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又是椒紅香滿園散文

又是椒紅香滿園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4W 次

記得三十多年前我在莊裏上中學時,在一篇有關家鄉的作文裏寫到:站在莊裏北關遙望,沿着一條蜿蜒東北而上蒼白的馬路,直達依稀可見的橋山腳下,那裏便是我的家鄉,一個尚未走近就已是濃香撲面令人心曠神怡的地方。

又是椒紅香滿園散文

那時農村包產到戶,對於解決糧困以期溫飽的迫切,和改善住房條件的極度渴望,人們短視地砍掉路邊佔地五六米寬的大樹,騰出一片增產的田地,也添置了搭屋蓋房的木料,曾經林蔭掩映沒有硬化的馬路,就這樣裸露在人們的視野裏,伸展在沒有如今工業化污染的藍天下,一覽無餘。即使一個並不熟悉的異鄉人,從莊裏北關啓程向北,一直順着這條較爲寬闊的馬路而不異岔小道,抵達我的家鄉也是很容易的事。

我的家鄉背靠雄壯的橋山,處於關中平原和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屬於渭北旱塬的一部分。乾旱,大概算是我的家鄉最顯著的特徵。小時候,常年發生的旱災不僅使農作物減產歉收,更使人畜飲水都成爲問題。遇到大旱的年份,生產隊僅有的幾口儲水的水窖,因爲長時間天旱而收集不到新的雨水,很快就會用盡見底。除了國家派遣消防車送水救援以外,人們不得不跋涉六七裏的山路,深入村後的山中,牛拉人挑,從鴻溝巨壑之中的月亮灣或五龍泉裏,一桶桶,一擔擔,一腳一步,穿行於坎坷崎嶇的山路,把寶貴的水源運回家,一濟水荒之困。所以,處於這樣的艱苦條件,吃糧問題自然是人們的頭等大事,對於發展經濟作物的心思也就無人旁騖。可問題是,村南較爲平整的良田種糧還好說,而村北的梯形山地環繞山樑,出入羊場小道,通行極爲不便,加之土地貧瘠,保墒性差,常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卻是產不抵出,令人失望,可到底該種植些什麼作物才合適,讓人頗費思量,卻並無良策。

正在人們對山地利用一籌莫展之際,鄰村的陳家套人,聽說韓城人利用山地種植花椒獲得不錯的收益,就由隊長帶領幾個人前去考察取經,看到韓城花椒發展的喜人景象,大家覺得花椒耐旱,對肥力要求不高,一致決定借鑑韓城經驗利用種糧不好的山地種植花椒。而去參觀學習的人裏就有我的老舅,隊上便讓老舅負責帶領一干人開地闢園,種植花椒。老舅是一個極爲認真負責,勤勞能幹,而又頗具公心的一個人,每天起早貪黑,率先垂範,帶領人把從韓城採購回來有限的花椒樹苗,按合理的間距栽培到位,又從本土品種薺椒裏優選出產量好的花椒樹的種子,育種新苗,以滿足擴植的需要。秋去春來,挑水擔肥,保墒培土,細心管理,隨着樹苗的成長,精心修剪。三年過後,零朵的花椒就登上枝頭,給予人熱切的期盼,到了第四年,滿坡的花椒樹便是紅紅的椒朵綴滿枝杈,讓陳家套人收穫了一份令人心動的回報。這份喜訊迅速傳遍方圓的村村落落,緊鄰的我們村首先行動起來,成立了專業花椒植樹組,把整個山地栽滿了花椒樹。不幾年,層層的梯形山地,滿眼的花椒樹行齊陣列,蔚然成林,陽光下綠葉熒光閃閃,椒紅盈盈,香溢四野。

其實我的家鄉並非不產花椒,只是一直都是零散栽植於個別人家的房前屋後,品種老化,椒粒瘦小,僅供自家調料所用。而韓城的花椒由於有下放到此地的農林專家的改良與技術指導,很快發展成爲規模化種植創收的產業,名揚四方。

