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2017端午節徵文參考

2017端午節徵文參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瞬間又到。在老家過端午節最好的記憶,就是看到笑彎了腰的麥稈——-麥子熟了,端午節也就來了。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的2017端午節徵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端午節徵文參考

  【2017端午節徵文參考1】

所有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的。

雪不會再來,寒冷回到了北方。鞋子被丟進牀肚,褲腿捲過了膝蓋。可以到村東頭的河灣裏摸魚了;女伢們會站在屋檐下,看歸來的燕子,在嫩綠的秧苗上飛遠飛近。學是要上的,推上鐵環,在鄉村小道上飛奔,書包在屁股蛋上直撲直撲的。最先迎來的是六一。要是能被選上公社匯演,媽媽會四處舉債,到集市上扯回幾尺布,油燈下一針一線的縫;選不上也不要緊,娘不嫌自己的崽兒。只是沒了新衣裳穿,沮喪會有的,但不會長久。過不了幾天,端午就到啦。

端午前幾日。天沒亮,媽媽會叫醒你。套上補丁褂子,光着腳,影子一樣隨媽媽身後,到鄰村的圩塘裏打蘆葦。媽媽會告訴你,那梢上的太嫩,糉子會被煮炸,下邊的太老,味兒難出。就打中間的葉兒。我一片一片的打,媽媽一疊一疊的壘。葉是溼漉漉的,媽媽說,你搖碎了露珠兒的夢。太陽剛露彎線兒,媽媽左手牽我,右手挎起裝滿糉葉的籃。朝家走。接下來,媽媽每天都認真的攤晾糉葉。江淮之間的梅雨季來了,不晾是會長黴的。而端午節的前一天早上,媽媽又會把糉葉泡進水桶。傍晚時分,淘好的糯米被裝進盆裏,由大一點孩子端進小院,一大家人圍上來,熱鬧的包。小一點的孩子不會,媽媽就耐心的教。端午當日,雞叫三遍的時辰,爸爸搖醒了你。你要跟爸爸去南山採艾蒿了。你是想光着腳的,爸爸說天黑路上的碎石多呢。你就鑽進牀下,找出落滿灰塵的鞋。南山很遠,不知道走了多長時間。在山嶴處的一條小溪邊,那艾蒿長的比我還高。爸爸從腰帶裏抽出鐮刀,像電影裏武士抽出佩劍,唰唰兩下,便倒下一片。爸爸插回“佩劍”,把艾蒿捆出大小兩捆,小的.我扛。回家的路上,爸爸說,艾蒿到處都有,但屋後壟上的沒有山裏的好,山裏的又長在水邊的就更好。我問爲什麼,爸爸仰頭半天:反正...反正是你爺爺說的。一定是要趁着天還沒亮,把艾蒿插上門頭和窗框的。這時,媽媽已煮熟了糉子。屋裏屋外,到處飄着糉子的味兒,並和着艾蒿的清香無限瀰漫,你會湊緊你的小鼻頭,使勁的嗅,從清晨到夜晚,不願停息。我一直以爲:端午節的味道就是媽媽的味道!學還是要上的,媽媽早把糉子和煮熟的雞蛋塞進你的書包,並叮囑你,誰家伢子沒帶,送他幾個。端午節的學校熱鬧,老師也好,把課間操給自由活動了。我們蹦蹦跳跳的、把自己的糉子分給沒有的同學,和有糉子的同學比大小,最好玩的是所有伢子都掏出雞蛋,相互輕輕的碰,看誰的堅固。

前年端午節的早上,還是學生的女兒背上書包打開門,妻子說,帶幾個糉子吧?女兒未加思索脫口兩字“不要”!讓我想去很多......有一年的端午,媽媽來回跑了近百里,到江蘇的親戚家要回幾斤糯米。那時伢子多,總得讓大家都吃上幾個吧。媽媽就在糯米中加了白米,感覺還不夠,又把上年存下的山芋幹剁成丁,摻進去。如今糉子花樣多,蜜棗豆沙的、蛋黃鹹肉的,比過去好吃了許多,孩子卻聞都不聞。有年旱災,莊稼沒有收成。第二年的春節剛過,村裏很多人就出去逃荒了。端午不會因爲貧窮而不來的。只是連飯都沒有吃的,誰家還包得起糉子!就有傳說在端午節的前幾日流行:說某家庭殷實的主婦去圩塘打葦,忽然從蘆葦叢中冒出一個“白鬍老頭”,告訴她,今年不讓吃糉子了。婦人沒理會繼續打。“白鬍老頭”又說,回去吧,我在糉葉上按了三個手印,誰吃誰會生病的。說完便瞬間消失。婦女嚇得跑回家就臥牀不起,最後還是把打來的糉葉送回圩塘纔好。不信?今天你仍可以看到糉葉上的三個手印。這肯定是智者編出的善良故事。貧窮年份,揭不了鍋的端午節,家家都吃不上糉子,自有一種平衡的慰藉。沒有攀比,心境自然踏實。節過與不過都是要離開的,日子繼續朝下走。今年的端午又來了,眼看着這個我喜歡的節日,越來越沒有什麼味兒了,心裏隱隱的痛。我不是戀舊的人。孩提時懵懂無知所經歷的,今天一想起就會讓你心酸的事,我弄不清爲什麼。像今天我依然不懂,端午節爲什麼要吃雞蛋,艾蒿爲什麼要採擷于山水之間,並且一定要在要在天亮之前插上門頭?就連小時扎糉子的細長且結實無比的植物,我早忘了它的名兒。而今天超市出售的糉子,白線紅線的,捆的不成個樣子。

