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故鄉的花果山散文

故鄉的花果山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8W 次

題獻給——我那美麗的故鄉……——題記

故鄉的花果山散文

1、雙林帶

花果山?是的,假的。其實就是俺村的水果巒。

不過,把鄉下的果園請進散文,總得有個藝名,顯得文藝些,有點身份、上點檔次,好比鄉下人進城或過年正月換件新衣服。免得讓人笑話土裏土氣。你不信麼?叫花果山,文友們搶着來讀,獵奇啊!腦子裏有個與《西遊記》相關的問號麼。說蘋果園,許多人轉身就走,看也不看一眼。

村裏的果園,沿着觀陽河東岸,從村南三裏地起始,經村西南、村西、村北,環繞着把村莊半包圍,形成一個連綿四里長的果樹林帶。有山楂、幾樣桃子,有萊陽茨梨、香水梨,有香蕉大國光小國光等數種蘋果。果園外側、西邊是村裏的刺槐、楊樹林,再往外就是觀陽河;果園內側、東邊是糧田和我村。打春以後,果樹林逐步返青、生葉泛綠,桃花、蘋果花、梨花紛紛綻放,葉花輝映,把長長的果林帶染得粉紅、潔白又翠綠,且芬芳四溢香氣襲人。刺槐樹林也是一個長弧形林帶,槐樹花香與果園的清芬一起流芳溢彩。漫山遍野都香噴噴的,沁人肺腑,連風和空氣都是香的。

從空中俯瞰,兩個並排的林帶好似一條繽紛、芳香的彩色紗巾,系在大地母親身上。蜜蜂、蛾蝶、昆蟲們,紛紛前來參加這場春天的約會,它們一起在果園裏唱着、跳着、舞着,累了就低頭吃幾口花粉花蜜,渴了飲幾聽花木汁液,然後繼續狂歡……

待到花謝,花們搖身一變成了綠色的小果果,像一隻只火柴頭兒。此時再看,綿延四里的“雙林帶”一片新綠,果與葉都是綠意青蔥。經過炎夏灸烤“熔鍊”,秋後水果們爭先恐後成熟,逐漸變成紅色。這時候,果樹林帶變爲一眼望不到頭的綠加紅。

蜜桃熟了;香梨熟了;蘋果熟了……人們喜笑顏開,男男女女老人孩子拐着條編簍子,蜂擁而至走進果園下水果。

放眼田園,金黃的作物,七彩的果實,繽紛豔麗琳琅滿目。漫山遍野是歡樂的笑臉,豐收的喜悅和笑聲。金色秋天,有如遍地黃金。

2、下水果

下水果,是鄉下土話,就是在果園裏摘水果、收穫水果。

花生、地瓜、苞米等一些農作物能生吃。水果就更不用說了。

下水果前,大夥忍不住先摘三兩個水果嚐嚐鮮,挑大的紅的,在地邊坐下邊聊邊吃,吃完過足癮,再正式幹活。就像吃地瓜、花生,用沾泥的髒手胡亂抹巴抹巴,張嘴便啃。梨蘋果也是,灰不溜秋的雙手隨便抹兩下就咔呲咔呲吃起來。

這個水果的味道,可是不一般,格外香、分外甜。這是接近一年來,幾乎第一次吃到水果,而且是新鮮優質的好果子。至此,說不定許多人都捱了半年餓了,吃不飽穿不暖的!看着他們吃得唾沫四濺、雙腮暴突不顧一切,我心裏是酸甜苦辣鹹五味雜陳。

現在想來,不由得涕淚橫流,既感動又心酸不已。

果園裏,一棵棵枝繁葉茂的果樹,滿載着豐收的碩果。樹冠擁簇着一嘟嚕一嘟嚕粉旦旦的桃子鮮嫩欲滴,紅豔豔的蘋果甚至紅得發紫了;一簇簇水果,與枝葉交相輝映擁擠在一起。燕子來了,鳥雀來了,它們在樹梢上或樹空間來往穿梭、盤旋翱翔;孩子們來了,在果樹間蹦蹦跳跳、追逐嬉笑瘋鬧,嘰嘰哇哇捉迷藏;有的幫着大人邊摘邊吃水果,摘下水果一個個放到大人簍子裏;或自己拐個小簍子下水果;有些孩子手裏拿着水果,邊吃邊跑鬧,左右衣袋還裝兩個大蘋果,像懸在半空胡亂晃悠竄動,把衣襟拽得很低,好像生怕沒有他吃的;有的把上衣前襟扯起來兜成個包袱,把蘋果梨放在裏面,一手採摘一手兜着。