花椒正常成熟在八月,雖然依然是三伏天氣,可似火的驕陽卻無法阻擋人們上山採摘花椒的熱情。一大早,全隊的女社員在婦女隊長的帶領下,戴上草帽,拿上水壺,提籠走進椒園開始採摘。望着眼前的椒紅朵朵,人們喜不自勝,歡呼雀躍,頓時,寂靜的山野笑聲迴盪,喧囂沸騰。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可能是第一次摘花椒。花椒樹渾身長滿三角形的硬刺,而椒朵就長於這硬刺中間,所以摘花椒是一件需要耐心,耗時費人的活計。摘花椒講究“穩”與“準”,就是要看準椒朵柄根,穩穩下手,伸出食指與拇指合力一掐而摘,若是有所偏差,要麼摘不乾淨還得二次下手,耽誤功夫,要麼會被刺傷流血,飽受麻痛之苦。這不,就聽見心急不小心被扎疼的開始罵娘。也許是意識到掉以輕心的後果,人們開始專心投入於花椒的採摘,椒園的喧譁也漸漸變得安靜起來。大概世上所有的好東西都是需要付出一定的艱辛方能所獲,而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則在這裏得到了最好的詮釋。摘花椒一直摘到十一二點方纔回家,休息一陣吃完飯,到三點過後,又開始上山採摘花椒,直到日落而歸。手慢的一晌也就能採摘六七斤左右,嫺熟手快的則會摘上十幾斤。每人每天所摘的花椒一一過秤,按斤論酬。不過,有人反映個別不自覺的人將所摘的花椒用手帕私藏身上,偷拿回家,惹得羣情激憤,婦女隊長便在每天下工時對所有人搜身一遍,以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摘花椒本來就是人們暴曬在太陽底下,人人汗流浹背,酷熱難耐,伸手在椒刺裏討取花椒極是不易,可令人更爲惱火的是,一不留神還會被突襲而來的馬蜂蜇傷。不得不說,馬蜂可謂是極其聰明的傢伙,一般情況下,它會選擇在通身長刺,能夠天然防衛的酸棗樹上築巢,如今看到這渾身是刺的花椒樹,也許更有高大上的感覺,紛紛佔枝而巢。若是未有察覺,上手採摘,就會遭其羣起攻擊。人們不得不設法捅掉蜂巢,然後扔於別處,等幾天之後馬蜂絕望而去,再去採摘那一樹的花椒。

農村實行土地承包制以後,生產隊的椒園也被分到了各家各戶,人們的生產積極性得以充分調動,一個個紛紛上山走進自己的椒園,見空補缺,深耕勤鋤,築堤攔截雨水,培土保墒。春秋時節,一場透雨過後,給每一棵花椒樹都施上肩挑背扛上去的精選的有機肥,整個椒園被打理得不見雜草,樹植齊整,生機盎然。此外,人們還買回花椒種植的專業書籍學習提高花椒產量與品質的方法,從病蟲害防治到分枝修剪,相互交流探討對花椒管理的心得與經驗。無疑,人們對花椒的種植熱情空前高漲,一時間,閒置的地頭溝畔,以及深溝山頂所分得偏僻的田塊,佈滿了栽植花椒樹的身影,而一些肯幹更能吃苦的人,則會在打理好自己分得的椒園之外,去開墾更遠處的荒地,開闢出自己的新椒園。

當然,在精心管理之外,人們更是祈願在花椒開花坐果時避免霜凍的降臨,期望結實後助長的幾場透雨,期望花椒成熟時及時的降水能讓花椒飽滿上色,以鮮紅的成色獲得一個好價錢。而採摘時縱使炎陽炙烤,看到繁盛的花椒豔色滿園,人們也是毫無所怨,心花怒放,因爲這正是曬椒的好天氣。

