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詩歌散文:秋天

詩歌散文:秋天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3W 次

柳袁照

詩歌散文:秋天

我曾寫作一首詩,題目叫《秋天》,寫作的過程,就是備課、上課的教學過程。那是幾個月前,我教一組“舊日時光”中外自由詩。如何教?以什麼爲線索?那天我一直在思索。中午休息時,我翻閱名家名篇,讀到金克木的作品時,突然,他文中的“詩中有文意就不要寫詩,文中沒有詩意連文都可以不寫”這句話讓我頓悟。什麼是“詩意”?人人天天掛在嘴上的這個詞,並不是都能清晰地解釋的。我這組詩,就用“詩意”爲綱,串起整個課堂。那到底什麼是“詩意”呢?儘管我準備在課堂上引用鄧麗君的歌曲《詩意》作形象的解說,但對同學來說還是抽象的,不容易理解。在我苦苦思索時,我繼續翻閱名家名篇。一篇曾經讀過的張愛玲的經典散文《愛》跳人我的眼簾。張愛玲的《愛》,不長,不妨抄於下。 這是真的。 有個村莊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許多人來做媒,但都沒有說成。那年她不過十五六歲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後門口,手扶着桃樹。她記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對門住的年輕人,同她見過面,可是從來沒有打過招呼的,他走了過來。離得不遠,站定了,輕輕地說了一聲:“噢,你也在這裏嗎?”她沒有說什麼,他也沒有再說什麼,站了一會,各自走開了。

就這樣就完了。

後來這女人被親眷拐了,賣到他鄉外縣去作妾,又幾次三番地被轉賣,經過無數的驚險的風波,老了的時候她還記得從前那一回事,常常說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後門口的桃樹下,那年輕人。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裏嗎?”

(原刊1944年4月《雜誌》月刊第13卷第1期)

什麼是“詩意”?這就是詩意。我迅速把張愛玲《愛》的最後一段,一字不動,一字不改,只是用回車鍵分行,即變成如下的形式:

於千萬人之中

遇見你

所要遇見的人

於千萬年之中

時間的

無涯的

荒野裏

沒有早一步

也沒有晚一步

剛巧趕上了

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

唯有輕輕地問一聲

噢,你也在這裏嗎

當我在課堂上如此展示的時候,我問同學:這是不是詩?大家幾乎異口同聲地說:是詩,是真正的詩。至此,什麼叫“詩意”不言已自明瞭。所謂詩意,不在乎分行與不分行的形式,而在於內在的意蘊。張愛玲的《愛》,及我如此的備課過程,又觸動我的詩情,我的靈感似乎不喚自來了。我作了一首與張愛玲《愛》的同題詩,抄錄於下:

於千千萬萬年之中

於千山萬水之間‘

於數也數不清的故事裏

偶然

就是這個瞬間

榴紅荷殘

天高雲淡

你從南方來

我從北方來

我走到這個園子裏

你也走到這個園子裏

我坐在水邊

你也坐在水邊

一隻燕子正飛過

一朵花正開在花枝

一陣輕風正吹來

就在我有些清冷

你也有些寂寞

這一刻

這一地

於萬萬千千人之外

歲月之外

我的眼睛

與你的視線

就這樣

——相遇

儘管,這首詩還留有張愛玲《愛》的痕跡,但已經具備“作品”的特徵了。但畢竟還不屬於真正創作的“作品”,於是,我再繼續修改,還改了題目爲《秋天》,並分段,顯示“斷裂”的外在特徵,現也抄錄於下:

於千千萬萬年之中

於千山萬水之間

於數也數不清的故事裏

偶然

一次相見

你從南方來

我從北方來

就是這個瞬間

我走到這個園子裏

榴紅荷殘

你坐在水邊

一隻燕子正飛過

一朵花正開在花枝

一陣輕風正吹來

我有些寂寞

這一刻

於萬萬千千人之外

歲月之外

我的眼睛與你的視線

就這樣,——相遇

這首詩,從某種程度上說,已經屬於一首原創之作了。創作的過程,竟是我備課與教學的過程,兩者合二爲一。至此,教學“舊日時光”這組詩已經水到渠成,一路講析下去,痛快淋漓。我再問什麼叫“詩意”,什麼叫文中有“詩意”,學生一下子都理解了。以“詩意”爲綱,爲線索,這組詩的教學就很輕鬆,學生也很愉悅。我們學校的老師在聽了該課以後,都說有所感悟:把教師創作的過程轉化爲學生能獲得生動“體驗”的過程,讀、寫真正結合了。其中唐嵐老師還專門撰文,她說:“在我們品鑑詩歌大談詩意、意境、情感的時候,柳袁照校長卻提出了‘詩中是否有文意’這樣的問題,這讓我們有點始料不及。但當他反舉了張愛玲《愛》的例子,並將那篇《愛》演繹成兩首詩的'時候,我們才真正領悟了之前他在課件上打出的金克木先生的‘詩中有文意就不要寫詩,文中沒有詩意連文都可以不寫’的含義。他是在傳達一個他所信服的有關於創作的理念—一‘這裏的詩意是廣義而言的,從主體而言是一種沉浸於藝術之中的感覺,從作品而言,是一種新特的藝術氛圍。不僅僅是(詩)最本質的要素,也是文章的要義。’提出這樣的觀點,和他詩人、作家的身份是分不開的,可以說是厚積而薄發的一個範例。”她接着又說:“文化這東西,‘始則師而法之,繼則比而齊之,終則駕而上之’,作爲語文教師,學富五車也許不難,難的是,不依入門戶,能凌駕於廣博之上,去鑑別,去約取,去獲取自己的見解與卓識。”唐老師的話,說得很有道理,對我也有啓發。

作者簡介:江蘇省蘇州十中校長,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中國作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