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關於元宵節散文

關於元宵節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6W 次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以下是小編收集的元宵節散文,歡迎查看!

關於元宵節散文

  醉賞元宵月,一夢迴盛唐

元宵節的月光,很美,很白,銀河清澈,北斗參差,書生依然青衫一襲,佇立於塵世的某一角落,與其說是在賞燈望月,倒不如說是書生在期待着,千古冰清的月子,潑我一身濃濃的詩意。

一千二百年前那晚的月光,或許只屬於你,行走在遙不可及的大唐,孤月空懸,滿地夜霜,那月光是詩,是酒,或許是一種仙境。

你舉首望月,或許沒經住月光的誘惑,跳江捉月,釀出醉人千載的傳說,我遠不及你,書生今晚飲卻了一壺薄薄的酒,凝出的卻是一壺濃郁的哀愁。

今晚的月光,應該屬於大唐,今晚的月光,應該是李白的月光。

月輝輕和着萬家的煙火,站在高樓的陽臺上眺望,意境恢宏,磅礴而大度,有跌宕迤邐的韻致,和無與倫比的盛唐氣象。

你竟是如此的愛酒,那麼的醉月,你將古老的月光,蒼茫的月光,迷離的月光,悽美的月光,係數凝成了你詩中的精魂,手持一壺酒,腳踏一輪月,挺詩情,挺古典的走過了一生。

杯酒下肚,你便可牽引一縷清輝,扶搖而上,一夜飛渡鏡湖月,醉醒之間,伸手採掬一捧月華,點綴着你荒涼的詩篇。

你或許太孤獨了,書生可以體會,緣何一千餘首存世的詩歌,四百餘首寫到了月。

月,是空瀠的,迷離的,虛無的,飄渺的,或許可以說是浪漫主義的象徵。

它不去過問時代的變遷,朝堂的更迭,千百年來始終君臨着亙古的大地.

而你在詩的表層,注滿了月的素輝與晶瑩,書生卻讀懂了,你人至中年,書劍飄零,詩歌深處的孤寂與冷清。

當你厭倦了人情冷暖,官場黑暗,依舊是那輪君臨着大唐的孤月,伴你“三杯拂劍舞秋月,忽然高詠涕泗漣”。

書生難解,“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又該寄於天涯的誰呢?

真是“但見中天懸孤月,不知孤月爲誰明”?

此刻,天上冰清月正亮,人間煙火花正濃,書生三兩杯淡酒,已是微醺,渡步窗前,拉開與塵世相隔的簾幔,企圖以後世者,那朝聖般虔誠的目光,採擷一片前朝的月華,於風塵的一角,祭祀你這位漂泊千年的詩魂。

一直以來,書生喜歡你的豪氣衝宵,汪洋恣肆的詩才,天子不能臣,諸侯不能制,王公大人不能辱的豪邁。

若是早生千年,或許,書生亦可與汝爲友,釀一壺月光,煮一壺老酒,“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天上只有一個月亮,地上只有一個李白。

或許,書生認爲月亮是孤獨的,李白--你是孤獨的。

於纖塵不染清麗高古的月光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又該是何等的孤獨?

窗外的煙花漸稀,夜色更濃,書生也更醉了,顫抖的指尖,幾乎已在鍵盤上,碼不出靈感所附的文字。

隨着日漸淡去的年味兒,此刻,不覺已是初春時節,雖居高樓,鼻間亦可輕嗅到草木萌發的青蒼味兒。

書生醉袖憑欄,眺望着越升越高的明月,竟看到了你清瘦不足七尺的身影,於九天之上,俯視着人間,用理想和夢幻,編織着流芳百世的文字。

在你的眼裏,或許,只要有了鮮豔的春花,初升的明月,才煮的新酒,什麼王權富貴?什麼將相王侯,統統見鬼去吧!

