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苦並快樂着散文

苦並快樂着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2W 次

八十年代初期,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暖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丹水教育也迎來了春天。在上級領導的重視下,各地人民辦教育的熱情空前高漲,喊出了“再窮不窮教育,再苦不苦孩子”的口號。因爲他們知道,只有孩子成材了,他們才能實現發家致富的夢想。

苦並快樂着散文

可現實是殘酷的。當時各村的學校雖然大多數都有幾十年的辦學史,可基本上都是以解放前各村較大的廟宇或大戶人家的祠堂爲基礎擴建的,房屋破舊不堪,很少有象樣的教室,也沒有適合學生使用的桌椅,當時學校只有“四子”,即破房子、土臺子、木墩子、泥孩子。 面對現實,高家堰鎮人民在八十年代的辦學行爲分兩步走,前五年主要是實現“一無兩有”,即學校要達到無危房,有教室、有桌凳;後五年主要是實現“六配套”,即要求所有的學校都要有教室、桌凳、圖書、大門、圍牆、廁所六項配套設施。

以現在人們的眼光,沒有教室和桌凳的學校還是個學校嗎?可當時我國的國情告訴人們,當政府大力倡導實現“一無兩有”和“六配套”時,肯定是有許多學校還沒有實現“一無兩有”和“六配套”。

當時辦學需要的人、錢、物主要來自各村的村委會。村委會不缺勞力,只要學校需要,讓羣衆到學校出幾天力,沒有一個羣衆不去。最缺的是錢,當時村集體的經濟基礎也很薄弱。記得當初,我曾陪劉區長去找當地村委主任說學校缺桌凳的事,村委主任一臉的苦笑,指着村委會西邊山牆邊上的一棵小椿樹苗說:“這棵小樹苗能快點長大該多好!”

村主任就這麼一句玩笑話,弄得我們在場的人,無言以對。周圍的空氣瞬間似乎凝固了一般。

在實現學校“一無兩有”和“六配套”的過程中,不僅苦了當地老百姓,還苦了各學校校長,連我這個學區助理,苦也沒少吃,話也沒少受,往往爲全學區能夠儘快實現上級“一無兩有”和“六配套”的目標,挑燈夜戰一直連續好幾宿覺都沒睡。

因爲上面要驗收,下發的表格鋪天蓋地,各種指標都有具體的規定。而且,數據都有各學校按照學區要求的時間,按時交到我這裏彙總。

你看,全區十所學校,已經有九所學校的表格都交上來了,唯獨向日嶺小學的表格未到,我們只得耐心等待。太陽早已偏西,不見這所學校校長的蹤影,夜色拉下了厚重的黑色的帷幕,學區房內靜的有些可怕,室外的天穹上掛着一輪滿月,滿月的極遠處有幾顆星星眨巴着眼睛,似乎有些頑皮,擠眉弄眼,故意挑逗的望着區長與我。

我們一會兒望望月亮,一會兒又看看星星。那個着急無以言狀。我隨着區長漫無目的地在房舍的涼亭上踱來踱去。

“怎麼搞的在呀?按規定的時間超過了這麼久了,還不送來?這個‘嘀嘎子’在搞什麼鬼?”區長有些不耐煩,說話的語氣鋒芒畢露。

“也許他正在彙總數據吧!”我如是說。

區長沉思了片刻,大手一揮:

“但願是這樣的。”他自言自語地說,接着對我說:

“我看要不這樣,辛苦你一趟!”

雖然已經夜深人靜了,往返一趟也有三四十里路。爲了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我想到了“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頓時不知哪來的`勇氣,依然接受了任務。

趁着明亮的月光,我沿着國道線,過丹水趟溪流,行進在兩山對峙中間的窄小的土公路上,時不時從黛色的朦朧山林間傳來幾聲夜鴉的叫聲,頓時,整個臉皮都繃得緊緊的,頭髮、眉毛都驚恐的豎立起來了,嚇得我冷汗直冒。

就這樣在我心底煎熬着,好不容易翻過了“蓬山包”夜色中依稀可見霧蒙中的人家,心情才漸漸恢復到了原位。

我不管這麼多,堅定信念一股勁兒的西行,等我趕到向日嶺小學,已是月落西天。

校長的寢室裏,還是燈火輝煌。當我踏進嚴校長的寢室,他還全然不知。

“嚴校長——”這一叫聲,才使他如夢初醒。

他看看我,有些驚奇。

“哈哈,我正面對這張鋪蓋皮子表格,一籌莫展呢!”看得出來,他有些無奈。

“你這表不交上去,學區的彙總表也無法呀!”我對他說。

“這不!救星來了。”嚴校長如是說。

“你辛苦了!用什麼來犒勞犒勞呢?”他有些過意不去。

“不用客氣。我看,今晚我們還是圍繞這張表來研究吧!”我對他說。

他不知從哪兒弄來兩袋花生米,還有一些糕點、餅乾之類的食品。並且用玻璃茶杯每人斟了一杯老燒。我們在明亮的燈光下,一邊吃着花生米、品酒,一邊圍繞表格一起研究那些原始數據。經過我們連夜奮戰,三個多小時候,表面上的空是填滿了,只是橫向、縱向數據不吻合。我們只得拉到重來,重新覈實每一個數據,一番努力後,最終表格填好了。

我們把填好的表格裝進黑皮夾子裏,兩人踏着昏暗的月光一起前往學區方向走去。

人是苦了,事是打擂了。但是,我們苦中有樂,真正體會到:

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能讓所有的困難低頭讓路,因爲我們堅信: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在上級領導的指導下,在各位村委主任辦學責任感的激勵下,在廣大羣衆下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校長陪着笑臉、苦口婆心地摧促下,家鄉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難,利用了十年的時間,最終讓“一無兩有”和“六配套”成了歷史名詞,各村的中小學都已初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