彎彎曲曲的小徑,在樹間空當延伸開去。遠近樹冠層層疊疊、若隱若現。大人孩子晃動或行走的身影,不斷在遠近樹間空當出沒。在掩映的果樹間,大家零零散散在各處採摘水果。一邊嘻嘻哈哈說說笑笑,摘一會兒吃一個,餓了渴了時,也是吃水果。大人一般是一人一棵樹,摘完了再採下一棵。摘水果的姿勢各式各樣,經常得把頭顱鑽進枝葉間去尋找水果;甚至整個人潛進樹冠裏去採摘;有時使勁擡腿翹腳伸臂,身子斜抻着去“夠”高處或遠處的果子。果園裏放置了許多四腿梯形的木梯子、方木凳。高處夠不到的水果,就需要腳踏凳子或梯子採摘。所以你看到的畫面是,有的立在樹旁,摘低處的水果;有的踏着梯子,有的腳踩凳子在採摘;近處有、遠處也有,反正滿果巒到處是人。人們影影綽綽,人與樹遮遮掩掩。好一派喜悅、祥和、動人、紅火的豐收景象。

下水果是稱重量,按你摘下的水果重量記工時、工分。

大家在果樹巒裏邊摘邊吃。有的人不注意,香水梨或萊陽茨梨,吃得太多都拉稀了。可惜,幾乎也就這幾天有機會吃水果。這大致是一年裏僅有的能吃到水果的時候。所以,是敞開了吃,敞開肚子往裏裝水果。平時,上哪兒吃水果?

甜水果不光是人間美食,也是許多鳥雀蟲類的飯菜、佳餚。果園裏,經常有麻雀來襲,但是它們並不是像人類一樣老老實實吃水果,不懂得人們勞動的艱辛,從來不知道愛護、珍惜水果,從來不會把一個水果吃完,而是東一口西一口地胡咬亂啃!所以,梨和蘋果常被麻雀啄得一個個坑洞。

果園裏滿地荒草,草叢裏螞蚱、各種小飛蟲成羣結隊、胡亂蹦跳翻飛。還有套種的花生、黃豆、紅小豆、綠小豆。作物的落葉和墜地的樹葉、水果混雜在一起。有時,費時費力才能從雜草叢裏找到落地的水果,有時不留神就踩到一個。

在果園裏很難找人。萬一有事情找誰,就麻煩了。那時候連座機電話都沒有,更不必說手機了。比如隊長要找個人派工,或者誰家裏來客了、有事情,那就要在幾裏地的果園裏挨片去打聽,或者大聲叫喊,誰看見某某人了嗎?知道他在哪兒嗎?誰誰找他等等。人在蔥綠茂盛的樹冠間,許多果樹遮擋着,互相也不大能看見。滿山喊叫也不一定聽得見。

下完水果,圓形的條編果木筐(果木=水果)裝滿了各種水果,有些就擺在果園裏等待處理,一片一片的,等着往外運送、變賣。這是全村男女老少一年的汗水凝聚、勞動結晶!這時候摘完了,就不能再去筐裏拿水果吃。那算偷盜了。

下水果時,各種水果是隨便吃的。這些時日,你無論在什麼果園裏吃什麼水果,都可以、都隨便、不算偷!在此前,你到果園吃也好、拿也罷都是不允許的。

3、雨.風.雹

暴風驟雨,不光是麥收、秋收時嚇人,平時也同樣可怕。

多少年,夏天,暴風驟雨冰雹襲來,地瓜葉蔓被風颳斷了,或者連根拔起,幾乎不再長地瓜了。大風過後,青綠的麥子一齊“臥倒”,這一季的麥子也就差不多了。苞米被風吹倒了,刮歪了,折斷了,“橫屍”遍地,一片片枯死。秋後大大歉收。

但是,最壞、最可怕的還是收穫時節遇上天災,如夏收、秋收。作物大豐產,卻不一定大豐收。眼睜睜看着到嘴邊的糧米,有時卻束手無策,許多糧米爛在地裏搶收不及。

果園同樣脆弱。一場颱風、冰雹之後,滿地是殘枝敗葉、果樹枝折的折斷的斷,水果和枝葉落了一地。水果被冰雹砸爛,打得遍體鱗傷、疤痕累累;或者擊落在地,摔癟跌碎。每棵樹下,水果和樹葉都落了一層。滿目瘡痍,像一場惡戰之後的戰場廢墟。可把鄉親們心疼死了。

