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心靈的散文

心靈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心靈的散文1

天漸漸暗了下來,路燈下除了秋風瑟瑟,樹葉婆娑,就只有陸陸續續幾個行人在走。喧鬧的城市漸漸的安靜了下來,關好店門,一個人走在陰暗的路燈下,一陣秋風迎面吹來,一絲涼意遍佈全身,自己不由自主的打了一個寒顫。看着路燈下自己的影子,心中又想起了----

心靈的散文

回到家,剛打開門,高出一頭的兒子給了我一個深深的擁抱“老媽,今天辛苦了吧?”一個簡單的擁抱一句貼心的問候,不禁讓我淚流滿面,兒子詫異的看着我,“不用這麼誇張吧”是啊,也許是自己太善感,或許是自己太容易滿足,生活中的小小感動也會讓人欣慰不已。

夜漸漸的深了,不想成熟的自己也慢慢學會了沉澱,也開始習慣獨處,孤單不代表孤獨。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裏,可以讓自己的思緒滿天飛揚,可以想自己想的人,做自己想做的夢。不用在乎別人的閒言碎語,不用在意自己的得與失;可以對天狂笑,也可以痛苦流涕;讓自己在自己的空間裏舞出旋律,唱出精彩!思念有時候也和愛情一樣,慢慢的也會冷卻,不是自己不想,而是自己再怎麼想也夠不着,那種心靈的默契,情感的交融必須是真正懂得你的人才會珍惜,可這樣的人一生又能遇到幾個呢?也許一輩子都無法遇到,所以,自己也要學着過自己的生活

不知不覺又是午夜了,此時的心很平靜,心靈的隨筆訴說着生活的點滴感動和幸福着感動的瞬間!

心靈的散文2

一首【紅塵愛戀】讓我思緒萬千,優美的旋律伴隨一顆心,飛翔在你居住的彼岸,誰說距離就不能把手牽,誰說彼岸不可攀,一次相識相知的邂逅,註定了今生不捨的緣。

--題記

心的距離到底有多遠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相惜就會跨越萬水千山,就會有一根連接情感的線,纏繞在你我之間,如果無緣,對面也是無言。自從那一次無意點開你的空間,就被你的才情所吸引,從此你如畫的家園成了我駐足的港灣,我被你的真誠和善良深深地感染,依賴了你端莊的舉止和灑脫的言談。

都說虛擬的世界沒有真的情感,也許我會給予否斷,我們用心靈交流,用祝福默默的陪伴,那是一種純淨沒有污染的情感,那是一種沒有貪慾的愛戀,這種情感超越了一切的底線。也許今生無緣聽到你美妙的聲音,也許無緣目睹你美麗的容顏, 但你的每一段文字,就是最美的呼喚,你的善良與真誠豈不就是最美的容顏。

也許今生無緣牽着你的手漫步在萬水千山,?但我們用文字相惜,用心靈惦念,快樂的音符跳動在你我之間,訴說着永遠,心與心的交融勝過了所有的誓言,沒有承諾,沒有驚天動地的吶喊,沉澱在靈魂深處的美好祝願,釋放着最完美的箴言。

一束花開會經歷輪迴的轉變,但開在心裏的花永遠不會凋零,伴隨着歲月芬芳成永恆,心靈的呵護會讓那一束心花,開出燦漫,開出豐滿。總會爲這份執熱而純淨的情感而奔騰,一顆心被無言的感動渲染,從此人生的旅途不再有遺憾, 歲月唯美了初識的眼眸,奠定了流年的微笑。

假如,人生也許沒有那麼多的假如,我只知道有你的日子,我不再孤單,有你的日子我告別了傷感,我的冰冷被你的溫情點燃,心甘情願的爲你而改變。雖然我們今生無緣相見,卻總會在夢迴的午夜把你想念,總會在微笑的夢境中把你的手牽,總會希望黎明晚一點出現,只爲多看你一眼……

不需要三生石上的銘刻,更不需要二十四橋上的驚鴻感言,只爲十指不能相扣,卻擁有相同的溫度,你是我的知己,是靈魂的愛戀,是純潔華美的情感,是沒有彼此負擔的掛念。不知是我的溫度火熱了你,還是你的柔情把我感染,滌盪在心河的方舟,滿載着幸福的蓮花,穿梭在此岸,彼岸,芳菲了歲月,感動了流年。