也許我真該遁入殷堯藩“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的境地了。只是我堅信端午節是有味道的,那就是母親的味道!沒有了母親的味道,端午節將會淪爲只是放幾天假的事兒了。

  【2017端午節徵文參考2】

端午節,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在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順陽登高的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又稱爲“端陽節”。其實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或許不管那麼多節日的由來,因爲每一個節日都代表着團圓與牽掛,盛如春節,念如中秋,每一個節日都指向着“團圓”二字。

作爲一個兩千多年的節日,或許我們從古人的詩詞裏更能體會到這種濃厚的文化底蘊。“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當我們品讀一首首詩詞,似乎可以穿越到古代,與古人在這日共醉,也可以從中感受到那濃濃的思鄉情懷。

中國似乎每一個節日都離不開吃,而每一個節日吃的都不一樣,南方與北方也各有不同。端午佳節的糉子就是一個例子,別看小小的糉子,其做法卻有很多講究。糉子千百年來一直受歡迎,我想,除卻屈原的原因外,也是因爲它本身就特別的好吃。有棗餡兒的,蛋黃餡兒的,肉餡兒的,各種味道,滿足舌尖上的慾望。如我就特別喜歡肉糉。

我喜歡母親包的糉子。現在長大了,母親裹糉子時總會問我,包幾斤米呢,買什麼豆呢,賣多少肉呢。其實這些她心裏都有數,只是想通過此讓我陪她去買而已,我也樂意相隨,我點頭答應的時候,她的臉上總會洋溢着笑容,那眼神,如同幼年的我嚷求她帶我去趕圩一樣。

包糉子是一道繁瑣且不能少的活。母親每次包糉子,頭天要先去割糉葉,還要去摘竹葉(與普通的竹葉不同),然後把二者都拿去鍋裏熬,熬到什麼程度我不曉得,熬出來之後還要洗,這算完成第一道程序。第二天凌晨四點多母親就得起來,這時的我總會醒來,看到窗外的燈亮起,有點昏暗,能聽到母親匆忙的腳步聲以及周圍蟋蟀的聲音,一切都是那麼的寂靜,過了一會兒,淘米的水聲就代替了匆忙的腳步聲,一切都是那麼的寂靜,這淘米聲如同兒時母親唱的歌謠,漸漸地我又繼續沉睡。等我醒來的時候,母親早已把第二道淘米的程序完成,接下來就是包糉子了。可以說糉子之所以好吃,全在“包”這道程序了,記得那時候母親教我包糉子的時候對我說過“糉子得包緊,包的結實,如果不結實,在最後熬糉子的時候容易水容易進去,米也可能會跑出來,那樣就走味兒了”。她一邊說着一邊開始包,只見她先拿起一張糉葉置於另一隻手,然後再拿起兩片竹葉放在糉葉的上面,母親說竹葉的作用是防止吃的時候太黏,糉葉遺留在上面,有了竹葉之後就不會了。然後她又把事先攪拌好的糯米與粳米還有豆子放在上面,還在中間劃一條槽,把豬肉放進去。接着慢慢地把糉葉合起來,再把糉葉兩端合起來然後用手輕輕地拍幾下,緊接着就用準備好的繩子一圈一圈地綁結實。看似簡單,其實綁是最難的,說來慚愧,至今我也學不會。然後母親這時總會笑着說我只懂得吃。包好之後就是熬糉子了,一般上午十一點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後,下午兩三點纔可以“翻鍋”(把糉子翻過來,以防一邊熟一邊生),等到下午五六點,糉子就可以出鍋了。當然,每個地方的做法都是不一樣的,而我唯獨就喜歡這樣的糉子。

來北方已然三年,而我只吃過一次糉子,倒不是因爲我排斥,亦或是融不入這裏的環境,身邊的人也每在這是喚我去吃個糉子,只是他們並不知道,我不是不喜歡吃,就是怕吃了之後會更思念母親包的糉子。我是一個俗人,不曉得什麼地方的食物好吃與否,兒時家中的條件,造就了不挑食的我。人們常說,月是故鄉圓,而此刻我也想借這句話,棕是家鄉香,無所謂地域,只是不想讓自己的思念遍及自己的靈魂,可是我知道此刻我的靈魂已經聞到母親糉子的香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