隨着糧食問題的徹底解決和花椒價格的節節攀升,豐厚的收益已使人們不滿足於山地花椒的種植,再加上國家退耕還林政策的扶持,人們開始在自家的院落或門前闢出一畦方田,選上優良品種花椒的椒籽下種育苗,大面積在原先種糧的良田裏種植花椒。花椒的品種也由較爲單一的薺椒枸椒,拓展爲與大紅袍,獅子頭和晚熟的豆椒等多品種栽植的格局,通過不斷的優化改良,加強管理,花椒的品質和產量都得到大幅提升。雖說現在人們手法的嫺熟使得每天的.採摘量顯著提高,但即使全家老少全部出動,採摘一月也不能採摘完自家的花椒,而那會有落地損失的風險,人們不得不大量僱用外地的勞力,提前在七月下旬就開始採摘,管吃管住。當然,離家近不願住的,主家會早晚用三輪車來回接送。有些離家兩三裏外較遠的椒園,爲了免除路上不必要的奔波,節約時間,採摘到中午是不回家的,家裏有專人送上飯菜,就地用餐休息。可謂是,花椒成熟時,滿山遍野的花椒園,人頭攢動,歡聲笑語融進濃濃的椒香裏隨風飄散。

沿着橋山一脈,整個摘花椒大概要持續一個多月的時間,而個別面積過大或人手少的人家,也許會持續更長的時間。一季花椒摘下來,人們的雙手可謂劃痕累累,採摘的手指也是斑斑點點,猶如蜂巢般的麻石,見證了家鄉人的辛苦與勤勞。

摘回家的花椒一大早就曬滿農家窯洞平房的屋頂,曬滿院子和門前的場面,就像喜事臨門鋪展的一塊塊紅地毯,輝映着家鄉人收穫的喜悅。花椒一直曬到下午四五點,人們開始用掃帚掃到一塊,再用篩子或網羅篩去椒籽,然後用簸箕將其他雜質顛簸出去,這才收穫純淨的花椒,賣給走街串巷收購花椒的小販。而此時,外地來收購花椒的客商早已在附近的集鎮----雷村,扎滿了營盤。日落黃昏,就見鄉間通往雷村的路上,拉着花椒的三輪車麪包車魚貫而往。整個雷村西街,燈火通明,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客商在一一查看了花椒的成色與乾淨程度,與小販們經過一番議價之後過秤成交。這樣火熱的場面一直持續到深夜,幾近黎明。

我的家鄉的花椒品種以本地優選改良的薺椒爲主,在農曆的七月就上色紅染,成熟飄香。由於所處地理位置的不同,相較於韓城的花椒明豔的大紅色,家鄉的花椒則呈現一種沉穩醇厚的酒紅,香味更爲濃厚。如今,家鄉的花椒因爲香氣濃郁,麻味適中,皮厚肉豐,色澤鮮紅,廣受各地客商的青睞。花椒的價格由原來的六七塊錢一斤一路上漲到現在的三十多元,而摘花椒的工錢也是水漲船高,由原來的每斤五毛錢變成了現在的三四元,花椒產業已成爲家鄉帶動經濟全面發展的龍頭產業。而在國家生態環保政策的推動下,家鄉原有支柱性的石材產業悄然退出了歷史的舞臺,關停了開採石礦污染方圓的石渣廠,取而代之的是由享譽海內外的柿餅所帶動的柿子產業,成爲家鄉又一新興的支柱產業,助力家鄉人民小康生活品質的躍升。走進我的家鄉,硬化的村道青磚圍欄,翠鬆植綠,古樸典雅的路燈路旁挺立,清澈的自來水也通到了千家萬戶,一排排嶄新的民居綠樹環繞,一幅和諧自然鄉村的美麗畫卷呈現於恬靜的橋山腳下。農閒時或走進圖書室看書讀報,或走上廣場唱歌跳舞去健身,逢上節日敲鑼打鼓吹嗩吶,人們的日子猶如滿枝濃香的花椒,有滋有味,更如那秋後紅紅的燈籠般高掛枝頭的柿子,甜在心頭。

朋友,在這七八月火紅的季節,我的家鄉又是椒紅香滿園,在外打工的人兒也都返回家鄉,到處是如火如荼採摘花椒的繁忙景象,如果你有空不妨到我的家鄉來,當你走進林園,濃郁的椒香會沐浴得你如癡如醉,隨處可見的野兔和漂亮的野雞會讓你忘記紅塵漫卷的喧囂,而清風裏百鳥的歌唱,則會讓你釋放人生所有困窘的壓抑,令你神清氣爽,心情愉悅。來吧,朋友,熱誠好客的富平人民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