紅塵有緣,是因爲相惜。那一抹深情,牽出戀戀風塵,苦澀中有着甜蜜,快樂中流淌着幸福。那一手的溫暖,美好的如同一支凝香的書籤,靜守在時光的扉頁,數流年的溫馨,數秋葉的思念。一場遇見,幾番牽念,幾番細語,便可安暖。

有一種感情雖然安靜,卻很真切;有一抹身影雖然遙遠,卻很溫暖。心語的貼近,讓心靈有了慰藉;共鳴的傳遞,在精神上有了知音。彼此知心而暖心,因懂得而珍惜。沒有纏綿,卻有掛牽;沒有誓言,卻有永遠。一心一意是流連,更是深情不變;無悔無怨是守候,更是心甘情願。最好的安慰,莫過於無言陪伴;真實的情感,莫過於心心相連。

年輪在增厚,容顏在改變,四季的風卻沒有蝕化心裏的那份暖,我們爲時光留下了一幅精美的畫卷,爲歲月寫下了至誠的感言,感動有你,感動遇見,感動心靈的相牽,不言生生世世,不言輪迴流轉,只爲這一次遇見,能夠相隨到白髮三千,這就是彼此的心願!

心靈的散文3

放慢腳步,與秋天一次邂逅,未曾卸下夏季的顧慮

秋天,如期而至,來了,卻不見秋天的影子

我依然活在夏季的幻想浪漫中,汗水,成了秋季的風景

滾燙的眼神,沒有灼傷愛情的甜蜜,反而,拉響秋收收穫的勝景

我看着如火如荼的青春,一口微笑,展開了時光的想象

品着古樹茶,曼妙的心扉情竇初開,沉浸在一種幸福中,我疲倦的容顏

次第開來

一個人,一個世界

一個人,一本書,一卷鋪滿時光荏苒的風情

詩意的生活,在心中,在心靈的城門,門外的人,無法讀懂

秋天,一個多麼清爽的季節,那些蔥鬱的綠意,漸漸,失去了原本的光澤

淡淡的抹上了幸福的哀愁

是忙於走向成熟,還是喜於收穫的分享

拽着一個夢,走向成熟,走向心靈的成果

歇下腳步,短暫停留,回頭,看看過往的煙雲,掛滿豐收的色彩,天邊,一派明媚

走走,聽聽,停停,靠靠,回顧那段美好

人生如長長的路途,卸下美麗的哀愁,看看眼下美麗的季節

汗,洗滌着豐收的美麗,收斂着人生的歡笑

忙於心情,匆忙的月色,已潛入夢的私語

放慢腳步,做一短暫停留,歇下心靈的負荷,作別西邊的雲彩,一種喜悅,漫步開來

心靈的散文4

兩年多了,我一直不知道她的名字,也一直沒看清的眉目,也許這就是應了一句“相逢何須曾相識”,而那種美麗是這樣心照不宣。

每天清晨,我匆忙趕去上班的路上,總得穿梭於那條條街那道道紅綠燈的十字路口。

因爲匆忙,也由於是車水馬龍,行色匆匆的人們,擦肩而過,誰不曾留意過誰,誰也不會在意過誰。

城市的節奏,作用在每個上班族,上學族,以及這個締造城市的農民工身上。熟悉的城市陌生成心靈的荒原。

直到那次的紅綠燈駐留的瞬間,我忽然潛意識感覺到那輛女式的摩托,那張似曾相識的車號牌,以及那個熟悉的身影。是何等的在記憶裏留有痕跡。於是我緩過神,朝她望去的瞬間,而她也回首望我,目光短兵相接,我不由得匆忙避開。而她,也莞爾微笑。

於是,在每天清晨的上班路上,我開始留意身邊呼嘯的而過相同款式的摩托車的牌號。而這種行爲成了一種習慣在日子裏一天天重複着。也許這是一份陌生的守候,守候一次次美麗的相遇,而又是似乎註定的“邂逅”。

而每次就在身邊觸手可及,我們都會不約而同相對一笑,而又一笑而過。你前我後,或者我前她後,但總會保持一段隨時可以跟上的一段距離,儘管在一個個日子的風裏,雨裏,烈日裏。