許多水果受到致命毀損,大部分報廢無法賣出,剩下小部分未打爛摔碎爛掉的,湊合着啃幾口,不忍心丟棄。只能撿起來,分給社員吃。但這正是鄉親們吃水果多的年份,可謂不幸中之小幸,因爲這樣的水果沒法上交或變賣,只能分到農家自己吃;還必須快吃,碎裂、跌傷、摔壞的水果,是不能長久保存的。

一年的血汗白流了,這時候父老鄉親是最難過的。

鄉親們成年栽種侍理水果,吃的卻是最差的水果,而且數量很少。好水果,都由村裏集體賣掉或者上交了。所以,收穫水果這幾天能吃上好水果,大概是鄉民最幸福快活的日子。

即使好年頭,豐產豐收了,鄉親們也吃不到幾個好水果。發給社員的大都是殘次,小的或有疤痕、挫傷、蟲包的.。因此,吃桃子、蘋果、梨時咬一口,經常會見到一條大蟲子在裏面劇烈蠕動、努力掙扎着彎來彎去,好像在與敵人殊死搏鬥。

記得,母親吃水果,只要還有五分之一甚至六分之一的好地方,就不捨得扔掉。經常削掉水果的腐爛部分,像雕刻鏤空一樣,快要剜成雕刻作品了;蘋果被摳出複雜的形狀,這少一塊那缺一截。然後,我們再把這樣的“雕塑傑作”送進嘴巴。自然總是帶着壞味兒。

我至今不能理解的是,甜水果,如蘋果、梨、西瓜等,跌一下、摔碎了、或者擠癟了,甜味便會大打折扣,幾乎一點不甜了。表面看,這樣跌癟了摔碎了,並沒有改變水果的任何化學成分,該過程發生的只是物理反應,絕對不是化學反應。沒有任何成分的增多或減少、改變。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不甜了?在瞬間,糖分子跑到哪裏去了?

4、攬水果

冬天,萬籟俱靜,凋零沉寂。

大地,褪去了全部服裝,裸露出真面、皮肉和骨骼。整個果園蒼白、蕭瑟、潦倒,一派空曠、肅煞。

果園裏滿地是蘋果樹葉、梨樹葉,踩在腳下唰啦唰啦響,曬得乾乾的。陣風跑過來一看,趕緊用雙手劃拉劃拉,把葉子們弄到水溝或低窪處。只見葉子滿地翻卷滾爬,抑或被風捲到半空飄搖飛旋。因此,葉子們往往成堆成窩。這正是我們摟草人的急之需。感謝風之手!

冬天,果樹葉落乾淨了,只剩下筋骨,顯出了乾瘦的樹枝和落下的水果。光溜溜的樹枝朝各個方向刺向空中,手擎孤零零的落果,是在敬天、還是祭地?

我們冬天摟草時,路過果樹巒,便故意慢走,戀戀不捨地端量每一棵樹,看樹上有沒有落下的水果?光禿禿的樹冠,一般都有一半個幹水果掛在高枝或樹梢上。也是人們夠不到的高處。當然,現在有的已經壞了;有的乾透了,癟癟的,小得可憐;有的變成了深棕色,裏面已經發酵,又酸又甜、像酒像醋,似乎已經自然釀成了一顆“果醋”“酒果”吧?神奇的大自然“熔爐”,竟然“自動”釀出了美酒!我們將其一“飲”而盡,不捨得扔掉。乾透了的,沒有腐爛,我們就像啃果乾一樣把它吃掉。

經常能見到,蘋果當初因被樹葉遮着,採摘時落掉了;等到冬天樹葉落光,在樹上便水落石出了。一兩個水果,孤零、突兀地掛在樹上,在風中晃晃蕩蕩。幾乎每棵樹上,也總是會有幾片葉子,好像是上蒼有心留下的!陪伴着落果,在風中搖搖擺擺、飄飄悠悠。我們就用竹筢杆敲打樹枝,蘋果就會掉下來,落到泥地上,並沒壞照樣能吃,成了蘋果乾。我們如獲至寶。在冬日寒風中邊啃邊走着去摟草。這時候,樹上沒有桃乾和梨乾,它們堅持不到現在,早就潰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