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清遠筆架山之遊散文

清遠筆架山之遊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一直以來,儘管我極想尋一方淨土,滌淨濁土凡塵,卻依然固執地認爲,陶淵明在《桃花源記》裏所描述的世外桃源的境界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那隻不過是作者的一番心願罷了。然而,從到達清遠筆架山遊覽的那一刻起,我知道,我錯了。

清遠筆架山之遊散文

清遠之遊只安排了兩天,第一天安排的是浸溫泉和船遊北江。雖然浸溫泉可以驅除身上的絲絲倦意,但因人聲嘈雜,心靈上竟不能產生片刻的愉悅之感;船遊北江,雖然可觀江水之恢弘,瞻飛來寺的氣勢,品全魚宴的美食,然,終還是太多塵世的喧鬧而與淨土不符。

由此,對於第二天的筆架山之遊,我並沒有太多的期待。我去過的名山亦不算少,且自小就生活在羣山懷抱的鄉村,同屬南粵大地的清遠筆架山會是我心目中的那一個淨土嗎?我疑惑。

然而,我終究還是去了,將腳步倘佯在被夜裏的微雨吻溼的大地,懷着湊湊熱鬧的心理而去。

這時節,柔風帶寒,萬物始凋,冬天的意蘊越發的濃了。到了山下,心頭不由一顫:好一座雅緻的山!但見滿山依舊翠綠,與來時所見的景象彷如天地之差,看不出絲毫寒冬肅殺的跡象。更因了藍天的襯托,及初升日光夾帶雨後彌散煙霧的籠罩,便覺是一幅絕妙的丹青水墨,默然高掛於眼前,俯視着世間萬物。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透過日光與煙霧,濃密的蒼翠清新着眼眸;怡神的空氣用碎碎的溼霧朗潤了心境,濯洗着靈魂。

置身於這樣的境地,雖已有着絲絲的.微醉,卻因眼、心、神得到曼妙的愉悅,便可清晰地察覺出這山的神態:似一位甜睡方醒的綠裝美人,帶着一份可人的慵懶;或似一位飄逸俊朗的少年,於眉宇間散發出一份優雅的恬淡;又似一位獨坐垂釣的笠翁,在動靜之間透出了一份自得其樂的閒適……感於這山的神態,煩神燥心便可自覺歸於寧靜安然;往事之怒愁哀傷,不知何時已經漸行漸遠,夢幻心境,不由滿腹疑惑:如此佳境,可否人間?

沿着青石鋪墊的小路,徐徐穿越,因爲濃蔭錯落,便有忽明忽暗的感覺:於暗中疑似山窮水盡;於明中驟覺豁然開朗。所謂柳暗花明,春光乍現莫過如此。

走了一段小路,便有溪水流出。這溪水,清澈澄底,汩汩而流。仔細察看,竟有成羣的小魚暢遊其間,魚因水而樂,水因魚而活,魚水相嬉,彼此甚歡,班固“水至清則無魚”之說竟在這裏給否定了,如此,“人至察則無徒”的人間定律也可以否定了吧——“莫非此境真的不屬人間?”我再次疑惑。

掬水洗臉,清涼怡神,不由仔細思索:這溪水,該是流淌經年了吧?想必曾有村姑山婦在此浣洗衣裳,那木槌敲擊石板的節拍必定在此響徹,而當中必然又有人因了這美景醉人,便忍不住一競歌喉。這山歌,和着木槌敲擊石板的節拍,便可成了絕妙的音韻,迴盪于山谷。“即使有文人墨客來此吟詩賦詞,也該是賽不過這音韻透着的文化蘊兒!”我肯定。

溯溪而上,或有獨木橋可供行走,或有藤索可給攀越,雖須小心翼翼,卻是有驚無險,只不過徒增嬉于山水的樂趣。是的,如此人間難尋之仙境,安然陶醉尚來之不及,又怎能驚了來客之魂?

溪水兩邊,滿目芳菲,盡是綠樹叢林中點綴錯落的薄紅。這綠樹,這紅花,於如煙的碎霧中變幻出詩的朦朧,變幻出畫的模糊。而這朦朧,這模糊,分明就是造物者帶給你的一種意猶未盡的享受。然而,最美妙的還是那屬於珍稀植物的禾雀花。當然,禾雀花之美,並不在於它的稀少,而是在於它那種獨有的美態。這禾雀花,嬌小玲瓏,或纏繞着經年的老樹,作鞦韆欲蕩之狀;或夭夭綻放於黃土,有綠茵覆蓋之美。偶有微風拂過,便搖曳出一臉的歡笑;再有小鳥停歇,和着啾啾鳥曲,恰如當年飛燕將嫋娜的身段在樂曲中盡情翩躚一般。如此風情萬種的意境,縱是滿腹經綸的學者,此刻也只能字屈詞窮,而醞釀不出合適的佳句。

道別禾雀花,轉悠過一段山路,便見一汪清潭橫於眼前。這潭不大,要不是讓順着石間流出的小瀑擊皺了潭面,其水的靜態必如婦人吹彈可破的凝脂。然而,也正是潭水與小瀑的動靜結合,纔給人一種渾然天成的美感。想來,這樣的水潭是不宜放逐一葉扁舟的,否則會破壞了整體閱覽的效果。再觀那瀑布,流水擊石的聲音以及濺起的點點泛花,不禁讓人搜出了《琵琶行》裏“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這樣的佳句。此時,日光穿雲而來,照耀在瀑布上,生成出嫋嫋飄渺的霧靄,而水潭邊上的繁花野草,也因了這霧靄的潤澤,顯得倍加可人。

棄潭而上,再俯首回望,方纔發覺這水潭恰如一塊碧綠的翡翠,靜靜的鑲嵌在大小不一的石塊之中,彼此青綠爭輝,相映成趣。

轉身而行,與同伴言談說笑之間,已然到達峯頂,方纔微微感覺出有些倦意。想尋亭小歇,卻毫無收穫,仔細思量,心已釋然:若然有亭落成於此,雖可有淺草沒階、綠樹掩映、青石黛瓦、飛鳥低旋的美景,然此終究是人爲的刻畫,徒增累贅,並不適宜。

想着想着,心中驟然明朗:置身此山,所見美景,皆爲自然,沿途怡然寧靜,恬淡悠閒,於自然中擷取靈慧,以致百感叢生,拋卻雜念,讓如雲心事煙消雲散;此刻,又於峯頂感悟着天地之浩闊,看着浮雲漫天舒捲,便多了幾分從容淡定,多了幾分寵辱不驚,可謂滌淨了濁土凡塵、空靈脫俗,實屬久尋未得之淨土。遙想淵明當年,遍尋淨土不得,遂以《桃花源記》聊寄心願,然,所描所述,終爲虛幻,不想千年之後,於繁華盛世,仍有世外桃源。

“陶令不知何處去,筆架山裏可耕田”,陶令,陶令,你若泉下有知,不知是否在追悔當年不曾採菊筆架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