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燎疳疳散文

燎疳疳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正月二十三,燎完疳疳,年纔算正式結束。

燎疳疳散文

好多年,都沒有燎過疳疳,今天,一樣燎不上疳疳,心裏有嚮往,亦有許多的懷念與不捨。胸腔裏就涌塞着一絲思念,於是,“畢畢剝剝”柴火的燃燒聲便在眼前跳動着,一起跳動着的,還有大人、孩子、大人抱着孩子、大人抱着小動物從熊熊燃燒的火焰上一躍而過的歡欣,鞭炮在火堆裏鳴放的噼叭聲,孩子們快樂的笑聲……

我的家鄉在隴東一個小山村。小時候,農人做飯燒炕都得用柴火,這就需要有人從野外拾掇柴火回來。一般都是大人們去山裏挖劈柴、酸棗樹、長的硬氣的野草,拿回家,晾曬乾,在自家門口方方正正地碼起來,在漫長的冬日可以用。

地裏莊稼收割完了,高粱、包穀等的莖根、小麥莖甚至掃到的樹葉都被農人曬乾、仔細堆碼後用來給牲口鍘草、燒鍋填炕。農人們,日日月月,年年歲歲忙忙碌碌,就爲簡單的衣食溫飽,兒孫滿堂;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複勞作着,眼神平和,物慾清淡,像腳下的黃土地一樣沉默堅實,把所有的苦難、辛酸、喜悅、不易都深深埋藏在那一塊塊土地裏,汗珠子砸開土疙瘩,從不叫苦喊屈,頑強有尊嚴地活着。

但是,他們卻是極爲尊崇傳統,敬天畏地,嚮往幸福快樂的。一年中每一個日子做什麼事,那是馬虎不得的。就像正月二十三的燎疳疳一樣,那是一定要燎的。耍了一個正月的社火,只有在燎過疳疳後,才能小心翼翼地將行頭用具收存。

正月二十三這天,若是晴天,大人小孩就去野外撿拾柴火,拔乾草回來,在家門口堆放起來,只等天黑後拿來燎疳疳。

白天,奶奶就坐在炕上,帶着老花鏡,拿着剪刀、紙,剪疳娃娃,疳娃娃層層疊疊好幾層,奶奶用細木杆子挑了剪好的疳娃娃,插在左右門框上備用。

盼啊盼,天終於黑了,孩子們催促着爺爺點疳火,爺爺總會說:再等等,天還沒黑透呢!一邊出去看鄉鄰門前的火點着了沒有。假如有一家鄉鄰門前燃起了一團火,孩子們就興奮地喊叫:爺爺快看,誰誰家的火都着了,我們也點火吧!爺爺笑呵呵地,吩咐叔父們點火。倘如有風,火借風勢,疳火就會燃燒得很快很旺,第一次,必是爺爺抱着小孫子先邁過去,然後,孩子們歡呼着從火苗上一躍而過,半大的孩子,就由大人夾住胳膊,放在火苗上左右晃盪,因爲大人即抱不動他們跳過去,他們自己心急等不到火稍微小些,又不敢從大火上一躍而過;待火小些,叔父們將小腳的奶奶抱了,來來回回從火堆上走過,奶奶張着嘴,滿臉幸福。

於是,疳娃娃、春聯也在疳火裏被付之一炬,自此,農人們滋潤消閒的日子結束了,新一輪的春耕秋收又來了。

疳火映照着農人結實紅潤的面龐,火焰在他們羞怯的'眸子中跳躍,年裏,存備在肚腸裏的油水,將在腳下的黃土地裏逐漸消釋。農人們堅信,燎過了疳疳,今年保準百病不生,還五穀豐登呢!

待疳火燃盡,爺爺用大掃把在還有星星點點的灰燼裏拍打,按照拍打出的形狀,來判斷今年哪一種農作物產量高,據說很準呢。

火熄了,孩子心裏盼望着再燎一次疳疳。孩子們也知道,也只有等來年整月二十三了。凡事,都是得遵守規矩。

灰燼,在孩子們腳下漸漸失去了最後一絲溫度,直到再也看不到一星點火星,爺爺再反覆試探火星,直到確認萬無一失,纔回屋歇息。

這晚,總有幾家人的麥草摞因爲燎疳疳的緣故而熊熊燃燒起來,驚動了整村人去救火,狗叫人喊雞鳴,雖說,腳下有潺潺流動的河水,可總歸是遠水不解近渴。火借風勢,燒的是一塌糊塗,有時還會把相鄰的麥草摞等引燃,這一年,這幾家人烙韭菜盒子燙麪餅引火,就得借用鄰家的麥草。

“把他家的,這燎個啥疳疳呢!明年再不燎這球毛的爛疳疳了”農人罵罵咧咧。心裏氣鼓鼓地,可是,到了來年正月二十三,這門口不點燃一堆旺旺的火,這日月還能旺起來嗎?身體還能好起來嗎?

柴火沒了。這疳疳,還得燎。就像這日子,無論如何難腸,心裏總要留存一絲希望,讓陽光透進來,心田暖起來。

我在回憶燎疳疳時,故鄉的疳疳,在噼裏啪啦的柴火聲裏,在孩子們愉悅的笑聲裏,怕早就開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