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精品】三年級春節的作文合集五篇

【精品】三年級春節的作文合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春節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三年級春節的作文合集五篇

三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1

春節到了,到處洋溢着新年的氣氛!

人們穿着光彩照人的新衣服,每個人顯得神采熠熠,耳邊時不時傳出震耳的炮聲,路上,所有的人興高采烈的向自己的親人、同事、朋友拜年,個個臉上都洋溢着甜美的笑容。

家家戶戶的門口都貼上了春聯,家裏掛上了紅彤彤的燈籠。

每家人都買上了鞭炮:大雷子、鑽天猴、禮花、摔炮、劃炮,琳琅滿目。在春節的夜晚上,所有的“花”在空中“盛開”。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豔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睡蓮從夢中醒來,午時花開花了,菊花在空中頻頻點頭,菸草花在暮色中甦醒,月光花舒展開自己的.花瓣,夜來香綻開美麗的花朵!

在這個新年裏,帶給我的就是幸福、輕鬆、快樂,我也將會在新的一年裏天!

三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2

今年寒假,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封信,信的內容是:不燃放煙花爆竹,共享綠色環保年。信中給我們介紹了燃放煙花爆竹對空氣的影響和危害。所以我決定今年過年,我們家不放鞭炮了,從我做起,選擇環保、健康、安全的方式來表達和享受過年的喜慶。可是,奶奶會同意嗎?老人都認爲過年如果不放鞭炮就不吉利,我得好好想想怎麼和奶奶說。

我先拿着這封信給奶奶看,心裏希望奶奶看完信自己決定不放鞭炮了。可是不出我所料,奶奶看完果然不同意。奶奶對我說:“我們中國幾千年來過年都得放鞭炮,你聽聽鞭炮的聲音,噼裏啪啦的'多喜慶,放了鞭炮,新年纔會大吉大利!”我指着信上的字對奶奶說:“奶奶,您看,這上面都寫着呢,放鞭炮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及各種金屬氧化物的粉塵等有害氣體,嚴重影響空氣質量,我們還是別放鞭炮了!”奶奶聽了卻不以爲然,說:“奶奶看不清,也聽不懂什麼二氧化碳三氧化碳的,奶奶就知道每年過年家家戶戶都得放鞭炮,別說了,我得去買鞭炮了!”

就在這個時候,窗外想起了一陣鞭炮聲,妹妹邊喊:“害怕!害怕!”邊像個受驚的小鴨子似的一搖一晃地急急忙忙地跑到媽媽身邊說:“抱抱,抱抱!”看到這,我靈機一動,對奶奶說:“奶奶,您看,妹妹聽見別人家放鞭炮都這麼害怕,如果我們家放鞭炮,妹妹離得這麼近,聲音更大,妹妹不更害怕嗎?再說了,到處都放鞭炮,天上的小鳥也該害怕了,它們躲都沒地方躲,多可憐啊。”奶奶聽了說:“那好吧,不放鞭炮了,不過我得燒紙!”我想,奶奶想燒紙就燒吧,能同意不放鞭炮我已經很滿足了。

奶奶終於同意不放鞭炮了,我真高興,也能爲環境的保護做一點點貢獻了!

三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3

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春節、重陽節、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了。

過春節,家家戶戶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穿新衣、走親戚,熱熱鬧鬧鬧,團團聚聚,我想每個小孩子都會像我一樣盼望着過春節,可你們知道春節是怎麼由來的嗎?現在讓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春節的`來歷吧!

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的頭上長着觸角,兇猛異常,他居住在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當“年”一過,就會萬物生長,鮮花遍地。據說“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從此,每年除夕,家家戶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以驅除年獸,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

這就是春節的來歷,有趣吧!

三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4

春節,在我國人民心目中是農曆一年中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來臨,千家萬戶寫春聯、貼春聯,是上千年來流傳下來的象徵吉祥、表達人們嚮往美生活的民族風俗。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按照當代藝術大師周汝昌先生的話說,“春聯是舉世罕有倫比的最偉大、最瑰奇的文藝活動。”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中原春節就戶懸“桃梗”,又稱“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春聯》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自入臘以後,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竈之後,則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一新。”從傳統春聯“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象更新”和宋王安石詩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中,也看出春聯與桃符的關係。

什麼是桃符呢?據《淮南子》說,這種“桃符是用一寸寬、七八寸長的桃木做的。在桃木板上寫上神荼、鬱壘二神的名字,懸掛在門兩旁。或者還畫上這兩個神象——左神荼、右鬱壘。古人是以桃符上書畫此二神來壓邪的。這也就是民間俗稱的.“門神”。到了公元七百多年的五代,蜀後主孟昶親寫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自孟昶題桃符以後,文人學士便羣起效仿,把題春聯視爲雅事,於是題春聯之風便逐漸流傳。

但是,到時了宋代,“春聯”還是稱之爲“桃符”的。聯語卻不限於題寫在桃符上,推用在楹柱上,後人名曰“楹聯”。宋代以後,宜春帖多用聯語,且把粉紅箋寫出。有些人集詩經古語,有的集唐宋詩句。相傳可考的,有王沂公皇帝閣立春聯:“北陸凝陰盡,千門淑氣新。”這是春聯中掛人齒頰的

三年級春節的作文 篇5

春節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到這一天全家都會聚在一起吃年夜飯。

大年夜,我與爸爸、媽媽回到老家泰興過年。一到家,爺爺、奶奶已經開始裝飾房子了。窗戶上貼着窗花,大門上貼着對聯,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的,到處是新年的“味道”。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其中的很多小品、相聲都逗得我哈哈大笑。過了許久,新的.一年即將來臨了,我在心裏默默地念着:“五、四、三、二、一。”我正當數到“一”時窗外響起了一陣鞭炮聲。我知道這是爲了迎接新的一年,便大聲說道:“新的一年到來了!要過年嘍!”外面的煙花也很漂亮。有時象一朵花一樣,有時象流星灑落,有時又象五顏六色的布拼在一起。大家都看着外面美麗的煙花,開懷不已地談論着新的一年有什麼打算。

大年初一到了,我一看到爺爺與奶奶便對他們說:“新年快樂,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奶奶聽了親切地對我說:“龔克,祝你在新的一年裏身體健康,學習天天向上考到一個好中學!”接着奶奶把紅包給了我。在家裏我們都互相拜年。在新年的第一天裏我們要吃青菜炒豆腐,這寓意着做人要清清白白的。吃完飯我們就到親戚家去拜年。

新年是中國傳統的節日,這不僅讓我爲他人送去了祝福,還給我帶來了壓歲錢與最真誠的祝福。