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秋遊雙峯尖散文

秋遊雙峯尖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6W 次

靈潤橋前,遙望四祖禪寺,一片紅牆碧瓦後,青峯突兀,是爲雙峯尖。

秋遊雙峯尖散文

秋日晴好,碧空無雲,想起太久沒有戶外運動了,午後興起,偕妻同遊雙峯尖。

其實四祖寺風景區最完美的遊賞,需得從觀音寨起遊。從四祖寺正門前左邊臺階往上,路兩邊綠蔭掩映的樹木以梅樹爲主,兼有香樟樹、桂花樹等,所以一路走來一路芬芳。一級臺階上去後,入眼的是一座貌不驚人的石塔。近處看,石塔應是殘塔,但主體保留完整。塔基方形,塔身四面有門,不過都已封堵。封堵的不過是行人的腳步,而封不住衆人的信仰。到四祖寺來觀賞之人,不到此處,都殊爲遺憾。這座通體青磚的石塔,塔檐的雕花飛角也都是青磚砌就,卻有一千四百年的歷史,是全國保存最完好的佛教石塔。塔內供奉的是四祖道信的真身,故塔名真身塔,又稱作毗盧塔。塔高15米,從高處的傳法洞望來,依然氣勢非凡,沉着穩重,仿若可見一個參禪的高僧。再上一級臺階就是傳法洞。顧名思義,這裏是道信長老當年傳法之處所。雖然這裏都是現代建築,但仍然值得一提,屋宇極其簡潔,但飛檐走角,交叉相映,細細望來,別有豐味。歷次,我都在此找些角度,藉着斜陽餘輝拍些片子自娛。

傳法洞後門外有一條連接四祖寺的盤山公路,順公路往上走三華里,拐彎處可見一片廟宇,金碧輝煌,不遜於四祖禪院,依然背靠青山,更喜面臨鏡湖。院內花木茂盛,間或可見楓葉飄紅。往近前可見山門,乃蘆花庵也。

沿庵前直走到鏡湖邊小山旁,看似絕途,近旁才見有一條上山的小路。緣小路徑上,一路蔭翳蔽日,沿途可見巨石盤臥,偶爾或有小鳥飛過。早秋,樹葉青黃相接,一路上也是落葉繽紛,把一條小徑變成綴滿黃鱗的長飄帶。只是踏在上面,略略有些滑,引得我不時叮囑小心行進。

此山不高,二十來分鐘,前面已變空闊,上來一看,原來是三岔路口。往左行數步,可見一寨門,兩邊亂石平磊,中間條石覆頂,寨門近旁野蒿瘋長,往上山坡也是雜草叢生,顯見荒涼。殊不知,這裏曾是赫赫有名的蘄黃四十八寨之一的觀音寨。想當年,這裏也曾經叱吒一時,威震一方。至今日,只有荒草作伴,清風爲伍,世間滄桑如此,止不住心生感慨。

往右行來,漸行漸高。時而坦途,時而崎嶇,一陣風過,落葉飄零。昔日,長在枝頭,綠鬢婆娑,風過去臨空飛舞,總是高不可攀。如今飄落一地,任人踐踏,輾轉成泥。可喜的是,詩人卻贊“化作春泥更護花”。不管如何,珍惜當下,盡展秋色,就算飄零一地,也曾枝頭得意,既不負當初春光的照拂,更兼有成泥護花之功德。

翻過一山穿過一嶺,不知不覺又到了山間公路,繼續向上盤弦,總算到了門山村。兩棵巨樟分立路兩邊,猶若村前侍衛。樹旁山坡前,有三間民屋,約略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所建。只有老主人坐着小板凳,倚在門前,看着風起葉飄,而自己聲色不動。

順着民屋南邊山路繼續前行。路邊滿是板栗殼?,一身刺球尚在,卻早已沒有了當初的鋒芒。一腳踩上去,雖然有點硌腳,卻滿是鬆軟的感覺。右邊山坡上,雜樹橫生,居然還能看到一朵映山紅夾在其中,不覺讓人眼前一亮。