烈日裏,她總會戴上白色護袖,騎着摩托車,像一隻翩翩的蝶舞於城市的路口。

雨天裏,她披上那件粉紅的雨衣,讓這個城市有了流動的溫暖心靈色彩。

日子就在這樣平凡而又生動的度過,誰也不會先開口問候一身對方,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已經足夠了,彼此固守着這份寧靜,執着這份心靈心照不宣的美麗。

我只是知道她上班的地方,因爲她上班的地方比我近,先我一步到達,而每次快進廠門口的那刻,她卻總會回首望我一眼,然後進去,消失在擁擠的人流。

我清楚記得一個月總有那麼幾天看不見那車那牌號那人,而我又是何等的失落,一種養成的習慣被破壞了,有點恍惚無神。

於是細心的我,記下那幾次不曾相遇的日期,後來經過比對,我發現原來是她的休息日。呵呵,我爲自己細心的發現,心裏美滋滋的,樂陶陶的!彷彿幹了一件石破天驚得大事。

對於美麗,宛如一朵花兒,觀賞是件愉悅心靈的最高境界。而人對美麗的認識,有着驚人的默契,驚人的靈犀。上學的時候,曾經玩過這樣的遊戲。

爲賦新詩詞強說愁的少年----我,是個不安分的.學生,除了語文科,我儼然是個“逃課大王”,經常帶着一批同學逃課去郊外,美其名曰:寫詩。

班上新轉來一個女生,成了我們這幾個逃學的“才子”的目光聚焦點。少年熾熱的情懷燃燒着整個青春。

或者是公開的追求,或者是沉默的暗戀,驛動的心萌芽了情的種子!

一次, 我提議做一個遊戲,讓大家在自己的手心裏,真實地寫下夢中女孩的名字,然後再倒數聲中自己的手,卻驚人的發現,每隻掌心都是寫着相同的名字。大家都不由自主紅着臉,因爲大家是哥們也是情敵了。

原來人們對美的認識是種天然的共識,不需要事先預告和彩排,美是相同的,深到靈犀!是默契的!

直到今天,我始終不知道她的名字,甚至彼此的一句問候。

心靈的美麗咯,就是這樣固守着。寧靜而芬芳!

心靈的散文5

本色就是送給自己心靈的自由,真情的飄逸,胸襟的坦蕩,氣質的超然,纔是人的生命本色。其本色,乃是生命美的極致。

美麗的天空,並非是白雲飄飄、彩霞朵朵,而是那一枉高遠無垠的湛藍;美麗的原野,並非是繁花簇簇、碧草青青,而是在那一棵傲昂在蒼茫廣漠的胡楊。於是,豪華落盡見真淳,褪盡光怪陸離的濃墨重彩,生命呈現固有的本色。

天空最美麗之時,並非白雲繾綣霞光萬道,而是那一汪高遠的湛藍,那一份肅穆和深邃;曠野迷人之處,亦非花團錦簇五彩繽紛,而是千里冰封后綻放的那一抹淺綠!豪華落盡見真淳,褪盡光怪陸離濃墨重彩,本色,就是生命美的極致!

因爲忽略了本色,我們有時活得很累。與人寒暄,滿面春風;觥籌交錯,慷慨激昂;赴約入會,笑語鶯鶯………可是,其中又有幾多真誠、幾許本色?

與人寒暄,虛與委蛇;觥籌交錯,言不由衷;赴約入會,拿腔作調………生活成了表演戲臺,人生成了化裝舞會,時時遮掩,刻刻粉飾,不累纔怪呢! 因爲推崇本色,我們在生命旅途中聞到了真我的芳香。與人交往,坦誠相待;行爲處事,開誠佈公;呵護家庭,盡職盡情………不爲防範他人而喪失做人的樂趣,不爲取悅他人而丟掉做人的風骨,不爲名繮利鎖而矯揉做作,仰不愧天,俯不怍人,生活在本色裏樸素寧靜,生命在本色中真誠美好。本色就是——送給自己的,是一份灑脫;贈給他人的,是一份愉悅……

心靈的散文6

南京的梅雨季節有個特點:即便是氣溫不高,卻也悶熱難當。潮溼悶熱的天氣令人煩躁。

夫君對我說:看畫展去吧,體驗一下生活之外的另一種感覺,在色彩中放飛思想。

這是一位國畫大師舉辦的小型個人畫展。展廳裏陳列的作品在畫框上方散射出來的燈光籠罩下,畫面顯得格外柔和。因爲來者都是特邀嘉賓,所以參觀的人數並不多,故而少了幾分喧囂,多了幾分靜默,同時懷有對作者的感激和敬仰。

