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鄭州博物館參觀記散文

鄭州博物館參觀記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4W 次

早就聽說鄭州博物館聞名遐邇,來鄭居住已六年,還沒有光顧過。7月4日上午,夏風習習,陽光明媚,我趁到中原區辦事有點兒閒暇時間,於近中午時分,懷着崇敬的心情,順路來到嵩山南路168號鄭州博物館,花費兩個多小時,比較詳細地進行了免費參觀,一飽眼福。

鄭州博物館參觀記散文

鄭州博物館創建於1957年,是地方綜合性博物館,館藏文物達5萬餘件,2008年被定爲國家一級博物館,成爲展示鄭州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重要窗口。該館建築面積14200平方米,其中主展館面積8337平方米,其建築外觀融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於一體,寓意“天圓地方,鼎立中原”。多年來,該館秉持“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科學管理,務實創新”的館訓,在陳列展覽、宣傳教育、科學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驕人成績,獲得“省級文明單位”、“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等榮譽。

鄭州展覽館共有三個展廳,每層一個,建築式樣高大美觀,宏偉氣派,既有三層電梯直達,也有分層旋轉步梯任由參觀者選擇,我是沿步梯由低而高逐層參觀的。

進入展館第一層,首先躍入觀衆眼簾的是正東門對應着寬大恢弘的大廳,身着職業裝而年輕漂亮的講解員姑娘在南側服務檯站立,還有全付武裝的男女特警和男保安分別侍立在進門和出口,牆壁上有一大片是榮譽榜,上面懸掛着“省級文明單位”“榮譽證書”等十幾塊金匾額。大廳北側爲豎立的活動宣傳欄,欄內圖文並茂,既有鄭州博物館簡介,又有巨大的鎮館之寶——“司戊母鼎”等精品複製品印刷品陳列在那裏。環顧整個大廳,裝飾古樸典雅,窗明几淨,文化宣傳氣氛濃郁,未入展廳,已先聲奪人,初步捕捉到展覽館的高雅氣息,引導人們有先睹爲快的緊迫感。

主展廳在一樓和二樓。從第一展廳開始的《古都鄭州》到第二、三展廳,所有藏品經過精心設計陳列,更多地向本地觀衆展示着鄭州的歷史與文明,基本陳列《古都鄭州》,以鄭州輝煌燦爛的夏、商、週三代青銅文明爲主線,着重表現“鄭州商都和鄭州古都羣”這一特有的標誌性歷史文化遺存,濃重地凸顯鄭州在中華民族的文明起源、國家誕生等領域所具有的鮮明特徵,集中展示鄭州地區在華夏文明起源和中國早期都城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成爲展示鄭州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窗口,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在第一展廳,我首先看到紅底白字的一段精美的前言文字:“鄭州,雄踞中原畿地,位於華夏文明發祥地的核心地區,數千年來,我們的先民一直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奇蹟;文明的種子最先在這裏萌芽、誕生,並不斷髮展壯大,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裏,鄭州曾是中國最早的夏、商王朝,以及衆多諸侯立國建都之吉壤,華夏文明早期進程中的許多重要人物,都紛紛以這片熱土爲舞臺而彪炳史冊。多年來,鄭州地區衆多早期古域及古文化遺址的不斷髮現,一次次震撼了世人,也由此揭開了鄭州千年古都的神祕面紗。”接着,“古都鄭州”四個隸體大字在灼灼燈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在下面的參觀中,我沿着“文明晨曦”“史前聚落”“創世王朝”等幾個展塊,粗略地瞭解到這裏最早的先民是怎樣一步步進化、一步步走向華夏文明的。那一片片史前骨、一塊塊打磨石、一隻只修復的白陶瓦罐,見證了“仰韶文化”“大河文化”“龍山文化”等由漫長的原始社會向夏王朝奴隸社會的進化,懂得了“勞動創造了人類文明”的深刻道理。

