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棉絮的溫暖散文

棉絮的溫暖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2W 次

入秋之前還是把家裏所有的墊的蓋的棉絮都拿了出來,那些棉絮都是剛工作時媽媽寄來的,都是自家種的棉花彈的。拿去的時候,加工棉絮的師傅看了看,說棉絮用的棉花挺好的,我說是多年前自家種的棉花彈的,心裏升起一種自豪的感覺。加工後的棉絮摸上去很是柔軟,墊在牀上很軟和,很多年沒有這感覺了,就像小時候摸着陽光下那雪白柔軟的棉花。

棉絮的溫暖散文

當夏日的炎熱慢慢褪去,秋天的涼悄然而至,身上開始套上秋天的衣服,涼被也收好而換上了冬天的被子,我沒有用翻新的棉絮,依然用的水星的棉芯。不知是真的老了,還是因爲我本身就怕冷吧,晚上睡覺的時候總感覺不到溫暖,總有種很冷的感覺,常常睡到半夜依然是感覺到冷,可這個季節又不至於蓋兩牀被子吧。

上週末的時候天氣不錯,陽光明媚,就決定換洗被子,聽小靈說翻新後的棉絮蓋着好暖和,冬天一牀就足矣,於是決定把水星的棉被換成真正的棉花做的棉絮試試,畢竟暖和的棉絮就像小時候那豔陽下的雪白的棉花一樣離自己很遙遠了。

換上鋪上,摸上去感覺很軟很軟,有種溫暖瞬間浸透全身。

一覺睡醒,全身很暖和,腳也很暖和。星期天喜歡睡個懶覺,慵懶地躺在牀上,享受着棉絮帶給我的溫暖,還有小時候棉花的記憶。

許多年以前老家是種棉花的,棉花收摘的時候,總能看到滿地的雪白的棉花在陽光下綻開。記得很小的時候,奶奶揹着小堂弟在我家棉花地裏幫我家摘棉花,一朵朵綻開的棉花,在陽光下雪白雪白的,如同奶奶的白髮。那時候,我覺得棉花好美,奶奶好美!

棉花是喜歡有陽光的日子的,烈日的暴曬可以讓一朵朵的棉花綻開,最怕就是遇上陰雨天氣了,但偏偏天公不作美,每年收摘棉花的時候,總會有些天是陰雨的,棉花自然就不能在雨中綻放雪白的笑臉了,於是只好趁雨停的時候摘回剛張開一點的棉花果,深夜一家人在昏暗的燈光下把棉花從殼裏剝出來,卻感覺不到棉花的白與軟,感覺到的只是棉花的溼與冷。剝出來的棉花是需要分類的,已經被雨水浸黑了的要另放一邊,拿去賣的時候也要分開,如果合到一起就賣不到好價錢。我們要起早上學,總是先睡覺,只剩下奶奶和媽媽在繼續忙活着,差不多半夜的時候,剝棉花果的活兒幹完了,媽媽還得把棉花倒在笆子上涼開,在下面放着加了碳火的'瓷盆烤,烤的時候盆裏要加硫磺,那樣幹了的棉花纔會白些。然而不管怎樣去努力,棉花總是沒有在陽光炙曬出來的白,價錢總是賣得不好,總是與勞動不等價。

大一的時候家裏還在種棉花,奶奶爲了給我和妹湊學費,偷偷拿了點家裏好的棉花藏起來,準備叫小姑拿去幫着賣,結果棉花還沒有拿走就被嫂子發現了,七十幾歲的奶奶爲了我們上學背上了賊的罵名,現在想起,心裏還切切地疼痛。一生清白的奶奶爲了我們姐妹,爲了幾斤棉花,到老的時候背上這個罵名,我知道奶奶心裏也不好受,雖然她從來沒有給我提過這事。

棉花收後的季節,總會有彈花匠揹着工具到村裏彈棉絮,他們揹着的長長的木製的弓形工具,弓弦在雪白的棉花上跳舞,發出一種緊崩的聲音,似在彈一首動聽的歌,也像一首歲月之歌,總有被彈起的棉花絮片飛散在空中,像羽毛。當一根根網線被網上的時候,一牀新的棉絮就差不多完工了,那時候都喜歡讓彈棉絮的師傅在棉絮上用彩色的線織上圖形。後來大家不再請人去家裏彈棉絮了,因爲師傅到家彈棉絮還得管吃住,街上有了專門加工棉絮的店面,於是大家都拿去街上彈了。

雖然家裏一直都種着棉花,對棉絮的記憶卻是沉重的,那時候的棉絮一般都是八斤或者十斤一牀的,而且久了沒翻新,蓋在身上感覺就更沉了,夏天的時候拿出來曬曬會軟些。在我工作的時候,從家裏帶了兩牀媽媽給準備的新棉絮,天冷後,媽媽又給寄了兩牀,很新很軟,在網線之間還有漂亮的花朵,是媽媽特意要求師傅織上去的。

剛工作的幾年,每年棉花收後媽媽就會打電話問要不要棉絮,要不要給彈兩牀,我總說不要。後來村子裏都不怎麼種棉花了,前年媽媽說種點棉花給我們姐妹各彈兩牀棉絮,我說城裏可以買到的,可媽媽卻說自己種的棉花自己彈的棉絮才最暖和,但我還是沒有同意,有兩個原因,一是怕媽媽太辛苦了,二是棉絮在我的記憶裏很厚重。當然我沒有這樣告訴媽媽,媽媽當然也就沒再種棉花了。現在才明白媽媽想種棉花彈的棉絮,那是一種深深的母愛,只是此生再也用不上媽媽自己種的棉花彈出的棉絮了,心裏就有種說不出的遺憾!

今年春節因爲我們都要回去,媽媽就特意去街上彈了幾牀新的棉絮,當然不再是自己家種的棉花了。摸着軟軟的棉絮,心裏感嘆:原來棉絮也可以這麼的軟和、這麼的溫暖。我們走後,媽媽又把新的棉絮收了起來捨不得用,說留着等我們回去再用。

明年冬天不會冷了,因爲有那棉絮的溫暖,還有那溫暖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