作品無須詳細講解,參觀者用心去領悟。一幅幅潔淨而純粹的畫面,無論是透過迷霧一般的自然風景、明暗層次分明的靜物、色彩絢麗的花朵,還是或淡定自若、或清純明朗的人物畫像,它們在我的眼裏都充滿着無窮的藝術魅力。讀着、讀着,心底涌出一股暖流,眼裏泛起一層潮水,爲那些極富生命力的蔥鬱樹木、疊翠山巒、幽靜小溪、燦爛鮮花和傳神人物畫像的品質所傾倒。那一刻,畫面上任何一朵微小的花兒、一隻飛過的鳥兒、一片飄曳的浮雲、一條棲在葉背上安眠的蟲兒、一雙含情脈脈的眼睛,都能夠喚起我不僅僅是用眼淚來表達的深深地情感。彷彿人與畫之間沒有了時、空的距離,在詩意的對話中,竟忘卻了世間的煩惱,於深淺濃淡之中達到了同一種嚮往——天地萬物之美,心物合一之時。

非常欽佩這位國畫大師特有的一雙慧眼和一顆玲瓏的心。大師的心思是細緻的,觀察力是明銳的。大師受“一粒沙裏有一個世界,一朵花裏有一個天堂”的啓示,作品中蘊含着無窮的般若,毫無虛假造作的實相,那一種芳韻高清的寫意,在大自然的清流裏漱洗,使得參觀者的心靈得以淨化提升……

感謝大師將自己對世界特有的感受,利用色彩的濃淡度和光線的明暗度逼真、傳神又極其細膩地描繪成畫面,並傳達給我們。其實,大師所表現的並非是一塵不染的夢幻,首先,大美已經保存在人們的心間。

回家的路上,雙手握住許久不曾觸摸的方向盤,和夫君交流對畫展的深刻印象。和煦的陽光灑落在駕駛臺上,它輕輕觸摸握我的臉頰和雙手,我感覺它的柔和與親切。索性關掉空調,搖下車身兩側的玻璃窗,任風兒在耳畔迴響,讓心情更加輕鬆歡暢。世界是多麼地美好,當你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體驗陽光,體驗純淨,體驗美,體驗幸福,體驗溫馨,體驗柔情,體驗思念和懷想,那麼,生命的每一刻都是幸福時光。

輕輕按下音樂的按鈕,班得瑞的輕音樂從車廂的四個角落舒緩地流瀉出來,天籟般的音樂縈繞在我們的身邊。一直以來喜歡班得瑞的音樂,親切的旋律,動聽的音符,純淨、透明且廣漠,讓人聯想到遼闊的草地,無際的天空,青翠的密林,更有那一組組疊加的意象在思緒中飛舞,我心飛揚……

心靈的散文7

滿耳皆是憂傷,左耳的傷,右耳的痛,是憂、是愁…已無法將其分清…

踏着清青的路;仰望悠遊的天,沿着清徹的小溪,隨着夥伴遊弋,一切是那樣的愜意、舒心、美好.此情此景,恐怕只應天上有吧!

隨着時間的流轉,歷史的車輪終要前進,那種童年的美好畫面,現在只能在心中將其勾勒,一副副美好的畫卷,一句句幼稚的話語,一聲聲宛轉的傾吐…如今是那樣的遙不可即…

假如時光可以逆轉,我願回到童年,繼續與你們做玩伴,做同窗,做回以往那天真卻充滿想象的孩童… 曾經,這些對我們來說最普通,每天經歷的事,然而對於現在,它似乎是件難於求成的事.

現在,雖然長大了,懂得多了,卻感覺內心時刻充斥着一種難於名狀的彷徨.儘管,幾乎每天感覺輕鬆,快樂,有時,莫名的微笑,有時興奮的忘我癡醉…想起未來充滿信心,但聽到來自生活的怨言時,又有一絲的顫抖,不過我不會讓他人左右自己,相信敢飛就有天空那樣,在晨曦的第一縷陽光到來之際,睜開朦朧的睡眼,給自己一個微笑,告訴自己,沒有理由阻止我內心的快樂翻蕩…

憂、愁,不屬於青春的曲調,我會用暖心將它融化.

