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尋三生石散文

尋三生石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我買好了4月10日晚上的火車票,19:24就要離開杭州城站了。

尋三生石散文

我喜歡晚上乘車。剩下一個白天,我也不肯浪費片刻的時間:上午,登了北高峯,並且一瘸一瘸,步行下山到韜光古寺,再去了晉朝的遺蹟——永福寺;後經過靈隱寺,飛來峯……

中午,我還在靈隱景區流連忘返。計劃:16點從靈隱公交車站出發,17點回賓館取行李,18點去親戚家告別,19點進站上車。

我走出靈隱景區大門,迎面是一座黃色的照牆,上書“咫尺西天”四個大字。從照牆上的影子來看——太陽已經偏西了,我在照牆下稍停片刻,便向右行,那是一條山路——天竺路——直通上天竺、中天竺、三天竺。所謂“天竺”就是古印度的別稱,意爲“西天佛國”。

那一年,我和妻子陪着我的媽媽,去過一趟天竺。

我陪着媽媽,走在這條“觀不盡誘人景色,聽不盡溪泉淙淙”的天竺路上。

媽媽沒有文化,她很實在。她不信佛,也不迷信。但是,媽媽被天竺路兩旁的景色給迷住了,青山滴翠和溪水蜿蜒;還有那峯巒疊嶂中,隱蔽着一座座青瓦黃牆的寺院和灰瓦白牆的農舍……她一路讚歎——媽媽很有感觸,她說:“……從抗戰勝利(杭州光復)的1945年——到1958年,自己在杭州生活了十三年。只知道天竺的香火很旺,但是,從來還沒有去過呢!”

我和妻子,陪媽媽一直步行到上天竺。並在廟裏的膳房用了齋飯,這是媽媽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媽媽覺得很新奇。若干年後,媽媽還常常唸叨起:“華華,帶我去上天竺吃了齋飯!”

今天,我只身一人,重返天竺路。真的,是在追尋媽媽的蹤影,思念着媽媽的音容笑貌……

當年,我和媽媽走在一起的時候,媽媽的腿腳很好——這是她年輕時,吃了許多苦、辛苦勞作,鍛煉出來的“筋骨”。她很健走,我也曾陪她和爸爸,步行十幾裏,繞着西湖,遊覽了許多景點。

不好意思地說:媽媽的年紀比我大兩輪(23歲)——但,我和媽媽的幾次遠足,她老人家的`腳步比我走得還快!

至今,一些老鄰居還回憶說:“韓媽媽有‘三快’——走路快、吃飯快、說話快!就是還有‘一快’——不便說——是‘去得快’!”

——爸爸、媽媽,您們過早地走了!媽媽身體不適,住進醫院。才一個晚上,就走了?去了!?

要是您們還在就好了!子欲孝而親不在!倘若,我有幸能再陪爸爸、媽媽重遊一次西湖——我一定不再讓您們那麼辛苦地走路了!!

……

我緊趕慢趕,忍受着左膝蓋隱隱作痛的滋味——一個下午,揹着相機。走遍了上天竺、中天竺這些晉代,或者隋唐時期遺存下來的,氣勢恢宏的古廟寺院羣落。還有哪,深居在“山重水複疑無路”中的小西天——古色古香的現代佛學院。更要緊的是,我還有一個心願,我要探尋——嚮往已久的“三生石”仙境!

三生石,我是前不久在網友的QQ空間裏才瞭解到的。以前,我也沒用去過三生石。甚至還沒用聽說過“三生石”這個典故。

在天竺路上,我將那些著名的景點,一些莊嚴的佛堂,一些值得記憶的景物,一一攝入相機。

從上天竺往回走,一路下行,到三天竺已經是15:45了。

我根據路邊的指示牌,我在三天竺——初建於東晉的法鏡寺(隋代稱天竺寺)背後,去尋找“三生石”。

這三生石,隱藏在與飛來峯相連接的“蓮花峯”的東麓,那是一處十分隱祕的山坳。

我急匆匆地,踏着石板鋪設的道路,無心欣賞後人修建的三生堂,三生亭……在這兩座建築之間,有一條由鵝卵石鋪就的山路,根據我的經驗,三生石就在這山路的前面。

鵝卵石小路引導我走向一片,樹木參天,雜草叢生,亂石凌立的山崖。迎面的岩石上鑲嵌着一塊黑色花崗岩,上面雕刻着《三生石簡介》。說的是“唐圓澤和尚三生石跡……”

我爲了一睹三生石的風采,便忍着膝蓋骨的疼痛,依舊沿着高高低低的,鵝卵石鋪就的山路,深一腳淺一腳的前行。因爲腳下的路不平,膝蓋也格外覺得疼痛了起來。

但轉了一圈,很大的一圈,仍不見三生石的蹤影。我有一些着急了,我想象中的三生石——可能是一塊,像普陀山的盤陀石那樣的石頭——光滑剔透,高高在上,凌空欲飛……可是,眼前就沒有一塊像樣一點的巨石。

我回到鵝卵石鋪就的山路口,在右邊的岩石上比較光滑處,再看了一遍刻於石上的古碑文,因爲年代久遠,字跡已經模糊不清了。我環顧四周,這裏亂石縱橫,雜草叢生,荒蕪不堪。看來,是遊人罕至了……

我想,找個人問問,都辦不到!

無奈,時間不早了,也許是老天爺故意安排的吧,這次我無緣與三生石相遇,且待,明年此時(清明時節)我來給爸爸媽媽掃墓的時候,再來吧!

正當我失望之際,我看見三生亭方向,有人來了。我來了精神,打算問問路……

來的是一對年輕的伴侶(或者是夫妻),我向他們請問:

“……三生石在何處?”

他們是杭州人,但是也不知道三生石在何處。

女孩子指着那塊黑色的花崗岩,說:“是不是被封在這後面?”

“不會的!”我肯定地說,我再環顧四周。

“啊!”我猛一擡頭,眼前這塊大石頭上方的凹處,有紅油漆描過的三個字。

“呵呵,來得全不費工夫!”

再定睛一看,這不是麼?前後三塊巨石,形狀奇欽磊落。每塊石頭高約五六米,寬三米多,峭拔玲瓏。中間的大石頭上刻有“三生石”三個臉盆大小的篆書……

在這樹木遮天蔽日,雜草環生的幽靜之地,居然隱藏着三塊落滿枯葉——象徵着“前世、今生、來世”的石頭。

這“三生石”一直是網絡上流傳得極有名的石頭,簡直可以和女媧補天所剩下的那一塊頑石相媲美!

三生石從隋唐以來,已經成爲世世代代的中國人,對前生與後世的信念。

發展到後來,人們以三生石作爲肝膽相照的依據。

而今天,有更多的情侶則在三生石前寫下他們的誓言,成爲“緣定三生”的佳話。

“三生石”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演繹,三生石的故事越來越精彩,越來越迷離……後人的疑惑就越來越多越稠密!

所謂“三生”就是佛教界,“因果輪迴”學說的反映,因爲信仰“前世、今生、來生”。佛教界的善男信女們都信奉“與人爲善”——修“來生”。

我奔三生石而來,是來探究自己的“前世和今生”?探究自己的因果輪迴的結果?

——其實,我奔三生石而來,是向已經仙逝的母親祈告:待來生,我還是你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