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我的人生彷彿一場火災散文

我的人生彷彿一場火災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8W 次

最近看了美國當代大師級小說家朱迪·皮考特的暢銷書《姐姐的守護者》,不禁爲其精妙的構思擊節叫好。同以往的暢銷作品一樣,作家總能以超凡的敏銳捕捉那些新銳的題材。安樂死、器官移植、青少年自殺、克隆、幹細胞……這些人類至今莫衷一是的話題,常常成爲她書寫的焦點,常常使她筆下的人物,既極具濃郁的倫理爭議,又揹負深重的悲涼宿命。難得的是,作家並非討論“問題”,而以綿密細緻的小說筆法編織精彩絕倫的感人情節,以深情靈動的語言和出人意料的轉合,寫盡人間至情。

我的人生彷彿一場火災散文

安娜的姐姐凱特兩歲時罹患嚴重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安娜的父母爲了給凱特治病,通過先進的基因技術孕育並生下了與凱特的基因完美配型的小女兒安娜。從第一管臍帶血開始,十三年來,安娜不斷地向凱特捐獻出臍帶血、白血球、幹細胞、骨髓……現在,凱特的腎功能衰竭,父母要求安娜捐獻一個腎臟給姐姐。

無法忍受再被當成藥量的安娜決定反擊她的父母。

安娜在報上看到律師坎貝爾的信息,她賣掉爸爸送給自己的金項鍊,在哥哥傑西的幫助下找到律師事務所,請求坎貝爾做她的律師,她要控告自己的父母,控告他們奪走她的身體使用權。

母親很不能諒解小女兒爲何不肯再救姐姐一次;父親則感覺愧對小女兒,長期以來只關心大女兒的健康,不重視小女兒的感受;妹妹一方面不希望深愛的姐姐死亡,但又不希望自己存在的尊嚴被一再忽視,而家中另一個長期被忽略的大兒子,則覺得自己在家中無足輕重,成爲問題少年。 這個五口之家的每一個成員,出發點也全部都是愛,因爲愛,纔會保護對方,因爲保護纔會使另一方受傷害,因爲愛,對方一天不解脫,另一方也就無法解脫。

人都要解脫,父母布萊恩和莎拉的最大解脫是患白血病的女兒恢復健康。但小女兒呢,兒子呢?他們當然也愛他們,但他們已顧不了許多,就如從安娜身上不斷取出血液、骨髓。安娜需要解脫,就如她所言,她活着是因爲凱特。她內心也有自私的一面,她真的想要擁有自己的自由。如果凱特死了,對安娜來說是一種解脫——但我也相信,安娜也愛她的姐姐,她也不願意永遠失去姐姐,否則她會負上枷鎖。

法庭辯論的時候,故事到了高潮。莎拉的那段話尤其令人動容:“我的人生彷彿一場火災,一個女兒被困火裏,唯一能救她的機會,是派我的小女兒上場,因爲只有她認識路……”無奈的母親,她的無所適從,她的驚慌失措,都是因爲愛。

安娜,這個願意爲了自己的身體使用權,努力去打官司,努力做到像個大人一樣思考問題的13歲女孩,比一般的同齡人多了更多的責任與成熟感,她不得不那麼成長,注意到自己該做什麼,自己該怎麼迴避,自己該怎麼微笑,開始誰來真正地關心過她作爲一個器官供應站之後所遭受的悲哀和孤寂?那種連自己離開餐桌都沒有人注意到的冷漠感,讓我開始懷疑作爲她母親的品質。而她在好不容易爭得自己身體使用權的同時,卻永遠地離開了。

凱特,這個一直徘徊在生死邊緣的孩子,從開始的期待直到後來的苟延殘喘,甚至於最後自己對安娜說的那句“不要捐”,就讓我知道,其實最終最早想放棄的人是她自己,而一直堅持的人是她母親,是不是她已經覺得這樣的.生活對自己還是安娜都是不好的,是不是她覺得母親的愛太過沉重已負擔不起,是不是她覺得如果自己消失那個家庭應該可以成爲真正的一個“家”。其實,最痛苦的人是她,而最幸運的人,還是她。因爲最後的最後,她還是活了下來,安娜還是她的守護者,腎臟依然在她體內發揮了作用。

愛固然美好,但非常非常的愛,總不免帶點“同歸於盡”的殘忍。 愛得入心入肺,入骨入肉,但死去活來,痛不欲生,也不得不繼續熬下去,接受緣分和命運的安排。 愛的盡頭,或許是最深切的無奈。

有錯嗎?都是在愛的名義下,對與錯有誰能分清?故事裏的每一個人都沒有錯,每個人都充滿着盈盈愛心,只是無奈於反覆無常的命運。這種反覆無常一直延續到故事的最後一刻,傾盆大雨中,安娜被一輛疾馳的車碾碎了魂魄。

作家應該是一個很會捕捉心思的女人,因爲她的描寫細膩且深入,讓我不得不深呼吸地繼續去看,最後的那場傾盆大雨,彷彿一直沒有停,我依稀聽見安娜說:我想見凱特,不是因爲自己內疚,而是因爲如果不見到她,我會不知道自己是誰。

“我想着她的腎臟在我的身體裏運作,她的血液在我的血管裏流淌。不管去哪裏,我都帶着她。”這是凱特對安娜永遠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