在以後的日子裏,我要學會很多,別輕易放棄不該放棄的,卻固執的堅持了不該堅持的;需放手時決不猶豫,屬於自己的跑也跑不掉,不屬於自己的,強留也留不住.

江海之所以浩瀚,在於其不拒濁流;高山之所以巍峨,在於不棄糞壤;人呢?當然是心胸廣闊,懂得寬容、理解、體貼…

在未來的路上游弋,滿身珠光,亦發光彩奪目… 我的童年是美好的,快樂的,和我一起走過的同伴亦是最棒的,地域的分隔,隔不斷我們的情誼,不聯繫不代表我將你們忘記,你們會永遠留在我心底,它將是我一生的寶藏,我會讓它隨着時間,在我的心中化 成一個更完美的→緣←

心靈的散文8

月是故鄉明,水是故鄉甜,人是故鄉親。這對於一生都未走出家鄉的人來說,似乎沒有什麼感覺;當你遠離家鄉的時候,隻身站在他鄉的時候,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而家呢?只是故鄉的一個分子罷了。故鄉,是一個生存的環境;家,卻是一個遮風擋雨的窩,一個遠航歸來的港灣。

那是三十年前,當我們穿上了草綠色的軍裝,佩戴着大紅花坐上那南下的專列的時候,心情無比激動。唱着歌,歡笑着,一派無憂無慮的勁頭。列車穿行隧道,傳來一陣叫喊聲。這對於在大平原上長大的我們來說,甚是新奇,因爲誰都沒有見到過大山。

一個清晨,列車在一個陌生的車站停了下來。從這,我們又坐上敞篷的軍車,來到了一個軍營。這裏的一切都是綠色的,就連牆壁都塗着綠油漆。這,就是軍隊的特色。許多官兵,正在歡迎我們。這是一個大家庭。我們將融入這個大家庭。新老戰友互相擁抱着,說笑着,好不熱鬧。當平靜下來的時候,纔想起,那早已遠離溫暖,有着父愛母愛的家。

家早已遠離,但是家裏的一切卻都在腦海裏縈繞着,彷彿父母勞碌的身影又浮現在眼前。父母雖已花甲,但爲了這個家仍然不停地操持着,勞碌着,雖說,是爲了這個家,但更爲了我們弟兄幾個。父母爲我們付出了不知多少汗水,如今卻落得了一身的病痛。父親爲了養家餬口,長期在外地工作,由於過度勞累,落下了疾病,不得不提前辦理了病退手續。本來可以在家養老了,可實行了生產責任制,分到了幾畝地,卻還要起早貪黑地侍弄這幾畝地。幾個哥哥參加了工作後都不在家裏,而我如今也在這千里之外當兵,遠離了家。父母心裏清楚,我如今分擔的,不只是小家的責任,而是保衛大家的責任——而這個責任,比起那個小家來要重得多。想起這些,眼睛有些溼潤。我盡力不讓眼淚滴下來,男兒有淚不輕彈嘛。好在,一幫天南地北的年輕朋友們到了一起,盡情說笑,很快就把想家的概念忘卻了。

然而,想家,是每個新兵必然經歷的事實。對於初次遠離家鄉的我來說,也是必然的。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偷偷躲在被窩裏獨自落淚。想起了父母在責任田裏勞作的身影,村邊的那條小河,家裏的那隻小花狗……

起風了,窗外,風吹得樹葉嘩嘩響,吹來了童年的深秋。那年,風颳得很大,村外樹林裏落了不少的樹葉。由於生活條件差,缺乏糧食,柴草也不多。人們會隨時把掉落的枯枝敗葉撿回家燒火做飯,取暖。有時,鄰里之間竟爲了一個枯樹枝鬧起了風波,矛盾不斷……人們生活實在太艱苦、太艱難了。

那時,由於沒有表,也不知道幾點了,好像是家裏那隻大公雞剛叫了第一聲,我便穿衣下了土炕。屋外面還真有點冷。我背起平時割草用的竹筐,拿起一把笤帚,直奔村外的樹林。我想多掃些樹葉子拿回家當柴禾,母親曾說樹葉子燒火,很好。那天我掃了很多樹葉,天漸漸亮了,我望着一堆堆樹葉有些發愁,我帶來的筐太小了,這麼多樹葉根本就裝不下,早知道會這樣拿條袋子來多好。回家去拿又怕辛辛苦苦掃起的樹葉子會被他人拿走,就在不遠處也有人在掃落葉呢。就在我爲難時,母親來了。我見到母親:“媽,我掃的樹葉,”母親愛憐地望着我說:“傻孩子,你怎麼老早的起來掃樹葉來了,讓我一頓好找。”一定是母親早上起來不見了我才一路找來的。我想說,我也想賴在被窩裏暖暖地睡美覺,可我總想爲家庭分擔些什麼,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母親好像看出我在想什麼,說:“家裏的事,還用你來瞎操心?你還小,有些事,你還不懂。”