在二樓第二展廳,我在大量的藏品面前證實鄭州是我國商朝古都毋庸置疑,其中,我很欣賞商都賦——“王者之都”:“塵封三千年,她見證着歷史的滄桑鉅變,一朝終醒,她揭示了早商文明和早商都城的真實存在,城牆巍巍,緘默無語,似在回味着昔日的輝煌,煌煌鉅製,寶鼎依在,赫然彰顯出遠逝的王者威嚴。成湯曾從這裏秉鉞西進,翦伐夏桀,譜寫了中國史冊上第一次驚心動魄的王朝交鋒,演繹着千古相傳令人敬仰的賢臣名相。享譽世界的殷商青銅文明在這裏開始起步,並從此走向輝煌,中國遠古文明的歷史,也因她而得以豐富。”公元前16世紀,中國歷史進入了第二個世襲王朝——商朝,商湯立國後,汲取夏代滅亡的教訓,勤政愛民,注意發展農業生產,國家日漸強盛,最終成爲東亞早期歷史版圖上疆域遼闊、方國臣服、“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的大王國。在此展廳,有“王權國威”“繁華商都”“商邑民生”“商都之謎”“商都探祕”“青銅絕唱”“故都春秋”“故國故城”7大展塊,詳細地瞭解了鄭州作爲中國商代早期古都鼎盛和中晚期故都的演進過程,顯示了商朝對中國歷史的偉大貢獻,特別是青銅文化,爲中國奴隸社會的發展進步起着不可磨滅的巨大歷史作用。

在這裏,我看到:那一把把青銅製作的刀鏃戟箭,彷彿是商王率兵拓疆開土時使用過的利刃;那一枚枚青銅製作的銅鏡印鑑,彷彿是遠古先民穿衣梳妝打扮時使用過的日常用品;那一盞盞青銅製作的酒壺,彷彿是王公士大夫招待親友時使用過的器皿;那一排排陳列的各色瓷器,彰顯出夏商周不同時期古人的聰明和智慧。

在這裏,我看到:三足陶器能燒火烹煮美味佳餚,食物的有生變熟透視出古代先民的發明創造,這也是燧人氏“鑽木取火”的延續;24只青銅編鐘能演奏天籟之音,從此宮廷樂伎才爲王宮歌舞昇平,成爲王公貴族的“文化奴隸”;“百工技藝”圖展示了在商代遺址上出土的文物種類繁多,同樣反映了商代科技已達到一定的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

在這裏,我還看到二樓環形的走廊裏正在展覽鄭州古代科技文物圖片“天工追夢”。如“陶瓷發明”:陶瓷是火與土的藝術,也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創造之一。從紅陶到灰陶、彩陶、黑陶、白陶、釉陶、唐三彩,由原始瓷器到青瓷、白瓷、青花、彩瓷,每一次進步無不伴隨着胎、釉、爐、彩等相應技術的提高與突破。鄭州古代陶瓷生產源遠流長,成就輝煌。上萬年前的新密李家溝遺址,已經發現了中國北方最早的陶器殘塊;豐富的彩陶珍品,是仰韶彩陶的典型代表;鄭州商代青釉瓷尊的發現,改寫了中國陶瓷史,把我國生產瓷器的時間提前到了3600年前;鄭州地區不僅是唐三彩的故鄉,也是中國青花瓷的發源地;白瓷、珍珠地刻花瓷、彩瓷等,早在中國陶瓷史上均佔有非凡之地。除此,還有“爐火淬金”“測影觀星”“營造技藝”等圖文並茂的解說,看了後讓人大長見識,這裏不再一一贅述。

參觀了二樓,我歇息片刻,忍飢挨餓,又堅持到三樓。這裏的展廳面積小,因博物館展廳呈“錐形”狀,越往上越尖,整個第三展廳,就是“中原古代時刻藝術陳列展”。石刻藝術是中國古代藝術寶庫中的一枝奇葩,其門類繁多,內容豐富,或雕或刻,或琢或磨,通常以凝固的瞬間,追求一種流動的永恆。此廳展出的50餘件藝術珍品,主要包括佛教造像和書法刻石兩大部分。其風格獨特,氣韻傳神,堪稱中原石刻藝術之一絕。在這些石人佛像中,絕大部分是釋迦牟尼佛和衆多菩薩,有的斷胳膊少腿,有的無頭無腳,有的只有頭像,保存完好者寡,殘缺不全者衆,可見古代文物的發掘與保護任重道遠。在這些石刻書法中,篆隸楷行草,五體均見。有的書法如行雲流水,狂草狂書,虛實相間,放蕩不羈;有的碑刻點橫豎撇捺,一筆一劃,方方正正,剛勁挺拔,規規矩矩。至於書法石刻的文字內容,因飢腸轆轆實在沒有那個耐性在詳細閱讀,而是走馬觀花,邊欣賞邊拍攝,草草了事,趕緊趕到最後一個景點去。