一轉彎,眼前一片金黃,田間小梗,將這一片金色分割成一級又一級,一塊又一塊。儼然是一幅秋收好景。再遠處,幾處村落星羅棋佈,使這一片山色平添幾分活力。更遠處,青山一隅,龍坪水庫碧波泛秋,天高雲淡,眼前活脫是一幅山水畫卷,讓人流連不捨。一陣風過,讓一身微汗的行人精神徒然一爽,想起行程尚遠,只好舍卻這一派大好河山。

“哞嘛呢嘛咪嘛咪哞”,一陣禪樂突然入耳,驟然猶如醍醐貫頂,讓人猛然從山行的疲勞中驚醒。原來前面的竹林邊,一座山寺映入眼簾。山行的樂趣,不僅僅在於永不停歇的征服,不僅僅在於望眼欲穿的美景,更是在於沿途可以發現的永不停歇的驚喜。能在這深山僻野處,看到人煙,雖然只是山僧,也足以讓驚喜連連。

然而驚喜不僅如此,繞過山寺,眼前的羊腸小道幾乎要被兩旁叢生的毛慄樹完全掩蓋。“毛慄,好多毛慄!”儘管之前我有提示,妻子還是不由驚叫。取出早已辦好的方便袋,一陣毛手毛腳的採摘,竟忘了拿出隨身的剪刀。一邊摘採,一邊把綻開的毛慄取出來放在嘴裏咀嚼,一邊不絕口地稱讚好吃好吃。放眼望去,二十米內,小徑兩邊全是毛慄樹,一球球的毛慄嘟嚕嚕掛滿枝頭,伸手過去,一不小心就被蟄得刺痛。然而剝開毛球,粒粒毛慄顆顆飽滿,入口清香脆嫩,讓人回味無窮。有的人有的東西就是這樣,看上去,壞壞的樣子,其實內裏卻是說不盡的.美善。

坦途行盡,荊棘叢生的野徑令人望而生畏。雖然出門前叫妻換了衣裳,但想不到前路如此可怖。好在有剪刀在手,一路披荊剪棘,再也無心看風景了。歷經近兩個小時,總算是苦盡甘來。擡眼望去,又一座寨門現於眼前。究於所知有限,雖然多次到此,竟不知此寨爲何寨?姑且名之雙峯寨吧。與觀音寨不同,雙峯寨有三道寨門,其中北寨就有兩座寨門。過第二座寨門,眼前陡然一亮。東南西北,四周盡收眼底。北望行時路,叢林莽莽,野徑隱沒,一時忘卻所自何來。西望平疇處,金黃一片,四祖禪寺,宛如手指頭大的積木,嵌如叢林之中,更遠處,夕照下,山野也鑲着金色,一派輝煌。南望對面,青峯突兀。兩峯相對,遙遙相望,如若情侶,怪不得謂名雙峯尖。東望龍坪水庫,猶如碧珠滾動在隱沒的山峯間,與蘭天相接,天水一碧。羣山之間,到處是豐收的金黃,在夕陽的映照下,燦爛奪目。而腳下,亂石橫生,巨巖穿空,猙獰雄奇。沿巖邊有小路可探往對面山峯。因時間有限,竟不能抵達彼岸,暫時留下一份小小的遺憾。

站在峯頂,不由自我陶醉,爲這一片美景,爲這一份征服,爲這一次成功。一程山水一路情懷,恍然間,許久不曾理解的仁山之迷得以詮釋。不正是這山的寬容萬物,禁得起綠蔭掩映的美豔,耐得住萬木成枯的寂寞,受得了荊棘密佈的迷途,看得開天高雲淡的雄闊。人生,不正是需要這樣的包容這樣的沉着麼!

回首蒼茫處,已然是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