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天下黃酒出紹興散文

天下黃酒出紹興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別的地方不是沒有,像江蘇的“沙洲優黃”,亦有傳統,江西的紅米酒、客家的糯米酒也算是黃酒大家族中的一員,至少在釀酒的.工藝上一脈相傳。

天下黃酒出紹興散文

但是整座城市被黃酒文化所包圍的,只有紹興。以至於日文中說起黃酒,必以“紹興酒”稱之。我記得從前上海也叫“紹興酒”居多,統稱爲黃酒是滬語漸漸走樣之後的事情。

超市中專門有一整個貨架出售黃酒,瓶子或罈子上有些寫着“加飯”,有些寫着“花雕”,到底有什麼分別?

最古老和最大路的元紅酒,和“狀元紅”沒什麼關係,舊時酒罈上必塗硃紅色,故名之。此酒發酵完全,米粒中的糖分幾乎全部化爲酒精,喝起來帶點苦味,不像我們印象中的黃酒那麼甜。如果你只是初級段位的飲酒者,最好別碰,不然踏不進黃酒的世界。欣賞元紅酒,需要一定功力才行。

第二種的加飯,名副其實地要加飯,在元紅酒的基礎上,釀造時少加水,增加米飯量,即成。按原料的多少,有單加飯和雙加飯之分,出口的則稱“特加飯”。有些朋友來得個喜歡加飯酒,認爲比什麼花雕、太雕都要好喝。

用元紅酒代替水來釀酒,稱爲善釀,由老字號“沈永和”發明,從醬油釀法中的母子醬油學來。善釀較加飯甜了一倍,是女孩子們的選擇。

最甜的香雪,最晚發明,有個雪字,是因爲只用白色酒藥的緣故。先制甜酒釀,再下糟燒白酒而成。單飲太甜,通常元紅酒灌壇,蓋一層香雪,增其香濃。

黃酒久存,至三年以上,就是常見的花雕了。狀元紅或者女兒紅的典故大家都知道,人生大事,埋下的酒罈上當然要雕刻花紋。另一個說法是愛女變成剩女,一生也嫁不出去,老酒存了數十年,等到鮮花也凋謝,花雕者,花凋也。

陳酒應與新酒兌過,不然喝不出好處。至於另一種太雕,是用加飯和善釀調出來的,紹興“咸亨”的最佳,配比祕方概不外傳。

黃酒的黃色,來自麥曲,久藏之後,酒中糖分與氨基酸發生化學反應,亦使顏色加重。

我們通常認爲陳酒色如琥珀,愈上等色愈深,酒液愈稠。大量生產的今天,時間成本是大問題,所以想出人工添加焦糖色的辦法。

天然成分,沒什麼危害,上色之外,還能增稠呢,一舉兩得,何樂不爲?黃酒行業已大量使用,區別僅在多寡罷了。老饕友人“梅璽閣主”邵宛澍兄嗜飲黃酒,有段時間劣酒喝得太多,舌苔發黑,把他嚇個半死,戒酒三週,即沒事。

我和邵兄成爲朋友後,受他影響,也學會欣賞黃酒,而且愈喝愈上癮。其實黃酒的度數和紅酒相近,市場上一百多一支的紅酒根本咽不下喉,但是同等價位的黃酒絕對有中上質素,幹什麼學人喝洋酒?

用花雕或者加飯代替普通料酒,煮菜蒸魚格外香甜,名菜東坡肉更是以酒代水,方爲上品。

黃酒酒精度數不高,但後勁延綿,北方大漢喝慣高度白酒,以爲小菜一碟,醉得不省人事者,大有人在。

當今有人發明出黃酒中混入可樂,再加大量冰塊的雞尾酒喝法,騙騙外國佬不錯。趙兄有個外國同事,喝得愛上,老外肚大,牛飲數大杯,結果睡了一天一夜才起身,從此知道我們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