我躺在溫暖的被窩裏,母親一雙溫暖的手在撫摸着我的臉,爲我掖好被角。我睜開眼睛,啊?原來是班長!“怎麼,想家了?”我傾聽着窗外的風聲。風吹落樹葉的聲音很響。

童年,我多次走進了那故鄉村外的樹林。炎熱的夏天,我常在樹下搜尋着樹上的枝枝叉叉,看有沒有蟬蛻,也就俗話說的知了殼。知了殼是中藥材,藥店裏都收購的,採到一定數量是可以換錢的。除了買紙筆之外,剩餘多還可以買小玩具呢。每找到一個都會很高興。私底下計算着所有的數量達到多少了,大概能換多少錢了。等把小樹林裏的樹幾乎都搜尋了一遍後,確定今天再也找不到了,就會來到小河邊,下到水裏痛痛快快洗個澡再玩上一陣。有時,還會摸上幾條小魚來。把小魚拿回家,母親會用勺子把小魚煎熟了,然後,加在一塊玉米麪薄餅裏。我會美美地吃起來,那個愜意勁甭提了。提到玉米麪薄餅,不得不介紹一下,這是我們本地的特產,只有吃過的人,纔會體會得到那種感覺。每個遠離家鄉的人,都不會忘記的。

在經過艱苦的訓練和部隊的思想教育後,我們們每個新兵才真正理解到當兵的真正意義:只有把我們這個大家保衛好了,纔會有自己那個溫暖的小家。即使犧牲生命,也要去保衛這個家。只有這個大家在,我們的小家纔會充滿溫暖和安寧!

“一棵小白楊長在哨所旁……”我在這精神昂揚歌聲中度過了五個春秋。我將要離開這個大家了,將要回到那個朝思暮想的有着一生都在勞碌着的父母的小家。我感謝所在部隊,磨鍊出我堅韌的性格。在部隊這個大家裏,感受到了小家裏無法感受到的情感。我告別了部隊,踏上了回家的路,就像遠航的航船,即將返航一般,心花怒放。

我踏進了那個充滿溫馨而熟悉的小院,看到幾隻雛燕正在院落裏練習飛翔,我滴下了幾滴激動的淚水:“媽!我回來了,回家了……”

心靈的散文9

慢斟一杯如水的月光,微醺,嘆世事多變,今夜獨安。暖風拂柳亂人心,離愁別緒纏伊人,淚眼望月聽癡語,夢裏笑靨何處尋。夜沉沉,星閃閃,誰家燈盞不熄滅,哪人揮筆賦詩篇,行雲流水滿箋情,此種真情爲哪般?

小城寂靜,燈火闌珊,風,掠過我的髮際,淚,打溼我的容顏,視線模糊,人生的腳步開始凌亂,歲月的無情,潮溼了心語,粗重了呼吸。坐在冷冷的屏幕前,翻閱着以前書寫心情的詩篇,慨嘆,自己竟然如此的癡情與哀婉,宛若純情少女一般,呵呵,可憐。一篇又一篇,漸漸,靈魂入駐在文字裏,那種悽美在心間蔓延,柔美的意境,深情無限,甜甜的低語,在耳畔迴旋。

回首,茫茫人生路,幾多失意,也曾笑意淺淺。彈指一揮間,多少旖旎的情事,悄然擱淺。那份執着,那份愛戀,美好的憧憬,相約的誓言,亦漸行漸遠。所有的美好,均已化作心靈的詠歎。斑駁的心事,靜靜躺在歲月的懷抱裏,默默流淚。此文,或許就是文學路上的終結篇。

悽婉的旋律響起,人間多少事,化作雲煙,或許一切皆有定數,今日之局,或許早就是我必然的劫難。靈魂跌落塵埃,眸光點點,灼傷了夜,遠在他鄉的我,情歸死海,哀嘆,蟄居遠離塵世的荒原。