與二樓的環形走廊相同,在三樓也有中國近現代著名美術家圖片展。鑑於時間已到了下午兩點半,爲了趕緊回家吃午飯,就按從左到右的順序,一個個快速拍攝他們的版面,留住以後慢慢欣賞。手機現在保存的有:吳湖帆、李苦禪、嶽祥書、單應桂、吳昌碩、黃永玉、陳師曾、關友聲、何香凝、黃君璧、亞明、齊白石、徐悲鴻、傅心畬、許麟廬、傅鬆窗、張善子、高劍父、潘天壽、婁師白等20位名畫家,大約還有六、七位因手機沒電了而沒有拍成,甚爲惋惜,不過,在最近我會專門再去觀賞一次,補拍餘照,以彌補這次之缺憾。不過,這次的.畫家名人展,大部分都是上方爲本人黑白頭像,下方有兩到三段的文字介紹。這些文字內容,有的是生平簡介,有的是名言名語錄,有的是詩詞歌賦選,總之,緊緊圍繞美術而抒懷達意,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瞭解中國近現當代最多的美術大家,今當必記之!

由於是中午時分,來參觀的人說不上熙熙攘攘,但三三兩兩、成羣結隊的大中小學生團體來的不少。有的像年輕的情侶,男的身着夏裝,揹着黑色的揹包,內有簡單的行李,外有礦泉水瓶插在特製的盛水瓶處。女的身穿連衣裙,一手持太陽鏡,一手牽着男友的手,幾分悠閒,幾分親暱,神態甜甜蜜蜜。有的是家庭遊,或一家三口,或父子母女結伴,每到一處感興趣的文物前,孩子會提出疑問,家長會解疑答惑,指指點點,說說笑笑,彷彿是在講述這種文物的出處、形狀、名稱等,特別是帶兒童來的比較多,可能是已放暑假,家長想給孩子開闊視野,增加對鄭州古代知識的瞭解,補充學習歷史文化知識。凡來參觀者,看到精彩處,大人們都會拿手機拍照,尤其是難得一見的稀世珍寶,古物古玩,總想攝下平時細細品賞,我就屬於這一類,幾乎邊看邊拍,唯恐把哪一處古文物遺漏掉。

鄭州博物館本着“傳承、守望、耕耘、創新”原則,堅持“推陳出新、古爲今用”,在全國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其藏品精品曾數十次到瑞典、日本、意大利等國家參加國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組織的境外文物交流展。爲適應目前觀衆年輕化的趨勢,據瞭解,該館還加強了新媒體在參觀導覽、宣傳展示和公衆互動中的作用。率先開通“掃掃二維碼,暢遊博物館”鄭州博物館微信公衆平臺,並提供語音導覽,把博物館裏的“講解員”隨時“帶”在身邊。此外,還同百度百科合作組建了鄭州博物館百科數字博物館,每件藏品均配有語音解說和文字介紹;推出了鄭州博物館“掌上移動博物館”,可看、可聽文物藏品3D展示及陳列展覽展廳虛擬漫遊……

學史可以明智,興趣決定思維。當我走出鄭州博物館,捫心自問,我學到了什麼,有何體會?通過這次參觀,我的體會是:過去,很多人一提到“博物館”就覺得高深莫測,實際上,只有先引起觀衆的興趣,把他們吸引到博物館看展覽,才能慢慢養成他們的參觀習慣,最終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瞭解城市歷史,知曉文物知識,最終增強文化自豪,提升文化自信,我個人熱衷於多次參觀博物館,就得益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