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捉魚散文

捉魚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3W 次

老家村裏到處有池塘,星羅棋佈,大小不一。大的水面積有十幾畝地大,小的只有幾分地大,像個大水池。魚有野生的,也有人工放養的。每到春天就會有賣魚苗的老頭。操着湘潭口音,挑着魚苗沿家叫賣,“數魚苗子喲(賣魚苗在鄉下稱數魚子)”。小孩趁老頭不注意,用小手弄條小魚就走,用小桶養起來,不幾天就死了。

捉魚散文

村裏水塘原來屬於集體所有,後來就按水面積估算產量承包到戶。那時候養魚不喂飼料,到山上去割草,以及秕穀,米糠。還有就是家畜的糞便。魚的味道天然正宗。除了水塘有魚以外,還有灌水的小水渠,小溝。還有一個叫彭家大塘的小型水庫。

每到夏季暴雨後,就是捉魚的最好時機。因爲暴雨後,山水全部要灌進水塘,而很多魚都喜歡鬥水(或叫戲水,就是逆水而往上游)。鬥水的魚傻傻的,最容易得手。這時只要把下游入口地方用網類的東西擋住,把上游的水堵住,待水放幹,魚就會全部露在小水溝和水渠裏。喜歡鬥水的主要是鯽魚,還有一種叫石鱗公(家鄉土話,不知道書面語是怎麼說的),也會有泥鰍和鯉魚。也可以直接用工具去撈,魚因爲鬥水全部聚在一起,擠不開,不像平時遊得飛快,加上水流急把魚弄得沒有方向感,就傻傻的被網住了。

偶逢夏天暴雨,因爲沒有帶雨傘,把我堵在教室裏。心裏想那水庫上游的水溝裏一定有很多魚在鬥水,停雨就要去看看。夏天的雨來得快,去得也快。停雨就往回家路上跑。暴雨後,路上到處是積水,平日干涸的小水溝也是水流遄急。魚!我看到了鬥水蹦出水面的魚。我停下了腳步,捲起了褲腳,準備捉魚。先弄了一捆稻草,攔在水溝的下游,然後趕快跑到上游把水溝另開了個口子,用泥巴把水堵住,讓水流進了另外一條水溝。水溝裏的水很快就流完了,於是許多小魚全部露在溝裏。沒有水的`魚就沒有了活力。有的附在草上,有的躺在泥巴上,在溝裏掙扎跳躍。我高興得合不攏嘴,這些小魚成了我的盤中餐。

我迅速把魚抓起來,然後用稻草一條一條串起來。大概十幾條一串,足足有五串。剛穿完,我們生產隊裏的隊長過來了,把我大罵一頓。因爲山水是要灌到水塘裏去蓄存起來的,我把水溝開了口子水就流失了。我不敢做聲,迅速的提着魚,背起書包,一溜煙跑了。

魚提回家後,先一條一條洗盡,剖開,去掉內臟。晚上一頓美食,剩下的用鹽醃了。留着帶菜去學校吃。這樣既改善了伙食,增加了營養,又體驗了捉魚的樂趣。估計住在城裏的人挺羨慕的……

好想,好想,再回到快樂而無憂無慮的童年,再去捉些魚兒,再吃頓美味,再享受着大自然賦予的美好一切。可惜,終究是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