關閉心窗,阻擋思念,不再讓記憶滋長,繁衍。疊起千條紙船,放入清溪,靜望飄遠,把青澀的夢想,濃厚的情誼,葬在青山碧水之間,但願來世,再一次回到我的身邊。

心情,一夜之間蒼老,今日的遺憾,暗淡了季節,凋零了歲月,滄桑的腳步,也不再濺起思念,一切美好總歸要涅槃,唯有用來自的心靈的文字,深情祭奠。該走的,走吧,不說再見……

心靈的散文10

在求索的路上,每個人都有影響自己的記憶中嚴師,給自己最深記憶的嚴師並不多,一些幾乎隨時間和生活漸漸淡去了嚴厲和高尚的印跡,而這位特別的嚴師,卻隨着光陰的流動越來卻覺得出明晰的敬重,越來越影響着自己,他主宰和約束着自己一天天成熟起來的性情、行爲和思想。

在師的記憶中,有兩個是既敬重又充滿畏懼的。他們至今仍以無聲的言語影響着自己,是驅我前行的力量。

一位是中學時的語文老師,他叫我懂得了文字的作用,對待文字的基本態度,這是他言傳身教的影響。

另一位是他教學中的藤野先生,這雖然不是直接的老師,但他的教育力量確是深遠的,回想起來它能在心中有如此的重量,也是一種神奇。老師的認真教學中,自己的認真投入中,這位偉大的導師便駐足心中,成了終生的鼓勵,那時既是敬佩他在魯迅心中能佔據的位置,也隱約感覺到心中有這樣一個形象導師的力量隨時在左右自己。心中的藤野先生,雖沒有正式給自己授過一課,卻最大的影響着自己的人生,一位只留在心靈純淨世界的思想教育者,讓自己感覺到品格的力量是多麼深遠和偉大!

“在所認爲我師的之中,他也是最是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這是魯迅敬重的恩師,我心中的藤野先生,他也以如此之重紮根在自己的心中,他的對於我的期盼,在自己的遙望中看到,也同樣有着“小而言之,又大而言之”的希望。

對藤野先生的記憶,還是很久以前的學生時代,從另一嚴師的傳道授業、自己全心投入的學習中,把對藤野先生記憶從魯迅的文中撥入了自己的心裏,成了頂禮恭敬的嚴師。一直深深的記憶,讓身心都潛移默化的受着教育。

現在心中的藤野先生,卻有了另一個“具象”的替代,是自己心靈的影像,一位別樣方式授業的學者。在多年後,文字的迴歸自己的心靈之際,爲自己開啓了全新的生活。文字紮根心裏時,他便開始了每日爲師辛苦的督導。

人的一生想要活下去不難,難的是實現自己。想要不虛度,除了自勉之外,還要有需強制執行的時間。人都有放縱和懈怠的時候,所有的目標之外的干擾奪去了心情和態度之後,能給實現目標的時間也會少了許多。當體味那許多因荒廢而來的空虛,給心靈留下的是不盡的自責和感嘆,一種存在無意義的感覺就帶來着心靈的不能快樂。

真正的快樂不是外在東西的虛華,而是來自心靈充實的滿足。

一代偉人曾說過,“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樂,在奮進中,在拼搏中,在抗爭中。歲月留給心裏的思索,讓自己清楚的知道了偉人樂在哪裏,這些鬥中所得,是心靈快樂的淵源。

理解着這些樂中之趣,深味着所含的道理。

與天鬥,是與自然的抗爭,要求人增加知識認識自然,瞭解自然,這樣不至於因無法看清自然的神奇而被自然征服。要用眼、用心觀察,斟酌對自然的抗爭和利用方法,當無法看清和抵抗自然災難時,也仍然要不放棄去戰勝它的意志,這是爭取勝利的一種必須要有的力量;

與地鬥,是一種生存能力的磨練,誰都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來世間,真正想做起一個人的時候,就要自己撐起一片天,開闢一片能生存的家園,創造生存的所有物質。與地鬥,斗的是勤勞。

與人鬥,斗的是懂得生存的智慧。是存在和精彩活着的手段和心機,是有“自己”主宰這片江山要比是“別人”會更好的自信,相信自己會創造更多的輝煌、更大的團結、更深入人心的民主、更穩定的狀況。與人鬥,斗的是一種大氣——是造福大家的智慧。