正如余光中所言: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開,吐就半個盛唐。

書生亦將醉去,月依舊是元宵月,你也依舊在天上……

  元宵節情結

“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元宵節的時候,我總會想起稼軒的詞句。這詞句,好像是我心中節令的一扇雕花的古木門,一到煙花閃起的時候,就會被我用手輕輕推開,享受佳節帶給我的那份美麗心情。

幼時,生長在農村,並不知曉正月十五就是我們所說的元宵節,直到認得了稼軒的這首《青玉案·元夕》。

元宵節的晚上,風已無寒,微軟的東風纏繞了溫柔輕輕蕩來,那流光四射的焰火,似被風吹綻在夜空中的如錦繁花,若一場不期而遇的'流星雨般美麗。名貴的寶馬,雕花的華車,載着美麗的人兒駛過,淡留一路馨香。動聽的排簫,皎潔的玉月,讓整夜的時光在花燈(魚燈、龍燈)勝美的景象裏悄然流轉。美人如花,仕女如雲,一路上嬌笑俏語,帶着若有若無的幽香漸漸遠去。而我的那個“他”卻始終不見。夜深了,我一次次的找尋卻還是沒有出現。我的心充滿疲憊和失落,我不經意的一回首,卻發現她在那燈火寥落的地方靜靜地站着。

很多年以前,曾經無數次的憧憬我的愛戀會以一首詞爲背景,可以同煙花一同綻放,那該是怎樣的浪漫情緣!但是呀,它卻漫起在春雨輕塵的青青校園。那一年,那排白楊樹下,我牽着她的手,只看楊花輕舞。

又是一年,又一個正月十五。廣場上煙花又會在夜色中綻放美麗。而元宵節的那些燈,卻如同我沒有詞的愛戀背景一般被遺憾掉了。那些各異各色的燈和燈謎,以及燈前一張張映着喜慶的臉,也只在星如雨的煙花裏於記憶中溫存。

真的有些年沒有看到元宵節裏的燈了,煙花它會孤寂了吧!樹上垂掛的那些連串的紅燈籠,總覺得不比以前,讓人覺得有些單調,若失。現在孩子們的記憶中真的要留下一些花燈的空白了,日後,若是讀到稼軒的詞時,還會有形同身受的美好想象嗎?

我很慶幸,元宵節裏燈的憶記能在我的記憶中存活下來,我永遠無法忘記89,90,91的高中三年,無法忘記三年中記憶裏的關鍵詞。邯鄲,四中,中華街,元宵燈展。

那時,我會穿過整條的中華街,我會在一夜魚龍舞的人羣裏驀然回首,卻一次也沒有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怦然心動。而後不久的幾年,我卻等來了另一種的怦然心動。她會在一個接一個元宵節時,唱張艾嘉的“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然後,拉我的手去看滿天的煙花綻放。

今天,她又會唱起那首熟悉的歌,陪我去看一生裏的絢爛煙花。

  元宵節

再過幾日,便是元宵節了。不免想起關於元宵節的句子:

去年元月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月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

此詞一說爲北宋歐陽修所作,另說爲南宋女詞人朱淑真所爲,哂詞品人士辭,後者之可信度似乎高於前者,但不管如何,都不失爲一首好詞,對我而言,無甚大礙。

元宵節源於漢,據說是漢文帝時爲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爲漢文帝。因爲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爲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爲元月,古人稱夜爲"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亦稱“上元節”,源起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爲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爲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爲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爲“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燃燈放火,自漢朝時已有此風俗,唐時,對元宵節倍加重視;在元宵節燃燈更成爲一種習俗。

關於元宵節,我所熟知的詞句還有另外一首,是辛棄疾的《青玉案 .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上元之夜,溫軟微動的東風裏,禮花在空中綻放,四下裏散落,那景象,若微風吹落的星雨,愜意,神爽。我與你在人羣裏穿行,觀燈聞笑,待看到一處美景,想與你分享喜悅時,一轉頭,卻發現你已不在我身邊,我的目光,在人羣裏四處找尋,不得。急切中,驀然回首,你卻在燈火闌珊的地方,正盡意地觀那盞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