗎??

我不知道,電影中這樣的情節設計不叫反思和批判,什麼才叫反思和批判?難道非要扯着嗓子喊:“我控訴……”這才叫批判?如果真這樣,在藝術上就太低了。那就是“傷痕文學”了

電影裏其他的反思更是隨處可見。比如,在胸罩事件裏,女教練的看人下菜碟。在上高原慰問演出時,文工團團長對何小萍玩的心機和他的無情。……戰後對受傷退伍軍人的忽視,聯防隊就是土匪窩,甚至陳燦後來到海南炒地皮的暗示,還少嗎??

而電影中對越戰場面和戰士負傷場面的呈現,更讓我對馮導起大敬意。這是對歷史事實的一次觸碰。在當下的語境,這就是夠勇敢,夠不怕麻煩了。對比其他大導呢?《歸來》怎麼玩的?《妖貓傳》??

有些人的怯懦在於,自己啥也不幹,別人儘量做了,指責別人不夠勇敢。好意思嗎? 《芳華》就這樣,就已經差點上不了。在這樣的狀況下,呈現本身就是最有力的批判了

回顧馮導的電影生涯,他以賀歲喜劇片像《甲方乙方》《不見不散》出發。其實在這之前,馮導的幾部電影像《月亮背面》《一地雞毛》《我是你爸爸》,全都被斃了。爲什麼被斃,你懂的。也就是說,馮導其實一直都是一個有情懷,有批判性,有藝術追求的導演

拍賀歲片,倒是他的權宜之計。即便如此,馮導的賀歲片也是爲當時極度低迷的中國電影市場,每年打了一針強心針的。對中國電影的續命和回暖,馮導是立了大功的。也爲當時的普羅大衆,包括青少年時的我,帶來了很多歡樂,形成了自成一家的,可以與周星馳對庭抗禮的“馮氏喜劇”

最近這十年,馮導放着駕輕就熟,又輕鬆又賺錢的喜劇不大拍特拍,開始拍像《集結號》《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蓮》這樣的電影。對比這幾年,張藝謀,尤其是陳凱歌拍的那些電影,誰更有藝術追求,誰更有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當然,也有人說馮導的電影,包括《芳華》的結尾,有時會給人和稀泥的感覺。這一方面,可能是爲了過審的需要,降低批判的鋒芒。另一方面,馮導自承,他內心還是個比較柔軟的人。一個聰明人,和和稀泥,是爲了放過別人,也放過自己

包括我們每個人,有時對待過去,對待自己的歷史,都是矛盾的。你在大學,也遭受過室友的欺凌。等你六十歲時,回望青春,也會覺得,那段時光很痛苦,但又很美好,因爲那就是你的青春。再想想,那就這樣吧!?

這就是我眼中的《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