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愛吃魚頭的母親散文隨筆

愛吃魚頭的母親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1W 次

母親離開我們已有二十個年頭。

愛吃魚頭的母親散文隨筆

每每吃魚的時候,我總會想起母親。

總會心頭塞塞的,有淚流的心傷!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後。田地剛到戶,農村農民的日子剛起步。

父親母親一天到晚泡在地裏田裏。儘管累死累活,但田地有限,一年到頭,還不夠一家人填飽肚子。

一家人,人口少還好。可是我們家兄弟姐妹六個,之間都相差兩歲,高高矮矮象一溜臺階。到最小的妹妹四歲,最大的姐姐才十四歲。

那個年代的生活,那個年代的困苦,是現代人永遠無法想象無法感受的。

一毛錢買十顆糖;一分錢的冰棍;七分錢一包

騷雞公煙;七毛錢一斤肉……

打記事起,母親總是先忙完地裏的活再回家做飯。

填飽一家人的肚子,那時是我們家最大的難題。母親總是精打細算,平均分配,保證哪一天都不會斷炊。

我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五穀粗糧,青菜蘿蔔。在那個歲月,我們根本就不知道挑食,也無法挑!

一家八口人,一鍋菜向徵性地放一小勺油。那時候,我們壓根就不知道什麼叫美食,只要有吃的,有東西填補腹中飢餓,就是幸福!

那時候吃飯真是吃着碗裏,看着鍋裏的。一個比一個快,龍吞虎咽,風掃殘雲!餓,讓我們迷失了很多的東西!

母親總習慣在我們吃飯的.時候,去洗衣服,掃地……抽空做些家務。等她上桌吃飯的時候,鍋裏往往只剩下幾塊燒焦了的鍋巴和一些菜汁。很多時候母親就湊合着吃幾口。

兒多,母苦!

那時候想吃頓肉簡直是種奢望。

吃肉可還得有肉票。先別說錢,平常百姓到哪弄肉票去?

我們家後山有一條很大的河。秋天退水的時候,哥哥姐姐會到河道里撈小魚小蝦。

那天中午,一大海碗魚蝦就擺上了飯桌。對我們來說,這無疑是一頓美味的大餐!我們姐弟幾個一搶而光。這個時候的父親總是笑着看我們搶得不亦樂乎吃得不亦樂乎。只是幫着最小的妹妹挾幾筷子,只吃旁邊被冷落了的青菜。

當母親吃飯的時候,只剩我們不吃的一些小小的魚頭和湯汁。母親早已習慣了這種場面。盛點剩下的鍋巴倒點米湯和着小小的魚頭吃着。

小妹拱到母親懷裏說:“魚頭不好吃!"

母親颳着小妹的鼻子,笑咪咪地說:“誰說的?魚頭可香了!吃了魚頭會變聰明會變漂亮,身體好有力氣。你看媽媽漂亮不?身體好不?媽媽喜歡吃魚頭呢!”

母親咂巴着嘴,一副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

小小的我們並不理解母親所說的道理。但是我們知道那丁點小的魚頭真的很難吃。渣渣殼殼,除了有一點鹹味和鮮美的魚肉比較起來,真的很難嚥!

可是那時候的我們真的相信母親很喜歡吃魚頭。

再吃魚的時候,我和妹妹總把魚肉吃掉,把魚頭留在母親的碗裏。大姐大哥慢慢懂事,會給父親挾一些,會給母親留一點。這時候母親總會把魚頭吃掉,把魚肉留給我和妹妹。看着我們吃得香香的,母親總會露出一臉的欣慰和滿足!

這種苦日子沒延續幾年。隨着父親母親的勤勞,到處開荒田荒地,養雞、養鴨、養豬,日子終慢慢好轉。不再爲填飽肚子而發愁。

只是多年的習慣,母親還是保持着在吃飯的時候忙別的。總是等到我們吃得差不多的時候才上桌。雖然不再象以前那樣沒飯沒菜,可是慢慢長大慢慢懂事的我們終於明白:母愛在任何時候任何環境下都在,永不會改變!

偶爾在過節過年的時侯,母親會和我們一齊吃飯。吃雞的時候總是挾雞頭雞腳;吃肉的時候挑最肥的;吃魚的時候只挾魚頭和魚尾巴……

人類在前進,社會在進步。

如今魚和肉己是很平常的便菜。

兩、三寸長的小魚,魚頭會養顏會強身健體?只怕誰也沒有聽說過!如今就是那種五、六斤的大頭魚的頭也沒多少人稀罕。

我們都明白,當年的母親編織了一個多麼心酸而美麗的慌言!

這不過是一個生活的小片段,記錄着那個年代生活的困苦和艱難。卻詮釋着母愛最真實、最深沉,最堅強的一面。

只是,每當吃魚的時候我會想起母親。

這是一道永遠的心傷!一道永無法癒合的疤結!會伴我走完人生的一輩子!

——2015.11.1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