雖是懂得了要創造這樣的快樂,但一顆心總是不能安下來一心走路。還是需要強制的力量,“強鼓也要重錘敲”。

人是可以重做的,人心是能改變的,外在和內在的東西都影響着人的品性形成。品論一個人的標準也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善惡,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對而言的。把一顆心劃成兩半,去平衡和區分好壞、善惡、勤勉還是懶惰。所以,師的作用和力量是不能忽視的。

小時候的自己,很不知爲什麼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人。“好心”來的時候,就變成大家心中的好孩子,“壞心”來的時候,自己比看的片中惡魔還要恐怖和兇狠,很多這樣的情形困擾着孩童似的自己,分不清自己到底算好人還是壞人。

漸漸長大的自己明白了,心是可以控制的。好人、壞人是自己可以說了算的,想做好人時,就丟掉壞念頭,同壞行爲去鬥爭,就成了好人,好人做得傷心、疲憊時,就再品品做壞心的人的滋味,用狠狠的眼神、冷冷的心、一針見血的言語、無所顧忌的行爲……但自己不願做壞人,做壞人時會讓自己失去心靈的美麗,便用着一半的好心來做好人。當心的空間幾乎被好心善行佔滿時,自己就變成了一個好人了,偶爾的壞心出來時也總被好心戰勝。那時更明白了,心是能夠主宰,能夠自改變的。不過自己雖能約束,但還是需要一個引導和陪伴自己走向更高處的人。

當明確了與文字的距離,鄭重起對文字的感情之後,就覺察到那半勤勉着的心,時時看護着自己,讓自己不得懈怠,不得荒廢,不得庸俗,就是心裏的“藤野先生”所給予的力量。

藤野先生在自己心中的形象是永恆的,我想,着無論多年以後,也會如魯迅先生的心裏對師的敬仰一樣,“不知怎地就會時時想起憶起,在所認爲我師的之中,他是最是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他的對於我的熱心希望,小而言之,爲自己能不庸碌的生活,大言之,能在世間的腳步走得精彩些,留下爲人的意義。

時空的歲月不覺的輾轉過了許多,多年的時光流去了,生活在忙碌中繼續,走向社會大潮中,師的溫暖和和關懷曾漸漸被歲月埋到心底。當重新拾起文字的時候,我的藤野先生出現了。毫不留情的訓責着自己的不認真,但感覺到他的訓導時,心裏不覺想到,“我的藤野先生出現了。”

這是“藤野先生”的第一次警告,我一面欣慰着遇到這樣的嚴師,一面也愧赧於自己的懈怠。

生活總是色彩斑斕充滿誘惑的,自己不免走入對“高興”的追逐中。很多時候這追逐表現爲常常迷戀電視劇,每天守在屏幕前等候着劇情的變化。因着這點,心裏的“藤野先生”發怒了,毫無溫暖的臉色、犀利無情的眼光,寒涼的心透出的失望和冷視……我彷彿看到那兩撇八字須也更其尖翹起來了,同時還聽他說:“怎麼能這樣浪費時間?這麼長的肥皂劇,500多集,什麼概念啊,你算一算你往後還有幾個500多集的空餘時間……”

就這樣,在受着心靈的責罰的同時,心中的“藤野先生”喚回了自己的迷魂,他,在自己眼裏和心裏是偉大的。

心,能可左可右,可好可壞,學着能操縱掌控自己的靈魂,就能做一個想做的人。有主宰心靈另一半勤勉有爲的藤野先生來監督,自己的人生就不會有更多的遺憾和虛度的感嘆。

每個人心中都會有種無形的力量,只要你善於尋找這種力量,他就會出現。關注內心,呵護內心,調動心中向上、有爲的力量,人生都會尋找到被充實的快樂。人生就不會無聊、不會寂寞、不會空虛、不會迷茫!

每忙碌時,藤野先生的形象也會閃現在眼前、在心中,一霎那,也在警醒自己——不要懈怠、不要懶惰!夜深了想擱筆時,我就能想像着他審讀文字的沉靜;而每當疲倦,也想偷懶放縱時,合上眼總是看到他舉起拳頭爲自己喊着“加油”的樣子。在這些時侯,戰勝自己的勇氣在緩緩增加着。

體會着魯迅先生的憶師、敬師心情,從他每燃起思念和奮進的煙霧中,我也依然會更加珍惜自己心中的藤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